(共55张PPT)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西方列强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过程,
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
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主要内容
单元
课时
主线
世界殖民体系与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西方殖民侵略
亚非拉地区抗争
第12课
资本主义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第13课
亚非拉
民族独立运动
压迫
一、拉丁美洲殖民地化(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活动)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南亚东南亚西亚东亚)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工业革命前、后)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概况、最终形成、灾难)
一、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海地、巴西独立;墨西哥)
二、亚洲的觉醒(印度、伊朗立宪革命、中国辛亥革命)
三、非洲的抗争(埃及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反抗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历史概念】民族民主革命
民族 民主 革命
对外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反对封建专制
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
对内实现政治民主化
民族独立运动
民主革命运动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二、亚洲的觉醒
三、非洲的抗争
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及特点,
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材料2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开发矿藏,除了使用黑人奴隶外,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徭役制度——“米达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要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在墨西哥为4%,秘鲁为14%)去矿场工作。……16到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共掠夺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西属拉美殖民地社会阶层示意图
掌握军事,经济,宗教大权
地主、中下级官吏、医生、律师
手工业者、小贩、牧民
佃农、种植园和矿场奴隶
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
混血人种
土生白人
白人
官吏
800多万
500多万
300多万
30多万
在矿井中劳动的印第安人
材料1
根据材料概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
政治上: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美独立的火种
材料3 ……尽管有这些限制,殖民地经济还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地发展起来,……殖民地的经济发展更趋于活跃,从而与宗主国的封建性的统治发生冲突,最终导致独立战争的爆发。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一部分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颂。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根据材料概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
经济上: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为独立运动奠定物质基础
卢梭
伏尔泰
孟德斯鸠
思想上: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狄德罗
材料4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概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
发表了《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外部环境上:美国独立战争鼓舞了拉丁美洲;
法国大革命削弱了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①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美独立的火种;
②经济: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为独立运动奠定物质基础;
③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④外因:法国大革命削弱了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美国独立战争鼓舞了拉丁美洲;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2、历程: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思想
④外因
(1)法属海地独立—1804年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
1801年6月杜桑宣布海地独立并颁布宪法。拿破仑企图再度控制海地,杜桑领导国民抵抗,法军连连败北。法军指挥官勒·克莱尔诱骗杜桑,在谈判中将其逮捕,最后杜桑惨死于法国。杜桑死后,海地人民越战越勇,1803年10月,法军投降。11月,海地人民通过“独立宣言”。1804年1月1日海地共和国正式宣告独立。它是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拉开了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树立了小国打败大国,奴隶自己解放自己的榜样,极大地鼓舞了拉美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2、历程: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思想
④外因
(1)法属海地独立—1804年
(2)西属拉美的独立--1826年
概况:1807年拿破仑军队侵入葡萄牙,1810年由于西班牙被拿破仑占领,拉丁美洲人民便乘机掀起了独立战争。玻利瓦尔与圣马丁分别在委内瑞拉、阿根廷地区开始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经过16年征战,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运动的胜利。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
委内瑞拉1811年
阿根廷1816年
智利1818年
哥伦比亚1819年
秘鲁1821
厄瓜多尔1822年
西蒙·玻利瓦尔
西班牙文:Simón Bolívar1783年—1830年拉丁美洲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和独立战争的先驱。出生于委内瑞拉一个西班牙血统的贵族家庭,拥有大片种植园和1000多名奴隶之外,还有金矿、糖厂、房产以及呢绒商店等。1804年成为拿破仑·波拿巴的随从官,参加过拿破仑的加冕礼。先后领导军队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玻利维亚,并促进民主意识形态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参与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于1819年至1830年担任该国总统。他与圣马丁遥相呼应,为南美洲脱离西班牙帝国的统治,争取独立发挥了关键作用。玻利维亚就是为了纪念西蒙·玻利瓦尔而得名。
南美解放者、委内瑞拉国父
圣马丁
José de San Martín,1778-1850,出生于拉普拉塔,西班牙政治家、军事家,秘鲁总统、阿根廷将军、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圣马丁少时博览群书,读了许多启蒙思想家著作。他毕业于西班牙军校,后参加抗击拿破仑一世侵略的民族战争。1812年初投身于南美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解放斗争中,与西蒙·玻利瓦尔一起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被视为国家英雄。享有“南美洲的解放者”、秘鲁、智利、阿根廷三个共和国的“祖国之父”和“自由的奠基人”、“南方的华盛顿”等各种称号。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2、历程: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思想
④外因
(1)法属海地独立—1804年
(2)西属拉美的独立--1826年
(3)葡属巴西独立—1822年
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流亡巴西。拿破仑战败后,葡王室重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则留在巴西担任摄政。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独立,称佩德罗一世,建立巴西帝国。巴西独立……是由最高统治者发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带有与宗主国分离的性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宗主国仍保留着密切的联系。
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建立君主制。
Pedro I,1798-1834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二)民主革命运动
1、背景: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经济上仍保留了大地产制……进行着封建的剥削……单一作物制的种植园经济,极大地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政局动荡,形成了军事独裁的“考迪罗”(caudillo)制度--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暴力夺权,依靠暴力进行统治。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①内因:
各国政局动荡、军事独裁、经济停滞。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二)民主革命运动
1、背景:
①内因
②外因:
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实质是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金元外交
20世纪初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以金钱代替枪炮,用经济手段控制拉美,使其日益依附于美国。
大棒政策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美国家“循规蹈矩”,实质是加强对拉美的侵略。
英美等国对拉美的
经济侵略--“金元外交”、
政治渗透--“大棒政策”。
詹姆斯·门罗
(美国第5任总统)
门罗主义
【内容】
1823年由美国第5任总统门罗提出
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
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的扩张;
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评价】
积极: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防止已经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再次遭到欧洲列强侵略和沦为殖民地的作用;
消极:加强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
(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
(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
(3)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
【注】美国国务卿克里2013年11月18日在华盛顿表示门罗主义时代已经终结,今天的美洲国家间关系建立在平等伙伴关系和共同责任基础上,美国不再致力于干预其他美洲国家事务。
口号: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二)民主革命运动
1、背景:
2、历程:
①内因
②外因
(1)巴西建立共和国—1889年
1889年11月15日,
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
推翻帝制,
成立巴西联邦共和国。
丰塞卡
Deodoro da Fonseca
1827一1892,
巴西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生于军人世家,毕业于里约热内卢军官学校。1884年晋升为陆军元帅。1889年参与推翻巴西帝国的起义,11月15日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就任临时政府总统。1891年2月正式当选总统,主张集权,倾向独裁。同年被迫辞职。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民族独立运动
(二)民主革命运动
1、背景:
2、历程:
①内因
②外因
(1)巴西建立共和国—1889年
(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推翻本国独裁统治。因遭美国干涉而反复,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① 长期性、阶段性、广泛性;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1910年
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889年
拉丁美洲国家独立时间图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基本实现独立
1826年
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1822年
海地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1804年
第一阶段任务:
赶走殖民者,
获得民族独立
第二阶段任务:
推动民主改革,
巩固独立成果
拉美民族独立运动有何特点?
② 多由土著集团的先进分子领导,资产阶级并没有真正成为领导阶级
1804年法属海地独立
揭开拉美独立序幕
杜桑·卢维杜尔
(黑人奴隶)
1822年萄属巴西独立,建立君主制
佩得罗一世
(葡萄牙王子)
1826年西属拉美实现独立
玻利瓦尔
(土生白人)
圣马丁
(土生白人)
1810年墨西哥
独立运动领导人
伊达尔哥
(土生白人)
拉美民族独立运动有何特点?
《状元桥》P73
【本课小结】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面临着艰巨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其中“反帝”主要反的是( )
A、西班牙和葡萄牙
B、英国和美国
C、日本和俄国
D、德国和法国
B
【随堂练习】
V
V
二、亚洲的觉醒
材料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依据材料说明“亚洲的觉醒”的时间、性质、背景。
时间
性质
背景①
背景②
背景③
二、亚洲的觉醒
1、背景:
2、性质:
3、代表:
① 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加深;
② 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 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亚洲国家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2)伊朗立宪革命
(3)中国辛亥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国大党成立,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反英斗争——提拉克主张联合人民力量
孟买工人总罢工,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885年:
1905年:
1908年:
印度国大党党旗的手掌寓意:
宣誓要对得起国家、人民和党、对得起良心。
巴尔·甘加达尔·提拉克
(Bal Gangadhar Tilak,1856—1920)
印度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印度国大党“极端派”领袖,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斗争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国大党小资产阶级激进派领袖,是一位正统印度教徒,精通梵文。出身于马拉塔族婆罗门小地主家庭。1880年在浦那开办新英语学校。1881年创办《月光报》和《狮报》,宣传民族主义思想,揭露殖民当局的暴行,反对稳健派元老们的妥协媚英行为,主张同英国殖民当局做斗争,通过武装斗争实现印度独立自主。1884年提拉克参加创建“德干教育协会”。1893和1895年先后举办纪念印度甘奈希(Ganesh)神节和马拉塔民族英雄西瓦杰庆祝会,以唤起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
(2)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 虽败犹荣
伊朗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
① 背景:
1900年初英国、沙皇俄国等强国相继入侵时值统治波斯的卡扎尔王朝,卡扎当局与国王穆扎法·厄丁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相继与欧洲各国签署贸易扩充协议,将货币发行权、石油开采权出卖给英国,并出让里海渔业租让权、保险与运输租让权给沙皇俄国。波斯国王穆扎法·厄丁热衷于旅游,其以海关税收作为抵押,向俄国借款2200万卢布作为其欧洲旅行开支。此举引起国人不满,成为了波斯立宪革命导火线。
1906年7月,厄丁在群众压力下被迫罢免宰相,8月宣布实行宪法,并让位于太子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年1月7日,首次立宪会议召开,并于两月后通过宪法,波斯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议会为最高权利机关。波斯革命触动英俄等国利益。1908年6月在英俄的支持下,穆罕默德·阿里·沙发动政变,解散国会和革命组织,激起各地工人罢工、农民起义。1909年7月革命军队攻占德黑兰,阿里·沙被迫逃亡俄国。11月第二届波斯国会召开,但是革命党中民主派和保守派在首相人选及武装等问题上发生冲突。1910年7月阿里·沙在俄国沙皇支持下率部由黑海沿岸的阿斯塔拉巴德登陆。英俄军队直接进行干涉、镇压革命。12月24日德黑兰再次发生政变,内阁被迫关闭议会,卡扎尔王朝复辟。
(2)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 虽败犹荣
(2)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 虽败犹荣
伊朗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
开明绅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② 领导阶级:
④ 结果:
⑤ 意义:
① 背景:
③ 过程:
1905年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立宪革命,
制订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革命最终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国辛亥革命
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成果】
【意义】
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分类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革命性质 反帝反封建
革命对象
革命目标 民族独立、民主政治
革命力量
革命结果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反帝反封建
英国
卡扎尔王朝、英俄
清政府、列强
民族独立
以资产阶级为主
没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反帝
世界资本主义和俄国1905年运动终于唤醒了亚洲。几万万受压制的,由于处于中世纪的停滞状态而变得粗野的人民觉醒过来了,他们走向新生活,为争取人的起码的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
——列宁《亚洲的觉醒》
革命性质:进入到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新时期;
斗争水平:出现了资产阶级政党,如印度国大党;提出了革命纲领,如三民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成为觉醒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作为新生力量也参与其中;
觉醒背景:亚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更为迅速,民族忧患和民主革命意识更加浓厚;
觉醒影响:具有一定的国际性,表现出亚洲各国人民互相声援、支持的新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洲觉醒有何特点?
三、非洲的抗争
西方列强入侵非洲,集中于沿海地区,进行罪恶奴隶贸易
15世纪——19世纪中叶前
转而进行全面殖民入侵,在北非,英国占领埃及、苏丹,
列强还各自制定了侵略非洲的计划,矛盾、冲突不断升级。
工业革命后
【思考】非洲走上抗争之路的原因。
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激起了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
三、非洲的抗争
1、埃及抗英斗争—1882年
19世纪中叶以后,埃及逐渐沦为英、法的半殖民地。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埃及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879年,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组织——祖国党。1881年,在党领袖阿拉比领导下,祖国党发动埃及士兵起义,迫使国王召开国会,组成了祖国党内阁。1882年英国殖民军大举进攻埃及,埃及军民英勇抵抗,先坚守亚历山大港,接着又保卫开罗,但终因实力悬殊以及官僚地主集团的动摇和背叛,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宣告失败。埃及完全被英国占领。
特点:建立政党组织唤醒民族意识,爱国军官领导武装反抗斗争。
【思考】埃及抗英斗争有何特点?
艾哈迈德·阿拉比
阿拉伯文: ,1841-1911年。
前埃及爱国军官、祖国党领袖。
1875年加入青年埃及协会。1879年创立祖国党,主张埃及独立。1881年9月,阿拉比率领爱国的埃及军队官兵包围了王国,迫使埃及赫迪夫(埃及世袭最高统治者)解散了作恶多端的“欧洲内阁”,设立国会。随后经过内部的政治斗争,埃及祖国党成为内阁主体,阿拉比则出任陆军部长。1882年领导埃及军民抵抗英军,失败后被捕后流放斯里兰卡。1901年获释。
三、非洲的抗争
1、埃及抗英斗争—1882年
2、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年~1900年
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利用伊斯兰教中关于马赫迪即救世主的传说号召人民为摆脱外国奴役进行“圣战”…… 到1900年1月,起义最后失败,苏丹沦为英国殖民地。这次武装起义规模很大,持续近20年,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苏丹反英起义
【思考】苏丹抗英斗争有何特点?
特点:以宗教为外衣,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
三、非洲的抗争
1、埃及抗英斗争—1882年
2、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1900年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894~1896年
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并赔偿1000万里拉。
孟尼利克二世
(MenelikⅡ,1844-1913年),非洲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有成就的统治者之一、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埃塞俄比亚皇帝(1889至1913在位),埃塞俄比亚民族英雄。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埃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889年即埃塞俄比亚皇帝位。1894年7月意大利发动侵略战争,孟尼利克二世组织和领导了抗意卫国战争,打败了侵略者,维护了民族独立。后来极力周旋于大国之间,努力维持国家的政治独立。但他晚年多病,1908年又因中风而全身瘫痪,无力遏制列强在埃塞俄比亚的扩张。同时自己也逐渐失去了对权力的控制。1913年12月孟尼利克二世在宫廷密谋与权力争夺中去世。
非洲三大抗争
国家 时期 主要事件 结果
埃及
苏丹
埃塞俄比亚
1882年
祖国党领导抗英斗争(政党组织)
1881-1900年
马赫迪起义抗英(宗教宣传)
孟尼利克二世
领导抗意斗争(皇帝号召)
1894-1896年
相继失败
保持民族独立
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其范围和水平已经不再是孤立的、自发的部落起义或地区斗争,而是发展成有组织的、规模很大的、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有的发展成为全民性的卫国战争。……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几乎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或传统社会的统治者领导的。……非洲人统治阶级最早是想利用伊斯兰教来巩固其统治,但在客观上伊斯兰教却起了团结非洲人、推动他们进行反帝斗争的作用……——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抗争”之路的特点。
从领导阶级看:领导力量多元化,如宗教领袖,封建君主,仍属于传统的社会阶层;
从抗争水平看: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宗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革命性质看:以传统社会统治者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主,仍属于旧式民族斗争。
欧洲的全球霸权在1914年时似乎是牢固的、永恒的,但只要人们较清醒地回顾一下,便可轻易发现,殖民地世界中潜伏着的复仇者正在慢慢觉醒,正在对西方统治权发起最早的攻击。……这些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将以破竹之势前进。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思考】同样是民族独立运动,为什么教材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呢?
拉美
独立
亚洲
觉醒
非洲
抗争
独立前任务:
赶走殖民者,
获得民族独立
独立后任务:
推动民主改革,
巩固独立成果
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
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领导,如中国的同盟会和印度国大党;
新的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
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
斗争水平总体上落后
领导多是传统社会阶层
仍属于旧式的民族斗争
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
甲午中日战争
【思考】1894年埃塞俄比亚和中国都爆发了反侵略战争,但战争结果却是一胜一负,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签约,最终保持了国家的独立;而清王朝却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在慈禧的授意下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埃同是反侵略的抗争,结果却不尽相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该事件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教训?
1、1810年9月16日,千余名印第安人在一个偏远村落听着讲台上的伊达尔哥演讲:你们愿意成为自由人吗 愿意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回自己的土地吗 据此可以推测,伊达尔哥是( )
A. 葡萄牙人
B. 墨西哥人
C. 美国人
D. 巴西人
B
2、大多数拉美国家在取得独立后建立了共和国,制定了正式的立宪制度,但这些宪法只是一纸空文,执政者们可以随意对其进行解释和更改。这说明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 )
A. 并没有实现真正独立
B. 只是民族解放运动
C.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D.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C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遭受的殖民灾难更加严重,促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主要相同因素是 ( )
A. 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或渗透加剧
B. 民族民主思想深入发展
C. 封建剥削和殖民压迫日益严重
D.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A
4、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在英国殖民体系下形成的特殊社会阶层--印度近代知识分子曾承担起历史的重任。据此判断印度近代知识分子( )
A、唤醒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
B、废除了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
C、采取了政教合一的务实策略
D、不利于印度文官制度的构建
A
5、埃塞俄比亚人民在19 世纪末取得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说明( )
A、充分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才能取得胜利
B、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一定能取胜
C、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D、外援是取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不可缺少的条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