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复习课0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模块复习课0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5 05:0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模块复习课(一)
栏目索引
知识体系构建
综合题型回访
章节强化训练
知识体系构建
综合题型回访
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的关键点
(1)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漏解.
(2)端点值: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所满足的条件,常用数轴解决此类问题.
提醒:求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时,要注意等号是否能取到.
二.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基本运算的关注点
(1)看元素组成,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从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构成入手是解决集合运算问题的前提.
(2)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简的,先化简再研究其关系并进行运算,可使问题简单明了,易于解决.
(3)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常用的数形结合形式有数轴、坐标系和Venn图.
[训练3] 设全集U={x∈N*|x<6},集合A={1,3},B={3,5},则 U(A∪B)等于
(  )
A.{1,4}  B.{1,5} 
C.{2,5}  D.{2,4}
答案 D 
解析 U={1,2,3,4,5},A∪B={1,3,5},所以 U (A∪B)={2,4}.
[训练4] 设U=R,A={x|1≤x≤3},B={x|2<x<4},C={x|a≤x≤a+1},a为实数.
(1)分别求A∩B,A∪( UB);
(2)若B∩C=C,求a的取值范围.
解 (1)因为A={x|1≤x≤3},B={x|2<x<4},
所以 UB={x|x≤2,或x≥4},所以A∩B={x|2<x≤3},
A∪( UB)={x|x≤3,或x≥4}.
(2)因为B∩C=C,所以C B,
因为B={x|2<x<4},C={x|a≤x≤a+1},
若C= ,则a+1<a,无解,所以C≠ ,
所以2<a,a+1<4,所以2<a<3.
三.集合新定义问题
解决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要抓住两点
(1)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搞清楚.
(2)寻找特殊元素,解题时要善于发现试题中可以使用集合性质的特殊元素,用好集合的性质.
答案 C 
解析 ①集合B不是,因1-(-1)=2不在集合B中.②③对.
[训练6] 定义集合运算:A*B={z|z=xy,x∈A,y∈B},设A={1,2},B={0,2},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的和为(  )
A.0  B.2 
C.3  D.6
答案 D 
解析 x的取值分别是1,2,y的取值分别是0,2,则z=0,2,4,集合A*B 3个元素的和为6.
四.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
条件的充要关系的常用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
(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 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训练7] 设x∈R,则“x2-3x>0”是“x>4”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训练8] 已知a,b是实数,则“a>0且b>0”是“a+b>0且ab>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解析 ∵a>0且b>0 a+b>0且ab>0,∴“a>0且b>0”是“a+b>0且ab>0”的充要条件.
五.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1)全称量词命题强调任意性:全称量词命题“ x∈M, p(x)”强调集合M中任意元素x都具有性质p(x).因此:
①要证明全称量词命题是真命题,需对集合M中的每一个元素x,证明p(x)成立;
②要判断全称量词命题是假命题,只要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x,使p(x)不成立即可.
(2)存在量词命题强调存在性:存在量词命题“ x∈M,p(x)”强调集合M中存在一个元素x具有性质p(x).因此:
①要判断存在量词命题是真命题,只需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x,使p(x)成立即可;
②要证明它是假命题,需对集合M中的每一个元素x,证明p(x)不成立.
[训练10]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p:不论m取何实数值,方程x2+mx-1=0必有实数根;
(2)p: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
(3)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4)p: x∈N,x2-2x+1≤0.
解 (1) p:存在一个实数m,使方程x2+mx-1=0没有实数根.
因为该方程的判别式Δ=m2+4>0恒成立,所以 p为假命题.
(2) p: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不全相等.
显然 p为假命题,如等边三角形.
(3) p:有的菱形的对角线不垂直.显然 p为假命题.
(4) p: x∈N,x2-2x+1>0.
显然当x=1时,x2-2x+1>0不成立,故 p是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