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描写,增添想象-中考作文临考提分速成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侧面描写,增添想象-中考作文临考提分速成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23: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侧面描写,增添想象
侧面描写——记叙文写作之想象要素
侧面描写——记叙文写作之想象要素
1)白色的云在蓝色的天空中移动
2)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3)慵懒的云在天空中闲逛
4)苍白的云在偌大的天宇间无助地游荡
5)雪白的云朵,一片一片,在天空中追逐、嬉戏
6)他们彼此拥抱着,互相依恋着,一阵风吹过,他们再也留不住对方,看着彼此越飘越远,越飘越远
7)洁白的云安静地依偎在蓝天的怀抱里
8)云永远停不住匆匆的步伐,一心追逐着远方
天如墨,水如泪,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风雨中。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丝丝的细雨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我的头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脸上,流到我的脖子上,流进我的心里,给我本就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
——《行走在风雨中》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与正面、直接描写相对应,指写人状物时,不从正面入笔,而是从不为人关注的其它面着笔,衬托出事物的本来面目。
常见的侧面描写体现在以物衬物,以物衬人。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所写对象的侧面描写,激起读者的想象力,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诗意效果,实现要表现主体对象的最终突显。
侧面描写的极端便是反衬手法的运用,即用相反的事物来表现本要表述的事物。
一、什么是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比较)
二、侧面描写的角度选择
侧面描写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侧面角度的选择,这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精彩的侧面描写往往是以作者选择侧面视角的匠心独运为前提的。
“人渐渐走了,一人至少拿去了一枝,而杨柳还是那样蓬勃。史家庄的杨柳大概都颇有了岁数。它失掉了什么呢?正同高高的晴空一样,失掉了一阵阵欢喜的呼喊,那是越发现得高,这越发现得绿,仿佛用了无数精神尽量绿出来。这时倘若陡然生风,杨柳一齐抖擞,一点也不叫人奇怪,奇怪倒在它这样哑着绿。小林在树下是作如是想。但这里的声音是无息或停,——河不是在那里流吗?而小林确是追寻声音,追寻史家庄人们的呼喊,向天上,向杨柳。不过这也只在人们刚刚离开了的当儿。”——废名《桥》。
描述杨柳的绿意充盈与蓬勃生机,抒发作者瞬间的深情。作者为了强调杨柳的这一突出特征,没有直接描写它的绿与生机,而是从几个侧面想像,反复烘托。
1、侧面刻画景物
人去之后,四周是寂静的,好像一切都停留下来,虽有水流的声音,但却更显周围的空寂,小林在这瞬间,却感受到杨柳的生机,充满了动之感。首先,人们在时的喧闹声,在小林听来,仿佛助长了杨柳的蓬勃生长,在人们声音的感染下,蓬勃的杨柳也好像要发出“欢喜的呼喊”,与人相争辉;其次,人们渐去,喧哗声渐消,没有人物点缀的空间越发寂静,故天空越显得高远,此时,杨柳的身影在空旷处越发现得突出了,也仿佛比先前更绿了;再次,为了打破这份沉寂的氛围,杨柳好似要使劲全身的所有,倍增其绿貌,以寂静环境突显杨柳生机;最后,小林设想,若风声响过,杨柳定会随之伴舞,显露自身的蓬勃姿态,与之媲美,但它却无声地释放着自己的生机,恰似无声的呐喊,以舞动的身姿反衬“哑着绿”,这让小林更觉其生命形态的神秘。
这段对杨柳的精彩描述,动人心魄。在这里,作者通过表面写小林对水流的声音、人们的呼喊、天空的独特感受,最终却把审美的画笔指向了心中的杨柳的风姿。对杨柳的追求,那一份诗意的追怀体现了作家对美好自然事物的永远的憧憬与希冀。同时,这一瞬的侧面衬托也给读者带来永恒的美的享受。
“琴子不但听见鸟啼,更听了细竹唱,她醒得很早,只要看一看她的眼睛便知她早已在春朝的颜色与声音之中了。她的眼睛是多么清澈,有如桃花潭的水,声响是没有声响,而桃花不能躲避牠(它)的红。”——废名《桥·棕榈》
这段话意在描写春天早晨的美好气息,即“春朝的颜色与声音”,但作者不直接入笔,而是从在精神意蕴上与它相似的琴子清澈的眼睛着手,进一步联想到“桃花潭的水”,且以无声响隐喻其深而清,以桃花的红反衬水的清澈。
阅读时,读者的审美触角会从眼睛的明澈特点开始追寻,经过层层过渡,最终落脚到春天早晨的清新与美丽。
此段话,立足于侧面和反面的描写手法,以事物相似和相反特征为想象前提,远取譬喻意象,如眼睛、水、桃花,使它们相互对比,层层反衬,处处出乎读者意料之外,读来却又令人心旷神怡,遐思翩翩。
2.侧面刻画人物
1、在文中的位置——必须放在正面刻画之后,以侧面人物的反映,突出正面人物的性格、品质、精神、情感。之所以放在正面描写之后,是因为这一部分是正面描写内容对应的结果,正面描写内容是这部分内容之因,二者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才能通过侧面表现正面!
2、侧面人物的选择——侧面描写的人物必须在事发现场;既可以是事发现场的一个相关人,也可以是多个人。
3、侧面人物的刻画目的——刻画侧面人物必须为表现正面人物服务。不能正面描写体现一个表意倾向,侧面描写体现另一个表意倾向,二者南辕北辙或风马牛不相及,写得再好也属于废话。
4、侧面人物运用的次数——可以一个人物运用一次,也可以一个人物运用多次。但运用多次必须分散在不同的情节或细节里,散花点染,体现变化,不能千篇一律。
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一段:
且说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着三五片猪肉。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屠!”郑屠看时,见是鲁提辖,慌忙出柜身来唱喏道:“提辖恕罪!”便叫副手掇条凳子来,“提辖请坐。”鲁达坐下道:“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作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郑屠道:“使得,——你们快选好的切十斤去。”鲁提辖道:“不要那等腌臜厮们动手,你自与我切。”郑屠道:“说得是,小人自切便了。”自去肉案上拣了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
那店小二把手帕包了头,正来郑屠报说金老之事,却见鲁提辖坐在肉案门边,不敢扰来,只得远远的立住,在房檐下望。
这郑屠整整的自切了半个时辰,用荷叶包了道:“提辖,叫人送去?”鲁达道:“送甚么!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郑屠道:“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鲁达睁着眼道:“相公钧旨分付洒家,谁敢问他?”郑屠道:“是合用的东西,小人切便了。”又选了十斤实膘的肥肉,也细细的切做臊子,把荷叶包了。整弄了一早辰,却得饭罢时候。
那店小二那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
郑屠道:“着人与提辖拿了,送将府里去?”鲁达道:“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捺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众邻居并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
在这一段描写中,作者为表现鲁提辖的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勇武善战,正面刻画鲁提辖戏耍、击打镇关西,侧面刻画了镇关西、店小二、众邻居、十来个伙计以及过路的人。作者在刻画这些侧面人物时,运用的方法各有不同:镇关西,既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又是侧面人物,具有双重身份,描写次数最多;店小二在这一情节里反复刻画了三次;众邻居、十来个伙计以及过路的人只点了一笔。
3、侧面刻画事物
1.事物的选取——必须是现场有的事物;虚构的事物也必须是当时的季节时令、地域空间和场合可能有的,不能随意刻画。
2.事物的运用——(一)可以借物喻人,借物的形象、物的特点,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特点;(二)可以接物给人的感受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品质、心理、灵魂。
3.刻画手法要求——(一)拟人化手法,因为这里对物的刻画常常加入人的主观色彩,物质并没有刻画的某种属性;(二)实写时,要抓住事物和正面人物相似或类似的某一方面特点,借物育人。(三)虚写时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为表现正面人物服务。最忌讳的现象是:无目的,无选择,现场有什么,就写什么;事实是何种状态就描写成怎样的状态,变成一种无灵魂的照片式的描写。
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老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粉笔,小指伸直,以指尖为顶点,轻轻一转,瞬间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流畅浑圆的正圆。
教室里鸦雀无声,瞬间过后,掌声如潮。
窗台上的杜鹃花开得正艳,那鲜红的花朵一如兴奋得泛红的脸,在微风中微微颔首,似乎也在表达着一种钦佩和赞叹!
这段文字中,对杜鹃花的描写,就是借助事物来表现人的侧面描写。用字不多,但很传神。
4、侧面刻画环境
1、环境范围的选择:一是事件发生时,对事件中人的行为、心理有影响的有效环境,不应该无限拓展;二是被空间隔断局限的环境。如空间局限在室内,可以写透过玻璃可见的树木、小鸟等,可写隔着墙能听到的风声、水声、鸟鸣等。
2、环境作用的把握:一借助环境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情绪、情感;二刻画恶劣环境,反衬凸显人物的某种品质;三刻画温馨美丽的景物,以景物之美、环境之美,正衬形象,凸显人物内在品质之美;四借助环境反应的追根溯源,表现人物个性
3、环境描写要遵守的原则:一构成环境的事物要客观存在,虚构要符合时间和地域;二这些事物无论是个体还是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环境,必须发挥同一作用;三构成环境的事物顺序安排要符合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要求,不能颠三倒四。
4、刻画环境的角度要求:刻画构成环境的具体事物时,要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内心感受多个角度刻画事物,角度单一则表现力差。
“教室里鸦雀无声,瞬间过后,掌声如潮”就是着眼环境的侧面描写,其作用属于第四类——借助环境反应的追根溯源,表现人物的摸个特点。具体说就是借助同学的掌声,表现老师教学技艺之精湛。
5、侧面添加条件
人在做事时,总会受到条件限制。
我们在刻画人物时,适当的添加不利于主人公做某事的条件,运用反衬手法,可以突出他的正面形象,突出人物的某种品质。
同时我们也可以为反面人物添加有利于他做好事的条件,然后再刻画他坚决不做好事,以反衬手段突出人物的反面形象,揭露其恶劣本质。
例如:
早晨起来,母亲觉得自己的头似乎比平时大了一圈,里面仿佛盛满了水,一测体温——39度。本来想好好休息一天,无奈选择了陪母亲去医院。
没想到,刚从医院出来,就在门口捡到一张崭新的银行卡。扶着依旧昏昏沉沉的母亲,我知道自己必须快些送母亲回家,让她早点躺下休息,然而一想到丢卡人那种焦急的神情,往前迈出的腿,还是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如果丢卡人正急着用这笔钱救命怎么办?还是等等吧!
在这个例子中,主人公母亲得病,就是一个不利于她停下来等丢卡人的条件,运用反衬,加上了这个条件,进行侧面烘托,主人公的拾金不昧、舍己为人精神就会更加突出。
总结
如果说想象力是写作飞翔的翅膀,则侧面描写就是引发写作飞翔的一个有力的动力。
让我们写作时从细微处出发,多思善察,全面观察、想象事物的各个侧面并加以描写,那样我们的文章会被涂染上意想不到的绚烂色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