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有抑有扬,适时反转
记叙类文章写作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即通过精心选择的典型事例,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铺展精彩动人的生活画面,揭示生活真谛和人生哲理,力求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记叙类文章所记事件以生动曲折、跌宕起伏为佳,讲究情节的曲折之美,结构的严谨有序之美。
记叙文的体裁特点
设置悬念法 抑扬相生法
铺陈误会法 情节突转法
安排巧合法 情感起伏法
一、波澜:
二、事件:
三、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1)要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前提)
(2)要了解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文章的起伏变化
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
(曲折性、复杂性)
写出事件的波澜
(选材)
(构思、技法)
启 发 借 鉴
启发:无波澜文章主要表现在
1、重视时间的先后顺序,但忽视内容的巧妙安排。
2、懂得按发展顺序行文,但内容无轻重主次之分。
3、能够写出完整的故事,但缺乏波澜起伏的情节。
借鉴:波澜曲折的记叙文常常
1、巧妙调整顺序。2、注意突出重点。
3、善于运用抑扬。4、合理设置悬念。
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
中心关系不大,徒使文字冗长拖沓。
2、情节的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记叙文要做到构思新巧,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横向剪辑法
二、纵向连缀法
三、抑扬相生法
四、巧设悬念法
五、以小见大
六、双线结构
横向剪辑法。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看起来相当刻板和平淡,很难写出“超级震撼”之作;但如果能从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中、阅读过的书刊杂志中,体味过的点滴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定镜头,加以横向的剪辑,就能够创造出全新的主旨和丰富的内涵,收到化平淡为 神奇的构思效果
纵向连缀法。“流水帐”是记叙类作文写作的大忌, 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缺少连缀典型事件的 功力。如果作者能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 这根红线上,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事件 “珍珠”,就能逐层拓展开文章丰富的内涵, 使文章迸射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
抑扬相生法 是指文章要有“抑”有“扬”,相互生发,富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 “欲扬先抑”,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 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一般文章以赞扬 为主,所以以“欲扬先抑”方法常常 能收到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的效果。
巧设悬念法 是指在文章开头或文章中,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读者急切地往下读的兴趣,直至读到下文或全文才恍然大悟的一种技巧。
以小见大 就是小处落笔,大处着眼,写小的事件,表现大的主题。这种手法,往往通过 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叙述描 写,并加以适当抒情议论,以阐明大的道理,揭示 深刻的社会意义。
双线结构 就是指写作的叙事过程中设置两条线索,分叙两件事,彼此映照、对比、交叉、重合, 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的谋篇之法。双线结构法的应用 使文章显得丰厚深刻,更易获得阅读者的认同。
习作欣赏习作欣赏
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例如,唐弢的《琐忆》,先写传言中的鲁迅是如何“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这是抑;随着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交往,原先的误会逐一消除,原来鲁迅先生确实是“脾气大”、“好骂人”,但那是对敌人;鲁迅对追求进步的青年是平易近人、亲切热情的,这是扬。
“欲扬先抑”,扬为目的,抑为手段。运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对所写的对象确定从哪些方面进行“艺术”上的贬斥。行文时,前部分对所写人物作贬斥的描写或叙述,而后笔锋一转,向抑的负面作颂扬的描写和叙述,抑扬双方要有对照性、衬托性,因而,使用时要注意:
第一,抑扬双方,内容上应是有联系的,但有主次之分,抑是次扬是主;抑的内容或是“艺术”上的处理,或是“错觉”,而不是所要写的人物的本质,如果抑扬双方完全游离,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势必造成抑扬对照不强,起不到以抑托扬的作用。
第二,抑扬双方的内容不能等量齐观,抑的目的应明确:抑是为了扬,因而“抑”的那部分内容应针对“扬”的内容写,最后是与“扬”照应的,如果把“抑”的部分当做一个人或物美中也有不足来写,那就无作用了。
第三,注意抑扬顺序:抑的内容先写,扬的内容后写
构思导航构思导航
1.确定“对象”,即要写的人或物,明确思路:要褒扬、赞扬,先控制、压抑。
2.设计好“误会”,原先对他的外貌不认可,或者对他的行为个性有成见,从而贴上不待见、不欢迎、不喜欢的“标签”。
3.要写好“转折点”,通过某个事件,让我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成见。
4.点名“主旨”。通过对这件事、这个人、或这个物态度的改变,你表达什么感情?得到什么启示?
经典熏陶经典熏陶
开头: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荔枝蜜 杨朔
结尾: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礼赞 茅盾
经典熏陶经典熏陶
记得我读三年级那年,家里穷苦。立夏节上学那天,母亲拿不出蛋,一脸惭愧,对我不断安慰解释,我仍非常失望,非常沮丧,带着一肚子的怨气上学去了。
一到学校,可热闹了。大家都各自带了最硬的茶叶蛋,有些是鸡蛋,有些事鹅蛋,还有些是鹅蛋,甚至有的带了两个,还套上蛋套,真漂亮,当时可以称为“富二代”了。我没有“弹药”,上不了战场,只能远远的躲在一边,生怕同学找碰蛋,心里不断的埋怨母亲,不懂我的心。
那边水龙和建祥正在书桌上进行斗蛋比赛,他俩拿出来的都是“重型武器”——鹅蛋,两个大胆已经碰在一起,两边像两排鱼群,伸着脖子观看,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我的心瘙痒无比,远远的观看比赛,多么希望自己有一个魔术口袋,一下子变出一个大蛋,摩拳擦掌上战场啊!
正在我想入非非的时候,一声熟悉的叫唤声进入我的耳朵。我转个头远远望见了,那是母亲。母亲终于找到我,从怀里掏出一个茶叶蛋递给我,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汗珠布满了她的脸庞,将额前的头发也粘住了。我忽然懂的,这一定是母亲想尽办法从亲戚那里借来的,为了让我字这个节日能够抬起头来做人。
我拿着母亲给的礼物,高兴地参加了斗蛋比赛,津津有味品尝蛋的味道,心理默默念叨着母亲的艰辛。“谁言寸草心,报答三春晖”。决心长大后,挣更多的蛋回报母恩。
探路探路
负责: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替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艰辛: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象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
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慈爱: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练习一
讨厌讨厌
没理由嘎嘎乱叫、细声细气、如泣如诉、欺软怕恶、生蛋邀功
好转好转
①负责;挺着脖儿、警觉、警告
产下小鸡以后母爱泛滥
②艰辛:发现、紧叫、放下、削瘦
③勇敢:痛击来犯、赶出老远、不怕大公鸡
④慈爱:它还半蹲着、伏、一声不吭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赞美赞美
贬低、厌恶、不舒服(放弃洁白的名声、鸡皮疙瘩、臭名昭著)
臭豆腐
设计情景:那天中午没有吃饭,放学肚子饿的咕咕叫,同学们争先恐后。最后实在抵挡不住诱惑和同学们的劝说,勉强拿了一串。
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因为非常烫),外黄内白,外酥内嫩,香辣刺激,此时已不是在吃而是舌头打着卷往下吞。
心理依然没有好感
为美味改变态度
一出锅,就变得金灿灿、香喷喷,涂上一层酱油或辣椒酱(他的辣椒酱是自制的,红艳艳的,辣得香,辣得舒服),黄黄红红,煞是好看。狼吞虎咽,一串接一串
启示:闻着臭但吃着香。我爱臭豆腐的品质。世上有些人看起来不起眼,甚至有些丑,有些脏,但是他们心灵美好,品质芳香
练习二
臭豆腐用词造句
一、嫌弃:
1.词语:嫌弃、反感、恶心、厌恶、难闻、捏住鼻子、臭不可闻、臭不可当 臭不可闻 臭名远扬 臭名昭著
2.修辞:形容成下水道的、臭袜子的味道
3.句子:阴影犹如难闻的味道,始终徘徊不去,时间一长,就再也无法冲刷干净。
有个老外好奇,当将臭豆腐递给他的时候,那老外闻上一闻,脸上那种表情就好像快吐了一样,这得有多嫌弃啊。
4.诗句: 四棱八角长方,竹签串成一行,遍洒芝麻辣椒,臭味熏出八里。好者趋之若鹜,恶者如见豺狼的臭豆腐。
二、转变:
1.词语:饥肠辘辘、饥不择食、商贩吆喝、忍不住诱惑、回味无穷 唇齿留香 色味俱佳 垂涎三尺、口水直流,迫不及待 禁不住诱惑 嘴巴阵地沦陷
2.句子:
形和色:本来豆腐一块一块的、小巧玲珑的、洁白无瑕的、。可一个个放入有过后,“嘭,嘭,嘭”经过油的烤炼,一个个小豆腐变大了,变得金黄,但身上却起了许多麻子就像爱装扮的老婆婆的脸一样。
吃的味道:臭豆腐刚出锅,一阵特有的“香气”扑面而来,用竹签夹一个,蘸上辣酱来吃,味道更是可口。吃的时候,我喜欢先把臭豆腐上面刷的一层酱舔进肚子,然后用上牙和下牙同时咬住一块,使劲往前拽,然后在嘴里细细的咀嚼,品尝它带来的“臭味”,这臭味里却释放出浓浓的香味,咀嚼完后在“咕嘟”一声咽进肚子。
1.生活就如一碗臭豆腐,闻着是臭的,但品尝起来却又是那么的香。爱也是如此,那些无微不至的唠叨,无所不在的告诫,都被我们忽视。当我们真正明白爱时,才会发现,爱是包裹在责备中、告诫中、唠叨中。
三、启示:
2.一块块看似平凡的臭豆腐,由于它独特的味道吸引了许多国外游客的青睐,而成为全球着名的小吃。有的东西也和臭豆腐一样,有好的,也有坏的,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是呀!有的人虽然丑陋,但他们也有一颗善良的心呀!
渺茫:一绿爬山虎往上爬墙上小爬。孤单、道路漫长、又无着力点,不抱希望
失望:才爬了2米高,冬天全干枯了,我更加灰心丧气。
重燃希望:春天一到,居然死而复活了,重新披上绿装,继续攀爬的征程
惊叹:几年过去,爬山虎坚韧不拔,整个外墙披上绿装
启示: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顶点。
爬山虎
练习三
一、不喜欢
词语:弱小、柔弱、孤独、一撮、缓慢、不起眼、寒风呼啸,冻得瑟瑟发抖了。
比喻: 大风吹来,好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船,随风摇摆。 像一只绿色的蜥蜴在往上攀爬
枯萎了的爬山虎:枯黄 、衰败、没有生气,枯枝败叶、萧瑟秋风、百花凋零、秋风扫落叶
句子:发黄的蛛网粘在墙上、峭厉的西风发动凌厉的攻势、抬头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大雁、辽阔的旷野衰草连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句子:
爬山虎绿得像一汪深潭一样沉郁。
爬山虎的叶子起初是红色的,后来就由红变绿。爬山虎的叶子看起来就像是鸭子的脚掌。
爬山虎的叶子越长越茂盛,越长越绿,大片大片的叶子密集油亮,覆盖了整个山坡,像给山坡铺上了一层绿地毯。
3.诗句:
纤纤小手紧抓墙,映月辉星独自狂。
一夏攀登迎烈日,三秋环绕傲寒霜。
风姿不逊春花美,神韵犹如枫叶香。
藤蔓干枯情未了,红红笑脸唱辉煌。
1.词语:茂密、拥挤团结、向上、绿色海洋、抓住、攀爬、郁郁葱葱、绿色的瀑布、手掌状的叶子、绿色绒毯、胡须搬的根须
二、喜欢
三、象征意义
爬山虎具有不甘平庸、坚强、执着、不安于现状、不愿屈居于人下的品格!
爬山虎没有牡丹那样华贵,没有玫瑰那样娇艳.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它却给人以力量,促使人们努力奋进,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正想偷懒时,一想到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就感到羞愧,这时,我就会立即振奋起来,鼓起勇气来战胜所有的困难.
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的,你看它,不管刮风下雨,墙面多滑,他总是一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地,它生长速度较慢,不如雨后的春笋,可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又长高了,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成一片.
我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的爱好也很广泛,有跳绳、围棋、跑步、游泳……但我情有独钟的竟然是当初最不喜欢的羽毛球。
刚开始我不会打,妈妈叫我先学抬球 ,把球扔到天空中,等球掉下来再用拍子打到空中的这种方法练习 。第一次,我把球扔到空中还未等球掉下来时就不知不觉地闭上了眼睛,怕球落到眼睛上,球也就没接住。几次下来,还是不行,于是我失望了,嫌弃了,将球拍扔在角落里。
有一个双休日,爷爷来我家做客,爷爷是个球迷,什么球都喜欢,刚好电视里在进行羽毛球比赛,爷爷边看边给我讲羽毛球的来历,讲林丹夺冠为国正争光的故事,慢慢的,我被吸引了,也跟着爷爷一起观看比赛,为中国队加油。(转折点)
练习四
第二天,爷爷教我打羽毛球,爷爷的方法比妈妈科学,什么时候抛球、什么时候接球、伸臂的姿势等,都一一讲解,我慢慢掌握要领了。几周过去了,我们从两三个回合打到30多个回合。妈妈也在一旁鼓励加油,并且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那天晚上,睡觉前,妈妈告诉我,爷爷颈椎不好,治疗的最好办法经常抬头,打羽毛球能够帮助治疗。我终于知道妈妈教我打羽毛球更深层的意思。从今以后,我们爷儿俩经常挥拍鏖战,还一起比赛得了奖。羽毛球,我已经舍不得再放下你了。
我的奶奶是一位“唠叨之神”,每天总有无数唠叨的话,穿行于我的听觉神经之间,我的神经系统已疲惫不堪了。
有时,我很讨厌奶奶唠叨,每次唠叨总幻想有一个避风港,能躲开她的口水机枪阵。如果唠叨一旦开场,那可是“酷刑”呀,会扯着嗓子,噼噼啪啪的没完没了,十分烦人。有一次,我吃奶奶用稀面粉烙成的薄片饼,在饼上放入我情有独钟的“麻辣鸡肉酱”,正洋洋得意品尝之时,不小心皮破馅流出来掉到地砖上。我深知,奶奶爱清洁,她刚擦净的,这下可要被机关枪扫射了,立马动手,拿拖把去擦,但不幸的是前者未了,后者又冒出来,这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越急越容易出错。一下子被奶奶的火眼金睛逮住了,奶奶直冲我吼着,“走开!走开!”一边吼一边就用手拨开我,嘴里又来了无尽的唠叨:“真是个不省心的,这么点事也做不好,将来可怎么办呀……”奶奶虽已年过半百,但吼声如雷,真是金毛狮王的传人呀,足见内力深厚。就是常来我家玩的方明,一来我家首先问的是:“你奶奶在吗,如果在就出来玩吧。”可见连方明也敬我奶奶三分,这可是真正的敬而远之呀!
但是,我又离不开奶奶无尽的唠叨。我曾经是一个特懒的人,懒得刷牙,懒得剪指甲,懒得洗澡,懒得起床……但在奶奶的唠叨下,改了很多陋习。我想:这一切的一切应归功于奶奶,应归功于奶奶的唠叨吧!现在,我觉得少了这唠叨还真不习惯。没了奶奶的唠叨,我浑身不自在,像吃错了药似的,有一种十分怪的感觉,不是平时想的那种如释重负舒畅,而是有肩挑万斤重般的难受,心里沉沉的,空空的。
奶奶的唠叨
习作习作
奶奶的唠叨
无数唠叨的话……我的神经系统已疲惫不堪了。
口水机枪阵扯着嗓子,噼噼啪啪敬而远之
在奶奶的唠叨下,改了很多陋习。
现在,我觉得少了这唠叨还真不习惯。我浑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