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第六单元测试
(AB合卷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
A卷
第Ⅰ卷(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鲦鱼(tiáo) 濠梁(háo) 鲲(kūn) 选贤与能(yǔ)
B、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教学相长(zhǎng)
C、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执策(chè) 讲信修睦(mù)
D、挂罥(juān) 塘坳(ào) 翩翩(piān) 两鬓苍苍(bìn)
2、下面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D、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语文课上我们常常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原因是李老师讲课实在是太幽默了,但
他的表情又很严肃。
B、刘虹喜欢温文尔雅,她竭力要给儿子留下这种美好的印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便感
觉自身高贵了起来。
C、酒后驾车很容易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因此国家专门制定法律予以严惩,但仍有人我
行我素,顶风作案。
D、“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便
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夏日的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B、我坐在观光直升机上,透过舷窗,仰望江南的山山水水,景色显得格外秀美。
C、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王茂华老师毅然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跳入火海。
D、我,一个芸芸众生,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同“现”,表现 B.执策而临之 靠着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 D.去以六月息者也 气息,这里指风。
6、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子之不知鱼之乐
C.其翼若垂天之云 D.执策而临之
7、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B.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以日行千里而著称。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这是鸟,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D.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译文:鹏鸟迁徙到南海之时,振翅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浪有三千里。
8、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B. 【甲】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
C.【乙文】中“野马”“尘埃”的运动必须依靠气息。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凭借,有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D.【乙文】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第Ⅱ卷(76分)
三、诗文默写(6分)(前面三句任选两句)
9、
(1)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默写《题破山寺后禅院》后两联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上片。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冠状病毒知多少
彭 茜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 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 2012 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③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 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 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 7 种。
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2015 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 年 2 月 8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⑦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已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⑧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10、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
11、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2、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很多人感到束手无策,请结合选文第⑥段的内容,给他们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3分)
五、作文(60分)
13、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潭上作
[唐]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释】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2分)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九方皋相马 《列子》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②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③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④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⑤。穆公不说⑥。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⑦太息⑧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注释】①姓:指代家族,此处指子孙。②天下之马:这里指天下最好的马。③担缠薪菜:即担柴挑菜,指干粗活。④牝:雌性的鸟、兽。与下文“牡”相对,“牡”指雄性的鸟、兽。⑤骊:纯黑色的马。⑥说:同“悦”,高兴。⑦喟然:叹气的样子。⑧太息:长叹。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求:找 B.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者 者:……的人
C.何马也 何:为什么 D.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所以:……的原因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2)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5、通过九方皋“相马”,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下面是某位同学阅读《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时整理的比较阅读表格。请完成其中的填空。
主题/名著 《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关于爱情 在1954年3月24日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向儿子傅聪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即把(1)放在第一位,而把爱情放在第二。 保尔与冬妮娅分手时说:“我首先属于(2),其次才属于你和别的亲人。”
关于读书 傅雷特别喜爱阅读《(3)》,书中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他推荐傅聪阅读这本书。 保尔最爱阅读英国小说《(4)》,从中领悟到了要坚持不懈,拥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
(5) 傅雷: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保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6)。”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空位
蓝月
因为太想儿子了,他决定上城里去。
他挑了最好的土豆装进蛇皮袋,儿子小时候最爱吃红烧土豆了。那小子,吃饭就像一头小牛。
去之前他给儿子打了个电话,爸来看你好不好。儿子顿了一下说这阵子很忙。他说没事,你忙你的,我自己过来就好。儿子说那好吧,你下了火车上58路公交车或者打出租车到幸福小区下,问一下门卫C幢B单元803室。对了,城里有红绿灯,看见红灯就在路边等,看见绿灯才能过马路。他说中,记住了。
没想到城里的公交车这样漂亮。他肩上斜挎着一个人造革黑包,右手提了蛇皮袋惴惴不安地踏上公交车,说,同志买票。司机乜了他一眼说,自己投币,一块钱。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多少?一块钱!哎。他开始翻口袋,摸出一个硬币,问,投这箱子里?对。当,硬币掉下去了。他笑了。张望了一下,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来,他把蛇皮袋塞进椅子下面,然后将后背惬意地靠在椅背上。
透过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见高高的看不见顶的楼房。他感觉有点眼晕,这城里真好啊!想起自己的儿子也是城里人了,他从心里冒出自豪。
小时候,儿子望着大山问,爸,大山外面是啥?他说是大城市。儿子又问,爸,城市里有啥?他说有高楼,有看不见泥的大马路。儿子说长大了我要去城里。他摸着儿子光光的后脑勺说,有志气!
那一年,儿子拿着大学通知书兴奋地叫:爸,我考上了!我考上了!他说好小子,爸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他起早摸黑拼命干活,为了儿子,累着幸福着。四年后,儿子打来电话说,爸,我找到工作了,以后你别太劳累,我会寄钱回来的。他笑着说,你爸有手有脚不用你寄钱,你好好攒着,将来娶媳妇。去年,儿子再次打来电话说有对象了,但是女孩不愿上大山里来。他说那是,谁愿意上大山啊,你们好好地就好。说这话他的心里却有隐隐的失落。再一想,你个老家伙,儿子过得好你还有啥不满意的?于是又笑了。
车子在一个站点停下来,这一站上来很多人。
汽车喇叭里响起一个亲切的女声:乘客朋友们,现在是上车高峰,请主动往里边走。请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个座,谢谢!
他把身子往里边的位子移了下,空出外面的位子方便别人就座。奇怪的是人们似乎都看不到那个空位的存在,宁愿费劲地站着。
他纳闷地往人群望,有一个小女孩刚好转过头瞟了他一眼。这个小女孩七八岁模样,紧紧靠着她的妈妈,小小的身体因为把持不住平衡,时不时东倒西歪。妈妈努力地拉住她。
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怜惜,赶紧站起来,冲小女孩招手,快和你妈妈来这边坐。
小女孩看看他皱起了眉头。他估计小女孩听不懂他说话,就对小女孩的妈妈叫,喂,快带你的孩子来这边坐。小女孩再次看了看他,目光带着犹豫。女孩妈妈低下头轻声说,宝宝坚持会儿,瞧那人多脏啊!
他的脸腾地红了,自己真的有那么脏?他低下头开始检视自己,脚上一双破旧的解放鞋满是尘土;衣服,袖口上污漆漆亮光光的,隐隐散发出一股酸臭味。衣服确实好久没洗了,他一个人,除了晚上上炕睡觉,整天在地里出力流汗,洗了也白搭。在乡下没有人会介意,但是现在很显然自己的邋遢形象和干净的城市太不协调了,说难听点他简直就像米饭上突然飞来的一只苍蝇。
他不由自主地蜷缩身体,他想自己要真是一只苍蝇倒好了,在哪个角落里一趴,谁也看不见。可他不是,他那样突兀的占着公交车的位子。
五分钟后,他站了起来,从包里翻出一条毛巾,干净的毛巾。这是儿子买给他的,一次都没有舍得用过。他把毛巾展开仔细地将椅子擦了一遍,然后拉出椅子下的蛇皮袋往车后走去,他走过,人群自动散开,有的还捂住了鼻子。
他始终低着头,他感觉后背麻麻的,他知道击中他的是目光--城里人的目光。
终于,车停了,他抬起脚……
谢谢你,爷爷。
是和他说话吗?他愣住了。转过身看见那个小女孩一双晶莹的眸子。小女孩说,你是个好心的爷爷。
那一刻他想哭,他想拥抱小女孩,他想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当然他什么也没做,他笑着冲小女孩挥挥手下车了。
他没有去儿子那儿,而是去火车站买了返程票。坐在返程的列车上,他蔫头蔫脑地看着脚下同样蔫头蔫脑的蛇皮袋,他想,要是真去了儿子那,会不会也给儿子带去难堪?也许他这次贸然进城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想着想着他的眼里噙满了泪。
( 节选自《小说选刊》2016.03,有删改)
7、根据小说情节,请完成下列填空。(4分)
情节:坐上公交,他的心理:自豪。
情节:空位待坐,他的心理:纳闷
情节:邀坐被嫌,他的心理:( )
情节:下车返程,他的心理: ( )
8、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9、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他把蛇皮袋塞进椅子下面,然后将后背惬意地靠在椅背上。(3分)
(2)他不由自主地卷缩身体,他想自己要真是一只苍蝇倒好了,在哪个角落里一趴,谁也看不见。(3分)
10、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标题“空位“的含义和作用。(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1、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
(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两个版块名称。(4分)
【示例】礼貌用语大串联
① ② 。
【礼貌用语我知晓】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并说明理由。(4分)
你被评为学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举办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久仰大名!”
呈送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① (莅临 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② (阅读 拜读)!”
【礼节风俗我评说】
(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 说说你的看法。(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第六单元测试
(AB合卷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
A卷
第Ⅰ卷(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鲦鱼(tiáo) 濠梁(háo) 鲲(kūn) 选贤与能(yǔ)
B、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教学相长(zhǎng)
C、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执策(chè) 讲信修睦(mù)
D、挂罥(juān) 塘坳(ào) 翩翩(piān) 两鬓苍苍(bìn)
【答案】B
【解析】A“选贤与能”应为jǔ;C应为“cè”;D应为“juàn”.
2、下面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D、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答案】D
【解析】“值”应为“直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语文课上我们常常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原因是李老师讲课实在是太幽默了,但
他的表情又很严肃。
B、刘虹喜欢温文尔雅,她竭力要给儿子留下这种美好的印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便感
觉自身高贵了起来。
C、酒后驾车很容易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因此国家专门制定法律予以严惩,但仍有人我
行我素,顶风作案。
D、“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便
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答案】A
【解析】“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与后面的“不敢笑”矛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夏日的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B、我坐在观光直升机上,透过舷窗,仰望江南的山山水水,景色显得格外秀美。
C、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王茂华老师毅然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跳入火海。
D、我,一个芸芸众生,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答案】A
【解析】B用词不当,“仰望”改为“俯视”,C语序不当,应该为“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毅然跳入火海。D用词不当,“芸芸众生”一般指众多的平常人,与主语“我”矛盾。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同“现”,表现 B.执策而临之 靠着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 D.去以六月息者也 气息,这里指风。
【答案】B
【解析】应为“面对“
6、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子之不知鱼之乐
C.其翼若垂天之云 D.执策而临之
【答案】D
【解析】A:的;B:主谓之间无意义;C:的;D:代指千里马,例句也是代指千里马。
7、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B.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以日行千里而著称。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这是鸟,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D.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译文:鹏鸟迁徙到南海之时,振翅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浪有三千里。
【答案】C
【解析】应为“这只鸟”。
8、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B. 【甲】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
C.【乙文】中“野马”“尘埃”的运动必须依靠气息。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凭借,有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D.【乙文】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答案】A
【解析】应为【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第Ⅱ卷(76分)
三、诗文默写(6分)(前面三句任选两句)
9、
(1)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默写《题破山寺后禅院》后两联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上片。
【答案】(1)策之不以其道;(2)萧萧班马鸣;(3)零落成泥碾作尘;(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形,潭影空人心。(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冠状病毒知多少
彭 茜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 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 2012 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③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 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 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 7 种。
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2015 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 年 2 月 8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⑦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已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⑧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10、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
【答案】“不仅……更是”有序点出了冠状病毒的危害,使语言表达更连贯, 逻辑性更强。同时用递进句式,进一步突出它是疫情发生的根源,符合人们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11、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案】举例子(1 分),列举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的例子,具体地说明病毒命名很有门道,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2 分)。
12、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很多人感到束手无策,请结合选文第⑥段的内容,给他们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3分)
【答案】
①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②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③避免不加防护地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每点 1 分)
五、作文(60分)
13、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潭上作
[唐]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释】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2分)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描绘了一幅绿水青山中野鸟飞翔的优美闲逸的画面,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2、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九方皋相马 《列子》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②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③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④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⑤。穆公不说⑥。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⑦太息⑧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注释】①姓:指代家族,此处指子孙。②天下之马:这里指天下最好的马。③担缠薪菜:即担柴挑菜,指干粗活。④牝:雌性的鸟、兽。与下文“牡”相对,“牡”指雄性的鸟、兽。⑤骊:纯黑色的马。⑥说:同“悦”,高兴。⑦喟然:叹气的样子。⑧太息:长叹。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求:找 B.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者 者:……的人
C.何马也 何:为什么 D.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所以:……的原因
【答案】C
【解析】应解释为:什么。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2)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答案】
(1)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
(2)像九方皋这样相马,就是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
5、通过九方皋“相马”,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看问题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附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孙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我的子孙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好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之下,请您接见他。”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观察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就是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那匹马到了,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下面是某位同学阅读《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时整理的比较阅读表格。请完成其中的填空。
主题/名著 《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关于爱情 在1954年3月24日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向儿子傅聪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即把(1)放在第一位,而把爱情放在第二。 保尔与冬妮娅分手时说:“我首先属于(2),其次才属于你和别的亲人。”
关于读书 傅雷特别喜爱阅读《(3)》,书中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他推荐傅聪阅读这本书。 保尔最爱阅读英国小说《(4)》,从中领悟到了要坚持不懈,拥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
(5) 傅雷: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保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6)。”
【答案】(1)学问、艺术、真理(2)党(3)《世说新语》(4)《牛虻》(5)关于人生、关于人生价值或关于生命(6)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4空各0.5分,5-6空各1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空位
蓝月
因为太想儿子了,他决定上城里去。
他挑了最好的土豆装进蛇皮袋,儿子小时候最爱吃红烧土豆了。那小子,吃饭就像一头小牛。
去之前他给儿子打了个电话,爸来看你好不好。儿子顿了一下说这阵子很忙。他说没事,你忙你的,我自己过来就好。儿子说那好吧,你下了火车上58路公交车或者打出租车到幸福小区下,问一下门卫C幢B单元803室。对了,城里有红绿灯,看见红灯就在路边等,看见绿灯才能过马路。他说中,记住了。
没想到城里的公交车这样漂亮。他肩上斜挎着一个人造革黑包,右手提了蛇皮袋惴惴不安地踏上公交车,说,同志买票。司机乜了他一眼说,自己投币,一块钱。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多少?一块钱!哎。他开始翻口袋,摸出一个硬币,问,投这箱子里?对。当,硬币掉下去了。他笑了。张望了一下,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来,他把蛇皮袋塞进椅子下面,然后将后背惬意地靠在椅背上。
透过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见高高的看不见顶的楼房。他感觉有点眼晕,这城里真好啊!想起自己的儿子也是城里人了,他从心里冒出自豪。
小时候,儿子望着大山问,爸,大山外面是啥?他说是大城市。儿子又问,爸,城市里有啥?他说有高楼,有看不见泥的大马路。儿子说长大了我要去城里。他摸着儿子光光的后脑勺说,有志气!
那一年,儿子拿着大学通知书兴奋地叫:爸,我考上了!我考上了!他说好小子,爸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他起早摸黑拼命干活,为了儿子,累着幸福着。四年后,儿子打来电话说,爸,我找到工作了,以后你别太劳累,我会寄钱回来的。他笑着说,你爸有手有脚不用你寄钱,你好好攒着,将来娶媳妇。去年,儿子再次打来电话说有对象了,但是女孩不愿上大山里来。他说那是,谁愿意上大山啊,你们好好地就好。说这话他的心里却有隐隐的失落。再一想,你个老家伙,儿子过得好你还有啥不满意的?于是又笑了。
车子在一个站点停下来,这一站上来很多人。
汽车喇叭里响起一个亲切的女声:乘客朋友们,现在是上车高峰,请主动往里边走。请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个座,谢谢!
他把身子往里边的位子移了下,空出外面的位子方便别人就座。奇怪的是人们似乎都看不到那个空位的存在,宁愿费劲地站着。
他纳闷地往人群望,有一个小女孩刚好转过头瞟了他一眼。这个小女孩七八岁模样,紧紧靠着她的妈妈,小小的身体因为把持不住平衡,时不时东倒西歪。妈妈努力地拉住她。
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怜惜,赶紧站起来,冲小女孩招手,快和你妈妈来这边坐。
小女孩看看他皱起了眉头。他估计小女孩听不懂他说话,就对小女孩的妈妈叫,喂,快带你的孩子来这边坐。小女孩再次看了看他,目光带着犹豫。女孩妈妈低下头轻声说,宝宝坚持会儿,瞧那人多脏啊!
他的脸腾地红了,自己真的有那么脏?他低下头开始检视自己,脚上一双破旧的解放鞋满是尘土;衣服,袖口上污漆漆亮光光的,隐隐散发出一股酸臭味。衣服确实好久没洗了,他一个人,除了晚上上炕睡觉,整天在地里出力流汗,洗了也白搭。在乡下没有人会介意,但是现在很显然自己的邋遢形象和干净的城市太不协调了,说难听点他简直就像米饭上突然飞来的一只苍蝇。
他不由自主地蜷缩身体,他想自己要真是一只苍蝇倒好了,在哪个角落里一趴,谁也看不见。可他不是,他那样突兀的占着公交车的位子。
五分钟后,他站了起来,从包里翻出一条毛巾,干净的毛巾。这是儿子买给他的,一次都没有舍得用过。他把毛巾展开仔细地将椅子擦了一遍,然后拉出椅子下的蛇皮袋往车后走去,他走过,人群自动散开,有的还捂住了鼻子。
他始终低着头,他感觉后背麻麻的,他知道击中他的是目光--城里人的目光。
终于,车停了,他抬起脚……
谢谢你,爷爷。
是和他说话吗?他愣住了。转过身看见那个小女孩一双晶莹的眸子。小女孩说,你是个好心的爷爷。
那一刻他想哭,他想拥抱小女孩,他想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当然他什么也没做,他笑着冲小女孩挥挥手下车了。
他没有去儿子那儿,而是去火车站买了返程票。坐在返程的列车上,他蔫头蔫脑地看着脚下同样蔫头蔫脑的蛇皮袋,他想,要是真去了儿子那,会不会也给儿子带去难堪?也许他这次贸然进城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想着想着他的眼里噙满了泪。
( 节选自《小说选刊》2016.03,有删改)
7、根据小说情节,请完成下列填空。(4分)
情节:坐上公交,他的心理:自豪。
情节:空位待坐,他的心理:纳闷
情节:邀坐被嫌,他的心理:( )
情节:下车返程,他的心理: ( )
【答案】自卑 失落
8、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例1:公交车上,“他”空开身的位子,招呼小女孩和妈妈的热心,与小女孩妈妈的嫌弃,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他淳朴善良,又表现小女孩妈妈的世俗,点出了人与人不懂得相互尊重的社会现象。
例2:他挑了最好的土豆想去城里看望儿子,儿子却推说“这阵子很忙",两者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他对儿子的疼爱,又表现了儿子的冷淡、敷行的态度,点出了子辈对父辈的情感缺失。
9、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他把蛇皮袋塞进椅子下面,然后将后背惬意地靠在椅背上。(3分)
(2)他不由自主地卷缩身体,他想自己要真是一只苍蝇倒好了,在哪个角落里一趴,谁也看不见。(3分)
【答案】
(1)“惬意”的意思是:满意;舒心;舒服。
写出了“他"坐上公交车去城里看望儿子时内心的高兴,也表现出他因为儿子成为“城里人“而感到自豪。
(2)蜷缩,指蜷曲而收缩,生动地表现了他因自己邋遢而自行惭秽,难堪的情状。
10、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标题“空位“的含义和作用。(4分)
【答案】
含义: (1)座位上缺人: (2)社会上缺包容,人们对他尊重与包容的缺失: (3)儿女对父母缺少关爱。
作用: (1)是文章的中心,也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2) 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渴望; (3) 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人与人关系的思考。
四、语言运用(12分)
11、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
(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两个版块名称。(4分)
【示例】礼貌用语大串联
① ② 。
【礼貌用语我知晓】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并说明理由。(4分)
你被评为学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举办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久仰大名!”
呈送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① (莅临 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② (阅读 拜读)!”
【礼节风俗我评说】
(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 说说你的看法。(4分)
【答案】
(1)礼节规矩我传承 礼仪知识我知晓 生活处处有礼仪 知书达礼赢天下(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2)①莅临 ②拜读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莅临:多用于书面用语。光临:多用于口语。“拜读”是阅读的意思,通常用在自己身上,表示对别人的尊敬。自己读别人的作品或书信可以用“拜读”,
(3)示例①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②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