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新闻的特征:
1.内容真实,观点鲜明。(真实)
2.报道迅速及时。(及时)
3.语言简明准确。 (准确) 新闻写法:主要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一、标题:包括引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引出主标题。打破垄断经营 遏制发行暴利
教材出版发行将全国统一招标
试点结果显示:学生教材费用有所下降引标题:主标题:最简明地概括新闻内容。副标题:对主标题进行补充。二、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1句话(有时是1、2句)或第1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三、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四、结语:是消息的结尾。
五、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本报北京8月31日电(记者 苏敏)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今天在“2004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披露,国家发改委已呈报国务院,明年的教材出版发行将打破地域界限,全部实行全国统一招标。 本报北京8月31日电(记者 苏敏)电头: 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待稿子的来源,发稿的时间、地点及发稿记者的文字。稿子来源 发稿地点、
时间发稿记者小结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征:
1.内容真实,观点鲜明。(真实)
2.报道迅速及时。(及时)
3.语言简明准确。(准确) 刘翔跨越历史捧金 邢慧娜奇迹冲刺夺冠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今天凌晨对于中国田径来说,是一个将被永远铭记的时刻。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黄色闪电刘翔以12秒91的惊人速度飞过终点,为中国队捧得了田径历史上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在随后的女子万米决赛中,年仅20岁的中国姑娘邢慧娜在最后阶段以奇迹般的冲刺夺得金牌。两枚沉甸甸的金牌也向世人宣布:今天的田径场是属于中国人的。 (标 题)(导 语) 刘翔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12秒95的奥运会纪录。并平了1993年由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是中国人也是亚洲人在西方选手长期垄断的奥运会男子田径短距离项目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刘翔是决赛中唯一跑进13秒以内的选手。美国名将特拉梅尔以13秒18的成绩获得亚军,上届奥运会冠军、古巴选手加西亚以13秒20的成绩获得第三名。
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邢慧娜一直采用跟跑战术,半程过后邢慧娜与埃塞俄比亚的迪巴巴等五名选手形成领先的第一集团。进入最后一个直道后,邢慧娜突然加速,凭借超强的冲刺能力甩掉所有对手,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以30分24秒36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队夺得本届奥运会的第二枚田径金牌。另一名中国选手孙迎杰名列第六。(主体)(背景)(结语)看看报纸上的新闻给黄色字注音锐不可当 绥靖 阻遏
鄂 豫 皖 聿检测预习锐不可当dāng 绥靖suí jìng
阻遏è 鄂è 豫yù
皖wǎn 聿y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 有关资料: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整体感知一、从文章里找出能概括以上内容的两句话。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并加以分析:1、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3、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和结语。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国民党官兵都很泄气。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你从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拓 展 延 伸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把握新闻结构: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时间和背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背景: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极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溃败的背景。主体:结语:预言南阳守敌的命运。由河南全省解放军而回顾一年来取得的伟大胜利A、恢复和建立了 。B、歼灭了 ,发展了 。C、纠正了 ,采取了 ,孤立了 。小结:《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布置作业 :
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或温州市区、自己班
上的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内容可以广泛一些,
班级新闻、年级新闻、校内新闻、社会新闻都可以。)
要求:
⑴.拟出恰当的标题。
⑵.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⑶.主体部分要清楚报道事实,注意运用记叙的六要素。
⑷.结构完整,过渡自然,语句通顺。
⑸.语言要简明,字数300――500左右。
⑹.能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