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文档属性

名称 与朱元思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05 10:42:00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与朱元思书东阿三中 赵化智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详。学习目标1、体会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重点)
2、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 (难点)
3、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水皆缥(    )碧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急湍( )甚箭 检查预习互相轩邈( )泠泠( )作响 嘤嘤 ( )成韵 千转( )不穷 鸢( )飞戾( )天窥( )谷忘反 ● ● ● ● ● ● ● ● ● 3分钟朗读训练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以“二二”节拍为主,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应慢一些,以便品味、欣赏流露出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 展现你的朗读能力温馨提示:5分钟注意重音
注意节奏
注意语速
注意情感朗读训练 2.请仔细听录音示范朗读,着重体会其对
  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的处理 。1、同桌是学习的好帮手。请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同桌两人商量后,用现代汉语说出全文大意。合作学习,分享收获7分钟自学指导自学指导:理清课文结构?
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合作学习,分享收获 赏析品味--意境美 1.请结合文中描写 “水”的语句思考:文章抓住“异”字突出写了“水”的哪些特征? ( 静态:秀丽)( 动态: 壮观 )2.请结合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奇”字来突出描写“山”的特征的? 山之形
山之声 山之色  赏析品味--意境美  体会感受--情趣美 1.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2.此时,身处这 “奇山异水”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向往自然,厌弃尘俗 吟诵体会--语言美 1.请谈谈你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句式整齐,琅琅上口 ※.整散相间,参差错落 ※.形象生动,文字精练 骈体当堂训练:一、按要求写出句子。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________________。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译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象飞奔的马。山凭借着高峻的地势向上发展,相互争着向高
处和远处伸展。
为名利像鸢那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
山峰也会平息他那功名利禄之心。盘点收获:   同学们今天的旅行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你能总结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吗? 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骄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 当堂训练答案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静态:色(水皆缥碧)
深(千丈见底)
清(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动态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提示:写水动静结合
山之形声色怡情山之形:高峻、雄伟、挺拔。
山之声:泉水声、鸟鸣声、蝉声、猿声。
山之色:忽明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