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八章《消元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1课时)说 课罗田县双凤坳中学 彭斌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情分析 评价分析说课流程 目标分析 过程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分3课时完成,本课设计是第1课时的内容,主要是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内容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让学生通过消元把二元方程化为一元方程,不仅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提高,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一次函数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地位与作用教材分析 消元的实质以及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教学重点教材分析 探究如何用代入法消元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
——教学难点目标分析 目标分析 掌握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目标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用引导的方法归纳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目标分析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在探究性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目标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让学生去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转化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获取新知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学情分析教法分析 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教法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学生创造和谐愉锐互动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新知识。 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过程分析 情境导入应用新知 情境导入 篮球比赛中,每场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积2分,负1场积1分。某队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你能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吗?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把学生顺利引入到学习新知的情境中,通过对比方程和方程组,发现方程组的解法。探究新知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 你能写出求x的值的过程吗?x+y=10 (1)
2x+y=16 (2)这种方法叫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1、把(3)代入(1)可以吗?试试看。 2、怎样求未知数y的值呢? 3、把x=6代入(1)或(2)都可以吗?哪种运算更简便? 4、你能写出这个方程组的解,并给出问题的答案吗? 5、在这种解法中,哪一步是最关键的步骤?为什么? 6、是否有办法得到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 把 x=6代入(3),得y=4。问题:师生活动:
由(1)得:y=10-x(3)
把(3)代入(2)得:2x+(10-x)=16
解得:x=6设计意图通过解具体的方程组明确消元的过程; 使学生明确代入消元法的关键是“代入”,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应用新知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x-y=3
3x-8y=14 师生活动:写出用代入法解这个方程组的过程,概括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设计意图 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并对比确定消哪个元更简便,使学生再次亲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分享收获 (练习)用代入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
(2)设计意图 本题需要先分析方程组的结构特点,再选择适当的解法,通过这个题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巩固提高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步骤?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在探究解法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 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会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清晰的思路,同时还有利于规范学生解题的书写格式。评价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开放活动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在整个过程上起到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动脑动口又动手,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评价分析欢迎指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