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
教材分析
)
上节课学习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食物被消化后形成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的。通过几个实验,引导学生制作小肠结构的模型,同时理解小肠结构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学生已具有了关于营养物质的作用及消化的过程的知识,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应该更容易接受,但由于学生没有人体血液循坏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一定难度。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概述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
2、举例说出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利用的。
3、尝试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体验小肠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和功能的分析,逐步确立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概述消化道吸收营养的过程;
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体验小肠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利用的;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可以通过对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作用的适应性的介绍来体现。
(
课前准备
)
1、教师准备:
材料准备:猪/小鸡的小肠、人的小肠壁切片、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剪刀等。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中午吃饭吃饱了么?
学生:吃饱啦。
教师:那同学们到傍晚放学的时候会不会感觉饿呀?
学生:饿呀。
教师:同学们为什么饿呢?
学生:因为我们把午饭都消化了。
教师:对,营养物质被我们消化了,会产生一些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会被我们的身体吸收,使我们的身体有力量。那这些物质是怎么消化利用的?学完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就搞明白了。
【讲授新课】
教师:首先我们学习吸收的概念,同学们还记得消化的概念么?
学生:记得。食物经消化道被分解的过程的叫做消化。
教师:很好,吸收是消化的下一步,消化后的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吸收功能不同,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表,找出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学生:仔细阅读。
教师:从上表得知小肠可以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小肠的吸收功能最强,所以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那为什么小肠具有这么强的吸收功能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肠的结构。今天用到的实验材料是哺乳动物的小肠,同学们可能会感到不适,但这些实验材料都是干净无害的,同学们要端正态度,珍惜实验材料。同学们取一段哺乳动物(或鸡)的小肠,顺肠管剪开肠壁,对照小肠的环形皱襞示意图,找到小肠环形皱襞,观察肠壁表面是否平滑。用手摸肠壁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学生:肠壁的表面不适光滑的,有很多褶皱。
教师:好,接下来同学们剪下一块小肠壁,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里,用放大镜观察,皱襞表面有什么?
学生:皱襞的表面有小绒毛。
教师:很好。.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小肠壁切片,对照小肠绒毛模式图,认识小肠绒毛的结构。
学生:小肠绒毛里有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
教师:好。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物质很容易通过。正应为小肠的结构是这样,小肠才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同学们思考,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学生:小肠内表面具有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
教师:同学们还能想出其他方面吗?
学生: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教师:很好,还有是小肠很长,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这一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此外还有一方面,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一层细胞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师:那通过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是怎样被利用的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我们接下来学习营养物质的利用。同学们回想,蛋白质被、糖类和脂肪在小肠内分别被消化为什么物质?
学生: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糖类被消化为葡萄糖;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教师:很棒。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细胞内分解而释放能量,供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多余的部分,贮存备用。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被重新合成蛋白质,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体内后,合成脂肪。那些未被小肠消化吸收的物质下行到大肠,其中一部分被大肠吸收,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消化系统具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那如果消化系统出现问题会有什么危害呢?
学生:拉肚子。
教师:这可以说是一方面。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只有被消化吸收后才能被人体利用。消化道疾病会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肠炎病人,由于小肠运动过分增加,会引起腹泻,吃进的食物不能彻底消化就被排出体外,即使已消化的营养物质也不能全被吸收。所以吃得再多,也不容易胖起来。反之,胃肠功能强的人,即使吃得食物并不多,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好,也易发胖。粪便在大肠内存留时间过长,就变得干硬不易排出而引起便秘,会产生食欲减退和种种不舒服的感觉。经常便秘,易形成痔疮。预防便秘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喝水,还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所以说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好。
三 、总结反馈,提高能力
教师:好,今天这一节的内容就学习完了。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学生: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教师:好。那吸收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教师:很好,还学习了什么?
学生:观察了小肠的结构,小肠内有很多皱襞和绒毛,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教师:同学们掌握的很好。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下任务,制作小肠环形皱襞模型。
学生:好。
教师:下节课上课时展示。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课件页)。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通过实验观察了小肠的结构,知道小肠内表面有很多皱襞,皱襞表面有很多绒毛,这些结构让小肠成为最主要的吸收器官,让学生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