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
教材分析
)
(
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是本章《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内容的最后一节,是对本章内容的扩展和延伸。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备受关注的话题,食品安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现象值得人们去探讨和思索,所以,本节内容与当今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2、增加辨别食品是否安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利用pH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食品安全。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尝试利用pH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利用pH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
(
课前准备
)
【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收集2~3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2、实验用品:玻璃棒、烧杯、pH试纸等。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可见中国人是多么注重饮食啊。食物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可是现在估计会有很多人说,“没什么可以吃的了,吃什么都不安全”。 同学们在看新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
学生:好多饭店用的油来自地沟。
学生:鸡蛋含苏丹红。
学生:奶粉中掺了三聚氰胺。
教师:很好,同学们很关注日常的新闻呀。那么怎么鉴别食品是否合格?食品安全知识都有哪些?这些问题同学们不知道吧?
学生:不知道。
教师:学习了今天的课程,同学们就知道食品安全知识和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合格了。
【讲授新课】
教师:首先,我们先了解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一条规定,同学们认真阅读,看看法律是怎么规定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
学生:认真阅读。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看出食品包装上必须有哪些信息?
学生: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代号、规格、配方或主要成分、保质期、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等信息。
教师:很好。那请同学们拿出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鉴别食品是否安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食品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分析、讨论。
教师: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识“QS”是食品准入标识,加贴此标识表明食品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那同学们在买有包装的食品时,应怎样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呢?
学生:看标签是否规范。
学生:察看食品的颜色。
学生:闻食品是否有异味或者摸一摸食品的软硬。
教师:同学们的判断方法都具有可行性,所以同学们在购买食品时,尽量不要购买街头小商小贩的食品,要在正规商店买包装上提供详细信息的食品,这样购买的食品才有质量保证。
学生:好。
教师:那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安全?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判定。实验材料位同学们提供的是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的粥,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甲烧杯的液体使pH试纸变成了红色,说明粥已经变酸,变质;滴入乙烧杯液体的试纸没有变色,说明粥是新鲜的。
教师:很好。那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我们都是怎么处理食品的?
学生:将买回来的食品放在冰箱中保鲜或者冷藏。
教师:那使用冰箱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放在冰箱的食品不能放太久。
学生:从冰箱中拿出的瓜果不能立刻吃,要放一会才能吃。
教师:很好,还有就是蔬菜水果洗干净后再放到冰箱中等等。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人们必须每天摄取一定量的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从事各项活动。但生活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之事,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由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农药、兽药、有毒化学物品和激素等有害物质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含有有毒成分的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例如转基因食品等。
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那同学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呢?同学们阅读课本22页第一段内容,找出答案。
学生:要吃新鲜的食品,买鲜活食材加工;尽量不吃隔夜饭菜,偶尔有剩菜要及时放到冰箱里,吃前先加热。
学生:买来的熟食要先蒸一蒸再吃;打开包装的牛奶,饮料等要在24小时内喝完;蔬菜水果要用流水冲洗;生豆角、新鲜的黄花菜有毒,要烹制熟透了再吃;野外看见不认识的蘑菇,不能随便采回来吃;不吃发芽的马铃薯、发霉的花生等。
教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辨别能力。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识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它们有各自的食品标识。同学们看PPT,认识相应食品标识,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清楚。
学生:认真看标识。
教师:其中,A级绿色产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产品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标识不同,表示的产品类型也不一样。
三 、总结反馈,提高能力
教师:好,今天这一节的内容就学习完了。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学生: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
教师:好。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识“QS”是食品准入标识,加贴此标识表明食品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上课过程中,我们是用什么方法鉴别食品是否变质呢?
学生:利用Ph试纸,试纸变红变蓝都说明食品已经变质,不能食用。
教师:很好,还学习了什么?
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类型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教师:同学们掌握的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课件14页)。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在本节课之前学习了食品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食品安全这一课将知识延伸,将课本上的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目前,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备受关注的话题,食品安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现象值得人们去探讨和思索,本节课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增强辨别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