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的音乐钟》
——小学三年级欣赏课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维也纳的音乐钟》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音乐 学段:3—6年级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核心内容: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相关内容:表现领域中的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
是否已实施 是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音乐是审美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本课从始至终都是在音乐审美之中度过,以审美为核心,以视听为主,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课的音乐知识不是割裂开来传授的,它始终与音乐是一体的,始终是在音乐审美之中来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
(二)理论依据:通过体验(演唱主题音乐,填词演唱)、模仿(相互模仿主题音乐形象)、合作(乐器演奏合作和打击乐器伴奏)来不断感知乐曲的演奏乐器,不断清晰乐曲的结构,教学中在充分聆听音乐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分组)激励学生进行音乐表现,用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情绪、情感的理解与感受,对回旋曲式的理解和学习,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对音乐的领悟。从而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和乐于欣赏音乐的兴趣。基于以上原则,设计了本节欣赏课——《维也纳的音乐钟》,通过严谨、细腻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音乐听辨、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组曲就是根据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歌唱剧《五个冒险故事》的主题音乐改编的。《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的是主人公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众人欢迎他的情景。主题由木管和钟琴一前一后轮奏,生动地模拟着音乐钟的音响。主题共出现四次,每次之间穿插有插段(有新的音乐材料组成和由管弦乐器演奏),属于回旋曲式。
(二)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较之二年级有了进一步扩展,他们对新知识十分的好奇,能够较快的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不断增强。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强弱,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所以这节课设计了为主题音乐打节奏和看旋律线模唱主题旋律,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合作、探究。三年级的学生还十分的好动,表现欲望较强,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随着熟悉的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做出反应,能够在音乐中初步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我设计了参与乐器实物演示的环节学习,让孩子初步了解乐器音色及演奏方式。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体验—观察—练习—演奏—集体表演”等教学活动,解决了学生音乐主题,演奏乐器和曲式结构的顺利衔接,多样的教学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有效的实施,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享受到幸福快乐的心情,受到情感的陶冶,集体合作精神也得到锻炼。
(四)技术准备:1. 用Overture 4.0 中文版编辑歌曲的歌片儿相关信息。2. 用Adobe Audition3.0中文版编辑所需音乐。3. 根据课上流程的需要,网上搜集相关图片、音乐和信息。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教学状况:学生们对回旋曲式的曲式结构是第一次学习,以前从来没欣赏过这样的曲目,乐曲的结构还是很简单明了的:引子A B A C A D A结尾,但是这首乐曲里演奏的乐器很多,曲子较长,光听是很难记得住结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又清晰又快的了解乐曲的结构?对策1:根据乐曲的结构特点,和结合音乐创作的背景,是美丽的公主邀请哈里到维也纳宫做客,欢迎的队伍里肯定有国王,士兵,正好不同的音乐部分正好是三处,那我就把三段不同的音乐部分分别用人物来代替。把重复的地方就当作哈里的音乐,这样哈里+士兵+哈里+国王+哈里+公主+哈里这样的出场顺序也就代替了乐曲的结构。基于以上的大框架设计了本课。对策2: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伴奏设计的很巧妙,也是根据乐曲的结构来伴奏,一种乐器代表一个人物,哈里音乐用钢片琴伴奏,士兵、国王、公主分别用碰钟、串铃、沙锤伴奏,这样伴奏乐曲的结构顺序也特别明了,为学生更加熟悉乐曲提供很好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全曲的学习,乐于参与音乐表演中。能够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2、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聆听、参与及合作,学会用轻柔的声音 ( javascript:;" \t "_self )模唱主题音乐,学会看懂旋律线。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3、通过对乐曲的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回旋曲式。了解部分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式。
四、教学重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主题音乐听辨与模唱,从而得到对回旋曲式的充分理解。
(二)教学难点: 有感情、投入地表现音乐。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一)初步了解维也纳【阶段目标:了解维也纳的音乐家及音乐之都的魅力,从而引出课题维也纳的音乐钟】导语:图片上的建筑是美丽的维也纳宫,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那里曾经诞生过许多音乐家像贝多芬,莫扎特,小约翰施特劳斯都在这里生活和创作过。播放莫扎特故居图,介绍相关图片,介绍维也纳金色大厅,引出课题——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柯达伊创作的一首管弦乐《维也纳的音乐钟》。(播放音乐家的肖像图片,故居等相关图片)(二)对主题旋律的模唱,填词唱,充分的熟悉。【阶段目标:多种形式对主题旋律的充分学唱,熟悉,记忆,为清晰分辨乐曲结构打下坚实基础。】教师活动:由图片英雄——哈里,引出主题音乐,播放主题音乐 学生活动:初步感受主题音乐即哈里的音乐。 教师活动:出示主题音乐旋律线图,提出要求右手点唱旋律高度,跟钢琴用bang模唱。 教师活动:出示带歌词的主题旋律,并范唱。 学生活动:模唱主题音乐旋律,逐渐熟悉并填词演唱。 教师活动:播放完整音乐。要求学生听辨哈里的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不同的音乐部分有几处?学生活动:听辨回答4次,不同音乐部分有3处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性评价】(三)学习士兵、国王、公主的旋律【阶段目标:为了更清晰的理解音乐结构,明确除了主题音乐的其他音乐部分。】教师活动:引出哈里在维也纳宫分别会见了士兵、国王、公主和代表他们的音乐。学生活动:认清人物角色并听辨代表这一角色的两件主奏乐器。教师活动: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乐器,分别让学生体验乐器的演奏姿势,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学生活动:表演,体验乐器手感及音色的不同,跟着音乐和相应的角色,用主奏乐器模仿表演,分清出场顺序。角色分工:哈里1人;士兵2人,小号和长笛;国王2人,圆号和小号;公主2人,小提琴和单簧管。【出现状况】:没有及时分清角色,出场顺序也会紊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性评价为主】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理清乐曲结构师生配合:边播放ppt边与学生一起理清音乐的出场顺序,分清音乐的回旋曲式结构。学生活动:跟着老师一起分清楚结构顺序,明白回旋曲式结构的组成。回旋曲式结构:ABACADA。。。【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和正确的引导】(四)完整欣赏和打击乐伴奏 【阶段目标:不同的乐器也可以代表不同的人物角色,创造性的为音乐伴奏,也更好的分清音乐的回旋曲式结构】教师活动:完整的播放视频,现场演奏版《维也纳的音乐钟》。学生活动:真切的感受不同音乐由什么乐器演奏,感受整体音乐衔接和音乐情感的体验。教师活动:出示打击乐器:钢片琴、碰钟、串铃、沙锤学生活动: 几个人到台前感受伴奏乐器的音色,并配上相应的伴奏方式。这个部分的伴奏,有学生自由发挥,没有固定的伴奏模式。最终演奏的几人确定自己的伴奏模式。跟着音乐完整的配上打击乐伴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五)谈收获 【阶段目标:对本课学习的一个验收,学生们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六)下课 教师活动:提出要求,请跟着音乐走出教室。 学生活动:跟着音乐边歌边舞的走出教室。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以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互评安排在表演环节。
评价量规: 学过本课之后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从7个方面做统计:能准确听出主题音乐能为主题音乐填词演唱3、能听辩除了主题音乐以外其他三段音乐并准确说出音乐是由什么乐器主奏4、明白回旋曲式结构5、知道乐曲作曲家6、知道乐曲体裁7、音乐主题出现次数
七、本课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一)教学内容涉及多种教学领域:1、本节课教学内容涉及的本领域为:感受与欣赏领域:(1)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音乐的情绪并说出情绪,能自然的跟着音乐角色走入音乐 (2)音乐体裁与形式:管弦乐 回旋曲式结构表现领域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行内容,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合感情。(1)演唱: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参与演唱活动;为主题音乐填词演唱(2)综合性艺术表演:能模仿不同乐器随着音乐的进行进入音乐 能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音乐班组(二)教学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有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题音乐听辨与模唱,从而学到对回旋曲式的充分理解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共出现了四次,其他不同部分的音乐有三处。引子+主题旋律+士兵旋律+主题旋律+国王旋律+主题旋律+公主旋律+主题旋律+结尾,通过人物形象的比喻来分清乐曲的结构,学生易懂学起来还很有兴趣,玩中学。主题音乐是模唱音高和填词演唱的方法学习,没有识读乐谱来学唱,难度大大降低。而其他三个不同音乐部分都比喻成人物形象,简单易学,容易接受。从而轻松的学习了回旋曲式结构。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感情、投入地表现音乐。在表现音乐方面一个是学唱主题旋律,用bang来模唱高度和填词演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快读让同学们接受。其次就是对三个不同音乐的分辨,乐器的听辨和旋律不同的听辨,打击乐伴奏都是锻炼学生们自主创作的能力,老师在引导同学做每一步时应踏踏实实的记牢,扎实之后再进行其他内容。这样学起来就能完整容易些。3、突出音乐要素,体现学科特点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音乐要素的表现意义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学唱主题旋律,音准、音色等音乐要素等。教学手段也体现了音乐的专业性,比如用bang模唱、乐器音色听辨,打击乐伴奏、舞台表演等。八、教学反思教师自身的思考和感受:比较成功的是我把音乐回旋曲式的知识部分和学生现场表演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乐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能够在乐于参与游戏和表现的过程中感知主题音乐和插部之间的段落变化,能快速易懂的接受回旋曲式结构。这是一首管弦乐曲,仔细的听出都有什么乐器及声音是特别难的,根据音乐的结构特点和音乐的创作背景相结合,我把音乐拟人化,分出不同的角色,以便更生动形象的理解音乐,同时也符合了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鲜明生动。学生们的表演都很棒,真善美的展现,打击乐伴奏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哪种乐器用什么节奏型伴奏,但是学生们原创出来的特别好,这也充分的体现我们平时的基本功学的还是比较扎实,学以致用。巧妙之处是介入了打击乐伴奏,一般情况下唱歌课多用,但是这节欣赏课用了,用的我觉得很好,既能通过自己的感受来用打击乐表现对音乐的理解,也可以更清晰的理清回旋曲式结构,一举多得,也丰富了这节课,增添了色彩。同事的意见:1.不足之处就是在用bang模唱主题旋律音乐时方有些机械,应该每一次唱都有要求有目的的唱。2.在后边学生台前表演的时候,要求不够明确,随音乐走台的顺序有些乱,原因是乐曲主题音乐与插部音乐之间顺序记忆还不够清晰准确就表演,这一环节应该在学生完全熟悉结构之后再表演,要求再具体明确之后进行。这样课堂会更流畅,不过这节课完全体现了学生应变能力,原生态,都是他们随时生成的效果,不做作。3.再一个台上有学生表演的同时下边的同学也应分工做些模仿等游戏,免得尴尬,感觉没事做,显得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反馈和感受:课下对三名同学进行了解,他们对这节课的回旋曲式结构认识的很明确,知道什么样的结构是回旋曲式了。对哈里、士兵、国王、公主这样的方式学习很喜欢,希望以后多这样表演。台前表演打击乐伴奏也是有的没有表演上,很遗憾,以后多进行打击乐伴奏训练,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对哈里音乐部分的学习,学生们说填词之后学起来特别的快,要比光唱谱子容易的多。这样特别好记,曲调也自然而然的记下来了。
2、学唱主题旋律
1、图片引出课题
6、乐器表演
5、了解回旋曲式结构
4、整体感受音乐
9、谈收获、下课
8、打击乐伴奏
7、演奏版欣赏
3、聆听3个不同音乐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