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体育五年级下册 蹲踞式起跑说课 课件 (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通用版体育五年级下册 蹲踞式起跑说课 课件 (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5-24 22:5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蹲踞式起跑 》说课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课标》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合作学练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相互评价为主要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六年级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二、 教材分析  
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起跑姿势。它分为各就位、预备、跑三个环节。它的意义在于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创造条件。该教材对发展学生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促进体质健康,培养拼搏向上、勇敢顽强精神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使学生提高对田径类项目兴趣,主动的学习田径知识,增强对田径的了解,为以后更加积极、规范的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同时为能够参加更专业的田径训练、搞规格田径比赛的学生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1、作为水平三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练中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分析、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课堂教学,已不满足于“一刀切”的学习方式和练习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动脑筋,去实践,去体验,并与同伴互相交流、讨论。让学习、练习方式多样化,自由化。
2、由于技术过程难度大,有的学生腿部力量差,学习蹲踞式起跑腿部用不上力,上体不敢前傾,一听枪响,就会先抬起上体再用力加速跑,容易造成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区别不大,起跑差的不良后果。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和游戏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方法,重点在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敏捷力。对不同学生进行速度快慢的分层,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实现个体更高的技能要求。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生理特征等因素,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蹲踞式起跑的身体姿势及要求,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能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2、95%以上学生在做蹲踞式起跑动作时,知道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距离的设定,65%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的动作。初步掌握摆臂与蹬地的协调配合,提高快速起动的能力。 
3、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每个环节及要领,能按要求进行练习。
4、学生在练习时表现出互帮互助、用于拼搏、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五点支撑,蹬摆结合;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手臂与蹬地腿、摆动腿的协调配合。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蹬摆结合动作的掌握。
六、 教法  
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常识和方法,学会了一些运动技能。因此在教法上不能“一刀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练习的主动积极性,所以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法:通过教师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能有兴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模仿兴趣并练习、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
3、指导法:指导学生蹲踞式起跑的练习,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加练习。
4、纠错发:针对蹲踞式起跑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技术,在学生练习时给予适时适当纠正,达到教学目标。
七、设计思路
为了使学生更系统的掌握这一教学内容,我排了3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为第2课次。
八、课堂教学流程图
激发兴趣----初步感受、自我体验----学习新课、讲解示范----小组练习、互相纠正-----小组竞赛、巩固运用----交流总结、提高认识。
九、教学程序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采取分组不轮换的形式。
整个教学过程我的设计思路是回顾上节课观看的教学视频,运用提问方式导出本课内容和课堂学习主要解决的问题,国际短跑名将都采用什么样的起跑方式起跑的?蹲踞式起跑在快速跑中的作用?这一技术动作共分为几个部分?它们的具体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疑入课。接着让学生动手练习,亲自体验、尝试蹲踞式起跑的方法。最后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并在合作学习中得出答案。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部分:教学导入
组织学生观看图片(图片来源于课前准备)让学生观赏图片内容,并说出图片内容的人物和动作来,从图片中提出问题,说出图意。引导学习进入课堂。让学生认识:“为什么蹲着起跑”。并试让学生自己说出起跑的作用于方法及目的等,学生可以讨论与交流,得出共识,“我们也来尝试蹲踞式起跑”的作用。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学生主题探究“蹲踞式起跑”的方法与作用。
第二部分:游戏热身
游戏是深受同学喜爱的体育活动,运用游戏活动方法对学生身体进行热身,完成准备活动。游戏“抢占高地”让学生在设计好的圆圈上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使学生会听懂口令,并且提前进入短跑的初级阶段,体会到短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和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教师动作变换同时学生也要跟着变换。把以前的站立式起跑和准备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完成准备活动。游戏“抢占高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同时把学生带入激情的上课环境中。
第三部分:探索研究蹲踞式起跑
认识阶段:首先运用图片资源,把课前准备好的大量起跑图片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手中资料,结合自己基础认识,展开练习。图片内容主体含义有“蹲踞式起跑”动作、姿势、起跑前,起跑中,的动作图片,还有文字说明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技术说明等。同时还有口令。
练习阶段: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信息的学习与认识,展开练习。一个体或小组为单位都可,尝试自己心中的蹲踞式起跑。教师参与学生小组练习中,和同学们一同练习、交流、互相交换意见和看法,并提出引导性的帮助。
个体展示:让同学们互相展示自己的蹲踞式起跑,通过交流、示范、对比,让学生自主讲解动作形成与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动作展开讨论与辩论,然后分组练习,老师巡回帮助,引导学生掌握所学。
教师纠错: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中纠错,利用牵引带和长竹竿分别解决重心前移和上体抬起过早问题。
成果展示:通过30M男女蹲踞式起跑比赛,让学生在浓厚的气氛中进行比赛,并且体会到起跑的动作要领。
庆祝丰收:在兔子舞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共同游戏,庆祝同学们丰收的一节课。并达到消除激烈运动而产生机体疲劳,恢复心理,身体的目的。
第四部分:学习总结
静下心来,师生一起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我们掌握了:各就位----预备----跑----了吗?让学生自己说出心理话,评一评同学,谈谈自己的优缺点及不足。并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十、本课预计
1、目标达到效果较好;
2、运动强度在中等,平均心率在120-135左右;
3、社会交往活动目标达成水平四;
4、运动密度在30—38%左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