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塞腰鼓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安塞腰鼓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5 19: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3.安塞腰鼓
tóng

kàng
huì
rǒng

páng
jiá
zhòu






sāi

sài
燥热
烦躁
噪音
震撼
遗憾
A
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①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族民俗舞蹈。②表演可由上千人或几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③1996年,中国腰鼓之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安塞县。④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4分)
第②句将“上千人”和“几人”位置调换。第③句改为“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语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并修改。(2分)
第④句将书名号去掉。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英武、激越。
②这种结合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憨厚、纯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③后来它们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有特色。
④它又有机地糅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张弛有度,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
⑤“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
⑥安塞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
A.⑥⑤①③②④   B.⑥①③⑤②④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②⑥①④
A
B
铜锣声处是故乡
陈志光
①几次回乡,当目光还没有翻越村前那高高的水渠,捕捉到家乡的轮廓之时,总是在很远处先听到阵阵熟悉的锣鼓声,仿佛在欢迎游子的归来。顷刻间,心弦被拨动,心潮在奔涌,下意识判断,锣鼓声处,定是故乡。
②家乡的锣鼓原始质朴而又热情奔放,虽然没有安塞腰鼓的气势恢宏,也没有山东大鼓的曲调高昂,但是经过一代代锣鼓师傅的千锤百炼,也很别具一格,魅力难挡,既是一种与父老乡亲和悦共生、血脉相通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处与泥土混于一体、与山水和谐相融的家乡风景。锣鼓声回响在瓦屋错落的村巷里,飘满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穿梭在葳蕤苍翠的树林间,也常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
③在家乡,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锣鼓队,他们游走在村巷屋弄之间,主要为村民们的婚丧嫁娶进行演奏服务。锣鼓队规模不大,只有七人,由四位锣鼓手和三位唢呐手组成;锣鼓器材也是常规四件,即大锣、小锣、大鼓和镲钹。队员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只要演奏功底深厚,配合默契娴熟,往往能协奏出清新悦耳、美妙动听的锣鼓乐。家乡的锣鼓韵律丰富、格调清新、变化多样——时而如蜻蜓点水,音律轻柔;时而又如暴风骤雨,节奏明快;时而浅吟低唱,如泣如诉,时而高歌猛进,荡气回肠……再加上点缀其间的清越嘹亮的唢呐声,把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听得人心潮跌宕,难以自制。尤其在喜结连理、金榜题名等大喜之日,还伴有梆子、二胡演奏和戏曲演唱,锣鼓艺术和戏曲艺术无缝对接,浑然一体,使得春庆气氛更加热烈,文化的韵味更加浓厚。
④除了日常的婚丧嫁娶之外,在元宵节的龙灯会上,也是锣鼓队大显身手之时。龙灯游到哪,锣鼓响到哪,节奏欢快,铿锵有力,使中国龙更加威风凛凛,气势非凡。特别是在舞龙比赛的时候,锣鼓不仅是指挥手的声音信号,更是鼓舞士气的进军号角。只要咚咚锵的锣鼓声响起,舞龙者全身的细胞能量就会被激活,他们踏着鼓点,奋勇争先,激情的锣鼓击打得他们斗志昂扬、汗水四溅。巨龙时而盘旋,时而翻转,时而蛟龙出海,时而腾云驾雾……随着锣鼓声像雨点般愈加密集,舞龙的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热血沸腾,节目表演和观众情绪一并被推向高潮……四周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叫好声一片,场面雷动,热闹无比。
⑤多少年来,家乡的锣鼓就一直没有停息过,每当听到这熟悉的锣声,我要么驻足凝神,沉浸其中;要么朝着锣鼓声飞奔而去,以飨眼耳。
2.家乡的锣鼓的用武之地主要有哪些?(2分)
为村民们的婚丧嫁娶进行演奏服务,在元宵节的龙灯会上大显身手(2分)。
3.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5分)★
(1)锣鼓声回响在瓦屋错落的村巷里,飘满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穿梭在葳蕤苍翠的树林间,也常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欣赏加点词)(2分)
“穿梭”形象地写出了家乡锣鼓声无处不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锣鼓声的眷恋、喜爱之情(2分)。
(2)巨龙时而盘旋,时而翻转,时而蛟龙出海,时而腾云驾雾……(从修辞角度赏析)(3分)
排比、比喻(1分)。通过巨龙形态的变化表现出家乡锣鼓丰富多样的韵律,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家乡锣鼓韵律丰富、格调清新、变化多样的特点(2分)。
4.文章写家乡的锣鼓,为什么提到安塞腰鼓和山东大鼓?(3分)
对比突出家乡的锣鼓的特色:别具一格,魅力难挡,既是一种与父老乡亲和悦共生、血脉相通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处与泥土混于一体、与山水和谐相融的家乡风景(3分)。
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头段提及“锣鼓声处,定是故乡”,既照应了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了家乡的锣鼓。
B.文章第④段写观众“眼花缭乱、热血沸腾”“情绪一并被推向高潮”,从侧面写出表演的精彩。
C.家乡的锣鼓队规模只有七人,锣鼓器材也是常规四件,体现了作者对家乡锣鼓的失望。
D.文章首尾呼应,表达作者对家乡锣鼓的喜欢和对家乡浓浓的爱。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