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耳和听觉(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耳和听觉(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4-19 10:14:22

文档简介

2.3 耳和听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
2、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听觉形成过程
难点:听觉的形成
【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
一、课前预学
1、认真预习课P53-P54
2、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功能
耳廓
外耳道
中耳
鼓膜
鼓室
咽鼓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3、出门旅行,最烦人的是晕车了。不但自己不能享受旅行的乐趣,还连累同行的旅伴,为什么会晕车、晕船、晕机呢?
4、巨大的声响会对耳朵造成伤害,甚至引起耳聋。当遇到声响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说明你这样做的原因。
二、课堂互学
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听觉形成: 能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 ,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 振动,听小骨把 放大后传人 。当声音传到耳蜗,耳蜗内的液体亦会产生 ,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 ,形成了听觉。耳不仅有听觉的功能,还有 的功能。
2、我们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声音?
①用两只耳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
②用两只耳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③左耳听左边的声音,右耳听右边的声音。
(1)为了验证其猜测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道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 。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的方法。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断定猜测②是 。
【随堂固学】
1、人的听觉产生于 ( )
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2、用手掌托住耳廓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3、看书打瞌睡,头部下垂时会立即惊醒。此过程中接受刺激的感受器是( )
A.鼓室和半规管 B.前庭和耳蜗 C.半规管和耳蜗 D.前庭和半规管
4、当你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闭上眼睛,但仍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膜 D.鼓膜和听小骨
5、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耳廓→外耳道→ →听小骨→ 内的听觉感受器→ →大脑的 。
【学后收获】
【学后作业】
2.3 耳和听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了解噪声的来源,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途径,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声音的三要素
难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
一、课前预学
1、认真预习课P54-P60
1、流水潺潺,琴声瑟瑟......天籁之音给人以享受;可尖锐的汽笛声,轰鸣的飞机声,却让人们焦躁不安,声音又什么不同呢?
叫音调, 叫响度。
我们常常将音调、响度和 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2、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音调的高低由 决定,频率越 ,音调越 ;
3、人的发生频率范围是 ,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叫超声波, 叫次声波。
二、课堂互学
1、实验探究一: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按课文P54图2-22方案进行;
(2)用塑料尺在木梳齿上滑动,改变滑动速度,听到声音的差别
(3)实验结论:
2、实验探究二: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将橡皮筋套在书本两端,两端各垫上一只铅笔,用手在橡皮筋中间轻轻向一边拉动到一厘米的距离,观察橡皮筋的振动情况和你听到的声音。重复上面的实验,将橡皮筋拉开更大的距离,比较一下响度。
橡皮筋的振动幅度小
橡皮筋的振动幅度大
声音响度
结论: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3、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有的能使我们感觉轻松愉快,这是乐音;而有些则使我们烦躁不安,那是
4、每天早上隔壁幼儿园的广播,实在吵得我们没法安静学习,怎么才能减少这种噪声对我们的影响呢?
【随堂固学】
1、当你自己在嚼松脆的饼干时,会感到咀嚼的声音大得惊人。但是,在你旁逝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饼干太脆了
2、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
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与“低”是指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 ,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 的响度大, 音调高。
4、新买的瓷碗常要敲一下,判断是否破损,这是因为 ,使用“声控门锁”时。须先输入自己的声音程序,才能使用,是应用了声音特性中的 。
5、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时,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 , 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波更加 ;外科医生利用 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6、噪声是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举出一个实例,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
上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 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
【学后收获】
【学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