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12 *《台阶》(2课时,共13+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12 *《台阶》(2课时,共13+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5 20:35:38

内容文字预览

(共13张PPT)
台 阶
同学们,看到上面这几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是啊,父亲像老牛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无法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可父亲在你跌倒时,会扶起你,教你怎样站立;在你遇到困难时,会鼓励你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讴歌父亲的文章——《台阶》。
情境导入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把握情节,梳理文意。
帮助学生深入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检查预习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啃( ) 蹦( ) 撬( ) 磕( ) 门槛( ) hòu( )道 醒悟( ) 烦zào( ) 头颅( ) 糟糕( ) 晌午( ) 自言自yǔ( ) 言外( )之意 微不足道( ) 大庭( )广众 蹿( )    
揩( )
凹凼( )
涎水( )
尴尬( )
黏性( )
筹划( )
庄稼茬( )
字音字形
kěn
bènɡ
qiào

kǎn




zāo ɡāo
shǎnɡ

wài
dào
tínɡ
cuān
kāi
dànɡ
xián
ɡān ɡà
nián
chóu
chá
【凼】
【低眉顺眼】
【微不足道】
【筹划】
【尴尬】
【大庭广众】
【若有所失】
重点词语
方言,水坑。
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想办法;定计划。
神色、态度不自然。
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作者简介
作者 出生年 籍贯
评价
代表作品
李森祥
1956
浙江衢州
当代作家
长篇小说《传世之鼓》,
短篇小说《小学老师》
《抒情年代》《荷花》等
梳理情节
故事情节 情节细分
开端(1-9) 一层(1—5):
二层(6—9):
发展(10-16) 一层(10—11):
二层(12—16):
高潮(17-25) 一层(17):
二层(18—20):
三层(21):
四层(22—25):
结局(26-32) 一层(26—27):
二层(28):
三层(29—32):
台阶太低,立志造屋。
大半辈子准备材料。
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终于造成。
新屋落成,父亲老了。
三级台阶,平凡生活。
高高台阶,父亲梦想。
艰辛、漫长、执着的准备工作。
在酷暑严寒中的辛苦劳作。
建造新屋的过程。
在霜冷露重的深秋早晨为修台阶做准备。
在炮声中既高兴又尴尬不已。
石板做底,高台阶砌成。
坐高台阶,极不习惯。
挑水闪腰。
失去往日生机,感慨自己衰老。
品评人物
(一)赏析细节
研读课文第10—16段,赏析细节,分析小说表现人物的技巧和手法。
这一部分写父亲盖新屋的准备工作,你觉得哪些细节写得特别感人,做好批注。
示例1:第10段“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中两个“捡”字写出了父亲造新屋的准备过程的不容易,在农村,盖新屋是一件大事,对一般的家庭来说,盖新屋意味着要倾其所有,新屋盖好了,所有的积蓄也用完了,所以这里的“捡”字既写出了父亲的艰难,也表现了父亲盖屋的决心和耐心。
示例2:第11段用与时间有关的数字来表现人物,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剩下的半个月过年、编草鞋,写出了父亲的辛劳和坚持。
小结:第10段的细节描写,表现出父亲盖新屋的准备过程是很漫长的。“今天”“明天”把“漫长”具体化了。最妙的还是最后一句话:“虽然这些事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本段先概写,再细写,最后评议,十分严谨。
(二)评析人物
用一句话概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位体魄健壮、吃苦耐劳、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父亲。
一位老实厚道、低眉顺眼、勤劳纯朴的父亲。
一位俭朴谦卑、沉默寡言、不怕辛苦的父亲。
一位在漫长的准备之中日积月累,终于得偿所愿的父亲。
一位不甘低人一等、在奋斗中老去的父亲。
一位非常要强、有理想、不甘人后、任劳任怨,用一生的时光去努力,用劳动兴家立业的父亲。
……
父亲为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房子,一生辛劳,我们却没有看到他理想实现后的兴奋和扬眉吐气,父亲明明该高兴,为什么却露出尴尬的笑 为什么父亲坐在高台阶上觉得不自在,还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呢 留疑,下节课解答。
板书设计
台 阶
三级台阶: 幸福 充实
九级台阶: 失落 失去力量、目标、自信(共11张PPT)
台 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积极生活的感情。
主问题探讨:
九级台阶的新屋造成了,明明该高兴的父亲,却露出尴尬的笑,坐在高台阶上觉得不自在,还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为什么呢 再次细读有关段落,说说你的阅读发现。
品悟主旨
支问题探讨:
21段,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为什么
27段,父亲坐在高台阶上为什么会觉得“不自在”
29段,闪腰之后的父亲为什么会有“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21段,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为什么
“尴尬”指(神色、态度)不自然。父亲一生都是一个农民,现在住上了台阶高的房子,一个普通农民,一下子到了这么高的位置,感觉有点虚。他觉得不适应,所以感觉有些尴尬。
长期的劳作以及他的谦卑,让他无法挺起此刻想要挺起的胸,到这里我们就理解父亲尴尬的原因了。他的外在行动与内心是矛盾的,骨子里的质朴、谦卑使身为农民的父亲永远都学不会张扬。
27段,父亲坐在高台阶上为什么会觉得“不自在”
建成新屋后规矩变得多了,不能再在台阶上磕烟灰了,甚至连坐的地方也必须要改变了。父亲面对这些改变是束手无策的。不能磕烟灰,父亲不习惯,只能“憋住”,坐在高高的台阶上他甚至紧张得连回答别人的问题都回答错了。他为什么会“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呢 这仅仅是因为农民与生俱来的“谦卑”吗 不,新屋的造成需要父亲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这种改变让父亲不自在,感觉非常尴尬,这尴尬不仅会使人丧失原有的幸福感,而且还可能会让人产生自卑感。《台阶》中的父亲或多或少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吧。
29段,闪腰之后的父亲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父亲是“一只手按着腰”把旧屋的三块青石板抬起来作为新台阶的基石砌进土地的。就是在这个时刻,“我”第一次发现“父亲老了”。后来,父亲的腰闪了。虽然“我”和母亲都“尽力保持平静”,想要维护父亲的尊严,但是,父亲依旧必然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他老了,不能再劳动了!
就是这个现实彻底击垮了父亲。再艰辛的劳动没有击垮父亲,再清苦的生活没有击垮父亲,但是,“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击垮了父亲。腰闪了,成了父亲生活的转折点,他变得“烦躁”了,变得“自闭”了,变成了“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他那一辈子都不曾低下过的倔强的头颅终于低下了,甚至“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
新屋的建造彻底损坏了父亲的健康,也剥夺了父亲最为珍贵的也是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劳动力。这对父亲的杀伤力之大足可以完全击倒父亲。新屋的建成要求父亲开始新的生活,但是父亲却没有能力彻底告别旧有的生活方式。这给父亲带来的尴尬是更深一层的。
高台阶的房屋造好了,但父亲的人生并没有相应地上一个台阶。新屋建好了,但父亲的一切都失去了:他的几十年来的生活状态、他的青春、他的人生目标、他的精神支柱、他的健康、他的幸福、他的尊严……父亲的生活不仅没有能够上一个台阶,相反,他甚至还不得已下了一个台阶,此后,他人生的台阶会更低,因为随着新屋的建成,他已沦落成一个彻底的闲人!怎么逞强也无法掩饰他劳动能力的丧失,一辈子辛劳的父亲,在他终年艰苦的劳作中是意气风发的,此刻却是垂头丧气、怅然若失的。在他的辛苦中我们感受到了劳动之美,它让人有底气有希望,但随着理想的实现,人却什么都没有了,连自信都失去了,人没有了奔头,该何去何从 人们不由得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中国农民的命运。
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一生虽然有些可悲,但也是伟大的,父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与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虽然一无所有,但是他们不辞辛劳,这座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是父亲的人生坐标,是父亲生命的终点。
父亲是我们人生的一级台阶,父亲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厚重的那级台阶!
文章让我们体会到:
生命之美,美在创造,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新生活,改变自己的地位,过有尊严的生活。
劳动之美,美在充实,用自己淋漓的汗水托起明天,父亲的生活是劳碌且目标坚定的。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旧台阶低(地位低)
父亲一辈子的
心愿——新屋
台阶
执着追求
坚韧不拔
新台阶高(地位高)
父亲
辛勤劳作
摸黑踏泥
草鞋成堆
积累角票
捡砖捡瓦
人们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庙宇来供奉神佛。庙宇建好后,山民选择了一块非常大的花岗岩,切割后,一部分用来做庙宇门前的台阶,另一部分用来做佛像。寺庙建好后,前来供奉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极旺。一天夜里,台阶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对佛像说“你我本都是一块石头上的,为什么我要做台阶让人每天踩踏,而你却高高在上,受人供拜?”佛像叹了口气对台阶说:“你只经历了四刀便成了台阶,而我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才被雕刻成佛像的。”
佛像和台阶的故事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