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16*《最苦与最乐》(2课时,共17+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16*《最苦与最乐》(2课时,共17+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5 20:38:52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最苦与最乐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来说说,你觉得什么最苦 什么最乐 (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有的从自己的角度谈的,有的从他人的角度谈的,还有从社会的角度谈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看一看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课时目标
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把握作者观点。
品味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树立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作者简介
作者 生卒年 字
号 别号 籍贯
评价
代表 作品
梁启超
1873-1929
卓如
任公
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
思想家、学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
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
学术史》等,作品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哲人志士就此话题发表了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对此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独特理解。
议论文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摆靶子——摆实质——论危害——作结论(正面论点)。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是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文体知识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揽( )  失意( ) dá( )观 契约( ) 监督( ) 排解( ) 循环( ) 如shì( )重负 海阔天空( ) 悲天悯人( ) 恩huì( ) 赔礼( )
圣贤( ) 坟mù( )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lǎn




pái
xún

kuò
mǐn

péi
xián

【达观】
【如释重负】
【心安理得】
【悲天悯人】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仁人志士】
重点词语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
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结构。
进行小组讨论,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2)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3)人应当      ,而不能。      
2.请同学们根据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你认为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尝试概括各部分大意。
部分 起止段落 段落大意
文章析
部分 起止 段落 段落大意
第一
部分
(1-3)
论述“责任未尽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
部分
(4)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
部分
(5-6)
论述“人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五个问题。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最大的快乐是尽了应尽的责任。
探究课文
作者通过将责任未了的痛苦与贫穷、失意、病痛、死亡进行对比,说明后者带来的痛苦都有办法排解,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到底什么是责任 它的范围有多大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未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每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来,作者用了两个“凡属”,概括了责任的范围。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 最后
得出了什么结论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便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梁启超从“最苦”和“最乐”两个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人们人生在世,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课堂小结
分论点:最乐——尽责任(4)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分—总
分论点:最苦——负责任(1-3)
结论:人生应尽责而不应避责(5-6)(共19张PPT)
最苦与最乐
课时目标
1.继续深入分析课文,把握作者的观点及文章严谨的思路。
2.学习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作技巧。
3.把握文章内容,形成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详解文本
(一)讨论第1,2段
1.作者提出疑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 它们是最苦的吗
贫,失意,老、病、死。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算不得最苦。
2.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请用原文回答。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论说的句子:
①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
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二)讨论第3段
1.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本段中的有关事例。
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办、欠钱未还、受恩未报、得罪人未赔礼)。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自己。
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
2.学生讨论,在文段中找到相关句子。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1.什么事最快乐呢简介
(三)讨论第4段。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文段中作者引用了许多古语、俗语、名言,请说说它们的含义。
古语——如释重负。(“如释重负”指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指内心不安的事情解决了。)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无入而不自得”的意思是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作者简介
句子: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
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3.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总结: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物简介
(四)讨论第5,6段
名言: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总结:要说明“人应当勇于承担负责”。
人物简介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呢 为什么这样说 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
说明了“人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最苦。
4.文章的题目叫作《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
写作背景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五)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中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如释重负”时,作者说“古语说得好”;引用“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时,作者说“俗语亦说的是”;引用“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时,作者用了“曾子还说哩”,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
语言特色
1.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说说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示例:开头就运用了设问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除此还有陈述句和感叹句,有肯定句和否定句,还有主动句和被动句。
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
2.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说它们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好处:运用大量的排比,可以使文章语言流畅,气势磅礴;运用设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运用反问,可以使语气更强烈,增强说服力。
拓展延伸
(2)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句义:(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
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
(1)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句义:君子有终身的忧虑。
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句义)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 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举例:桃园三结义;一诺千金。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句义: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举例:大禹治水;杜甫心忧天下。
记得在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一文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是啊,常常听到孩子抱怨父母,常常听到有人埋怨社会,但他们可曾想过自己对长辈、对集体、对社会尽了多少责任呢 同学们,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 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想大家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学习本文后我们最大的收获。
课堂小结
最苦与最乐
板书设计
最大的痛苦——未能尽责
(分论点)
最大的快乐——尽到责任
(分论点)
人生应勇于担负责任
(分论点)
正反对比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负责任是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