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紫藤萝瀑布
课时目标
通过朗读,理清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文中对紫藤萝花的多角度描写。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品析语言简介
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紫藤萝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角度提示:修辞、用词、情感。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盛,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恒久。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写活了,将客观所见与主观感受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写出花的勃勃生机。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使用“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将花瀑拟人化,化静为动,写出了花的生机与活力。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重点字词
(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不合适。“帆”代表作者扬帆远航、拼搏奋进的精神。与后文生命的长河呼应。
思考:将“帆”换成“小铃铛”“伞”是否合适?
用“帆”与“舱”比喻花朵的外形,形象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用“忍俊不禁的笑容”比喻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花朵的美丽,更显美好可爱。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香味化成颜色,具体地表现了花香带给作者那种缥缈轻柔的感受。
(5)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如:经历了不幸依旧绽放;顽强;敬佩)
品析语句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境,从字词的凝练传神、修辞手法的使用、语言蕴含的哲理等方面品析感悟。
这是一树________的紫藤萝花,她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________,我________她。
示例:最幸福的时刻。
拓展思考:紫藤萝的花语是什么?
欣赏感悟
赏析“忆花”部分,赏析时要注意弄清描写顺序、角度,重点分析一两个精彩的句子,谈谈体会。
作者在这部分依次写了“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花瀑在心上“流过”,实为作者领悟到花瀑的精神内涵,花瀑表现出的生命力使作者从对小弟的病的焦虑、悲痛中平静下来。紫藤萝的芳香将作者笼罩在宁静、喜悦中,于是自然忆起旧日的紫藤萝。将今日
的紫藤萝与旧日的紫藤萝对比,更深刻地感到昔日受苦受难的紫藤萝在历尽劫难后的勃勃生机,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在经历劫难后对生命的认识。
探究写法
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予其某种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作者借描写紫藤萝花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态,说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不同时期的紫藤萝花,象征了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命运。
1.试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1)①莲:象征纯洁、高尚。②牡丹:象征富贵吉祥。③梅:象征坚强不屈。④兰:象征典雅高洁。
2.人们往往赋予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请列举几种,并搜集一些咏花的诗句。
(2)①竹: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②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③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课堂小结
本文写作者偶见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将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板书设计
生命的长河
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瀑布
赏花:繁花似锦
赏花:思绪万千
赏花:振奋精神(共20张PPT)
紫藤萝瀑布
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看到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许多美景。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不畏风霜的蜡梅,而女作家宗璞关注的则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却有着生命的尊严。本文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顽强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学习《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向我们传达了什么。
课时目标
了解作者,掌握文中生字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领会本文优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作者简介
作者 出生年 原名 籍贯
评价 作品 风格 代表 作品 宗璞
1928
冯钟璞
河南省
唐河县
作家
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小说《红豆》《三生石》《弦上的梦》等。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瀑布( ) 迸溅( ) 挑逗( ) 凝望( ) 繁密( ) 笼罩( ) 枯槐( ) 遗hàn(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酒酿( )
浸( )
zhù立( )
伶仃( )
zhàn( )开
盘虬卧龙( )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pù
bènɡ
tiǎo
nínɡ
mì
lǒnɡ
huái
憾
jīn
qiónɡ
niànɡ
jìn
伫
dīnɡ
绽
qiú
【迸溅】 【挑逗】
【沉淀】 【伫立】
【稀落】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重点词语
向外溅出或喷射。
逗引,招惹。
比喻凝聚,积累。
长时间地站立。
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孤独,没有依靠。
忍不住笑。
形容鲜美的酒。
回旋盘绕像卧着的龙。形容枝干苍劲有力。
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 “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1982年10月病逝),作者非常悲痛,此时,作者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暏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整体感知
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部分 段落 内容
部分 段落 内容
第一部分
(1-6)
赏花。按花瀑、花穗、花朵的顺序写紫藤萝花盛开时的景象。
第二部分
(7-9)
忆花。睹物抒怀,内心的疑惑、痛楚化为精神的宁静、生的喜悦。
第三部分
(10、11)
悟花。由感性的表达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文章赏析
1.概括紫藤萝的特点,并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它的这个特点。
赏析“赏花”
紫藤萝的特点: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1)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紫藤萝花的?
先整体再局部,即先写花瀑,再写花穗,最后写花朵。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紫藤萝花的?
朗读课文第7-9段,思考: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什么样?面对这样的紫藤萝作者的心情怎样?
勾画“忆花”重点
萧条、冷落。
作者的心情:疑惑、痛楚、遗憾。
齐读课文最后两段,找出文章的点睛之笔,体会作者的心情。
体会“悟花”情感
点睛之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心情:宁静、喜悦、振奋。
深层探究
可结合背景理解。“我”的
“焦虑”和“悲痛”是因为“我”
深受“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虽已
过去多年,但心灵上的创伤仍无法愈合。而且弟弟当时正处于癌症晚期,命在旦夕,“我”对弟弟的英年不幸、雄才未展而深感悲痛。
1.“我”为什么会“焦虑”和“悲痛”?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对比,突出现在紫藤萝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2.文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对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描写?
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人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挫折压倒,要有坚定的信念;挫折过后,不要让悲痛长压心头,要振奋精神,面对新生活。作者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感悟后,心情便豁然开朗,所以“加快了脚步”。
3.怎样理解“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已经过去,一切都会像眼前的紫藤萝一样好起来的。展现在她面前的紫藤萝花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富有生命的活力。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在这些跳动的生命的感染下,作者获得了面对不幸的勇气,她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悲痛慢慢地被紫藤萝的力量带走了,她已经能够平静地看待这些不幸,将焦虑和悲痛转化为精神的宁静。“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说明了这些花长得很茂盛,很有活力,体现出生命的美丽,在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花面前,作者深深地思考了生和死的关系,领悟到生的喜悦。
花色
花形
花态
感悟生命借景抒情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赏花
忆花
悟花
花和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