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带上她的眼睛
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用它观察周围事物,获取有效信息。同学们,请想象一下,当你有一天外出旅行,带上别人的眼睛时,会看到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跟随刘慈欣一起感受带上“她的眼睛”会是什么样子吧!
导入新课
课时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情节线索。
2.熟读课文,把握情节后,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作者 出生年 评价
主要 成就
作品 风格
代表 作品
刘慈欣
1963
科幻作家
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其中《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他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三体》《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太阳》《地球大炮》等。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点缀( ) màn( )步 迟钝( ) 蒙眬( ) 闲暇( ) 凸现( ) 拍摄( ) 蔚蓝( ) 合拢( ) 吟唱( ) 孤零零( ) 不期( )而至 心有灵犀( ) 天涯( )海角 覆( )盖 耗尽( )
察( )觉
压抑( )
断裂( )
安慰( )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zhuì
漫
dùn
lónɡ
xiá
tū
shè
wèi
lǒnɡ
yín
línɡ
qī
xī
yá
fù
hào
chá
yì
liè
wèi
【点缀】
【迟钝】
【闲暇】 【蒙眬】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
重点词语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形容人(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指空闲的时间。
模糊,不清楚。
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形容极远的地方。
以“我”的经历见闻转变为主线,以“她”的故事回述为暗线。时间一个向前发展,一个往后推移,又同在最后交叉融合回到同一平面。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整体感知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
部分 内容
部分 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故事开端:主任让“我”带一双眼睛去度假。
故事发展:写“我”带着小姑娘的眼睛在草原上度假。
故事高潮:“我”了解了小姑娘的遭遇,揭开谜底。
故事结局:写“我”对这一段经历的感受和对小姑娘的牵挂。
课文分析
在第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我也没在意,但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
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举例。
就一生被囚禁在地心,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思考: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做的提示或暗示,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这种表现手法叫伏笔。
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使用旁批法来自读课文。
(1)“呀,真美!能闻闻它吗 不,别拔下它!”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 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
(2)“热,热得像……地狱。”这是一处伏笔,与“飞船被裹在6 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 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是照应。
人物精神
1.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小姑娘身陷绝境。
平静。第44段。
2.她的心态如何?从哪一段里找到的?
3.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齐声朗读第44,45两段,说说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
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③对地球的无限热爱。
4.朗读第45,46,47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怎么能变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的精神光芒穿透了6 000多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5.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究,“落日20号”地航飞船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示例:见到“小姑娘”之后,她面带微笑地递给了我一支铅笔,也就是文中反复提到的失重的铅笔。正当我感到疑惑之时,她用非常轻的,像是耳语一样的声音对我说:“我不打算走了,我想永远留在这里。资料你带走吧,这支铅笔,就当是我留给你的纪念吧。”她说完就转身走向了工作台。我轻轻叫住了她,沉默了一小会儿,我攥紧了拳头说道:“我,陪你,一起,留在,这里。”于是我和她成了好搭档,一起投身于对地心世界的研究。
“她的眼睛”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由主任让“我”带着“她的眼睛”去度假开始,在度假中,这双眼睛对一切都感兴趣,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更引起了“我”的探究兴趣,最终“我”了解了小姑娘的遭遇,明白了“眼睛”的重要价值。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被封闭就意味着无法用眼睛去看,因而文中的“眼睛”还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我们要时刻带着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因此,“她的眼睛”又具有深化中心的作用。
文章主旨
写作特色
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精巧的故事结构中,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想象奇特,节奏紧凑,情节有趣,流露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1)想象奇特
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种巧妙的构思,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巧设悬念。
文章写“我”与小姑娘面对大千世界产生的不同情绪,揭示生活的哲理。“我”感觉生活是“灰色的”,而小姑娘对一花一草都充满感情;“我”对月亮不甚在意,在小姑娘的热切请求下,才勉强去看月亮。文章通过谜底的揭开,告诉我们热爱生活、珍惜当下的道理,意蕴丰富。
(3)意蕴丰富。
文章通过写“我”的一次奇特的度假经历,引出了小姑娘被困地心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其积极乐观、不畏生死、热爱生活的态度与精神,发出了应该时刻带着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的忠告,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当下。
课堂小结
开端: 带上“眼睛”去旅游
发展:神奇的眼睛
高潮:小姑娘献身于地航飞行事业
结局:铭记精神,砥砺前行
带上她的眼睛
想象奇特、构思巧妙
喜欢探险
无私无畏
乐于奉献
勇于献身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