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标准、类型及级别、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运用资料,说明生态安全的特点及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的自然保护区:
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广义的自然保护区:
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
中国各类保护区标志(logo)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1)狭义的自然保护区:
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2)广义的自然保护区:
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
(1)设立依据: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2)设立标准: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如下表)
条件类型 内 容
生态系统
动植物
特殊价值
自然遗迹
特殊区域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我国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标准
徐晋宁制作
基本概况:目前,我国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大约14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主要自然保护区分布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现状
我国于 2017 年 9 月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了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目前共设立 10 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别是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和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
1. 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公园?
2. 查阅资料,说一说,我国的 10 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都有哪些独特之处?试以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探究其设立国家公园的意义和价值。
1.合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创造旅游、科研、教育、娱乐机会,实现共赢。
2.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是目前10个试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达12.31万平方千米。三江源还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显著,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徐晋宁制作
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类依据不同,具体类型也不同。
(1)按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分类:
(2)按保护区性质分类:
(3)按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级别分类: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可分为三大类九个类型,即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和自然遗迹类。
可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四类。
可分为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自治州)级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四级。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朱鹮栖息于海拔1 200~1 400 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64年鸟类学家最后一次见到野生的朱鹮,直到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一群数量仅为7只的朱鹮种群,这一种群被认定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40 多年来,我国加强朱鹮救助研究,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同步发展,朱鹮种群不断发展壮大,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发展到7000余只,其中陕西5000余只。
1.简要分析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的原因。
2.汉中朱鹮生存区域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朱鹮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难题。想一想,朱鹮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探究:了解朱鹮濒危的原因和保护面临的困难
1.由于人类活动,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被砍伐,适合朱鹮觅食的湿地、水田被破坏或改造为旱地,宜居环境遭受破坏,导致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
2.①种群扩大要求更大的良好栖息环境,与保护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
②现存野外种群分布过于集中;
③此外,近亲繁殖严重,雏鸟易发生夭折,幼鸟抵抗力弱。
Effect01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
Effect02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Effect03
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Effect04
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Effect05
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和鹤类为代表性物种的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 290 种,其中 3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
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缓冲区是在核心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区内只能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驯化、繁殖和培养、生态环境监测、科普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等活动。
(1)说出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
(2)阐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1)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保护区位于
121°50'E~122°05'E,31°25'N~31°38'N之间,太平洋西岸,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岛(崇明岛)的最东端。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探究: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2)保护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留下了天然“本底”;是迁徙鸟类的庇护所;有利于保持长江入海口生态稳定;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和鹤类为代表性物种的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 290 种,其中 3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
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缓冲区是在核心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区内只能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驯化、繁殖和培养、生态环境监测、科普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等活动。
(3)以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为例,议一议,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目的和意义分别有哪些?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探究: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3)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鸟类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的多重功能和实施有效管理与评估,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意义在于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内部区域设置的优化,促进了保护、增值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同时,合理的功能区区划可以更好地确保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存在、确保物种(此处主要为迁徙鸟类)多样性和基因库的发展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徐晋宁制作
生态安全
1.概念:
国家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者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2.特点:
整体性
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导致区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不可逆性
当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超过了其自身修复能力时,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战略性
生态安全与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国防安全同样重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整治
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关系: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的关键节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2.(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
我国已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2)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乃至东南亚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2.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是指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全世界已建成各类种质资源库 500多座,收藏种质资源180 多万份。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正是利用野生稻的雄性不育株,培育出籼型杂交稻,大面积提高了水稻产量,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但现在这些野生稻已难觅踪迹。2009 年,我国第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式投入运行。种质资源库可有效保存野生植物种子、植物离体材料、DNA、微生物菌株、动物种质资源等。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想一想,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应优先保存哪些种质资源?
(2)议一议,建立种质资源库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1)应当优先保存濒临灭绝野生种质资源。
(2)种质资源是生命延续和种族繁衍的保证,种质库为研究农作物的起源和进化、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徐晋宁制作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型较小。寿命约 20 年,自然繁殖率低,有“水中大熊猫”“长江生态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食物以鱼虾为主。长江江豚的眼睛退化,一般是靠声呐来进行捕食和探路。
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据统计,现存于长江流域的江豚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2017 年 5 月 9 日,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从长江江豚种群特点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濒危的原因。
(2)在长江故道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3)为什么说建立不同级别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如国家及省、市级等,更有利于对长江江豚的保护?
(1)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小,又喜欢单独活动,自然繁育率低;同时遗传多样性小,难以适应环境变化,幼体成活率较低。而长江流域人类活动频繁,过度的渔业活动、长江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长江水环境污染破坏了江豚赖以生存的水域环境,造成长江江豚濒危。
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型较小。寿命约 20 年,自然繁殖率低,有“水中大熊猫”“长江生态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食物以鱼虾为主。长江江豚的眼睛退化,一般是靠声呐来进行捕食和探路。
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据统计,现存于长江流域的江豚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2017 年 5 月 9 日,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从长江江豚种群特点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濒危的原因。
(2)在长江故道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3)为什么说建立不同级别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如国家及省、市级等,更有利于对长江江豚的保护?
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2)长江故道保存了与长江相似的生态环境,无论是从水质还是水生生物条件都满足长江江豚的需要;长江故道离现长江较近,迁地保护较为方便;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型较小。寿命约 20 年,自然繁殖率低,有“水中大熊猫”“长江生态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食物以鱼虾为主。长江江豚的眼睛退化,一般是靠声呐来进行捕食和探路。
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据统计,现存于长江流域的江豚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2017 年 5 月 9 日,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从长江江豚种群特点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濒危的原因。
(2)在长江故道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3)为什么说建立不同级别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如国家及省、市级等,更有利于对长江江豚的保护?
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3)长江江豚分布于长江流域,具有移动性,在不同的范围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不同级别的保护区更有利于加强管理。在江豚密集出现的区域,如果设置低级的保护区,存在范围小、较破碎化的特点,难以实现较好的保护效果,同时管理协调上存在困难,而高级别的保护区可以扩大保护范围,加强内部管理。而在江豚出现频率较低的局部区域,小级别的保护区更有利于管理,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协调区域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 )
A.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B.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C.保护当地古建筑 D.只是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2.下列不是按照自然保护区的对象划分的是( )
A.资源管理保护区 B.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
C.生物物种保护区 D.自然遗迹保护区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因为自然保护区是( )
A.天然基因库 B.天然实验室
C.活的自然博物馆 D.以上三者都对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有(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④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④⑥
5.下列不符合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是( )
A.退耕还草还林 B.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C.休牧育草 D.开垦荒地
D
D
D
A
A
徐晋宁制作
1.我国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下列不是其意义的是( )
A.保护自然本底 B.贮备物种 C.提供生态服务 D.仅仅为了旅游和提供野生生物
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距北京市区约70千米,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北京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下图为景区导游图。读图,完成下列2~3题。
2.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 )
A.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B.能消除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
C.具有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效益 D.游客多来自外地
3.该景区( )
A.有利于环保 B.应修建深入湿地的栈道以方便游客近距离观鸟
C.规划设计的定位突出北京古都文化特色 D.有明显的核心保护区、缓冲区、游览区
D
A
C
4.当前,有不少专家认为:“华南虎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可自我延续与恢复能力,人工繁育华南虎进行野化训练和放归自然,促进其种群复壮,是拯救华南虎的必然途径”。为此,在韶关市国家森林公园里建立了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用以保护华南虎该措施属于(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迁地保护 C.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D.法制教育和管理
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50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大熊猫国家公园( )
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
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分布区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
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
6.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
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
C.垃圾分类,资源优化 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A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