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一)历史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一)历史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6 19: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本重视祖先、家族的“质”的时间观念,转变为格外重视当下和未来如何增加“量”的产出的
时间观念。对于个体而言,守时也就成了基本纪律。当个体时间被过度挤压时,便产生了相
应的“权利意识”,19世纪中国便有了工人为“时间”资源而发起的罢工。星期的循环以工
作一休闲为节奏。工作时间仍然占据社会时间的主要部分,休闲时间是职业时间之外的时
间,有了自由安排的时间,才让人有了家庭成员之间互动,同事朋友自由交往、自主流动于各
个社会空间的可能。现今多元化的社会空间仍然混合了多种情境,这其实相应地也就提出
了协调当代人全面发展的新的时空问题。
一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高佩《星期制度传入近代中国的时空哲学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星期制在近代中国被国人接受并逐步普及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星期制的传入对近代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呈现复杂多变的情况。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
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世界力量的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但不公正
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长,天下仍
很不太平。美国利用打击恐怖主义的机会,在新保守主义理念的支持下大力推行单边主义,
强化全球战略攻势,借机提升美国的世界主宰地位,这不能不对世界多极化带来负面的影
响。此外,中欧、俄欧关系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耐人寻味的是,法、德两国对美国单
边主义以及“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的战略手段,特别是对伊拉克的战争,表示强烈的不满,
采取不支持甚至反对的态度,致使欧美关系出现严重裂痕。
摘编自张旭《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选一点或者整体)。(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年冲刺押题卷(一)·历史第6页(共6页)】
新高考Ⅱ辽宁
冲刺卷·历史(一)参考答案
1.B考查孔子的思想。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主张周礼的恢复和下移,旨在修复当时混乱的社
会秩序,故B项正确。孔子主张的目的是修复社会秩序,并非提升民众的道德修养及强调个体的禀赋潜能,
故A、C两项错误;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来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周礼本身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
2.C考查汉朝经济。据材料“买田宅”“卖田宅”“多买田至四百顷”等信息可知,这是因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发
展,允许土地买卖,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上的土地买卖,没有涉及政治的内容,故A项说法错误;
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代土地买卖的情况,而早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就允许土地买卖,故B项说法
违背史实;材料反映的是土地买卖的情况,没有体现自耕农经济衰退,故D项错误。
3.D考查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材料“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
之榜下择婿”…今之世,父所以昭其子,兄所以勉其弟,师所以教其弟子,弟子之所以学,舍科举之业,则无为
也”反映了宋代科举对社会价值取向和观念的较大影响,故D项正确。八股取士形成于明清时期,排除A
项;材料信息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排除B项;“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
4.C考查元朝的行省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由最初中书省的临时派出机构逐渐转变为固定
的、中央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行省代表中央管理各地的使命愈发凸显。另外,行省治所建在水陆交通要道
和军事要地,便于征收赋税,方便朝廷联络和达到军事镇遏的目的,故C项正确。A项无法体现,故排除;中
国古代分裂割据的根源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而非行省制度,故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
5.D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了四民等级秩序,故
选D项。据所学,明清时期在传统经济政策下商人的政治地位仍旧低下,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礼
制,故排除B项;据所学,理学强调三纲五常,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故排除C项。
6.A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其攫取的在华特权,对中国
倾销商品,从而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手纺纱行业、制针行业等,但是列强又扩大了对中国原料的需求,因此推动
了中国制茶业、缫丝业等传统行业的发展,故选A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工业才有了初步的发展,这
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传统行业创新性强只能说明缫丝业、制茶业等行业出现了“石磨+蒸汽
机”的变化,故C项解读片面;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不能解释材料中的传统行业异化现象,故D项错误。
7.(C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所说的这一创举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
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张分权与制衡,这都推动了国家政治
结构的现代化,故C项正确。整个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未发生根本变化,故排除A项;中华民族的复兴
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启的,故排除B项;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故排
除D项。
8.D考查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漫画中的“反对童养媳制度!”“反对虐待妇女!”及人物的神态举止可
知,该漫画抨击苏区农村的封建陋习,展示了苏区群众与封建旧习进行顽强斗争,展现了苏区根据地建设的
新风尚,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苏区习俗方面而非廉政建设,故A项错误:封建陋习的存在是客观的,
并非说明苏区封建势力强大,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共对峙对苏区政治生活的影响,故C项错误。
9.B考查毛泽东思想。《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根据国家建设中的十个关键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致力于理顺国
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故选B项。《论十大关系》探索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道路,不是新民主主义
社会的经济建设道路,故排除A项;《论十大关系》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不是革命斗争问题,故排除C
项:《论十大关系》不仅仅讨论了经济问题,还包含了政治、文化等问题,故排除D项。
10.B考查现代中国经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初期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
的是改革原有人民公社生产关系下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生产力;“1984年中央1号文件
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1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
三十年不变”可以看出国家政策的调整,这些调整措施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故选B项。这一时
期土地制度都是公有制,故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农村经济结构没有
发生重大调整,故排除D项。
11.D考查古代罗马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罗马法学家对自然法理论的运用,
进行解答与著述对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故D项正确。专制不符合罗马法特点,故排除A
【冲刺卷·历史(一)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新高考ⅡA-辽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