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热点专项训练之绿色冬奥
一、单选题
张家口堪称“风的故乡、光的海洋”。2020年6月29日,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如图所示)正式投运。该工程分别连接了张家口市的张北县和康保县的风电场、光伏电场,以及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富余的风电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存储起来,相当于储存电能),确保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10%绿色能源供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确保北京冬奥会场馆能够全部使用绿色能源的前提条件是( )
A.冬奥会各场馆新能源需求量大 B.张北等地太阳能、风能丰富
C.张家口与北京之间交通便利 D.张家口和承德的科技发达
2.推测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蓄能的时段最可能是( )
A.上午 B.下午 C.上半夜 D.下半夜
3.该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将使张家口( )
①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②吸引人才入驻,增大就业压力③取代传统能源供应,改善大气质量④吸引资金投入,促进关联产业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张家口市距首都北京市180公里是我国“东数西算”(即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进行存储和计算)重大工程,京津冀国家算力枢纽数据中心集群地,张家口地区的绿色能源助力,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清洁能源供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张家口市可重点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
①太阳能②沼气③风能④地热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与北京市相比张家口市布局数据中心集群的生态环境优势有( )
①夏季气候凉爽能耗降低②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③环境承载力高空气清新④可再生能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北京与张家口对接“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 )
A.缓解张家口资源紧张状况 B.缓解京张高铁的运输压力
C.带动张家口产业向外转移 D.推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
7.北京冬奥会延庆高山滑雪等赛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青山绿水可能使该地区( )
A.降水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地表径流减少 D.蒸发量减少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效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连步回落。自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起。“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结合材料及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a、b、c、d代表的国家(或地区)是( )
A.a-欧盟b-日本c-美国d-中国 B.a-日本b-欧盟c-美国d-中国
C.a-日本b-欧盟c中国d-美国 D.a-欧盟b-日本c-中国d-美国
9.为了实现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当前的首要措施是( )
A.全面实施“绿色”能源战略 B.用新能源车全面替代传统的燃油车
C.关停大型的钢铁、煤炭企业 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施产业升级
10.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兑现承诺,成为史上首个“碳中和”冬奥会。在北京冬奥会前期及举办过程中,下列措施中体现了“碳中和”理念的是( )
①合理利用已有场馆及工业遗产
②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③赛道实施人工造雪
④严格执行了闭环管理(冬奥会期间,所有涉奥人员只能在人为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⑤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一种制冰技术)
⑥河北省张家口市2014年以来完成营造林1643万亩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成功举办。张家口主要承办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等六类雪上项目;北京赛区冰上场馆15块冰面呈现出绿色环保属性,其中有7块使用了相比常规制冷剂的先进制冰技术,可以提升能效30%,在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可回收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张家口冬奥会成功举办后,最受益的行业可能是( )
A.金融业 B.房地产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12.北京2022冬奥会标志性场馆一国家速滑馆,采用的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方式制冰技术,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其意义正确的是( )
A.更加绿色低碳、节能环保 B.可有效应对臭氧层空洞
C.防止水土流失 D.减少SO2酸性气体的排放
2022年2月4日将在北京召开冬奥会,北京赛区冰上场馆15块冰面呈现出绿色环保属性,其中有7块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相比较常规制冷剂,该技术可以提升能效30%,在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可回收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大规模使用,没有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是( )
A.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4.北京冬奥会的制冰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022年冬奥会是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得益于( )
A.科技进步 B.气候适宜 C.产业升级 D.国际合作
16.与传统氟利昂制冰相比,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制冰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可以( )
A.增加化石能源消耗 B.防止海平面的上升 C.减少臭氧层的破坏 D.促使山地冰川后退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棹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我国政府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经过综合测算,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下图北京冬奥会碳中和途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 )
A.高耗能产业发展迅速 B.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
C.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 D.城市化加快,内需扩大
18.本次冬奥会为了达到碳中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所有冬奥会场馆实现全太阳能发电 B.办公场馆取消空调,减少制热耗能
C.冬奥场馆周边拆迁造林,增加碳汇 D.运用GIS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北地处河北省西北部,素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美誉,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下图),有世界上首例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示范电站。2020年6月2日,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张北电网工程)竣工投产,每年可向北京输送约14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供应北京市大约1/10的用电量,使得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会历史上首次100%使用“绿色”电力的目标。近年来,张家口地区吸引高耗能的大数据产业纷纷落户。
(1)简析张北一年中冬季风力发电量最大的自然原因。
(2)从北京和张北两地任选其一,说明该输电工程建成后对其产生的影响。
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载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抓手之一,全球能源产业正向脱碳加氢方向转型。而利用可再生电力电解水产生的绿色氢气,更是做到在生产和消耗过程的二氧化碳零产生、零排放。下图示意张北县某公司去碳化的解决方案示意图。
(3)说出该公司的主要去碳措施。
(4)说明张北电网工程与该地大数据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自然风光独特,气候四季分明.春赏花、夏避署、秋观景,冬滑雪.距首都北京市仅180公里,是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主场馆地之一,是我国"东数西算"(东部的"数据",西部的"算力—数据的处理能力")重大工程京津冀国家算力枢纽敦据中心集群地。这里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特别是张北柔直工程采用我国原创、领先世界的柔性直流电网新技术,通过多点汇集、多能互补、时空互补、源网荷协同,将张北和康保新能源基地、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由上水库和下水库组成)与北京负荷中心隔空"牵手",将张家口地区风能、光能、水能发出的绿色电能稳定地输往京津冀地区,助力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清洁能源供电。下图分别为东数西算全国布局图、±500千伏四端柔性直流电网示意图、张北地区四季平均风速日变化曲线图。
(1)据图判断张北地区风力发电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原因。
(2)说明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在张北柔性直流电网中的作用。
答案:
1.B2.D3.C
解析1.结合文字材料“该工程分别连接了张家口市的张北县和康保县的风电场、光伏电场,以及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富余的风电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存储起来,相当于储存电能)”可得,张北等地太阳能、风能丰富,确保北京冬奥会场馆能够全部使用绿色能源,B选项正确;冬奥会各场馆新能源需求量大是题干要求的不利条件,A选项错误;输电用的是电网,交通条件影响不大,C选项错误;科技水平是影响因素,不是前提条件,D选项错误,故选B。
2.蓄能时段应是用电量低的时段,白天用电量大于夜晚,故A选项和B选项错误;夜晚,下半夜生产、生活用电量都是最低,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3.该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将使张家口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①正确。搞工程建设和运行可以吸引人才入驻,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不会增加就业压力,②错误。该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将使张家口新能源比重上升,能源结构优化,大气质量改善,不会取代传统能源供应,③错误。该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将使张家口吸引资金投入,促进关联产业发展,④正确,故选C。
4.A5.B6.D7.C
解析4.读图可知,张家口市地势较高,降水少,晴天多,纬度较高,夏季阳光照射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①正确;张家口市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张家口市沼气开发较少,②错误;张家口市所处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较近,冬季风力强盛;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③正确;张家口地热能的开发目前只处于勘探阶段,不可作为重点开发利用的能源,④错误。①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张家口市所处纬度比北京市高,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数据中心能耗降低,①正确;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不属于生态环境优势,②错误;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北京市比张家口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都大,因此张家口市没有北京市环境承载力高,③错误;数据中心耗能多,张家口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④正确。①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东数西算”是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进行存储和计算,不能缓解张家口资源紧张状况,也不能缓解京张高铁的运输压力和带动张家口产业向外转移,ABC错误。张家口属于河北省,北京与张家口对接“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推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D正确。故选D。
7.生态修复工程恢复青山绿水,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蒸发和蒸腾作用增强,降水增多;AD错误。植被增加,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减少,B错误,C正确。故选C。
8.B9.D10.A
解析8.根据材料: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可确定d代表中国,C、D错误;在日本、欧盟和美国中,日本经济总量最小,碳排放总量小,因此a代表日本,A错误;美国的经济总量最大,碳排放总量在剩下的国家(或地区)中也是最大,c代表美国。欧盟重视环保,最先实施节能减排,应该是最早达到“碳达峰”,b代表欧盟,B正确。故选B。
9.我国的碳排放量大,主要和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生产结构(初级产业多,耗能大)有关系,为了实现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我国当前的首要措施应该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施产业升级,D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我国国情,A、B、C错误。故选D。
10.①合理利用已有场馆及工业遗产,减少场馆建设,符合减排,体现了“碳中和”理念,①正确;②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没有排放二氧化碳,符合减排,体现了“碳中和”理念,②正确;③赛道实施人工造雪,是比赛的需要,但没有体现“碳中和”理念,③错误,B、D错误;④严格执行了闭环管理,是防疫措施,并没有体现“碳中和”理念,④错误,C错误;⑤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是在国家速滑馆制冰工作中采用的系统,除了绿色环保,最大优点就是冰温均匀,符合“碳中和”理念,⑤正确;⑥河北省张家口市2014年以来完成营造林1643万亩体现了“碳中和”理念,⑥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②⑤⑥正确。故本题选A。
11.D12.A
解析11.由所学知识可知,冬奥会结束后,张家口市可以利用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和配套餐饮、交通等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其他行业也会受益,但相较于旅游业受益程度较低;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制冰技术极大降低了制冷过程的碳排放,更加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并且能效高、冰温均匀,在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可回收利用,A正确;传统的制冰、造雪,主要靠氟利昂,结果会导致臭层破坏,B错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制冰技术对防止水土流失、减少SO2酸性气体排放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A。
13.D14.C
解析13.常规制冷剂作为人工合成产品,有的含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有的不破坏臭氧层但是产生的温室气体数量很多,产生的温室效应强烈。相比之下,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则绿色环保,因此体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该技术可以提升能效30%,而且二氧化碳易获取,还具有温度控制准、冰面质量优、制冰效率高等优势,此技术的大规模使用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体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正确,不符合题意;此技术是一个较先进的技术,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能够体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B正确,不符合题意;按照人教版老教材提法,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生态可持续发展,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没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单独提法,因此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4.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因此排除D阶段性原则,D错误;由材料知,北京冬奥会的制冰理念是提倡绿色环保,因此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也就是说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因此C正确,排除AB选项。故选C。
15.A16.C
解析15.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说明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A正确;气候适宜无关,与产业升级和国际合作联系较小,因此BCD错误,故选A。
16.与传统氟利昂制冰相比,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制冰技术没有使用氟利昂技术,二是采用二氧化碳制冰,能够减少臭氧层的破坏,有利于臭氧层的保护,C正确;该制冰技术基本实现了碳排放趋近于零,减少了化石能源消耗,A错误,北京冬奥会虽然实现了碳排放趋近于零,但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对于防止海平面的上升和促使山地冰川后退作用较弱,AD错误,故选C。
17.B18.D
解析17.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B正确。高耗能产业可以采取技术措施实现碳中和,这不是主要限制,A错误。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不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C错误。城市化加快、内需扩大不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D错误。故选B。
18.本次冬奥会为了达到碳中和,太阳能发电受天气。昼夜等因素影响,所有冬奥会场馆不可能实现全太阳能发电,A错误。冬奥会期间气候寒冷,办公场馆不会取消空调,B错误。冬奥场馆周边拆迁造林、增加碳汇做法见效较慢,且周边地区拆迁费用较大,不合理,C错误。运用GIS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可以减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D正确。故选D。
19.(1)冬季距离冬季风发源地近,风力大;地处内容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形平坦开阔,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小。
(2)对张北:将资源优势较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对北京:提供绿色能源保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
(3)使用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氢;进一步电制氢能取代化石能源;使用先进科技捕获碳;电制甲烷、甲醇等产品。
(4)张北电网工程可为耗能高的大数据产业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电网工程加快了我国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步伐;大数据产业有利于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促进能源数字化转型,助力能源体系变革);大数据产业提供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促进新能源的消纳,保障张北电网稳定运行;充分挖掘电力运行数据价值,在电力工业经济调控管理、能源结构调整、能源调度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明显。
解析 (1)根据张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可知,张北地区距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有“风的故乡”的美称,冬季风力大;结合图示可知,张北地区地处内容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形平坦开阔,植被低矮,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和削弱作用小,冬季风大,发电量大。
(2)对张北而言,当地风力、太阳能丰富,将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发、较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光伏产业和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新能源的大量使用优化了当地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对北京而言,清洁能源的输入为北京市提供绿色能源保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清洁能源使用的比重上升,矿物燃料的比重下降,优化了北京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
(3)根据图示可知,该公司使用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使用的燃料不产生碳排放;氢气主要由电解水制取,原料是不产生碳排放;利用来自空气电离产生的氮气进一步电制氨气,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先进科技捕获碳,并利用合成工艺电制甲烷、甲醇等产品时不产生碳排放。
(4)结合材料可知,大数据产业消耗大量能源,而张北电网工程可为耗能高的大数据产业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电网工程的稳定供电加快了我国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步伐,促进了大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营;大数据产业能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促进能源数字化转型,助力能源体系变革),促进电网工程的智能化;大数据产业的高耗能需求可为电力提供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促进新能源的消纳,保障张北电网稳定运行;大数据产业可充分挖掘电力运行数据价值,在电力工业经济调控管理、能源结构调整、能源调度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明显,促进电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0.(1)冬季 冬季大风持续时间长;平均风速大;风速日变化小,风力较稳定等。
(2)受风速和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风电和光电都具有不稳定性;抽水蓄能电站可在用电低谷时蓄能,用电高峰时发电,保障图示电网供电稳定。
解析 (1)由图可知, 四个季节中冬季每日风速均在6m/s以上,大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发电时间长。四个季节中冬季平均风速大,利于风力发电。冬季风速日变化小,风力较稳定,发电量稳定等。
(2)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将张家口地区不同时间和季节风速不同,太阳辐射差异较大。受风速和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风电和光电都具有不稳定性,不利于向冬奥会稳定供电。结合材料“将张家口地区风能、光能、水能发出的绿色电能稳定地输往京津冀地区”可知,抽水蓄能电站能弥补风能、光能发电不稳定的确定,通过在用电低谷时蓄能,用电高峰时发电,进而保障图示电网供电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