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19 16:12:06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内容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学情说板书设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中的重点课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开始,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课有利于让学生理解当今中国的外交和观察国际事务等。 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 学生经过一年多历史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由于八年级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史,对社会性质的差异、国际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霸权主义认识有限,所以教与学中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三、说学情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活动探究法
分析归纳法
集体讨论法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法学法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环节三:归纳总结、突出重点环节四:拓展练习、加强理解五、说教学过程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的最后一天,中国总理周恩来正在休息室与客人交谈,美国代表团代理团长、副国务卿史密斯,双手放在胸前,微笑着走进周恩来说“会议即将结束,能够在这里与你认识,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你们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希望不管朝鲜也好,越南也好,都能恢复和平!”史密斯说罢,突然抓住周恩来的胳膊摇晃了几下,笑眯眯地走开了。原来,朝鲜战争以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十分敌视中国,他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周恩来杰出的外交才能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但史密斯也只能摇摇他的胳膊了。本课所叙述的内容,都离不开这位伟大的外交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当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为什么不允许美国代表与中国代表握手?2.那位史密斯实在抑制不住对周恩来的敬佩,采取什么举动表达自己的心情?朝鲜战争期间,中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中国人民志愿军把侵朝的美军打得焦头烂额,所以杜勒斯十分敌视中国抓住周恩来的胳膊摇晃,然后笑眯眯地走开。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A. 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B. 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C. 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苏联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回顾历史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巴黎和会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的屈辱外交(通过对比,认识到民族利益、国家性质、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们的 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交系。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到达莫斯科车站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
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访问苏联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有人形容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访问苏联 17国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这些原则的意义怎么样?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印度、缅甸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签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


出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会晤
缅甸总理吴努周恩来总理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会谈正式提出 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4日印尼亚非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50年前的亚非会议,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那次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2.遇到了什么困难?

3.在上述情况下,周恩来作出什么贡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这次会议的参加者是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都反对殖民主义的侵略,但因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国家利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遭遇相同面临问题相同: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一个美国记者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 建国初期,周恩来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1)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思维拓展1.有记者问:“你们中国一向反对美国,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国制造的商品?” (事实的确如此。诸位请看,这支派克笔就是美国制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这可是在抗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啊!)2.有记者问:“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3.有记者问:“我们西方人走路总是挺起胸堂,中国人走路总是弯腰驼背,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们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4.有记者问:我们美国人走的是公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的是马路呢?(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周恩来外交智慧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2、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印度 C 苏联 D 蒙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最早提出这五项原则的中国领导人是
A 朱德 B 毛泽东 C 陈毅 D 周恩来 慧眼识真ACD4、在5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求异的。”这次会议是
A 开罗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26届联大
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 亚非会议 ② 日内瓦会议
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 与苏联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CD(2008福州市)2008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

?

?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
(3)为缅怀周恩来同志,请你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 材料一 材料二课堂小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
共处
五项
原则周恩
来出
席万
隆会
议建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的提出时间:1955年地点:印尼的万隆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
关心的问题。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
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的第一年里,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队新中国采取敌视
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提出:1953年底,中印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
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基本准则六、说板书设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
共处
五项
原则周恩
来出
席万
隆会
议建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提出时间:1955年地点:印尼的万隆性质:会议议题:贡献:提出:1953年底,中印完善:1954年,印度和缅甸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影响: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