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等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市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等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25 20:33:55

文档简介

2021 学年市北中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化学(等级)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K-39 S-32 O-16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题共 40 分)
1. 22届冬奥会于 2022年 2月 20日在北京闭幕,科技部提出了“科技冬奥”理念,重力于做好此次冬奧会的
科技支撑保障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北京冬奥会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实现了碳减排。
B. 有舵雪橇中的碳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C. 冬奥会上礼仪服是石墨烯材料制成,具有轻薄保暖的功效;石墨烯是一种特殊的原子晶体
D. 采用氢燃料电池车,开发了全新的车载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35 - 37 -
B.离子结构示意图 既可以表示 Cl ,也可以表示 Cl
C.NH5的结构与 NH4Cl 相似,NH5的结构式:
D.CO2的比例模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
B.由 H、D、T与 16O、17O、18O能形成 9种水分子
C.H2、D2、T2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之比为 1:2:3
D.D、T发生核聚变成为其他元素,属于化学变化
4.氯化硼(BCl3)的熔点为-107℃,沸点为 12.5℃,能发生水解反应。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l3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B.BCl3沸点低于 AlCl3
C.BCl3为非极性分子
D.BCl3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5. 在非室温条件下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 漏斗 B. 量筒 C. 容量瓶 D. 滴定管
6. 标准状况下,mg气体 A与 ng气体 B所含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与 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m:n
B. 同质量的 A与 B所含分子数之比为 n:m
C. 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 A与 B的质量之比为 m:n
D. 标准状况下,A与 B的密度之比为 n:m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B.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铁与氢气
C.加热下,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
D.加热下,铝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氧化铝、二氧化氮和水
8. 氯气用途广泛,但在使用时,一般会产生氯化氢,工业上可用 O2将 HCl转化为 Cl2,以提高效益,减少
污染,反应为:O2(g)+4HCl(g) 2Cl2(g)+2H2O(g)+QkJ(Q>0)。对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增加 n(HCl),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B. 体积不变加入稀有气体,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1
C. 压强不变加入稀有气体,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如果平衡常数 K值增大,对正反应的速率影响更大
9. H2和 O2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模型图表示如下(“—”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Ⅰ是吸热过程
B.过程Ⅲ是放热过程
C.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D.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
10.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 AlO - OH- CO 2- AlO - OH- -含等物质的量的 2 、 、 3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2 、 、CO32
B. - -含等物质的量的 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 、Br 、Fe2+
C. 含等物质的量的 Ba(OH)2、KOH 的溶液中,缓慢通入 CO2:KOH、Ba(OH)2、K2CO3、BaCO3
D. + + + + + + +含等物质的量的 Fe3 、Cu2 、H 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 、Cu2 、H 、Fe2
11.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A.分离苯和硝基苯:蒸馏 B.分离氯化钠与氯化铵固体:升华
C.分离水和溴乙烷:分液 D.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结晶
12. 一种抗肿瘤活性物质 PsilostachyinA 的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 12个碳原子
B. 不可能存在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
C. 能使酸性KM nO 4 溶液和溴水褪色且反应类型不相同
D. 1mol该有机物可与含 5molNaOH的水溶液反应
13.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该装置能将
H2O和 CO2转化为 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 该装置工作时,H+从 b极区向 a极区迁移
C. 每生成 1mol O2,有 44g CO2被还原
D. a电极的反应为 3CO2+16H+-16e→C3H8O+4H2O
14.工业上制备相关物质,涉及的反应原理及部分流程较为合理的是
A. 制取镁:海水 Mg(OH)2 MgO Mg
B. 冶炼铝:铝土矿 NaAlO2 无水AlCl3 Al
C. 制溴:浓缩海水 Br2 HBr(aq) Br2
D. 制碘:海带 海带灰 I2(aq) I2
15.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制备盐
酸的工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极接电源负极
B. 实验时漏斗中观察到产生浅绿色火焰.
C. 图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发生倒吸
D. 若用粗盐配制饱和食盐水,则阳极区可观察到出现白色浑浊现象
2
16.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与 X位于同一主族,X、Y、Z三种元素形成的
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均达稳定结构
B.Z的氢化物的沸点可能高于 Y的氢化物
C.Z、W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Z大于W
D.由 X、Y、Z、W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能与 X、Z、W形成的化合物反应
17. 实验室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说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 B.用装置乙分离油层和水层
C.用装置丙分离四氯化碳和液溴 D.用仪器丁密封存放单质溴
18.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盐酸除去 BaSO4中少量的 BaCO3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固体 NaCl 配制 0.500mol/L 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 CCl4除去 NaBr 溶液中少量的 NaI
19.常温下,用 0.10 mol/L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浓度均为 0.10 mol/LCH3COOH
溶液和 HCN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N 的水解程度大于 HCN 的电离程度
c - -B.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N )>c(CH3COO )
+ - + -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 )=c(CH3COO )>c(H )=c(OH )
+ - - +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 )>c(CH3COO )>c(OH )>c(H )
20. 甲、乙、丙三个体积为 VL的容器,在甲、乙、丙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A
和 B,发生反应 A(g)+2B(g) C(s) +Q(Q>0),T A B1℃时,该反应的 K=0.25,下
表是 T1°C时,t1时刻的 A和 B的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4mol/L 1mol/L
A. 此时,甲中 V 正>V 逆
B. 平衡时,乙和丙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相等 乙 3mol/L 6mol/L
C. 平衡时,降低温度,可使乙中 c(A)=3mo1/L 丙 1mol/L 2mol/L
D. 连通甲和丙,达到平衡后,c(A)<2.5mo1/L
二、综合分析题(本题共 60 分)
(一)中国“奋斗者”号深潜器研制及海试的成功,在钛合金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
破。
3
21、深潜器的壳体由含钛、铝等元素的 Ti-62A钛合金材料制成,该合金材料的熔点比组成成分的金属
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以下方法可以比
较钠和铝金属性强弱的方法___________。
a.比较两种金属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用钠置换氯化铝溶液中的铝
c.比较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金属单质和足量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e.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2、氮氧化铝(AlON)是一种高硬度、耐高温的防弹材料,属于________晶体,Al、O、N三种元素的简单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OH)2
固体能除去镁盐溶液中的 Al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24、在周期表中,锂的性质与镁相似,写出锂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25、已知:M(g)→M+(g)+Q(M代表碱金属元素)
元素 Li Na K Rb
Q(kJ) -520 -496 -419 -403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上述金属 Q值递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
示。
26.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b.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c.向海洋排放含 NO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 NH4+的含量
d.海洋中存在游离态的氮
27.有氧时, 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4+可实现过程④的转化,将过程④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需配平):
___NH4+ + 5O2 →2NO2- + ___H+ +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有人研究了温度对海洋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下表为对 10 L人工海水样本的监测数据:
温度/℃ 样本氨氮含量/mg 处理 24 h 处理 48 h
氨氮含量/mg 氨氮含量/mg
20 1008 838 788
25 1008 757 468
30 1008 798 600
40 1008 977 910
硝化细菌去除氨氮的最佳反应温度是 ,在最佳反应温度时,48 h内去除氨氮反应的平均速
率是 mg/(L·h)。
4
29.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
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 K值。
大气固氮 工业固氮
反应
N2 (g)+O2 (g) 2NO(g) N2 (g)+3H2 (g) 2NH3(g)
温度/℃ 27 2000 25 400 450
K 3.84×10-31 0.1 5×108 0.507 0.152
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
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 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5℃时,向 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 pH减小,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
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 c(H+)
c.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 c(OH―)减小
31.室温下,如果将 0.1mol NH4Cl和 0.05mol NaOH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混合溶液
呈碱性,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 。
该溶液 c(NH3 H2O) c(NH4+)(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 硫氰化钾(KSCN)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该药品有一定的还原性。实验室模
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CS2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②NH3不溶于 CS2;③三颈烧瓶内盛放有 CS2、水和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32、制备 NH4SCN溶液:
①实验开始时,打开 K1,加热装置 A、D,使 A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 D中,发生反应
,该反应比较缓慢,反应至 CS2消失。
②装置 C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颈烧瓶的下层 CS2液体
必须浸没导气管口,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制备 KSCN溶液:
①熄灭 A处的酒精灯,关闭 K1和 K2,移开水浴,将装置 D继续加热至 105℃,NH4HS完全分解后
5

(NH HS NH H S ),打开 K2,继续保持溶液温度为 105℃,缓缓滴入适量的 KOH溶液,制得4 3 2
KSCN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 E的作用除可以吸收 NH3外,还能吸收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制备 KSCN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_、过滤、
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35、测定晶体中 KSCN的含量:称取 10.000 g样品,配成 1000 mL溶液,量取 20.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 Fe(NO3)3溶液作指示剂,用 0.1000 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
点时消耗 AgNO3标准溶液 20.00 mL。
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SCN Ag AgSCN (白色)则判断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晶体中 KSC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 0.1%)。在上述实
验过程中,若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硝酸银溶液润洗,则测得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四)(本题共 15 分)
某研究小组以甲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医药中间体 F 和 Y。
已知:①
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36、 下列有关 F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分子式是 C7H7NO2Br B.在氢氧化钠醇溶液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D.1 mol的 F最多可以和 1 mol NaOH水溶液反应
37、C→ 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
38、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合成 F的过程中,B→C步骤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9、 D→E反应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0、 写出一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分子中含有 -CHO
41、以 X和乙烯为原料可合成 Y,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
62021学年市北中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化学(等级)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2022.4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A
D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B
A
D
B
D
B
D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本题共15分)
21
低1分)
5(1分)
e(2分)
22
原子(1分)
N>0>A(2分)
23
c(SO:)c(K')c(AI")c(H')c(OH)(2)
3Mg(OH),+2Al-2Al(OH),+3Mg
(2分)
24、L:0:L*(2分)
25、从L→b,随质子数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则Q增
大2分)
(二)(本题共15分)
26.cd(2分):
27.4NH4+502→2N0:+6H+N0+5H0:(2分)
28.25℃(1分):1.125(2分):
29.吸热(1分),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更好,而且催化剂活性在500℃左右时最佳(2分)
30.C(2分)
31·该溶液中的一水合氨与氨根离子的浓度为1:1,既存在水解又存在电离,
NH5H:O=NH+OH,NH,+HO=NHHO+H电离大于水解,(2分)
小于(1分)
(三)(本题共15分)
32、
①.观察气泡流速,以便控村加热温度(2分)
②.使NH、CS,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分)
33、
①.NH.SCN+KOH-AKSCN+NHt+H,0(2分)②.HS(2分)
34、冷却结晶(2分)
35、①.当加入最后一滴硝酸银溶液时,溶液红色褪去,且30s不变色(2分)
②.97.0%(2分)
偏高(1分】
(四)(本题共15分)
36、D2分
37、氧化反应
1分
38.HC-○-NH+(CHCo.0一Hc-Om-8-a+CHCOOH
2分
氨基易被氧化,在氧化反应之前需先保护氨基2分(或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9、Br/FcBr3或Br/Fc
2分
CHO
NHCHO
OCHO
40、
2分(或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NHOH
OH
NH
H2O
41、H,C=CH:催花△CHCH:OHc方CHCHO
O-co.O广qH-CH.-cH0AQ-cH=cH-C04分
NaOH
OH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