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非选择题专项练:农业活动为背景(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非选择题专项练:农业活动为背景(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4 22: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非选择题专项练
农业活动为背景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龙虾因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且从虾壳中提取的虾壳素价值高,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小龙虾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政府支持和水产科研机构的技术指导下,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稻田养殖、小龙虾深加工及出口、冷链物流、餐饮、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湖北省是目前我国小龙虾养殖和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为确保小龙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湖北省2017年出台了《湖北省小龙虾十三五发展规划》。据新闻报道,2018年世界杯期间,来自湖北省的10万只小龙虾被俄罗斯的进口商送入各比赛城市的餐馆和酒吧,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属于中国的别样“红”。
(1)试分析湖北省有利于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稻田养殖是目前湖北省小龙虾最主要的养殖方式,当地人在稻田养殖小龙虾时一般都要挖一条环形深沟(深约1米),从气候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
(3)说明世界杯期间产自湖北省的小龙虾被进口商运往俄罗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理由。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部门对云南省西部山区某自然村进行了农业普查,下图是该村地形剖面图,下表是该村不同海拔土地利用结构表(%)。该村面积约1.5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生产的熟制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海拔1 000米附近稻田一直保持一年两熟,成为该村的基本农田。
海拔(米) 700以下 700~900 900~1 100 1 100以上
稻田 86 91 51 0
住宅 0 0 9 0
菜园 0 0 22 0
其他 14 9 18 100
(1)与户籍人口相比,简述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
(2)表中,该村“其他”土地包括多种利用类型,请列举其中3种主要类型。
(3)说明海拔1 000米附近稻田成为该村基本农田的有利条件。
(4)分析该村水稻熟制改变的积极影响。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向日葵是俄罗斯的国花,广泛种植于俄罗斯南部平原和远东地区,但产量极不稳定。向日葵原产于热带,但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要温度不低于10 ℃,就能正常生长,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向日葵生长阶段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特别是中后期,如果水分不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还降低油脂含量。向日葵的种子含油量极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亦可榨油,为重要的油料作物,花托、茎秆、果壳等可作为工业原料。向日葵花明艳多姿,近年来,经过培育已有三十多种观赏型品种。
(1)根据材料,分析俄罗斯向日葵种植区种植向日葵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说明俄罗斯向日葵产量不稳定的原因。
(3)分析培育观赏型向日葵对俄罗斯向日葵种植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
(4)请你为俄罗斯向日葵产业发展拟定一条产业链条,并用关联图示意。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荷兰(下左图)国土面积约为4.1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 680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荷兰依据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以温室农业生产为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农业发展之路,一跃成为全球农业强国之一。据统计,荷兰玻璃温室面积达1.1万公顷。荷兰的玻璃温室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使农业具有工业化的生产特点。
(1)指出荷兰利用玻璃温室克服的本国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荷兰玻璃温室(上右图)采用连栋方式,高达10米,面积达10公顷。试分析其原因。
(3)指出荷兰玻璃温室具有的工业化生产特征。
(4)借鉴荷兰经验,我国在花卉、蔬菜生产中发展玻璃温室农业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桉树原产地主要在澳州大陆,其喜光、喜湿、耐旱、耐热、畏寒,树冠小,透光率高,有利于树丛下草的生长。1890年桉树被引入中国,20世纪70年代起,广西政府将桉树视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倾力推广,形成了木材加工和制浆造纸产业。种桉潮中,因利益驱使,乱象频出,如非法占用耕地种植速生桉、大量使用除草剂、短期轮伐等。面对这些问题,广西部分市县采取“限桉”“禁桉”措施。学者进行了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探索出“桉树+花生”“桉树+金银花”“桉树+山毛豆”的复合经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材料二 如图为两广丘陵等高线分布图。
(1)说明广西南部丘陵地区适宜桉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析广西种植桉树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广西部分地区人工种植的桉树下寸草不生,试解释其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作答。
问题①:为广西桉树种植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问题②:分析采用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意义。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山脉西部浊水溪以南,降水集中在夏季,旱季几乎无降水,耕地多为旱地和望天田。嘉南大圳(灌溉用的水渠)北港溪以北从浊水溪取水,北港溪以南从曾文溪和乌山头水库取水,其供水仍不能满足嘉南平原农业需求,因而实施三年轮作制,即灌溉区分三大区域,三年为一循环,每一区域依次得到较多的供水(可种需水量大的水稻)、较少的供水(可种甘蔗)、零供水(只能种耐旱的杂粮),三种农作物轮换种植。下图示意嘉南大圳的主要灌溉水渠的分布。
(1)分析嘉南大圳对灌溉区耕地的影响。
(2)分析嘉南大圳建成后,嘉南平原农业供水依然不足的主要原因。
(3)简述嘉南平原实施三年轮作制的意义。
(4)说明乌山头水库在曾文溪灌溉系统中的作用。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时期太湖流域(下图)捕鱼业发达,渔民群体分为陆上定居的兼业渔民和水上流动的专业渔民。兼业渔民仍属农民身份,主要利用农闲时间捕鱼;专业渔民捕鱼工具复杂,捕鱼技术较高,构成自然捕捞商品鱼的主力大军。水上流动渔民人口来源复杂,常成为社会安全管理的重灾区。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水上流动渔民人口急剧减少,现在水上流动渔民几乎消失。
(1)分析传统时期太湖流域捕鱼业发达的原因。
(2)与陆地上定居的兼业渔民相比,简述水上流动专业渔民的生产特点。
(3)分析水上流动渔民减少乃至消失的原因。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橡树农场在芝加哥东南约70 km处,占地面积约18.2万亩(1亩≈666.67 m2),约有3万多头奶牛,业务包括牧草种植、饲料配制、奶牛养殖、原奶生产和加工、牛粪利用、产品配送和零售等,目前每年生产、销售超过27亿千克牛奶。农场内有大面积的玉米、苜蓿和大豆田,每块田都有美国农业部的有机认证标志。每头奶牛耳朵上都有一个小芯片监测奶牛的进食状况,确保奶牛能够汲取到足够的营养。美国原奶检测抗生素残留阳性率为不超过0.000 1%,而橡树农场原奶的抗生素含量标准要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巨大的沼气池散布在仓棚周围,沼气生产出来后一部分发电供农场用,另一部分生成清洁天然气供车辆用,而牛粪残渣经过检验及添加一些生物肥料后分成干湿两部分,回到农田,滋养农田。
(1)说出该农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简析该农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简述该农场的生产特点。
(3)简述该农场的生产模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答案与解析
1、解析:(1)主要分析湖北省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市场、政策和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小龙虾生长的有利影响。解题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回答问题,如“千湖之省”说明养殖小龙虾的水域面积广阔和水资源丰富;政府出台了《湖北省小龙虾十三五发展规划》,说明有政策支持。(2)湖北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盛夏还有伏旱天气。小龙虾主要养殖在稻田中,而稻田水域面积、水位、气温的季节差异较大,稻田养殖小龙虾时挖环形深沟,可减轻气温变化、洪涝和干旱等的影响。(3)根据文字信息“10万只小龙虾被俄罗斯的进口商送入各比赛城市的餐馆和酒吧”可知,运输量比较大,运输距离远,需要采用冷藏保鲜技术,铁路运输最适宜。铁路运输的优势是运量大、运速较快、运价较低,适合长距离运输。
答案:(1)自然条件优越,水域面积广,适合小龙虾生长,小龙虾产量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小龙虾产品的外运;小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有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指导;产业链完善,协作条件良好。
(2)湖北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稻田水位变化大,挖深沟可防止雨季时小龙虾顺水出逃,旱季时确保沟内小龙虾正常生长所需水量;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稻田内水温差异大,挖深沟可给小龙虾提供一个夏季躲避高温,冬季顺利越冬的水域环境。
(3)铁路运输。俄罗斯以铁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成本低、运输量大;冷藏保鲜技术进步。
2、解析:(1)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该村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只有286人,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考虑到该村位于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就业机会少,青壮年劳动力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村中常住人口多为儿童和老人。(2)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可结合图文信息分析确定。该地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山区,有天然林地,还有果园、茶园等经济林;根据剖面图,海拔较低处为河谷,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为水域;另外,村庄对外联系有交通用地。(3)海拔1 000米附近稻田成为该村基本农田的有利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可从光热、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人文条件可从耕作历史、离村庄距离等方面分析。(4)由材料可知,该村水稻熟制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因而可从减少劳动量、减轻土地压力和保证一年一熟水稻生长的热量条件等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
答案:(1)少儿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低。
(2)林地(果园,茶园);水域(草地,荒地);交通用地(建筑用地,厂房,商店)。
(3)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位于阳坡,光照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
(4)减少劳动量,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改善水稻生长期水热条件,提升稻米品质;减轻土地压力,改善土壤肥力。
3、 答案 (1)种植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夏季光照时间长,气温适宜向日葵生长;东欧平原及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向日葵用途广泛,市场广阔;种植区集中分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2)种植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降水量不稳定,严重影响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春秋季节多寒潮灾害,影响向日葵的生长发育。
(3)发展观赏型向日葵花卉种植,促进农业多样化发展;带动当地相关产业(旅游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靠近欧洲,花卉市场广阔,实现经营多元化(有利于解决传统向日葵产业产量不稳定的问题)。
(4)见下图: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俄罗斯向日葵种植区种植向日葵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市场、机械化等方面归纳。第(2)题,俄罗斯向日葵产量不稳定的原因主要与不利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有关,主要从降水量及其变化、寒潮等方面分析。第(3)题,分析培育观赏型向日葵对俄罗斯向日葵种植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从农业结构、相关产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分析。第(4)题,产业链主要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
4、解析:(1)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定荷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条件较差,利用温室发展农业可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利用温室还能提高农作物单产,克服人多地少的矛盾。(2)根据荷兰玻璃温室高度高、面积大的特点,从垂直高度、水平连栋范围和整体空间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垂直高度大,利于作物吊挂生长以及分层种植;水平连栋范围大,可扩大种植面积,方便机械化作业;整体空间大,可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3)主要分析玻璃温室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带来的工业化特征。如自动控制农作物的光、热、水、肥等生长要素,使得农业生产不再依赖自然条件;农产品可根据市场需求,实行标准化、机械化生产。(4)荷兰玻璃温室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和高质量的特点,借鉴荷兰农业经验发展花卉、蔬菜温室生产,需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和技术条件等国情进行综合分析。若回答可行,主要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高品质农产品市场潜力大等方面分析。若回答不可行,主要原因应是我国经济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市场对高价格农产品的承受力有限;我国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特点,发展低投入、高品质花卉和蔬菜生产基地;等等。
答案:(1)国土面积小,耕地资源不足;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候湿润,太阳辐射较弱。
(2)温室高度大,有利于作物吊挂生长,有利于作物分层种植。温室连栋,面积大,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降低生产成本。温室高度高、面积大,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3)通过自动控制光、热、水、肥等生长要素来控制作物的生长过程,摆脱自然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机械化;农产品生产数量和周期主要受市场影响,不依赖自然条件。
(4)可行。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有发展玻璃温室的能力;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市场正在从温饱型向品质型升级发展,有机、绿色、反季节蔬菜和冬季花卉消费市场广大;在经济、技术和市场方面,能够支撑农业向高投入、高产出、高质量生产转型发展。
或不可行。我国耕地面积和气候条件较荷兰优越,可以发挥南、北方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优势,建立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玻璃温室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产品价格高;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和市场方面,广大农村地区难以支撑农业向高投入、高产出、高质量生产转型发展。
5、解析:第(1)题,从纬度、地形等角度分析气温和降水对桉树生长的影响。第(2)题,从维持碳氧平衡、涵养水源等角度分析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从提供木材,促进木材加工产业和制浆造纸产业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第(3)题,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人工种植的桉树密度大,二是大量使用除草剂。第(4)题,若选择问题①,主要从加强管理和提高桉树利用率等方面回答;若选择问题②,主要从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回答。
答案:(1)广西南部丘陵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冬季冷空气因地形阻挡难以侵入,较少出现低温天气;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适宜桉树生长。
(2)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碳氧的平衡;涵养水源,调节地表径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提供大量木材,为木材加工产业和制浆造纸产业提供原料,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人工种植的桉树密度大,导致桉树林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生长;为了经济利益,大量使用除草剂。
(4)问题①:科学种桉,加强管理,禁止在耕地上种桉,保障粮食安全;延长轮伐周期,培育大径材,把主干卖给家具厂,枝梢卖给纸浆厂,提高桉树利用率。
问题②: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桉的经济效益。
6、解析:(1)由材料可知,嘉南大圳为灌溉用的水渠,对灌溉区耕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土壤水分和增加水田面积两方面。(2)主要从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两方面分析供水不足的原因。供应不足,主要与降水量小、蓄水量少等因素有关;需求量大,主要与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有关。(3)嘉南平原实施三年轮作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农田生态两方面。如轮作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不同农作物,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和保持土壤肥力。(4)水库对水资源主要起调蓄作用。蓄主要是储蓄水资源,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调就是将丰水期的水资源蓄积起来,保证枯水期水资源的供应。
答案:(1)提供灌溉用水,使水田面积增加,旱田面积减少(改变耕地类型的比例);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提升土地生产力水平。
(2)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相对偏少且集中,为大圳提供的水源有限;水库等蓄水设施不足,蓄水量有限;嘉南平原农业发展需水量大;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影响农业供水量。
(3)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持土壤水分及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不同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合理利用农田,保持良好的农田生态。
(4)储蓄(增加)灌溉水源;调节灌溉水量;延长灌溉时间。
7、 答案 (1)太湖流域温暖多雨,水域面积广,渔业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城市(镇)多,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大;河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人口多,从事捕鱼的劳动力丰富。
(2)渔民生产技术高;渔业生产的商品率高;渔业生产的季节性不强(一年四季捕鱼不止)。
(3)政府为了社会管理实施渔民上岸定居政策;过度捕捞和水污染对渔业资源破坏严重;水产养殖业占据了淡水渔业的主要市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城务工、经商人口增加。
解析 第(1)题,渔业发达的原因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渔业发达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水温适宜、水域广阔,渔业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专业渔民捕鱼工具复杂,捕鱼技术较高,构成自然捕捞商品鱼的主力大军”即可归纳。第(3)题,从区位因素变化角度分析。结合材料“常成为社会安全管理的重灾区”可知,政府加强管理会使水上流动渔民减少;长期捕捞导致渔业资源衰竭,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冲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等均会对流动渔民数量产生影响。
8、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农场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周边地区,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农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乳畜业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一般从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即可,主要包括农场生产规模、农产品的商品率、专业化程度、科技水平等方面。第(3)题,该农场的生产模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即有利于我国畜牧业实现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结合该农场的生产特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乳畜业。气候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处美国东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便于牛奶及其制品的运输;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牛奶的储存和运输。
(2)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等。
(3)发展畜牧业,实行规模化养殖;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标准,加强监管;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