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黄河颂》课件[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黄河颂》课件[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3-31 00: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七年级(下) 《黄河颂》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视频朗读 读准字音
理解内容 内容小结
朗读指导 配乐朗读
品析交流 欣赏歌曲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许多人赞颂黄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你知道哪些?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___王之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王维.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__李白.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__李白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_王之涣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本课为第二章《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光未然诗存》等。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一、关于《黄河大合唱》
2 学习目标1、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和波澜壮阔的形 象,理解
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2、美读诗歌,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 感情地朗
读课文,掌握朗读诗歌的技巧。
3、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音:
磅礴( )( )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 páng bó
pēng pài
pò diān
lán b?
zhuó zhàng自 读 思 考1、这首诗由诵词和歌词两个部分组成,朗颂词部分起什么作用?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3、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诗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诗人从哪些方面歌颂了黄河?
4、歌词的最后四句没有写黄河,可否删去?为什么?
5、诗人为什么歌颂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黄 河 颂
光 未 然诵词 歌词  点题、概括黄河
特点、提纲挈领,
引出下面的唱词。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 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描绘
形象
气势激励着中华民族
保卫着中华民族
养育了中华民族
保卫黄河
保卫祖国美读诗歌--体味黄河雄壮气势朗读指导:
1、感情处理: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
要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2、读准字音、注意停顿、重音、语速、
语调的处理。
3、朗颂词与歌词之间停顿较长,以示区别。
4、“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
得深沉,声音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朗读课文品析交流 请同学们使用以下句式表述自己对本诗的品析,
并联系实际谈谈学习体会:

1、 “我喜欢本诗中的 这一句,
因为这一句写出了(表达了)(表现了)
。学习了这首诗,我认识到
(体会到)           。
2、以“ 啊,黄河!你是____________,我要为你________
________”的句式说话,表达你对黄河的感情.作 业1、朗读《黄河颂》。
2、积累有关描写,歌颂黄河的诗句,语段.
3、以“ 啊,黄河!你是____________,我要 为你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写话,表达你对黄河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