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课程标准: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2.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即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这三块内容之间因果相连,《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起因。
3.学情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戊戌变法兴起,上课过程中要加深学生的历史脉络。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侵略方式。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及准备
1.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2.教学准备:准备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史料。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七子之歌·台湾》,展示丘逢甲《春愁》、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学生活动】探究这两首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的历史事件,感受作者对祖国领土丧失的悲愤心情和盼望早日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愿望,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
【教师活动】介绍甲午中日战争前的背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扩张侵略的道路。展示材料,提问:此时的清政府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学生活动】回答:当时的清政府朝政腐败,挥霍无度;军备废弛。
【教师活动】展示地图,简述甲午中日战争的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教师活动】结合地图,简述甲午中日战争的第一阶段: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的经过。播放“黄海海战”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在这场战争所显示出来的顽强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师活动】展示旅顺大屠杀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的含义。
【学生活动】研读材料,回答: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践踏。
【教师活动】简述威海卫战役的过程,提出问题: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回答: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侵略中国的,中国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海洋防卫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有重要作用。
【教师活动】以表格的形式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目标导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教师活动】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学生活动】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得出结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目标导学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教师活动】简述“三国干涉还辽”的原因和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方式。
【学生活动】分析《时局图》,了解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
【教师活动】分析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和实质。
课堂小结
梳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方式。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