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1953年
1949年
建国初期外交成就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苏建交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1955年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屈辱外交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①背景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葡)
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为什么用“恢复”而不是“加入”?
联 合 国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随着新中国国际威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正义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美国伙同日本提出双重代表权议案,遭到中国政府严正拒绝和驳斥。
双重代表方案遭中方拒绝
1961——1971年历届联合国大会“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下表)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②时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第26届联合国大会,对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行表决。10月25日,大会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压倒多数,通过了阿等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③会议:
1971年10月
压倒性通过——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年11月《时代周刊》封面
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The Chinese are coming)
提案通过后,出席联大的各友好国家的表热烈鼓掌欢呼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
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 意义:
中国重返联合国以来,中国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与联合国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资金来源国和出兵大国
推动南南合作
粮食援助
中国助力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联合国事业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支柱,发挥着核心作用。
——建国70周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助力全球抗疫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应对巴以冲突,中国展现大国担当
作为安理会5月轮值主席,外长王毅于16日,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局势召开的紧急公开会议并发言,呼吁立即停火止暴,维护公平正义。
2021年5月10升级
中方将向巴方提供100万美元紧急人道现汇援助。
建国初美国对华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外交孤立的政策。
例: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例:不与中国建交
1950年12月《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原因
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要作用
美苏争霸、美国不利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 …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原因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由于苏联的军事威胁,改变两面受敌的严峻的外部安全环境 ,成为中国改变与美国关系最为现实和紧迫的推动因素。
——《中美系系正常化进程中的苏联因素》
中美建交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毛泽东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原因
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要作用
美苏争霸、美国不利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综合国力
国际形势
国家利益
美国人可以踏上月球,
却无法踏上中国的土地。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实现了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
庄则栋(左)向科恩赠送绣有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
周恩来总理亲自会见了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和随行记者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周恩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建交过程
①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1971年7月9日,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即将访华。这一消息,震惊世界。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博士
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举行会谈
基辛格访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②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欢迎。尼克松成为第一个踏上新中国土地的美国总统
中美建交过程
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破冰之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尼克松访华成果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右)
周恩来宴请尼克松
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在赴杭州飞机上
尼克松夫妇游览长城
尼克松访华或发表《联合公报》意义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建交过程
尼克松访华——改变世界的一周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美国方面声明
一次握手,跨越了最辽阔的海洋;一次旅行,破除了最深厚的坚冰;一份公报,震撼着世界的格局。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七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③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过程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28日-2月5日,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
中美建交的政治前提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正式建交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建交过程
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新时代的中美关系——
互相尊重、互利共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50年来,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但总体不断前行,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促进了世界的繁荣稳定。
——2021年国家副主席王岐山 “乒乓外交”50周年致辞。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可促国之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27日 接见田中角荣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多次会谈,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
中日建交
在所有背信弃义的人中,小日本是最坏的一个。
——基辛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日建交
我们要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使中日关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
——2019年习近平
新时代中日 关系
菅直人
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岸田文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日建交
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引发了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971-1972年有20多个国家同中国建交,打开了我国外交事业新局面。
与中国建交热潮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总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形成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①外交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外交原则:
形成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③全方位外交
大国是关键
同世界所有重要力量都发展外交关系,同步前进。
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关系
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 邻友好关系
周边是首要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最重要支柱。——古特雷斯
多边是重要舞台
作为多边机制的坚定捍卫者,中国为提升联合国的权威性和凝聚力,贡献了从思想到行动、从理念到方案的一系列中国智慧,受到广泛赞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外交布局
习近平用自信、诚实、务实的外交风范,用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扩大中国“朋友圈”。
习式外交
具体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破浪前行,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形成一大批新成果。
①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2019年9月27日,中国同基里巴斯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
中国朋友圈
截止2020年3月还没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和地区有:
1、亚洲:不丹
2、欧洲:梵蒂冈
3、非洲:斯威士兰
4、大洋洲:图瓦卢、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
5、北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6、南美洲:巴拉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②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具体成就
你知道变些图标代表哪些国际组织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具体成就
③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中国北京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亚信峰会
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
为世界谋大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助力国际减贫进程
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点亮互联网之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72年
1971年
中国外交事业发展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扬眉吐气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1979年
打破坚冰、化敌为友
尼克松访华
全方位外交
合作共赢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外交事业的发展
(1)形成过程
(3)具体成就
2.中美建交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0世纪
70年代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方位外交
3.中日建交
(1)建国初美国对华政策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3)中美建交过程
(2)外交布局
(4)意义
20世纪70年代初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