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七下·涟源期末)联合S环境规划署将每年的6月5日设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今年中国的环境日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A.人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用于城市建设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
C.雄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D.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多步行多骑车少开车,减少尾气
2.(2018八下·洛宁期末)下列不是优生、优育措施的是( )
A.产前检查 B.禁止近亲结婚
C.遗传咨询 D.禁止同姓的男女结婚
3.(2018七下·天门期末)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为增加土地资源,围湖填海造地
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
4.(2019八上·响水期末)下列各种人类的行为中,有利于生物圈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5.(2018·烟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做 法符合要求的是( )
A.退耕还林 B.围湖造田 C.填海盖楼 D.引进新物种
6.(2018七上·铁力期中)我国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7.(2018七上·潮州期中)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
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8.(2018七上·阳江月考)我国草场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雨水不足 B.狂风侵蚀 C.过度放牧 D.自然灾害
9.(2018七上·阳江月考)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破坏了生态平衡。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10.(2018·宣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废旧电池不乱扔 B.不随地吐痰
C.向车外随意扔垃圾 D.不焚烧农作物秸秆
二、判断题
11.(2017七下·定西期末)为了避免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就应该把垃圾集中埋在一块地里。(判断对错)
12.(2018七下·北流期末)人类现在已经强大到能够改变生物圈的面貌.(判断对错)
13.(2017七下·泸县期末)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些破坏是可以修复的.(判断对错)
14.(2017七上·龙海期末)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好方法.(判断对错)
15.(2015七上·玛纳斯期中)导致我国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
三、综合题
16.(2018·湘西)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个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请结合下图分析回答:
(1)我国从 年开始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判断的理由是 。
(2)我国由于长期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家庭的格局是“四二一”,即祖辈4人,父辈2人,子代1人。你认为,这可能会带来怎样的问题?(写两点) 。
17.(2017七下·南宁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你生活的社区或你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至少答两点)
(2)在保护生物圈的活动中,你能做什么?说说你的做法或打算(至少答两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容易破坏生态平衡,A符合题意;
B、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能量利用率,B不符合题意;
C、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减少环境污染,C不符合题意;
D、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倡导低碳生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2.【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A、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可以避免对胎位不正、脐带缠脖等的伤害,A不符合题意;
B、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是优生优育措施,B不符合题意;
C、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C不符合题意;
D、禁止同姓的男女结婚,无科学道理,不属于优生的措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3.【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这样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较少污染保护环境,A符合题意;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为增加土地资源,填海造地,会破坏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生活中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磷等,不经过处理就排到湖泊、河流中,会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C不符合题意;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这样是植物类型变得相对单一,生态系统更容易被破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
4.【答案】A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选项中的砍伐森林、排放污水、排放废气都会导致生物种类数量的减少,破坏生物圈的稳定;而植树造林,会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有利于生物圈的稳定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树造林在生物圈稳定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因此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保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稳定 。 另外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和渗透作用吸收和排出水分,保持自然界水分的平衡,对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也非常重要, 还能净化环境减小污染,有的植物(如大豆)能够进行生物固氮,为生物提供氮元素。
5.【答案】A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围湖造田、填海盖楼、引进新物种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环境的恶化,不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退耕还林有利于环境的绿化和保护,有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 植树造林、 养花种草 ;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等等。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
6.【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晚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推行晚育。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
(2)晚育: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按这个法定年龄推迟2——3年以上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达到晚婚年龄后初次生育子女的为晚育。
(3)优生:是指生育身体健康、智力发达的后代,防止因遗传性、先天性和产伤性等因素导致生育痴呆、有精神类疾病和有其他缺陷的后代。
(4)少生:就是让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从过去的多生多育降到少生少育,稳定低生育水平。
7.【答案】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围湖造田往往会损害湖泊的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的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平衡失调;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以及烟气中的二噁英类剧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喷药灭虫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剧毒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因此这些活动都会对生物圈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C
【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 植树造林、 养花种草 ;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等等。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
8.【答案】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
故答案为:C
【分析】目前,我国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有160多万平方千米.风沙蔓延导致许多地方的牧场、良田和村庄被毁坏、埋没.
9.【答案】A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故答案为:A
【分析】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10.【答案】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乱丢弃会污染环境,符合环保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
B.痰中可能含有一些治病的病菌,随地吐痰会导致一些病菌随着飞沫到达健康人的身上,符合环保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
C.随意扔垃圾都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表现,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故C符合题意。
D.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符合环保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保理念除了平常所熟知的各种类型的环境保护概念之外,还包括地域性或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总之环保理念就是人类与自然互助,文明共环境和谐,让地球生机勃勃,让家园绿意融融 。根据是否能达到这一理念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生活垃圾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如对有机垃圾 进行堆肥发酵处理,把有机垃圾制成农田用肥和绿化用肥,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既省下了土地,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再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利于经济,社会与坏境的和谐,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可以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圈.而把垃圾集中埋在一 块地里,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尤其是废电池等能污染土壤、地下水源,危害很大,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经过若干万年,古人制造的工具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而且能够用火,其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已从童年时代自然界的弱者变成了强者。现在,人类已经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了。因此人类现在已经强大到能够改变生物圈的面貌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当人类的破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结果是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有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有些是可以修复的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污水处理厂可以防治水污染等,但是环境修复的难度和代价非常大.因此人类要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故此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为提高粮食产量,人们就大规模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过度捕捞,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这些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围湖造田,开垦草原,过度捕捞,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这些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人类活动破坏环境的例子主要体现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方面,尤其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破坏了生物生活和生存的环境,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6.【答案】(1)2005;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比达11%
(2)老年人无人照料;影响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1)我国从2005年开始已经步人了老龄化社会,判断的理由是 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比达11%。(2)我国由于长期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家庭的格局是“四二一”,即祖辈4人,父辈2人,子代1人。这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老年人无人照料、影响社会的发展。
【分析】1、从图上可以读出我国人口在2005年时,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1%,超过了联合国的传统标准10%。
2、四二一家庭,指由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四人,父亲、母亲二人和一个独生子女所构成的金字塔形的家庭。当前中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根据这一生育政策,人们从家庭的角度推算出所谓四二一家庭结构。由此而担心将来由两个劳动力抚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负担太重,抚养系数过大。
17.【答案】(1)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焚烧垃圾、倾倒生活污水
(2)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宣传垃圾分类放置的好处,爱护花草,绿化环境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1)生活的社区中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有: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焚烧垃圾、倾倒生活污水(至少答两点).(2)在保护生物圈的活动中,我要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宣传垃圾分类放置的好处,爱护花草,绿化环境(至少答两点).
故答案为:(1)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焚烧垃圾、倾倒生活污水(2)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宣传垃圾分类放置的好处,爱护花草,绿化环境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在:(1)乱砍滥伐(2)乱捕滥杀(3)生物入侵(4)环境污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七下·涟源期末)联合S环境规划署将每年的6月5日设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今年中国的环境日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A.人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用于城市建设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
C.雄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D.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多步行多骑车少开车,减少尾气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容易破坏生态平衡,A符合题意;
B、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能量利用率,B不符合题意;
C、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减少环境污染,C不符合题意;
D、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倡导低碳生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2.(2018八下·洛宁期末)下列不是优生、优育措施的是( )
A.产前检查 B.禁止近亲结婚
C.遗传咨询 D.禁止同姓的男女结婚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A、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可以避免对胎位不正、脐带缠脖等的伤害,A不符合题意;
B、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是优生优育措施,B不符合题意;
C、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C不符合题意;
D、禁止同姓的男女结婚,无科学道理,不属于优生的措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3.(2018七下·天门期末)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为增加土地资源,围湖填海造地
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这样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较少污染保护环境,A符合题意;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为增加土地资源,填海造地,会破坏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生活中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磷等,不经过处理就排到湖泊、河流中,会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C不符合题意;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这样是植物类型变得相对单一,生态系统更容易被破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
4.(2019八上·响水期末)下列各种人类的行为中,有利于生物圈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选项中的砍伐森林、排放污水、排放废气都会导致生物种类数量的减少,破坏生物圈的稳定;而植树造林,会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有利于生物圈的稳定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树造林在生物圈稳定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因此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保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稳定 。 另外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和渗透作用吸收和排出水分,保持自然界水分的平衡,对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也非常重要, 还能净化环境减小污染,有的植物(如大豆)能够进行生物固氮,为生物提供氮元素。
5.(2018·烟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做 法符合要求的是( )
A.退耕还林 B.围湖造田 C.填海盖楼 D.引进新物种
【答案】A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围湖造田、填海盖楼、引进新物种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环境的恶化,不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退耕还林有利于环境的绿化和保护,有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 植树造林、 养花种草 ;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等等。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
6.(2018七上·铁力期中)我国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晚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推行晚育。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
(2)晚育: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按这个法定年龄推迟2——3年以上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达到晚婚年龄后初次生育子女的为晚育。
(3)优生:是指生育身体健康、智力发达的后代,防止因遗传性、先天性和产伤性等因素导致生育痴呆、有精神类疾病和有其他缺陷的后代。
(4)少生:就是让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从过去的多生多育降到少生少育,稳定低生育水平。
7.(2018七上·潮州期中)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
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答案】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围湖造田往往会损害湖泊的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的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平衡失调;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以及烟气中的二噁英类剧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喷药灭虫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剧毒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因此这些活动都会对生物圈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C
【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 植树造林、 养花种草 ;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等等。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
8.(2018七上·阳江月考)我国草场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雨水不足 B.狂风侵蚀 C.过度放牧 D.自然灾害
【答案】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
故答案为:C
【分析】目前,我国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有160多万平方千米.风沙蔓延导致许多地方的牧场、良田和村庄被毁坏、埋没.
9.(2018七上·阳江月考)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破坏了生态平衡。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答案】A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故答案为:A
【分析】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10.(2018·宣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废旧电池不乱扔 B.不随地吐痰
C.向车外随意扔垃圾 D.不焚烧农作物秸秆
【答案】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乱丢弃会污染环境,符合环保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
B.痰中可能含有一些治病的病菌,随地吐痰会导致一些病菌随着飞沫到达健康人的身上,符合环保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
C.随意扔垃圾都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表现,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故C符合题意。
D.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符合环保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保理念除了平常所熟知的各种类型的环境保护概念之外,还包括地域性或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总之环保理念就是人类与自然互助,文明共环境和谐,让地球生机勃勃,让家园绿意融融 。根据是否能达到这一理念进行分析判断。
二、判断题
11.(2017七下·定西期末)为了避免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就应该把垃圾集中埋在一块地里。(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生活垃圾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如对有机垃圾 进行堆肥发酵处理,把有机垃圾制成农田用肥和绿化用肥,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既省下了土地,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再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利于经济,社会与坏境的和谐,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可以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圈.而把垃圾集中埋在一 块地里,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尤其是废电池等能污染土壤、地下水源,危害很大,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
12.(2018七下·北流期末)人类现在已经强大到能够改变生物圈的面貌.(判断对错)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经过若干万年,古人制造的工具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而且能够用火,其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已从童年时代自然界的弱者变成了强者。现在,人类已经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了。因此人类现在已经强大到能够改变生物圈的面貌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当人类的破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结果是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
13.(2017七下·泸县期末)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些破坏是可以修复的.(判断对错)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有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有些是可以修复的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污水处理厂可以防治水污染等,但是环境修复的难度和代价非常大.因此人类要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故此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14.(2017七上·龙海期末)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好方法.(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为提高粮食产量,人们就大规模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过度捕捞,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这些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围湖造田,开垦草原,过度捕捞,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这些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
15.(2015七上·玛纳斯期中)导致我国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人类活动破坏环境的例子主要体现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方面,尤其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破坏了生物生活和生存的环境,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综合题
16.(2018·湘西)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个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请结合下图分析回答:
(1)我国从 年开始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判断的理由是 。
(2)我国由于长期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家庭的格局是“四二一”,即祖辈4人,父辈2人,子代1人。你认为,这可能会带来怎样的问题?(写两点) 。
【答案】(1)2005;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比达11%
(2)老年人无人照料;影响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1)我国从2005年开始已经步人了老龄化社会,判断的理由是 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比达11%。(2)我国由于长期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家庭的格局是“四二一”,即祖辈4人,父辈2人,子代1人。这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老年人无人照料、影响社会的发展。
【分析】1、从图上可以读出我国人口在2005年时,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1%,超过了联合国的传统标准10%。
2、四二一家庭,指由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四人,父亲、母亲二人和一个独生子女所构成的金字塔形的家庭。当前中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根据这一生育政策,人们从家庭的角度推算出所谓四二一家庭结构。由此而担心将来由两个劳动力抚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负担太重,抚养系数过大。
17.(2017七下·南宁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你生活的社区或你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至少答两点)
(2)在保护生物圈的活动中,你能做什么?说说你的做法或打算(至少答两点).
【答案】(1)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焚烧垃圾、倾倒生活污水
(2)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宣传垃圾分类放置的好处,爱护花草,绿化环境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1)生活的社区中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有: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焚烧垃圾、倾倒生活污水(至少答两点).(2)在保护生物圈的活动中,我要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宣传垃圾分类放置的好处,爱护花草,绿化环境(至少答两点).
故答案为:(1)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焚烧垃圾、倾倒生活污水(2)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宣传垃圾分类放置的好处,爱护花草,绿化环境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在:(1)乱砍滥伐(2)乱捕滥杀(3)生物入侵(4)环境污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