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2.3 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苏州期中)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答案】C
【知识点】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功
【解析】【解答】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其高低与机械做功的多少无关,A不符合题意;
B.机械做的功多,但不知道做的是总功还是有用功,机械效率无法确定,B不符合题意;
C.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C符合题意;
D.做功越快的机械说明功率大,但有用功和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不能表示做功的快慢和多少.
2.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的滑轮组越省力
B.机械效率越高的滑轮组做功越快
C.机械效率越高的滑轮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大
D.有用功做得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答案】C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 , 说明机械效率越高。 机械省力与否与机械效率没有关系,A不合题意;
B、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 而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功率,和机械效率没有关系,B不合题意;
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 总功不确定的情况下 , 有用功越多 , 机械效率不一定高,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与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②机械省力与否与机械效率没有关系;
③功率描述的是做功快慢,机械效率与功率大小无关..
3.(2018八下·陆川期末)已知甲、乙两种机械在做功过程中,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大,这表明( )
A.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B.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甲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乙大
D.甲做的额外功比乙做的额外功少
【答案】C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A、在物理学中,我们用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快。而机械效率大的功率不一定大,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如果甲、乙两种机械做的总功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高,甲做的有用功就比乙做的有用功多。如果不指明甲、乙两种机械做的总功多少情况下,只凭机械效率高低无法判断谁做的有用功多,B不符合题意;
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甲的机械效率比乙大,表明甲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乙大,C符合题意;
D、如果甲、乙两种机械做的总功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高,甲做的额外功就比乙做的额外功少。如果不指明甲、乙两种机械做的总功多少情况下,只凭机械效率高低无法判断谁做的额外功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4.(2018九上·扬州期中)下列关于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
B.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功率越大
C.单位时间做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的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D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与做功的快慢没有关系,A说法错误;与省力与费力也没有关系,B说法错误;跟做功快慢无关,即单位时间做功多少无关,C说法错误;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则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总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5.两台机械所做的总功之比为2:1,它们的机械效率之比为4:3,则它们所做的有用功之比( )
A.2:1 B.3:4 C.8:3 D.3:2
【答案】C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W1:W2=2:1,η1:η2=4:3,
由机械效率公式得:W有1=W1η1,W有2=W2η2,所以,。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分别计列出两台机械所做的有用功的表达式,再利用总功、机械效率的比值求解。
6.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 定、 动、 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组< 动< 定 B. 定< 动< 组
C. 动< 定< 组 D. 定< 组< 动
【答案】A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三种情况下做的有用功相同,大小都为W有用;
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使用滑轮做的额外功:W额=G轮h,
又∵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动滑轮的个数为0、1、2,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做的额外功:W额1<W额2<W额3,
∵W总=W有用+W额,
∴三种情况下做的总功:W定<W动<W组,
,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定>η动>η组。
故答案为:A。
【分析】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由题知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额外功W额=G轮h,知道使用动滑轮的个数,可以得出做的额外功的大小关系,由于W总=W有用+W额,可以得出所做的总功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效率公式比较三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高低。
7.(2018九上·广州月考)如图所示的每个滑轮质量相同,用它们提起同一重物,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提升相同的重物至同一高度时,所做有用功相同,使用滑轮或滑轮组时所做的额外功主要是克服动滑轮重和绳重、摩擦所做的功,ACD中都需要提升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B中是一个定滑轮,额外功最少,根据 可知机械效率较高。
故答案为:B。
【分析】使用滑轮或滑轮组时所做的额外功主要是克服动滑轮重和绳重、摩擦所做的功,据此结合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比较即可.
8.(2019九上·花都期中)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则( )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答案】B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由定滑轮的使用特点知道,绳重和摩擦力不计,甲图中手的拉力是:F甲 = ,乙图中手的拉力是:F乙 =G,并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动滑轮重小于物重,所以F乙>F甲;由图知道,由于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故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大;由于要克服动滑轮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由 知道,定滑轮的机械效率高,即η乙>η甲,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分析即可,使用动滑轮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在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所做的总功多.
9.(2018九上·武邑月考)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货物,动滑轮重为20牛顿,绳与动滑轮间的摩擦及绳子重不计。第一次把重为1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把重为2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则( )
A.η1<η2 B.η1>η2
C.η1=η2 D.η1和η2的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两次拉升重物,都是用同一个滑轮组,故额外功是相同的;但第一次是提升100N的重物,第二次是提升200N的重物,故第二次的有用功更多。所以第二次的机械效率比第一次机械效率大。
故答案为:A.
【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一是看有用功--重物被提升所做的功;二是看额外功--提升动滑轮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10.(2018九上·新吴期中)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重、摩擦不计),若G1>G2,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1、W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答案】A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且G1>G2,根据W有=Gh可知,有用功的关系为:W1>W2;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组,绳重和摩擦不计,额外功相同,根据W总=W有用+W额外可知W总1>W总2, 可知,η1>η2.所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功的大小,根据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机械效率,并比较。
二、填空题
11.(2018九上·宜兴月考)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1.5kg的物体匀速提高0. 5 m,拉力F为10N,则总功为 J,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若增加所提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 (变大/变小/不变)。(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l0N/kg)
【答案】10;75%;减小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0.5m=1m,.有用功为:W有用=Gh=mgh=1.5kg×10N/kg×0.5m=7.5J;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10N×1m=1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00%=75%;(3) 增加所提动滑轮的重力,额外功增加,有用功不增加,据η= 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减小。
故答案为:10;75%;减小.
【分析】利用W=Gh=mgh求有用功;拉力端移动距离s=2h,利用W=Fs求总功,再利用效率公式η=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合题意,利用η= 分析理解.
12.(2018九上·宜兴期中)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350N的物体,物体在10s内竖直上升了1m,人拉绳的力为250N,试问: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动滑轮重 (不计绳重和摩擦)
【答案】50;70%;150N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已知:物体的重力为G=350N,时间t=10s,上升高度h=1m,人拉绳的力为F=250N,n=2
(1)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2h=2×1m=2m,拉力做功: W总=Fs=250N×2m=500J,拉力做功功率为:P= ==50W;
(2)对物体做有用功:W有=Gh=350N×1m=35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70%
(3)∵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W额=W总 W有=500J 350J=150J,∵W额=G轮h ∴G轮= = 150N.
【分析】根据滑轮组的特点s=2h,W有=Gh,W额=W总 W有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动滑轮重.
13.(2019九上·荔湾期末)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完全不同的滑轮组,分别匀速竖直向上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 已知 F1:F2=5:2,则:两个滑轮组所做有用功之比是 W 甲有用:W 乙有用= ;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之比 η 甲:η 乙=
【答案】1:1;3:5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Gh,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分别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所以W甲有用=W乙有用,故W甲有用:W乙有用=1:1;甲滑轮组中n甲=2,乙滑轮组中n乙=3,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甲=2h,s乙=3h,所以s甲:s乙=2h:3h=2:3,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之比= ====.
故答案为:1:1;3:5。
【分析】根据有用功的计算公式W有=Gh可知有用功之比;由s=nh可得拉力端移动距离之比,已知拉力大小关系,再利用η=求机械效率之比。
14.(2018·淮安)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lmi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是 J,工人做功的功率是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答案】2400;50;80%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1)有用功:W有用=Gh=400N×6m=2400J;(2)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6m=12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50N×12m=3000J,工人做功的功率:P=
=
=50W;(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80%。
故答案为:2400;50;80%。
【分析】根据W有用=Gh求出有用功;根据s=nh求出拉力移动距离,再根据W总=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根据P=
求出工人做功的功率;根据η=求出机械效率.
15.(2018·眉山)如图所示,一同学在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重物时,记录下了绳子自由端拉力F与对应所提升的物体的重力G,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绳子自由端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式为F= ;当物体重力G=10N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答案】0.5G+0.3N;94.3%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重力G每增大1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增大0.5N,所以F与G成一次函数关系,设F与G关系的表达式为F=kG+b,由表格第一组数据,当G=1N,F=0.8N,则:0.8N=k×1N+b﹣﹣①由表格第三组数据,当G=3N,F=1.8N,则:1.8N=k×3N+b﹣﹣﹣②,②﹣①可得k=0.5, b=0.3N,所以拉力F与物体所受重力G的关系式:F=0.5G+0.3N;当物体重力G=10N时,此时的拉力:F=0.5×10N+0.3N=5.3N;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94.3%
故答案为:0.5G+0.3N;94.3%.
【分析】分析比较F随G的变化特点,借助数学方法可以解题;根据物体的重力求出拉力的大小,然后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三、计算题
16.(2019九上·花都期中)如图所示,斜面高为2m,小兵同学用绳子在1min内将重为450N的木箱沿斜面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物体沿斜面移动了4 m,拉力大小为300N,绳重不计。求:
(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的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4)拉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1)解:由W=Gh可知,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是:W有用=Gh=450N×2m=900J
(2)解:由W=Fs可知,拉力做的功是:W =Fs=300N×4m=1200J
(3)解:斜面的机械效率是:η=
(4)解:由 知道,拉力做功的功率: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1)根据W=Gh求出有用功;
(2)利用W=Fs求出总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4)利用 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17.(2018九上·扬州期中)如图,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1000N重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所用的时间是15s,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
(2)工人做有用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解: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 得,
动滑轮重:
=nF =3×400N 1000N=200N
答:动滑轮重为200N
(2)解:拉力做的有用功:
=Gh=1000N×3m=3000J,
工人做有用功的功率:
=200W.
答:工人做有用功的功率为200W
(3)解: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3m=9m,
拉力做的总功:
=Fs=400N×9m=3600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3.3%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3.3%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上有几股绳,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滑轮上总重的几分之一,根据拉力和物体重力可以计算滑轮重力;
(2)根据物体重力和升高的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利用功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功率;3,拉力和绳子拉长的长度的乘积计算总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机械效率。
四、实验探究题
18.小周同学在学过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 ”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小车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斜需倾斜程度 小车重G/N 小车上升高试h/m 沿斜面拉力F/N 小车行色匆匆 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 W总/J 机械效率
较缓 10 0.1 3 1 1 3 33%
较陡 10 0.2 4 1
最陡 10 0.4 6 1 4 6 67%
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回答:
(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 ,总功为 ,机械效率为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小周提出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
(3)如果小周还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答案】(1)2J;4J;50%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3)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知识点】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W有用 =GH=10N×0.2m=2J ,
总功W总=FS=4N×1m=4J ,
机械效率;
(2)分析表中的机械效率的值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3)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 , 需要使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 , 同时控制小车上升的高度(或小车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而改变物体的重力。
故答案为:(1)2J ; 4J ; 50% ;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3)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分析】(1)结合表中的数据,利用公式W=Gh计算出有用功,利用公式W=Fs计算总功,再根据公式计算机械效率;
(2)分析表格中数据 , 斜面的倾斜程度逐渐变大 , 比较机械效率的值,得出结论;
(3)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 , 需要使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 , 同时控制小车上升的高度(或小车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而改变物体的重力 , 分别测量不同重力时斜面的机械效率 , 分析得出结论。
19.(2018·南通)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绳端移动距离为 m.
(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 N.
【答案】(1)匀速;0.3
(2)80
(3)增加物重;1
【知识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只有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拉力大小不变,所以,应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3,所以,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是:s=3h=3×0.10m=0.3m;(2)由表格数据知道,第3次测量中,有用功是:W有用=Gh=6N×0.10m=0.60J;总功是:W总=Fs=2.5N×0.30m=0.75J;所以,机械效率是:η3 =W有用/W总×100%=0.60J/0.75J×100%=80%(3)分析1、2、3次数据知道,同一滑轮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增加物重可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于物体越重时,对滑轮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第一次实验受摩擦力的影响最小,故由第一次实验数据,忽略摩擦力的影响时,计算的滑轮的重力是:G动=nF-G物=3×1N-2N=1N,所以,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1N。
【分析】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涉及到注意事项(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竖直匀速向上拉动)、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机械效率的计算等知识.
五、解答题
20.(2017八上·启东开学考)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20 kg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220N,物体提升的高度为2m.求此过程中的有用功、总功和定滑轮的机械效率(g取10N/kg).
【答案】解:W有=Gh=mgh=20kg×10N/kg×2m=400J;
定滑轮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h=2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20N×2m=440J;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400J∕440J=90.9%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定滑轮机械效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知道对物体做有用功,拉力做总功。
21.(2017八下·路南期末)用滑轮组把重720N的货物匀速提高10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总功和额外功各是多少?
【答案】解: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 =Gh=720N×10m=7.2×103 J;由η=W有用/W总可得总功:W总 =W有用/η=7200J/60%=1.2×104 J;滑轮组做的额外功:W额 =W总 -W有 =1.2×104 J-7.2×103 J=4.8×103 J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分析】1、根据W有 =Gh代入数值直接可求所做的有用功;2、根据η=W有用/W总可得:W总 =W有用/η代入可求解总功,再由W额 =W总 -W有可计算额外功.
1 /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2.3 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苏州期中)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2.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的滑轮组越省力
B.机械效率越高的滑轮组做功越快
C.机械效率越高的滑轮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大
D.有用功做得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3.(2018八下·陆川期末)已知甲、乙两种机械在做功过程中,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大,这表明( )
A.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B.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甲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乙大
D.甲做的额外功比乙做的额外功少
4.(2018九上·扬州期中)下列关于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
B.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功率越大
C.单位时间做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的机械效率越高
5.两台机械所做的总功之比为2:1,它们的机械效率之比为4:3,则它们所做的有用功之比( )
A.2:1 B.3:4 C.8:3 D.3:2
6.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 定、 动、 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组< 动< 定 B. 定< 动< 组
C. 动< 定< 组 D. 定< 组< 动
7.(2018九上·广州月考)如图所示的每个滑轮质量相同,用它们提起同一重物,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8.(2019九上·花都期中)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则( )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9.(2018九上·武邑月考)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货物,动滑轮重为20牛顿,绳与动滑轮间的摩擦及绳子重不计。第一次把重为1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把重为2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则( )
A.η1<η2 B.η1>η2
C.η1=η2 D.η1和η2的关系无法确定
10.(2018九上·新吴期中)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重、摩擦不计),若G1>G2,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1、W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二、填空题
11.(2018九上·宜兴月考)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1.5kg的物体匀速提高0. 5 m,拉力F为10N,则总功为 J,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若增加所提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 (变大/变小/不变)。(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l0N/kg)
12.(2018九上·宜兴期中)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350N的物体,物体在10s内竖直上升了1m,人拉绳的力为250N,试问: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动滑轮重 (不计绳重和摩擦)
13.(2019九上·荔湾期末)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完全不同的滑轮组,分别匀速竖直向上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 已知 F1:F2=5:2,则:两个滑轮组所做有用功之比是 W 甲有用:W 乙有用= ;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之比 η 甲:η 乙=
14.(2018·淮安)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lmi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是 J,工人做功的功率是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15.(2018·眉山)如图所示,一同学在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重物时,记录下了绳子自由端拉力F与对应所提升的物体的重力G,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绳子自由端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式为F= ;当物体重力G=10N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三、计算题
16.(2019九上·花都期中)如图所示,斜面高为2m,小兵同学用绳子在1min内将重为450N的木箱沿斜面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物体沿斜面移动了4 m,拉力大小为300N,绳重不计。求:
(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的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4)拉力做功的功率。
17.(2018九上·扬州期中)如图,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1000N重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所用的时间是15s,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
(2)工人做有用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实验探究题
18.小周同学在学过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 ”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小车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斜需倾斜程度 小车重G/N 小车上升高试h/m 沿斜面拉力F/N 小车行色匆匆 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 W总/J 机械效率
较缓 10 0.1 3 1 1 3 33%
较陡 10 0.2 4 1
最陡 10 0.4 6 1 4 6 67%
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回答:
(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 ,总功为 ,机械效率为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小周提出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
(3)如果小周还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19.(2018·南通)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绳端移动距离为 m.
(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 N.
五、解答题
20.(2017八上·启东开学考)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20 kg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220N,物体提升的高度为2m.求此过程中的有用功、总功和定滑轮的机械效率(g取10N/kg).
21.(2017八下·路南期末)用滑轮组把重720N的货物匀速提高10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总功和额外功各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功
【解析】【解答】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其高低与机械做功的多少无关,A不符合题意;
B.机械做的功多,但不知道做的是总功还是有用功,机械效率无法确定,B不符合题意;
C.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C符合题意;
D.做功越快的机械说明功率大,但有用功和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不能表示做功的快慢和多少.
2.【答案】C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 , 说明机械效率越高。 机械省力与否与机械效率没有关系,A不合题意;
B、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 而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功率,和机械效率没有关系,B不合题意;
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 总功不确定的情况下 , 有用功越多 , 机械效率不一定高,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与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②机械省力与否与机械效率没有关系;
③功率描述的是做功快慢,机械效率与功率大小无关..
3.【答案】C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A、在物理学中,我们用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快。而机械效率大的功率不一定大,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如果甲、乙两种机械做的总功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高,甲做的有用功就比乙做的有用功多。如果不指明甲、乙两种机械做的总功多少情况下,只凭机械效率高低无法判断谁做的有用功多,B不符合题意;
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甲的机械效率比乙大,表明甲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乙大,C符合题意;
D、如果甲、乙两种机械做的总功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高,甲做的额外功就比乙做的额外功少。如果不指明甲、乙两种机械做的总功多少情况下,只凭机械效率高低无法判断谁做的额外功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4.【答案】D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与做功的快慢没有关系,A说法错误;与省力与费力也没有关系,B说法错误;跟做功快慢无关,即单位时间做功多少无关,C说法错误;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则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总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5.【答案】C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W1:W2=2:1,η1:η2=4:3,
由机械效率公式得:W有1=W1η1,W有2=W2η2,所以,。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分别计列出两台机械所做的有用功的表达式,再利用总功、机械效率的比值求解。
6.【答案】A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三种情况下做的有用功相同,大小都为W有用;
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使用滑轮做的额外功:W额=G轮h,
又∵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动滑轮的个数为0、1、2,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做的额外功:W额1<W额2<W额3,
∵W总=W有用+W额,
∴三种情况下做的总功:W定<W动<W组,
,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定>η动>η组。
故答案为:A。
【分析】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由题知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额外功W额=G轮h,知道使用动滑轮的个数,可以得出做的额外功的大小关系,由于W总=W有用+W额,可以得出所做的总功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效率公式比较三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高低。
7.【答案】B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提升相同的重物至同一高度时,所做有用功相同,使用滑轮或滑轮组时所做的额外功主要是克服动滑轮重和绳重、摩擦所做的功,ACD中都需要提升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B中是一个定滑轮,额外功最少,根据 可知机械效率较高。
故答案为:B。
【分析】使用滑轮或滑轮组时所做的额外功主要是克服动滑轮重和绳重、摩擦所做的功,据此结合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比较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由定滑轮的使用特点知道,绳重和摩擦力不计,甲图中手的拉力是:F甲 = ,乙图中手的拉力是:F乙 =G,并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动滑轮重小于物重,所以F乙>F甲;由图知道,由于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故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大;由于要克服动滑轮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由 知道,定滑轮的机械效率高,即η乙>η甲,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分析即可,使用动滑轮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在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所做的总功多.
9.【答案】A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两次拉升重物,都是用同一个滑轮组,故额外功是相同的;但第一次是提升100N的重物,第二次是提升200N的重物,故第二次的有用功更多。所以第二次的机械效率比第一次机械效率大。
故答案为:A.
【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一是看有用功--重物被提升所做的功;二是看额外功--提升动滑轮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10.【答案】A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且G1>G2,根据W有=Gh可知,有用功的关系为:W1>W2;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组,绳重和摩擦不计,额外功相同,根据W总=W有用+W额外可知W总1>W总2, 可知,η1>η2.所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功的大小,根据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机械效率,并比较。
11.【答案】10;75%;减小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0.5m=1m,.有用功为:W有用=Gh=mgh=1.5kg×10N/kg×0.5m=7.5J;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10N×1m=1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00%=75%;(3) 增加所提动滑轮的重力,额外功增加,有用功不增加,据η= 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减小。
故答案为:10;75%;减小.
【分析】利用W=Gh=mgh求有用功;拉力端移动距离s=2h,利用W=Fs求总功,再利用效率公式η=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合题意,利用η= 分析理解.
12.【答案】50;70%;150N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已知:物体的重力为G=350N,时间t=10s,上升高度h=1m,人拉绳的力为F=250N,n=2
(1)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2h=2×1m=2m,拉力做功: W总=Fs=250N×2m=500J,拉力做功功率为:P= ==50W;
(2)对物体做有用功:W有=Gh=350N×1m=35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70%
(3)∵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W额=W总 W有=500J 350J=150J,∵W额=G轮h ∴G轮= = 150N.
【分析】根据滑轮组的特点s=2h,W有=Gh,W额=W总 W有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动滑轮重.
13.【答案】1:1;3:5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Gh,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分别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所以W甲有用=W乙有用,故W甲有用:W乙有用=1:1;甲滑轮组中n甲=2,乙滑轮组中n乙=3,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甲=2h,s乙=3h,所以s甲:s乙=2h:3h=2:3,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之比= ====.
故答案为:1:1;3:5。
【分析】根据有用功的计算公式W有=Gh可知有用功之比;由s=nh可得拉力端移动距离之比,已知拉力大小关系,再利用η=求机械效率之比。
14.【答案】2400;50;80%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1)有用功:W有用=Gh=400N×6m=2400J;(2)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6m=12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50N×12m=3000J,工人做功的功率:P=
=
=50W;(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80%。
故答案为:2400;50;80%。
【分析】根据W有用=Gh求出有用功;根据s=nh求出拉力移动距离,再根据W总=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根据P=
求出工人做功的功率;根据η=求出机械效率.
15.【答案】0.5G+0.3N;94.3%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重力G每增大1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增大0.5N,所以F与G成一次函数关系,设F与G关系的表达式为F=kG+b,由表格第一组数据,当G=1N,F=0.8N,则:0.8N=k×1N+b﹣﹣①由表格第三组数据,当G=3N,F=1.8N,则:1.8N=k×3N+b﹣﹣﹣②,②﹣①可得k=0.5, b=0.3N,所以拉力F与物体所受重力G的关系式:F=0.5G+0.3N;当物体重力G=10N时,此时的拉力:F=0.5×10N+0.3N=5.3N;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94.3%
故答案为:0.5G+0.3N;94.3%.
【分析】分析比较F随G的变化特点,借助数学方法可以解题;根据物体的重力求出拉力的大小,然后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16.【答案】(1)解:由W=Gh可知,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是:W有用=Gh=450N×2m=900J
(2)解:由W=Fs可知,拉力做的功是:W =Fs=300N×4m=1200J
(3)解:斜面的机械效率是:η=
(4)解:由 知道,拉力做功的功率: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1)根据W=Gh求出有用功;
(2)利用W=Fs求出总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4)利用 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17.【答案】(1)解: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 得,
动滑轮重:
=nF =3×400N 1000N=200N
答:动滑轮重为200N
(2)解:拉力做的有用功:
=Gh=1000N×3m=3000J,
工人做有用功的功率:
=200W.
答:工人做有用功的功率为200W
(3)解: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3m=9m,
拉力做的总功:
=Fs=400N×9m=3600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3.3%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3.3%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上有几股绳,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滑轮上总重的几分之一,根据拉力和物体重力可以计算滑轮重力;
(2)根据物体重力和升高的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利用功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功率;3,拉力和绳子拉长的长度的乘积计算总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机械效率。
18.【答案】(1)2J;4J;50%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3)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知识点】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W有用 =GH=10N×0.2m=2J ,
总功W总=FS=4N×1m=4J ,
机械效率;
(2)分析表中的机械效率的值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3)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 , 需要使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 , 同时控制小车上升的高度(或小车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而改变物体的重力。
故答案为:(1)2J ; 4J ; 50% ;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3)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分析】(1)结合表中的数据,利用公式W=Gh计算出有用功,利用公式W=Fs计算总功,再根据公式计算机械效率;
(2)分析表格中数据 , 斜面的倾斜程度逐渐变大 , 比较机械效率的值,得出结论;
(3)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 , 需要使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 , 同时控制小车上升的高度(或小车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而改变物体的重力 , 分别测量不同重力时斜面的机械效率 , 分析得出结论。
19.【答案】(1)匀速;0.3
(2)80
(3)增加物重;1
【知识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只有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拉力大小不变,所以,应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3,所以,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是:s=3h=3×0.10m=0.3m;(2)由表格数据知道,第3次测量中,有用功是:W有用=Gh=6N×0.10m=0.60J;总功是:W总=Fs=2.5N×0.30m=0.75J;所以,机械效率是:η3 =W有用/W总×100%=0.60J/0.75J×100%=80%(3)分析1、2、3次数据知道,同一滑轮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增加物重可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于物体越重时,对滑轮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第一次实验受摩擦力的影响最小,故由第一次实验数据,忽略摩擦力的影响时,计算的滑轮的重力是:G动=nF-G物=3×1N-2N=1N,所以,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1N。
【分析】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涉及到注意事项(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竖直匀速向上拉动)、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机械效率的计算等知识.
20.【答案】解:W有=Gh=mgh=20kg×10N/kg×2m=400J;
定滑轮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h=2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20N×2m=440J;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400J∕440J=90.9%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定滑轮机械效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知道对物体做有用功,拉力做总功。
21.【答案】解: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 =Gh=720N×10m=7.2×103 J;由η=W有用/W总可得总功:W总 =W有用/η=7200J/60%=1.2×104 J;滑轮组做的额外功:W额 =W总 -W有 =1.2×104 J-7.2×103 J=4.8×103 J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分析】1、根据W有 =Gh代入数值直接可求所做的有用功;2、根据η=W有用/W总可得:W总 =W有用/η代入可求解总功,再由W额 =W总 -W有可计算额外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