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广安)“地势高峻,雪山连绵”描述的是我国(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准噶尔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答案】C
【考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地势高峻,雪山连绵”描述的是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准噶尔盆地是面积第二大盆地,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东南丘陵地形多样,以低山丘陵为主,山脉盆谷交错分布。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特征,一般主要从四大地理区域来考查,学生要注意。
2.(2018八下·许昌期末)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有丰富的水源 B.土壤十分肥沃
C.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答案】D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地区由于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发展了种植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故选D。
【点评】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即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海拔较低一点,相对来说气温高一点。
3.(2018八下·容县期末)小明的爸爸准备出差到外地,而现在正处于夏季,可小明的爸爸准备了一大包衣服,小明猜想爸爸的出差地点是( )
A.北京 B.广州 C.拉萨 D.乌鲁木齐
【答案】C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小明的爸爸准备出差工到外地,在夏季时却准备一大包衣服,说明小明爸爸去的地方是气温低的地方,夏季时我国普遍高温,只有地势高的青藏地区,因海拔高,是气温最低的地方,故选C.
【点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4.(2018七下·颍东期末)青藏高原于同纬度的地区相比,气温较低,原因是受(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洋流的影响
【答案】C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于同纬度的地区相比,气温较低,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故选C。
【点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气温较低主要地形因素所致。
5.(2018七下·梅江月考)藏袍在一天中的穿戴方式不一样,主要是因为( )
A.高原地区的风俗习惯 B.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
C.高原地区气候严寒 D.接受更多阳光,有利健康
【答案】B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因此在一天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是有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日较差大。故答案为:B。
【点评】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羽绒服)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氧气袋)
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的自然环境。
6.青藏地区居民爱喝( )
A.酥油茶 B.葡萄酒 C.咖啡 D.绿茶
【答案】A
【考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豌豆等;当地的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即用青稞、豌豆炒熟磨制成的炒面。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的来客要送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然后,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葡萄酒是西北地区的农产品,咖啡是热带农产品,绿茶是南方地区农产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食物概况,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7.(2018·广安)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海省的西宁有“日光城”之称
B.畜牧业是当地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C.当地的优良畜种中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D.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答案】A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拉萨日照强烈,被称为“日光城”,故A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青藏地区,可以叫学生把四大地理区域做一个总结,这样记忆会更快。
8.(2018·恩施)读青藏地区农业生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铁路线建设的地理意义有( )
①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
②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国防安全
④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关于青藏地区农牧业的表述可信的是( )
A.除青稞和小麦外,还可少量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
B.“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形高大、身体强壮
C.高原牧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
D.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河谷地带
【答案】(1)A
(2)A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1)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可以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促进汉族和藏族之间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方便了东部和青藏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发展等。但是不利于改善青藏地区的环境。所以正确的是A。(2)青藏地区的农业是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还可少量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故A正确;“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形较矮、身体强壮,特别耐寒,故B不正确;高原牧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故C不正确;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所以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青藏铁路加了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的需要。青藏铁路对改变了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对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青藏铁路完善了中国铁路网布局,实现西藏自治区的立体化交通,为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发展,促进两省区的旅游事业发展。
(2)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9.(2018九上·定远开学考)如图是小明同学和小敏同学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
(1)有关小明在旅途中的见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携带的衣物中有鸭绒服
B.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C.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D.念青唐古拉山具有雪域牧场风光
(2)小敏所到的“层层叠叠的梯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1)B
(2)B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景观看,小明看的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特征是高寒,所以在携带的衣物中要有鸭绒服;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念青唐古拉山具有雪域牧场风光;(2)从图中景观看,小敏观看的是梯田位于南方地区的水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点评】(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 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自然景观: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
(2)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0.(2018八下·魏县期末)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答案】C
【考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选C。
答案:C
【点评】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一般沿河呈带状或条状分布。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高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两侧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被称为河谷农业。例如我国青海省黄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农业区,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区。雅鲁藏布江谷地也是河谷农业。
11.(2018八下·仪征期中)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答案】C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因此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丰富是因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活跃引起的,和“高”和“寒”无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有关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2.(2018八下·无锡期中)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 )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二氧化碳浓度高
C.气温低 D.地势高,降水丰富
【答案】A
【考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棵和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常考题,难度一般。
13.(2018八下·泰兴期中)有下列哪种疾病的人,不能到青藏高原去旅游( )
A.支气管炎 B.肩周炎 C.糖尿病 D.咽喉炎
【答案】A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因此患支气管炎的人,不能到青藏高原去旅游。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理解解答即可。
14.(2018八下·泰兴期中)下列不是青藏高原特色食品的是( )
A.糌粑 B.葡萄酒 C.酥油茶 D.青稞酒
【答案】B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主要的粮食作物的青稞、小麦、豌豆,特色食品有糌粑、酥油茶、青稞酒;葡萄不适合在青藏高原生长,因此葡萄酒不是青藏高原的特色食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特色食品的,理解解答即可。
15.(2018八下·泰兴期中)下列自然景观或动物,不能代表青藏地区的是( )
A.广袤的沙漠 B.连绵的雪山 C.成群的牦牛 D.大片的冰川
【答案】A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有连绵的雪山、成群的牦牛、大片的冰川,“广袤的沙漠”位于西北地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然景观和动物,理解解答即可。
16.(2018八下·泰兴期中)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其农业类型( )
A.以种植业为主 B.以畜牧业为主
C.以林业为主 D.以渔业为主
【答案】B
【考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其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类型,了解当地气候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018八下·江门月考)按照“节能减排,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我国最适宜发展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
A.赣 B.晋 C.藏 D.桂
【答案】C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太阳能和地热能最丰富的省区,因此最适宜发展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最适宜发展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理解解答即可。
18.(2018·宜昌)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本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内蒙古高原
B.这里有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三河牛、三河马
C.这里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民大多从事小麦种植
D.本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答案】D
【考点】我国的民族分布;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A错误;
青藏地区有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三河牛和三河马是内蒙古牧区的优良畜种,B错误;
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民大多从事畜牧业和青稞种植,C错误;
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二、综合题
19.(2018·龙东)读“青藏地区”图,回答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第 级阶梯,①是 山脉。
(2)本区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代表性畜种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
(3)②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
【答案】(1)一;昆仑
(2)牦牛
(3)青海湖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青藏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读图可知:①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昆仑山。(2)青藏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寒是本区自然地理特征,代表性畜种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牦牛曾经是主要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3)读图可知:②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青海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故答案为:(1)一;昆仑;(2)牦牛;(3)青海湖。
【点评】(1)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2)由于本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3)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20.(2018·石家庄)研学青藏。暑假期间,某研学社团组织石家庄市学生去青藏研学14天为能更好研学青藏,请你与他们一起设计研学攻略。据此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去青藏地区,准备带的必需品有: 、 、 等。
(2)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
(3)在青藏地区看到大片农田往往分布在河谷地带,其主要自然原因 。
(4)在青藏地区,可吃到的传统美食有 等,可以住传统民居碉房(见图),该种建筑墙体 ,具有的 功能。以上反映出青藏地区突出的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答案】(1)防晒物品;氧气;高原反应药品、适应昼夜温差大的衣物
(2)选择飞机:便捷、舒适,节省时间等;选择火车:速度较快,相对便宜等
(3)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充足,且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4)糌粑;厚;保温;高寒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必需携带的物品是防晒物品、氧气、高原反应药品、适应昼夜温差大的衣物等。
(2)选择飞机:便捷、舒适,节省时间等;选择火车:速度较快,相对便宜等。
(3)在青藏地区看到大片农田往往分布在河谷地带,其主要自然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充足,且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4)在青藏地区,可吃到的传统美食是糌粑,可以住传统民居碉房,这种建筑墙体厚,具有保温功能,反映出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故答案为:(1)防晒物品;氧气;高原反应药品、适应昼夜温差大的衣物;(2)选择飞机:便捷、舒适,节省时间等;选择火车:速度较快,相对便宜等;(3)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充足,且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4)糌粑;厚;保温;高寒。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概况,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广安)“地势高峻,雪山连绵”描述的是我国(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准噶尔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2.(2018八下·许昌期末)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有丰富的水源 B.土壤十分肥沃
C.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3.(2018八下·容县期末)小明的爸爸准备出差到外地,而现在正处于夏季,可小明的爸爸准备了一大包衣服,小明猜想爸爸的出差地点是( )
A.北京 B.广州 C.拉萨 D.乌鲁木齐
4.(2018七下·颍东期末)青藏高原于同纬度的地区相比,气温较低,原因是受(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洋流的影响
5.(2018七下·梅江月考)藏袍在一天中的穿戴方式不一样,主要是因为( )
A.高原地区的风俗习惯 B.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
C.高原地区气候严寒 D.接受更多阳光,有利健康
6.青藏地区居民爱喝( )
A.酥油茶 B.葡萄酒 C.咖啡 D.绿茶
7.(2018·广安)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海省的西宁有“日光城”之称
B.畜牧业是当地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C.当地的优良畜种中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D.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8.(2018·恩施)读青藏地区农业生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铁路线建设的地理意义有( )
①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
②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国防安全
④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关于青藏地区农牧业的表述可信的是( )
A.除青稞和小麦外,还可少量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
B.“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形高大、身体强壮
C.高原牧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
D.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河谷地带
9.(2018九上·定远开学考)如图是小明同学和小敏同学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
(1)有关小明在旅途中的见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携带的衣物中有鸭绒服
B.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C.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D.念青唐古拉山具有雪域牧场风光
(2)小敏所到的“层层叠叠的梯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0.(2018八下·魏县期末)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11.(2018八下·仪征期中)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12.(2018八下·无锡期中)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 )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二氧化碳浓度高
C.气温低 D.地势高,降水丰富
13.(2018八下·泰兴期中)有下列哪种疾病的人,不能到青藏高原去旅游( )
A.支气管炎 B.肩周炎 C.糖尿病 D.咽喉炎
14.(2018八下·泰兴期中)下列不是青藏高原特色食品的是( )
A.糌粑 B.葡萄酒 C.酥油茶 D.青稞酒
15.(2018八下·泰兴期中)下列自然景观或动物,不能代表青藏地区的是( )
A.广袤的沙漠 B.连绵的雪山 C.成群的牦牛 D.大片的冰川
16.(2018八下·泰兴期中)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其农业类型( )
A.以种植业为主 B.以畜牧业为主
C.以林业为主 D.以渔业为主
17.(2018八下·江门月考)按照“节能减排,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我国最适宜发展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
A.赣 B.晋 C.藏 D.桂
18.(2018·宜昌)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本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内蒙古高原
B.这里有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三河牛、三河马
C.这里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民大多从事小麦种植
D.本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二、综合题
19.(2018·龙东)读“青藏地区”图,回答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第 级阶梯,①是 山脉。
(2)本区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代表性畜种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
(3)②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
20.(2018·石家庄)研学青藏。暑假期间,某研学社团组织石家庄市学生去青藏研学14天为能更好研学青藏,请你与他们一起设计研学攻略。据此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去青藏地区,准备带的必需品有: 、 、 等。
(2)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
(3)在青藏地区看到大片农田往往分布在河谷地带,其主要自然原因 。
(4)在青藏地区,可吃到的传统美食有 等,可以住传统民居碉房(见图),该种建筑墙体 ,具有的 功能。以上反映出青藏地区突出的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地势高峻,雪山连绵”描述的是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准噶尔盆地是面积第二大盆地,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东南丘陵地形多样,以低山丘陵为主,山脉盆谷交错分布。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特征,一般主要从四大地理区域来考查,学生要注意。
2.【答案】D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地区由于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发展了种植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故选D。
【点评】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即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海拔较低一点,相对来说气温高一点。
3.【答案】C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小明的爸爸准备出差工到外地,在夏季时却准备一大包衣服,说明小明爸爸去的地方是气温低的地方,夏季时我国普遍高温,只有地势高的青藏地区,因海拔高,是气温最低的地方,故选C.
【点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4.【答案】C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于同纬度的地区相比,气温较低,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故选C。
【点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气温较低主要地形因素所致。
5.【答案】B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因此在一天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是有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日较差大。故答案为:B。
【点评】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羽绒服)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氧气袋)
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的自然环境。
6.【答案】A
【考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豌豆等;当地的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即用青稞、豌豆炒熟磨制成的炒面。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的来客要送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然后,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葡萄酒是西北地区的农产品,咖啡是热带农产品,绿茶是南方地区农产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食物概况,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A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拉萨日照强烈,被称为“日光城”,故A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青藏地区,可以叫学生把四大地理区域做一个总结,这样记忆会更快。
8.【答案】(1)A
(2)A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1)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可以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促进汉族和藏族之间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方便了东部和青藏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发展等。但是不利于改善青藏地区的环境。所以正确的是A。(2)青藏地区的农业是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还可少量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故A正确;“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形较矮、身体强壮,特别耐寒,故B不正确;高原牧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故C不正确;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所以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青藏铁路加了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的需要。青藏铁路对改变了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对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青藏铁路完善了中国铁路网布局,实现西藏自治区的立体化交通,为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发展,促进两省区的旅游事业发展。
(2)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9.【答案】(1)B
(2)B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景观看,小明看的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特征是高寒,所以在携带的衣物中要有鸭绒服;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念青唐古拉山具有雪域牧场风光;(2)从图中景观看,小敏观看的是梯田位于南方地区的水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点评】(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 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自然景观: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
(2)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0.【答案】C
【考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选C。
答案:C
【点评】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一般沿河呈带状或条状分布。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高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两侧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被称为河谷农业。例如我国青海省黄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农业区,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区。雅鲁藏布江谷地也是河谷农业。
11.【答案】C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因此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丰富是因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活跃引起的,和“高”和“寒”无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有关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A
【考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棵和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常考题,难度一般。
13.【答案】A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因此患支气管炎的人,不能到青藏高原去旅游。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B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主要的粮食作物的青稞、小麦、豌豆,特色食品有糌粑、酥油茶、青稞酒;葡萄不适合在青藏高原生长,因此葡萄酒不是青藏高原的特色食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特色食品的,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A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有连绵的雪山、成群的牦牛、大片的冰川,“广袤的沙漠”位于西北地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然景观和动物,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B
【考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其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类型,了解当地气候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C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太阳能和地热能最丰富的省区,因此最适宜发展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最适宜发展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理解解答即可。
18.【答案】D
【考点】我国的民族分布;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A错误;
青藏地区有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三河牛和三河马是内蒙古牧区的优良畜种,B错误;
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民大多从事畜牧业和青稞种植,C错误;
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19.【答案】(1)一;昆仑
(2)牦牛
(3)青海湖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青藏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读图可知:①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昆仑山。(2)青藏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寒是本区自然地理特征,代表性畜种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牦牛曾经是主要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3)读图可知:②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青海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故答案为:(1)一;昆仑;(2)牦牛;(3)青海湖。
【点评】(1)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2)由于本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3)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20.【答案】(1)防晒物品;氧气;高原反应药品、适应昼夜温差大的衣物
(2)选择飞机:便捷、舒适,节省时间等;选择火车:速度较快,相对便宜等
(3)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充足,且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4)糌粑;厚;保温;高寒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必需携带的物品是防晒物品、氧气、高原反应药品、适应昼夜温差大的衣物等。
(2)选择飞机:便捷、舒适,节省时间等;选择火车:速度较快,相对便宜等。
(3)在青藏地区看到大片农田往往分布在河谷地带,其主要自然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充足,且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4)在青藏地区,可吃到的传统美食是糌粑,可以住传统民居碉房,这种建筑墙体厚,具有保温功能,反映出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故答案为:(1)防晒物品;氧气;高原反应药品、适应昼夜温差大的衣物;(2)选择飞机:便捷、舒适,节省时间等;选择火车:速度较快,相对便宜等;(3)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充足,且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4)糌粑;厚;保温;高寒。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概况,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