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深圳)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为了争取和平,与蒋介石共商国是,社评中毛泽东到访的地点是( )
A. 重庆 B.南京 C.北平 D.西安
【答案】A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45年8月29日”“毛泽东先生来了”。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重点掌握重庆谈判。
2.(2020·桥西模拟)对于□□□□的意义,毛泽东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应指的是( )
A.北京谈判 B.遵义会议 C.西安谈判 D.重庆谈判
【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A.北京谈判,不符合题意;
B.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C.西安谈判,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重庆谈判,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2019八下·武邑月考)1947年,指挥西北野战军英勇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重点进攻的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邓小平 D.周恩来
【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中二十三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进攻,我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终于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 B。
【点评】牢记基础知识,就可以轻松解决此类要求学生识记的题目。
4.(2019·日照)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揭示了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本质,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解放区军民的信心,为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D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对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的识记能力。
5.(2019九上·滨州开学考)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后 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大别山后 D.陕甘宁解放区后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集中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且是最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6.(2019·龙湖模拟)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 )
A.挺进大别山 B.占领南京 C.攻占锦州 D.转战陕北
【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7.(2019九下·乐陵模拟)“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
A.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答案】A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故连续接到题干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8.(2020·广东模拟)1945年某期《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晚宴的背景,不符合题意;
C项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是题干晚宴的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掌握重庆谈判的内容和意义。
9.(2019八上·潮安期末)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蒋介右的真实意图是( )
A.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B.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
C.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筹备召开政协会议
【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C项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是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真实意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真实意图。
10.(2018·济宁)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对如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重庆谈判的时间、目的、内容和结果。
11.(2020·内江)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
①陕北解放区 ②中原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大别山解放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①③符合题意;
国民党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开始进攻大别山解放区,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20多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开始进攻大别山解放区。
12.(2020·嘉祥模拟)1946年10月10号,一著名民主人士见报纸上登载如下:“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仅惊叹:“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 北平国军已成“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B.和平建国方案不符合中国国情
C.国民党的和谈邀请遭到共产党抵制
D.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协议
【答案】D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1946年10月10日”和“国军已攻下张家口”可知,“和平已经死了”是指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内战爆发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1946年10月10日”和“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13.(2018八上·彝良期末)1945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渴望和平,争取民主
【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重庆人民对中共代表团的到来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反映的正是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的愿望。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重庆谈判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14.(2018八上·卫辉期末)八年级(1)班全体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了关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表的一些观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敌强我弱,避实就虚是正确选择
B.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
C.这说明中央领导人充分吸取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D.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央领导人充分吸取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与敌人在陕北周旋,是因为敌强我弱,避实就虚是正确选择;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 ”,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是因为敌强我弱,不能与敌人硬拼,故D选项表述错误。
15.(2018八上·莆田月考)关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
②主动撤离延安
③与敌人作战的军队是西北野战军
④彭德怀指挥作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与敌人作战,取得胜利。故①②③④关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7八上·山西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
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
材料三:“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真实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次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
(4)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去得好”?
【答案】(1)表面上是共商国家大计。实际上是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4)是指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向人民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可以看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为了共商国家大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位内战做准备。
(2)根据材料二中“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可知,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的结果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双方对和平建国达成一致。
(4)根据材料二中“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可知,“去的好”是指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向人民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
故答案为:(1)表面上是共商国家大计。实际上是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4)是指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向人民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重庆谈判基础知识即可作答,有一定难度。
17.(2020·乐山模拟)【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孟良崮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国民党集中了约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实力,企图实现占领整个山东的目的。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示华野向东北方向后退,谤敌深入,相机歼敌。前线指挥员粟裕分析敌情的变化,当机立断,亳不犹豫地定下“虎口拔牙”的决心;在战役指导上,果敢地采取了“中间突破”的大胆行动,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隐蔽地楔入敌人纵深,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分割包围,连续攻击,不给敌人以喘息整顿的机会。担任阻援任务的第2、第3、第7、第10纵队及鲁南、滨海等军区部队,积极牵制和阻击各路援敌,一举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
——摘编自《盂良崮战役》山东人民出版社
(1)根据材料,概括孟良崮战役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良崮战役的意义。
【答案】(1)党中央及前线将领的英明指挥;因时因地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胆识气魄与配合协同。
(2)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为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内战爆发;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孟良崮战役胜利原因有,党中央及前线将领的英明指挥;因时因地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胆识气魄与配合协同。意思相近即可。
(2)本题考查孟良崮战役的意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为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1)党中央及前线将领的英明指挥;因时因地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胆识气魄与配合协同。
(2)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为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孟良崮战役的知识,难度不大,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1 / 1历史八上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深圳)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为了争取和平,与蒋介石共商国是,社评中毛泽东到访的地点是( )
A. 重庆 B.南京 C.北平 D.西安
2.(2020·桥西模拟)对于□□□□的意义,毛泽东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应指的是( )
A.北京谈判 B.遵义会议 C.西安谈判 D.重庆谈判
3.(2019八下·武邑月考)1947年,指挥西北野战军英勇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重点进攻的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邓小平 D.周恩来
4.(2019·日照)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2019九上·滨州开学考)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后 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大别山后 D.陕甘宁解放区后
6.(2019·龙湖模拟)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 )
A.挺进大别山 B.占领南京 C.攻占锦州 D.转战陕北
7.(2019九下·乐陵模拟)“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
A.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8.(2020·广东模拟)1945年某期《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2019八上·潮安期末)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蒋介右的真实意图是( )
A.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B.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
C.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筹备召开政协会议
10.(2018·济宁)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对如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11.(2020·内江)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
①陕北解放区 ②中原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大别山解放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2020·嘉祥模拟)1946年10月10号,一著名民主人士见报纸上登载如下:“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仅惊叹:“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 北平国军已成“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B.和平建国方案不符合中国国情
C.国民党的和谈邀请遭到共产党抵制
D.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协议
13.(2018八上·彝良期末)1945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渴望和平,争取民主
14.(2018八上·卫辉期末)八年级(1)班全体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了关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表的一些观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敌强我弱,避实就虚是正确选择
B.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
C.这说明中央领导人充分吸取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D.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15.(2018八上·莆田月考)关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
②主动撤离延安
③与敌人作战的军队是西北野战军
④彭德怀指挥作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7八上·山西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
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
材料三:“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真实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次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
(4)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去得好”?
17.(2020·乐山模拟)【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孟良崮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国民党集中了约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实力,企图实现占领整个山东的目的。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示华野向东北方向后退,谤敌深入,相机歼敌。前线指挥员粟裕分析敌情的变化,当机立断,亳不犹豫地定下“虎口拔牙”的决心;在战役指导上,果敢地采取了“中间突破”的大胆行动,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隐蔽地楔入敌人纵深,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分割包围,连续攻击,不给敌人以喘息整顿的机会。担任阻援任务的第2、第3、第7、第10纵队及鲁南、滨海等军区部队,积极牵制和阻击各路援敌,一举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
——摘编自《盂良崮战役》山东人民出版社
(1)根据材料,概括孟良崮战役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良崮战役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45年8月29日”“毛泽东先生来了”。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重点掌握重庆谈判。
2.【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A.北京谈判,不符合题意;
B.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C.西安谈判,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重庆谈判,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中二十三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进攻,我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终于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 B。
【点评】牢记基础知识,就可以轻松解决此类要求学生识记的题目。
4.【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揭示了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本质,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解放区军民的信心,为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D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对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的识记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集中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且是最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6.【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7.【答案】A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故连续接到题干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8.【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晚宴的背景,不符合题意;
C项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是题干晚宴的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掌握重庆谈判的内容和意义。
9.【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C项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是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真实意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真实意图。
10.【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重庆谈判的时间、目的、内容和结果。
11.【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①③符合题意;
国民党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开始进攻大别山解放区,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20多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开始进攻大别山解放区。
12.【答案】D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1946年10月10日”和“国军已攻下张家口”可知,“和平已经死了”是指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内战爆发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1946年10月10日”和“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13.【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重庆人民对中共代表团的到来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反映的正是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的愿望。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重庆谈判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14.【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央领导人充分吸取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与敌人在陕北周旋,是因为敌强我弱,避实就虚是正确选择;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 ”,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撤离延安是因为敌强我弱,不能与敌人硬拼,故D选项表述错误。
15.【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与敌人作战,取得胜利。故①②③④关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16.【答案】(1)表面上是共商国家大计。实际上是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4)是指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向人民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可以看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为了共商国家大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位内战做准备。
(2)根据材料二中“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可知,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的结果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双方对和平建国达成一致。
(4)根据材料二中“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可知,“去的好”是指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向人民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
故答案为:(1)表面上是共商国家大计。实际上是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4)是指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向人民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重庆谈判基础知识即可作答,有一定难度。
17.【答案】(1)党中央及前线将领的英明指挥;因时因地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胆识气魄与配合协同。
(2)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为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内战爆发;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孟良崮战役胜利原因有,党中央及前线将领的英明指挥;因时因地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胆识气魄与配合协同。意思相近即可。
(2)本题考查孟良崮战役的意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为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1)党中央及前线将领的英明指挥;因时因地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胆识气魄与配合协同。
(2)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为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孟良崮战役的知识,难度不大,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