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湘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农业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郴州)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上述情景描述的产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服务业
【答案】A
【考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故选A。
2.(2018八上·钦州期末)松嫩平原是我国( )
A.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棉花的主要产区
C.油菜的主要产区 D.花生的主要产区
【答案】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小麦、甜菜产区。我国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油菜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现在出现“北移南迁”的趋势。山东和河南两省是花生的主要产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重要农业区的分布,是常考考点,要求学生牢记我国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大致分布区。
3.(2018八下·太平月考)由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山东丘陵
C.东南丘陵 D.黄土高原
【答案】C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故应为丘陵地区或者山地地区。而且该地盛产柑橘、茶叶、水稻,需要比较充足的水热条件,应为南方地区,故其位于东南丘陵。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推理解答。
4.(2017八上·大庆月考)关于我国畜牧业发展,正确的是( )
A.我国草场面积小,限制了畜牧业发展
B.农耕区畜牧业落后,所占比重较小
C.西藏牧区因气候干旱,草场质量差
D.内蒙古牧区东北部,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答案】D
【考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草场面积广大,并没有限制畜牧业的发展,农耕区畜牧业发达,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畜产品;西藏牧区因气候高寒,草场质量较差,内蒙古牧区东北部,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故答案为:D。
【点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区域.西部降水少,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农业以牧区畜牧业为主;东部水热条件较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可发展农耕区畜牧业.
5.(2017八上·大庆月考)大兴安岭适合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答案】A
【考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大兴安岭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地势陡峭,最适合发展的产业是林业,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
故答案为:A。
【点评】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
6.造成我国粮食作物“南稻北麦”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土壤
【答案】B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南方以水田为主,降水较多,适合水稻的生长;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降水较少,适合小麦的种植。故有“南稻北麦”之说。
故选:B。
【点评】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南北方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气候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作物种植的差异,牢记我国农作物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
7.(2018八上·广东期末)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糖料作物,它主要产自于(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答案】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甘蔗是喜温性作物,其要求的年平均温度18℃~30℃,大于10℃的活动积温在6500℃~8000℃的条件下,生长量能随着积温的增加而增加。
中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甘蔗的主产区,了解甘蔗适宜的生长环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甲区域盛产( )
A.水稻、油菜 B.小麦、花生
C.玉米、哈密瓜 D.青稞、豌豆
【答案】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主要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从图中可知,甲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布,适合种植水稻和油菜,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经济作物的分布,学生加强读图能力,与北方地区进行对比记忆。
9.(2018九下·秦安月考)下列商品粮基地中,以生产小麦为主的是( )
A.成都平原 B.太湖平原 C.松嫩平原 D.鄱阳湖平原
【答案】C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方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以上商品粮基地中,成都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都位于南方地区,以生产水稻为主;松嫩平原位于北方地区,以生产小麦为主。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了解各商品粮基地所处的地理区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18·德州)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完成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甜菜②一甘蔗③一花生④一油菜
B.①一甜菜②一花生③一油菜④一甘蔗
C.①一花生②一甜菜③一甘蔗④一油菜
D.①一花生②一油菜③一甜菜④一甘蔗
(2)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也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牧区C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牧区D的优良畜种是牦牛
D.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耕区畜牧业
【答案】(1)B
(2)D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分布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①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区,是甜菜;②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等省区,是花生;③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是油菜;④主要分布在华南,是甘蔗。故B正确。
(2)我国的畜牧业分为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耕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是曲线A400mm等降水量线;山脉B是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不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牧区C是青海牧区,优良畜种是牦牛,牧区D的优良畜种是伊犁马、细毛羊。故D正确。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畜牧业分布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
11.(2017八上·郯城期中)读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分析,我国农业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2)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
(3)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对本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4)东北平原主产区的作物熟制是 。
(5)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 和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答案】(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黄河水
(3)小麦;旱灾
(4)一年一熟
(5)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水稻
【考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中农业区分布可知,我国的农业主产区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部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2)根据河套平原的位置看,河套平原位于黄河沿岸,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黄河。
(3)黄淮海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对本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旱灾,尤其是春旱严重。
(4)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属于中温带,暖温带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5)读图可知,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长江流域主产区和华南主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答案为:(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2)黄河水;(3)小麦;旱灾;(4)一年一熟;(5)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水稻。
【点评】本题以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切入点,考查我国农业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2.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中找到并描画出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区的界线。
(3)据图中信息,描述我国东、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并简析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的形成原因。
(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试对C地区进行农业规划,并说明理由。
【答案】(1)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2)界线大体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东部呈片状分布,西部呈条带状分布,西部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带和绿洲。
(4)C处可以发展畜牧业,因为这里是高寒牧场(或四大牧场之一);还可以发展河谷农业,因为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的农业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东部季风风区内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湿润,以耕地为主,西部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位置。(1)根据A中的描述可知,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B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2)我国东西部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大体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带。(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所以西部呈条带状分布,西部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带和绿洲;(4)C是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是高寒,C处可以发展畜牧业,因为这里是高寒牧场(或四大牧场之一)。还可以发展河谷农业,因为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农业及其分布。根据农业发展条件学会分析是重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湘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农业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郴州)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上述情景描述的产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服务业
2.(2018八上·钦州期末)松嫩平原是我国( )
A.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棉花的主要产区
C.油菜的主要产区 D.花生的主要产区
3.(2018八下·太平月考)由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山东丘陵
C.东南丘陵 D.黄土高原
4.(2017八上·大庆月考)关于我国畜牧业发展,正确的是( )
A.我国草场面积小,限制了畜牧业发展
B.农耕区畜牧业落后,所占比重较小
C.西藏牧区因气候干旱,草场质量差
D.内蒙古牧区东北部,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5.(2017八上·大庆月考)大兴安岭适合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6.造成我国粮食作物“南稻北麦”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土壤
7.(2018八上·广东期末)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糖料作物,它主要产自于(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8.(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甲区域盛产( )
A.水稻、油菜 B.小麦、花生
C.玉米、哈密瓜 D.青稞、豌豆
9.(2018九下·秦安月考)下列商品粮基地中,以生产小麦为主的是( )
A.成都平原 B.太湖平原 C.松嫩平原 D.鄱阳湖平原
10.(2018·德州)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完成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甜菜②一甘蔗③一花生④一油菜
B.①一甜菜②一花生③一油菜④一甘蔗
C.①一花生②一甜菜③一甘蔗④一油菜
D.①一花生②一油菜③一甜菜④一甘蔗
(2)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也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牧区C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牧区D的优良畜种是牦牛
D.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耕区畜牧业
二、综合题
11.(2017八上·郯城期中)读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分析,我国农业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2)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
(3)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对本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4)东北平原主产区的作物熟制是 。
(5)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 和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12.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中找到并描画出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区的界线。
(3)据图中信息,描述我国东、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并简析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的形成原因。
(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试对C地区进行农业规划,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考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故选A。
2.【答案】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小麦、甜菜产区。我国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油菜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现在出现“北移南迁”的趋势。山东和河南两省是花生的主要产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重要农业区的分布,是常考考点,要求学生牢记我国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大致分布区。
3.【答案】C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故应为丘陵地区或者山地地区。而且该地盛产柑橘、茶叶、水稻,需要比较充足的水热条件,应为南方地区,故其位于东南丘陵。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推理解答。
4.【答案】D
【考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草场面积广大,并没有限制畜牧业的发展,农耕区畜牧业发达,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畜产品;西藏牧区因气候高寒,草场质量较差,内蒙古牧区东北部,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故答案为:D。
【点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区域.西部降水少,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农业以牧区畜牧业为主;东部水热条件较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可发展农耕区畜牧业.
5.【答案】A
【考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
【解析】【分析】大兴安岭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地势陡峭,最适合发展的产业是林业,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
故答案为:A。
【点评】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
6.【答案】B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南方以水田为主,降水较多,适合水稻的生长;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降水较少,适合小麦的种植。故有“南稻北麦”之说。
故选:B。
【点评】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南北方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气候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作物种植的差异,牢记我国农作物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
7.【答案】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甘蔗是喜温性作物,其要求的年平均温度18℃~30℃,大于10℃的活动积温在6500℃~8000℃的条件下,生长量能随着积温的增加而增加。
中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甘蔗的主产区,了解甘蔗适宜的生长环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主要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从图中可知,甲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布,适合种植水稻和油菜,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经济作物的分布,学生加强读图能力,与北方地区进行对比记忆。
9.【答案】C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方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以上商品粮基地中,成都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都位于南方地区,以生产水稻为主;松嫩平原位于北方地区,以生产小麦为主。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了解各商品粮基地所处的地理区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1)B
(2)D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分布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①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区,是甜菜;②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等省区,是花生;③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是油菜;④主要分布在华南,是甘蔗。故B正确。
(2)我国的畜牧业分为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耕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是曲线A400mm等降水量线;山脉B是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不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牧区C是青海牧区,优良畜种是牦牛,牧区D的优良畜种是伊犁马、细毛羊。故D正确。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畜牧业分布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黄河水
(3)小麦;旱灾
(4)一年一熟
(5)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水稻
【考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中农业区分布可知,我国的农业主产区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部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2)根据河套平原的位置看,河套平原位于黄河沿岸,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黄河。
(3)黄淮海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对本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旱灾,尤其是春旱严重。
(4)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属于中温带,暖温带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5)读图可知,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长江流域主产区和华南主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答案为:(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2)黄河水;(3)小麦;旱灾;(4)一年一熟;(5)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水稻。
【点评】本题以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切入点,考查我国农业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2.【答案】(1)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2)界线大体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东部呈片状分布,西部呈条带状分布,西部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带和绿洲。
(4)C处可以发展畜牧业,因为这里是高寒牧场(或四大牧场之一);还可以发展河谷农业,因为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的农业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东部季风风区内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湿润,以耕地为主,西部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位置。(1)根据A中的描述可知,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B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2)我国东西部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大体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带。(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所以西部呈条带状分布,西部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带和绿洲;(4)C是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是高寒,C处可以发展畜牧业,因为这里是高寒牧场(或四大牧场之一)。还可以发展河谷农业,因为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农业及其分布。根据农业发展条件学会分析是重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