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1-18 14:24:01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18·成都)“黑土地”是指(  )
A.成都平原 B.河套平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沃野千里,黑土广布。农业发达,东北平原有“黑土地”之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比较,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2018·大庆)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吉林、辽宁
C.吉林、辽宁、河北 D.黑龙江、辽宁、河北省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包括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土壤肥沃,农业发展的不利之处是热量不足。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2018八下·许昌期末)北方地区的特色农业是(  )
A.基塘农业 B.旱地农业 C.河谷农业 D.绿洲农业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温带季风气候和半湿润区为主,耕地类型属于旱地,这里的特色农业是旱地农业,故选B。
【点评】秦岭—淮河以北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属于旱地,所以属于旱地农业。
4.(2018八下·江津期末)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  )
A.长白山 乌苏里江 B.长白山 黑龙江
C.大兴安岭 黑龙江 D.大兴安岭 松花江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长白山和黑龙江,其中长白山位于我国与朝鲜交界处,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大部分地区位于长白山以西,黑龙江以南,故用“白山黑水”之间泛指东北地区。
5.(2018·资阳)读东北地区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熟制为一年一熟
B.东北地区最典型的气候特点:冷湿
C.这里有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吉林雾凇
D.图中D所在地区是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松嫩平原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主要位于中温带,熟制为一年一熟,故A正确;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故B正确;东北地区有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吉林雾凇,故C正确;D是三江平原,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气候、景观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6.(2018·青岛)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著的主产区。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判断,影响马铃薯生长最主要的条件是(  )
A.丰富的水源 B.肥沃的黑土 C.温凉的气候 D.平坦的地形
(2)仅考虑自然条件,华北平原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是(  )
A.11,12,1月 B.3,4,5月 C.6,7,8月 D.7,8,9月
【答案】(1)C
(2)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原产地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温凉,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属于中温带,气候温凉,最适合马铃薯的生长。
(2)华北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所以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是春季。
故答案为:(1)C;(2)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东北地区及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答题的额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
7.(2018·临沂)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结合下图“东北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2)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答案】(1)D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A、B、C三个选项都是描述的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D选项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是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
故答案为:(1)D;(2)D。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和重工业的发展条件,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8.(2018九上·定远开学考)“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位置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  )
①煤 ②铁 ③石油 ④有色金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显著特征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宜农荒地多 ③土壤肥沃 ④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A
(2)A
(3)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并且十分肥沃,同时这里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与矿产资源及地理位置无关,故答案为:A.(2)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和石油,有色金属主要是集中在南方地区,东北地区较缺乏,故答案为:A.(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显著特征是耕地面积广,人少地多,宜农荒地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9.地形平坦,肥沃的“黑土地”为我们提供了(  )
A.小表、,玉米 B.春小麦、甜菜、大豆
C.青稞、花生、谷子 D.水稻、油菜、棉花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地形平坦,肥沃的“黑土地”位于东北平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等。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平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属于基础知识,牢记即可。
10.(2018八下·仪征期中)长冬、严寒是东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其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距海近,深受海洋影响
B.东北地区纬度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C.东北地区居内陆,距离海洋远
D.东北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气温低、时间长,即长冬、严寒是东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长冬、严寒是东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纬度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18八下·泰兴期中)东北三省的地形以______为主(  )
A.山地和平原 B.高原和平原 C.高原和山地 D.山地和盆地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三省主要的地形类型,理解解答即可。
12.(2018八下·阳东期中)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种田,让这块沉睡的荒芜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2)“北大仓”的耕作方式为(  )
A.小农经营 B.粗放经营
C.精耕细作,小农机具农业 D.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3)东北地区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高纬地区,降水稀少 B.地处内陆,空气干燥
C.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D.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答案】(1)C
(2)D
(3)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北大荒位于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故C正确。
(2)“北大仓”平原面积广阔,地广人稀,是国营农场,实行大型机械化作业。故D正确。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因此冬天漫长而寒冷。故C正确。
故答案为:(1)C;(2)D;(3)C。
【点评】(1)本题考查发展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了解其纬度位置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北大仓”的耕作方式,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冬天漫长而寒冷的主要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3.(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分布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东北平原,地势坦荡,黑土面积广大,沃野千里,素有“黑土地”之称,即图中的④地,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知识,东北平原已“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黄土地”著称。
14.(2018八下·靖江月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山脉西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D.崎岖不平,多梯田
(2)关于图中②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简称哈,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B.冬季寒冷漫长
C.被称为黄土地 D.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
【答案】(1)C
(2)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从图中看出,①是大兴安岭,其西侧是内蒙古高原,该地形区的特征是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以畜牧业为主。故C正确。
(2)读图可得,②是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的简称是黑,行政中心是哈尔滨,故A错误;黑龙江省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故B正确;该地黑土广布,被称之为黑土地,故C错误;黑龙江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故D错误。故B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内蒙古高原的地形特征,读图判读地形区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黑龙江省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5.(2018八下·东台月考)下列事项,不是去东北冬季旅游应注意的事项是(  )
A.防寒:多带厚衣御寒,棉鞋、帽子、手套、围巾等
B.防滑:雪地上行走,身体的重心应向前倾,不易摔倒
C.防刺眼:雪地反射光强烈,应随身携带墨镜
D.防缺氧:东北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应尽量少带东西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到该地旅行应做好防寒工作,多带厚衣御寒,棉鞋、帽子、手套、围巾等;该地降雪时间长,雪量大,因此路面较滑,雪地上行走,身体的重心应向前倾,不易摔倒;雪地反射光强烈,应随身携带墨镜以防刺眼;高寒缺氧是青藏地区的典型特征.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此题难度不大,学生容易区分正确答案。
16.读东北行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东北三省的简称是(  )
A.冀、鲁、豫 B.豫、内蒙古、黑
C.黑、吉、辽 D.吉、辽、内蒙古
(2)东北地区北面相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蒙古 C.日本 D.俄罗斯
【答案】(1)C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⑴黑龙江省的简称是黑,吉林省的简称是吉,辽宁省的简称是辽,故C符合题意。
⑵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其中与我国东北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俄罗斯位于东北的北部,依据题意,D符合。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考查的是我国省级区域的简称的知识,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牢记我国34个省级区域的简称。
(2)考查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的知识,回答此类型题学生要多借助地图,从而加深记忆。
二、综合题
1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南卫视的综艺栏目《爸爸去哪儿》第一期 ,最后一站是“去东北看雪吧”。
材料二:图甲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 (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图乙为“东北地区”图。
(1)到东北去看雪选择最适应的季节是   。
(2)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   ,主要影响因素   。
(3)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   (长/短)。
(4)图乙中A地区是我国的面积最大的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请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至少三点)。
【答案】(1)冬季
(2)渐长;纬度
(3)长
(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⑴到东北去看雪选择最适应的季节是冬季。
⑵读图可得,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渐长,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⑶结合甲、乙两图,读图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长。
⑷读图可得,图乙中 A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形成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故答案为:(1)冬季;(2)渐长、纬度;(3)长;(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点评】(1)本题题目简单,易作答。
(2)考查的是东北的雪期的变化规律,学生读图即可。
(3)考查的是东北雪期的知识,学生读图理解即可。
(4)考查的是东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原因,学生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
18.读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平原,B是   山脉。
(2)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 ,本区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   。受气温条件的影响,农作物只能   (作物熟制)。
(3)A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境?
(4)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下图分析,为什么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5)对照下图,说说大庆市的主要的工业部门及形成原因。
【答案】(1)三江;长白
(2)大;一年一熟
(3)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4)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小.
(5)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⑴读图可知,A是三江平原,B是长白山脉。
⑵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 ,本区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受气温条件的影响,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⑶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以采取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
⑷分析图示信息可知,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小。
⑸读图可知,大庆市的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其形成原因是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1)三江、长白;(2)大、一年一熟;(3)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等.;(4)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小.;(5)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点评】(1)考查的东北的地形区和山脉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
(2)考查的是东北的作物熟制的知识,学生牢记即可。
(3)考查的是湿地面积减少采取的措施,学生理解即可。
(4)考查的是东北成为全国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学生理解即可。
(5)考查的是大庆市的工业部门的知识,学生读图即可。
19.(2018八下·太平月考)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河流①水源主要来自   和少量山地降水;河流②是   ,根据气候资料,其主汛期出现的季节是   。
(2)甲、乙两地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其中甲地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甲地在农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3)乙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相比南方其生产粮食最大不足是   。
(4)甲地石油化工工业迅猛发展的最有利自然条件是   。
(5)乙地是重工业基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资源有   和   。
(6)乙地区地表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  )(选择填空)
A.三山夹两盆 B.中高周低
C.地表平坦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松花江;夏季
(2)畜牧业;土地荒漠化
(3)热量不足
(4)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5)煤矿;铁矿
(6)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及东北地区的地理概况。
(1)河流①为塔里木河,其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少量山地降水;河流②是松花江,是黑龙江重要支流,根据气候资料,夏季降水量大,故其主汛期出现的季节是夏季。
(2)甲地为我国的新疆地区,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畜牧业发达,但该区域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乙地为东北地区,该区域为季风区,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甲地在农业发展中,如不注意保护植被,易产生荒漠化问题。
(3)乙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相比南方地区,其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其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4)甲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在新疆分布有克拉玛依油田、塔北油气田等大型油气田,是其石油化工工业迅猛发展的最有利自然条件。
(5)乙地是我国重要煤炭、铁矿的产区,有著名的鞍山、本溪铁矿,还有阜新煤矿、黑龙江鸡西鹤岗煤矿等大型煤矿,这些都是冶炼钢铁的原料,故其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工业基地。
(6)乙地区是东北地区,其地表结构可以分成三层,最外层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向内是一圈山脉,分别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内部是东北平原。故东北地区地形特征可以概括为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故答案为:(1)高山冰雪融水;松花江;夏季;(2)畜牧业;土地荒漠化;(3)热量不足;(4)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5)煤矿;铁矿;(6)D。
【点评】(1)该小题考查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及补给来源,难度不大,学生依据两地自然环境特点作答即可。
(2)西北地区深居我国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是其主要特征。需依据这些特征来解答本题。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农业生产条件中最不利因素即热量不足。要求学生牢记并进行相关解答运用。
(4)西北地区虽然自然环境条件较差,但资源比较丰富,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如西气东输等工程。
(5)东北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发展时间较长,要求学生掌握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
(6)该小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属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不大,学生牢记即可。
1 / 1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18·成都)“黑土地”是指(  )
A.成都平原 B.河套平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2.(2018·大庆)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吉林、辽宁
C.吉林、辽宁、河北 D.黑龙江、辽宁、河北省
3.(2018八下·许昌期末)北方地区的特色农业是(  )
A.基塘农业 B.旱地农业 C.河谷农业 D.绿洲农业
4.(2018八下·江津期末)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  )
A.长白山 乌苏里江 B.长白山 黑龙江
C.大兴安岭 黑龙江 D.大兴安岭 松花江
5.(2018·资阳)读东北地区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熟制为一年一熟
B.东北地区最典型的气候特点:冷湿
C.这里有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吉林雾凇
D.图中D所在地区是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松嫩平原
6.(2018·青岛)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著的主产区。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判断,影响马铃薯生长最主要的条件是(  )
A.丰富的水源 B.肥沃的黑土 C.温凉的气候 D.平坦的地形
(2)仅考虑自然条件,华北平原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是(  )
A.11,12,1月 B.3,4,5月 C.6,7,8月 D.7,8,9月
7.(2018·临沂)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结合下图“东北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2)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8.(2018九上·定远开学考)“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位置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  )
①煤 ②铁 ③石油 ④有色金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显著特征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宜农荒地多 ③土壤肥沃 ④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地形平坦,肥沃的“黑土地”为我们提供了(  )
A.小表、,玉米 B.春小麦、甜菜、大豆
C.青稞、花生、谷子 D.水稻、油菜、棉花
10.(2018八下·仪征期中)长冬、严寒是东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其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距海近,深受海洋影响
B.东北地区纬度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C.东北地区居内陆,距离海洋远
D.东北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11.(2018八下·泰兴期中)东北三省的地形以______为主(  )
A.山地和平原 B.高原和平原 C.高原和山地 D.山地和盆地
12.(2018八下·阳东期中)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种田,让这块沉睡的荒芜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2)“北大仓”的耕作方式为(  )
A.小农经营 B.粗放经营
C.精耕细作,小农机具农业 D.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3)东北地区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高纬地区,降水稀少 B.地处内陆,空气干燥
C.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D.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13.(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分布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4.(2018八下·靖江月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山脉西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D.崎岖不平,多梯田
(2)关于图中②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简称哈,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B.冬季寒冷漫长
C.被称为黄土地 D.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
15.(2018八下·东台月考)下列事项,不是去东北冬季旅游应注意的事项是(  )
A.防寒:多带厚衣御寒,棉鞋、帽子、手套、围巾等
B.防滑:雪地上行走,身体的重心应向前倾,不易摔倒
C.防刺眼:雪地反射光强烈,应随身携带墨镜
D.防缺氧:东北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应尽量少带东西
16.读东北行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东北三省的简称是(  )
A.冀、鲁、豫 B.豫、内蒙古、黑
C.黑、吉、辽 D.吉、辽、内蒙古
(2)东北地区北面相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蒙古 C.日本 D.俄罗斯
二、综合题
1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南卫视的综艺栏目《爸爸去哪儿》第一期 ,最后一站是“去东北看雪吧”。
材料二:图甲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 (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图乙为“东北地区”图。
(1)到东北去看雪选择最适应的季节是   。
(2)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   ,主要影响因素   。
(3)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   (长/短)。
(4)图乙中A地区是我国的面积最大的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请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至少三点)。
18.读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平原,B是   山脉。
(2)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 ,本区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   。受气温条件的影响,农作物只能   (作物熟制)。
(3)A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境?
(4)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下图分析,为什么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5)对照下图,说说大庆市的主要的工业部门及形成原因。
19.(2018八下·太平月考)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河流①水源主要来自   和少量山地降水;河流②是   ,根据气候资料,其主汛期出现的季节是   。
(2)甲、乙两地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其中甲地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甲地在农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3)乙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相比南方其生产粮食最大不足是   。
(4)甲地石油化工工业迅猛发展的最有利自然条件是   。
(5)乙地是重工业基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资源有   和   。
(6)乙地区地表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  )(选择填空)
A.三山夹两盆 B.中高周低
C.地表平坦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沃野千里,黑土广布。农业发达,东北平原有“黑土地”之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比较,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包括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土壤肥沃,农业发展的不利之处是热量不足。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温带季风气候和半湿润区为主,耕地类型属于旱地,这里的特色农业是旱地农业,故选B。
【点评】秦岭—淮河以北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属于旱地,所以属于旱地农业。
4.【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长白山和黑龙江,其中长白山位于我国与朝鲜交界处,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大部分地区位于长白山以西,黑龙江以南,故用“白山黑水”之间泛指东北地区。
5.【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主要位于中温带,熟制为一年一熟,故A正确;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故B正确;东北地区有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吉林雾凇,故C正确;D是三江平原,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气候、景观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1)C
(2)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原产地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温凉,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属于中温带,气候温凉,最适合马铃薯的生长。
(2)华北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所以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是春季。
故答案为:(1)C;(2)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东北地区及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答题的额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
7.【答案】(1)D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A、B、C三个选项都是描述的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D选项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是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
故答案为:(1)D;(2)D。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和重工业的发展条件,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8.【答案】(1)A
(2)A
(3)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并且十分肥沃,同时这里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与矿产资源及地理位置无关,故答案为:A.(2)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和石油,有色金属主要是集中在南方地区,东北地区较缺乏,故答案为:A.(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显著特征是耕地面积广,人少地多,宜农荒地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9.【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地形平坦,肥沃的“黑土地”位于东北平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等。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平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属于基础知识,牢记即可。
10.【答案】B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气温低、时间长,即长冬、严寒是东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长冬、严寒是东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纬度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三省主要的地形类型,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1)C
(2)D
(3)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北大荒位于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故C正确。
(2)“北大仓”平原面积广阔,地广人稀,是国营农场,实行大型机械化作业。故D正确。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因此冬天漫长而寒冷。故C正确。
故答案为:(1)C;(2)D;(3)C。
【点评】(1)本题考查发展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了解其纬度位置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北大仓”的耕作方式,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冬天漫长而寒冷的主要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东北平原,地势坦荡,黑土面积广大,沃野千里,素有“黑土地”之称,即图中的④地,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知识,东北平原已“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黄土地”著称。
14.【答案】(1)C
(2)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从图中看出,①是大兴安岭,其西侧是内蒙古高原,该地形区的特征是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以畜牧业为主。故C正确。
(2)读图可得,②是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的简称是黑,行政中心是哈尔滨,故A错误;黑龙江省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故B正确;该地黑土广布,被称之为黑土地,故C错误;黑龙江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故D错误。故B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内蒙古高原的地形特征,读图判读地形区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黑龙江省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到该地旅行应做好防寒工作,多带厚衣御寒,棉鞋、帽子、手套、围巾等;该地降雪时间长,雪量大,因此路面较滑,雪地上行走,身体的重心应向前倾,不易摔倒;雪地反射光强烈,应随身携带墨镜以防刺眼;高寒缺氧是青藏地区的典型特征.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此题难度不大,学生容易区分正确答案。
16.【答案】(1)C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⑴黑龙江省的简称是黑,吉林省的简称是吉,辽宁省的简称是辽,故C符合题意。
⑵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其中与我国东北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俄罗斯位于东北的北部,依据题意,D符合。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考查的是我国省级区域的简称的知识,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牢记我国34个省级区域的简称。
(2)考查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的知识,回答此类型题学生要多借助地图,从而加深记忆。
17.【答案】(1)冬季
(2)渐长;纬度
(3)长
(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⑴到东北去看雪选择最适应的季节是冬季。
⑵读图可得,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渐长,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⑶结合甲、乙两图,读图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长。
⑷读图可得,图乙中 A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形成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故答案为:(1)冬季;(2)渐长、纬度;(3)长;(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点评】(1)本题题目简单,易作答。
(2)考查的是东北的雪期的变化规律,学生读图即可。
(3)考查的是东北雪期的知识,学生读图理解即可。
(4)考查的是东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原因,学生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
18.【答案】(1)三江;长白
(2)大;一年一熟
(3)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4)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小.
(5)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⑴读图可知,A是三江平原,B是长白山脉。
⑵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 ,本区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受气温条件的影响,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⑶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以采取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
⑷分析图示信息可知,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小。
⑸读图可知,大庆市的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其形成原因是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1)三江、长白;(2)大、一年一熟;(3)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等.;(4)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小.;(5)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点评】(1)考查的东北的地形区和山脉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
(2)考查的是东北的作物熟制的知识,学生牢记即可。
(3)考查的是湿地面积减少采取的措施,学生理解即可。
(4)考查的是东北成为全国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学生理解即可。
(5)考查的是大庆市的工业部门的知识,学生读图即可。
19.【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松花江;夏季
(2)畜牧业;土地荒漠化
(3)热量不足
(4)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5)煤矿;铁矿
(6)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及东北地区的地理概况。
(1)河流①为塔里木河,其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少量山地降水;河流②是松花江,是黑龙江重要支流,根据气候资料,夏季降水量大,故其主汛期出现的季节是夏季。
(2)甲地为我国的新疆地区,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畜牧业发达,但该区域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乙地为东北地区,该区域为季风区,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甲地在农业发展中,如不注意保护植被,易产生荒漠化问题。
(3)乙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相比南方地区,其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其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4)甲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在新疆分布有克拉玛依油田、塔北油气田等大型油气田,是其石油化工工业迅猛发展的最有利自然条件。
(5)乙地是我国重要煤炭、铁矿的产区,有著名的鞍山、本溪铁矿,还有阜新煤矿、黑龙江鸡西鹤岗煤矿等大型煤矿,这些都是冶炼钢铁的原料,故其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工业基地。
(6)乙地区是东北地区,其地表结构可以分成三层,最外层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向内是一圈山脉,分别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内部是东北平原。故东北地区地形特征可以概括为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故答案为:(1)高山冰雪融水;松花江;夏季;(2)畜牧业;土地荒漠化;(3)热量不足;(4)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5)煤矿;铁矿;(6)D。
【点评】(1)该小题考查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及补给来源,难度不大,学生依据两地自然环境特点作答即可。
(2)西北地区深居我国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是其主要特征。需依据这些特征来解答本题。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农业生产条件中最不利因素即热量不足。要求学生牢记并进行相关解答运用。
(4)西北地区虽然自然环境条件较差,但资源比较丰富,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如西气东输等工程。
(5)东北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发展时间较长,要求学生掌握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
(6)该小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属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不大,学生牢记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