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1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郴州)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溶液变红色的是( )
A.NaCl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稀盐酸 D.KNO3 溶液
2.(2018·十堰)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药品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测溶液pH值
3.(2018九上·岱岳月考)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溶液呈碱性
B.可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测其pH
C.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
D.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的pH变小
4.(2018·赤峰)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5.(2018·新疆)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6.(2018·河西模拟)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 是酸
D.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2018·扬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B.测定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C.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可分别将这两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D.若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脱排油烟机进行排气
8.(2018·沈阳)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品 胃液 人体血液 肥皂水 洗涤剂
pH 0.8﹣15 7.35﹣7.45 10.2 12.2
A.人体血液呈酸性 B.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9.(2018·郴州)25℃时,下列过程的pH变化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C.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 D.一定浓度的盐酸加水稀释
10.(2018·南充)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 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 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 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二、填空题
11.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及食盐水的pH,则在图(溶液pH逐渐增大)中表示石灰水的是 ,表示食盐水的是 。
12.(2018·吉林)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1) (2) (3) (4)
13.(2018·丰台模拟)生活中可用柠檬酸除去水杯中的茶渍。柠檬酸是一种酸,它的化学式为C6H8O7,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给分。
A B
⑴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 。 ⑵柠檬酸溶液的pH 7(填“>”、“<”或“=”)。 ⑴柠檬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⑵向柠檬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色。
14.(2017·南宁模拟)填写实验报告。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现 象 分析、结论及解释
①测定碱溶液的pH
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读出pH。
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填“>”、“=”或“<” )实际值。
②碱和指示剂作用 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两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_ 性。
③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综合题
15.(2018·昆明)
(1)云南很多地方都有温泉,小艳同学取某地温泉水样,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探究。
①测得温泉水样的pH=7.4,可知该温泉水样呈 性。
②加入 后震荡,发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温泉水样为硬水。
③小艳同学发现长时间烧煮该温泉水的水壶中有水垢,她用厨房里的 (填标号)轻松将水垢除去。
A.食盐水
B.食醋
C.料酒
D.蚝油
(2)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不属于节水措施的是_____(填标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
(3)从能源能否循环再生的角度划分,煤、石油、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产生SO2、CO、NO2、CO2、可吸入颗粒物等,其中没有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 。
16.(2018·平谷模拟)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进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乙实验中,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除了待检验的两种气体样品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液是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显碱性,故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故符合题意;
D、硝酸钾溶液显中性,故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酸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符合题意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闻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分析;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红色的石蕊试纸遇碱变蓝,用来检验碱性溶液,A不符合题意;
B、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B符合题意;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C不符合题意;
D、向碱性溶液中滴加盐酸,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导致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的pH会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当溶液pH等于7使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据此分析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溶液pH值的变化趋势,可知该实验是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有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有没反应的盐酸,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趋势可知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B、a点溶液呈酸性,即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氢和氯化钠;
C、b点pH为7,即溶液呈中性,则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刚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为蓝色。
5.【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一段时间后乙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B、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不符合题意;
D、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丙烧杯内溶液没有与酸接触,颜色不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根据酚酞遇中性和酸性溶液呈无色,遇碱性溶液呈红色进行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A符合题意;
B.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所得溶液仍是原温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C.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CO2 不是酸,C不符合题意;
D. 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当溶液pH小于7时,溶液先酸性,据此分析解答
B根据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式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
D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氯化氢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都能够反应,即除杂试剂与主要成分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B、当用水把pH试纸湿润后再测量溶液的pH值,相当于对溶液进行了稀释,溶液的酸碱性都会减弱,不符合题意;
C、铁能够与稀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符合题意;
D、厨房天然气泄漏,打开脱排油烟机进行排气的话,产生的静电火花易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是除杂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二是根据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三是根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血液中的pH大于7,故显碱性,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不符合题意;
C、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故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C符合题意;
D、肥皂水显碱性,故能使石蕊变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酸性溶液pH小于7,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pH大于7,pH越大碱性越强,碱性溶液与紫色石蕊变蓝色,据此分析解答
9.【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刚开始时溶液中的pH小于7,故是往酸中加碱,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刚开始时溶液中的pH小于7,随着液体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等于7,最后大于7,故是往酸中加碱,故符合题意;
C、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7,故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不可能大于7,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碱中和时溶液pH的变化规律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碱性变弱pH变小分析;根据盐酸加水稀释酸性变弱pH变大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开始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相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应相等,不符合题意;
B、2HCl+ Ca(OH)2 = CaCl2+ 2H2O 2HCl+ CaO= CaCl2+ H2O
74 111 56 111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时,氧化钙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较多,符合题意;
C、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不变,当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不符合题意;
D、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少,生成物质量逐渐增加,反应物减少的质量等于新生成物质增加的质量。
11.【答案】D;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解答。石灰水呈碱性,pH大于7;食盐水呈中性,pH=7;碳酸饮料、食醋呈酸性,pH小于7。按照溶液pH逐渐增大的顺序,应该是:食盐水排第三位C,石灰水排第四位D。
故答案为:D;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性强弱与pH的关系,酸的pH小于7,碱的pH大于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越强,pH越大。
12.【答案】<;纯净物;C;P2O5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白醋中含有水和醋酸等,属于混合物,白醋显酸性,pH<7;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是碳的单质,碳的元素符号为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化学式为P2O5。
【分析】(1)根据物质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分析;(2)根据物质的组成,可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3)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4)根据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的关系书写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
13.【答案】12×6+1×8+16×7;<;9:1;红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12×6+1×8+16×7;(2)柠檬酸显酸性,故溶液的pH小于7;(3)柠檬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9:1;(4)柠檬酸的pH小于7,显酸性,故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分析】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标准比色卡;<;碱性;CO2+Ca(OH)2 = CaCO3↓+ 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①根据pH的测定方法可以知道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后,跟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然后读出pH值,如果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会使溶液的碱性变弱,则所测得的pH小于实际值;
②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进而可以判断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碱性;
③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①标准比色卡;<;②碱性;③CO2+Ca(OH)2 = CaCO3↓+ H2O.
【分析】①根据pH的测定方法进行解答;
②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可以据此解答;
③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据此解答.
15.【答案】(1)碱;肥皂水;B
(2)A;B;C
(3)不可再生;CO2;太阳能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①测得温泉水样的pH=7.4,可知该温泉水样呈碱性;②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硬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泡沫多浮渣少;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中的醋酸显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故要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以用厨房里的食醋轻松将水垢除去,
故答案为:B;(2)A、使用节水龙头,属于节水措施,正确;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属于节水措施,正确;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属于节水措施,正确;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不属于节水措施,错误。
故答案为:ABC;(3)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碳没有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
【分析】(1)①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②检验软水或硬水用肥皂水;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故用酸性的醋酸可以除去;
(2)大水漫灌会浪费大量水资源;
(3)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人民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
16.【答案】(1)引流
(2)滴加石灰水的量
(3)偏大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甲实验中,进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乙实验中,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除了待检验的两种气体样品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加石灰水的量相同。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白醋被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
【分析】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实验变量的控制、pH值的测量等知识解题,牢记pH值的测量时,pH试纸不需要提前湿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1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郴州)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溶液变红色的是( )
A.NaCl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稀盐酸 D.KNO3 溶液
【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液是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显碱性,故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故符合题意;
D、硝酸钾溶液显中性,故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酸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2.(2018·十堰)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药品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测溶液pH值
【答案】C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符合题意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闻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分析;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3.(2018九上·岱岳月考)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溶液呈碱性
B.可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测其pH
C.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
D.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的pH变小
【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红色的石蕊试纸遇碱变蓝,用来检验碱性溶液,A不符合题意;
B、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B符合题意;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C不符合题意;
D、向碱性溶液中滴加盐酸,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导致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的pH会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当溶液pH等于7使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据此分析解答
4.(2018·赤峰)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溶液pH值的变化趋势,可知该实验是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有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有没反应的盐酸,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趋势可知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B、a点溶液呈酸性,即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氢和氯化钠;
C、b点pH为7,即溶液呈中性,则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刚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为蓝色。
5.(2018·新疆)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一段时间后乙烧杯中的酚酞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B、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不符合题意;
D、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丙烧杯内溶液没有与酸接触,颜色不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根据酚酞遇中性和酸性溶液呈无色,遇碱性溶液呈红色进行分析。
6.(2018·河西模拟)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 是酸
D.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A
【知识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A符合题意;
B.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所得溶液仍是原温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C.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CO2 不是酸,C不符合题意;
D. 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当溶液pH小于7时,溶液先酸性,据此分析解答
B根据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式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
D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解答
7.(2018·扬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B.测定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C.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可分别将这两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D.若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脱排油烟机进行排气
【答案】C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氯化氢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都能够反应,即除杂试剂与主要成分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B、当用水把pH试纸湿润后再测量溶液的pH值,相当于对溶液进行了稀释,溶液的酸碱性都会减弱,不符合题意;
C、铁能够与稀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符合题意;
D、厨房天然气泄漏,打开脱排油烟机进行排气的话,产生的静电火花易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是除杂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二是根据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三是根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分析。
8.(2018·沈阳)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品 胃液 人体血液 肥皂水 洗涤剂
pH 0.8﹣15 7.35﹣7.45 10.2 12.2
A.人体血液呈酸性 B.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血液中的pH大于7,故显碱性,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不符合题意;
C、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故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C符合题意;
D、肥皂水显碱性,故能使石蕊变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酸性溶液pH小于7,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pH大于7,pH越大碱性越强,碱性溶液与紫色石蕊变蓝色,据此分析解答
9.(2018·郴州)25℃时,下列过程的pH变化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C.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 D.一定浓度的盐酸加水稀释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刚开始时溶液中的pH小于7,故是往酸中加碱,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刚开始时溶液中的pH小于7,随着液体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等于7,最后大于7,故是往酸中加碱,故符合题意;
C、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7,故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不可能大于7,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碱中和时溶液pH的变化规律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碱性变弱pH变小分析;根据盐酸加水稀释酸性变弱pH变大分析。
10.(2018·南充)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 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 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 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开始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相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应相等,不符合题意;
B、2HCl+ Ca(OH)2 = CaCl2+ 2H2O 2HCl+ CaO= CaCl2+ H2O
74 111 56 111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时,氧化钙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较多,符合题意;
C、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不变,当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不符合题意;
D、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少,生成物质量逐渐增加,反应物减少的质量等于新生成物质增加的质量。
二、填空题
11.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及食盐水的pH,则在图(溶液pH逐渐增大)中表示石灰水的是 ,表示食盐水的是 。
【答案】D;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解答。石灰水呈碱性,pH大于7;食盐水呈中性,pH=7;碳酸饮料、食醋呈酸性,pH小于7。按照溶液pH逐渐增大的顺序,应该是:食盐水排第三位C,石灰水排第四位D。
故答案为:D;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性强弱与pH的关系,酸的pH小于7,碱的pH大于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越强,pH越大。
12.(2018·吉林)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1) (2) (3) (4)
【答案】<;纯净物;C;P2O5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白醋中含有水和醋酸等,属于混合物,白醋显酸性,pH<7;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是碳的单质,碳的元素符号为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化学式为P2O5。
【分析】(1)根据物质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分析;(2)根据物质的组成,可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3)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4)根据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的关系书写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
13.(2018·丰台模拟)生活中可用柠檬酸除去水杯中的茶渍。柠檬酸是一种酸,它的化学式为C6H8O7,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给分。
A B
⑴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 。 ⑵柠檬酸溶液的pH 7(填“>”、“<”或“=”)。 ⑴柠檬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⑵向柠檬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色。
【答案】12×6+1×8+16×7;<;9:1;红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12×6+1×8+16×7;(2)柠檬酸显酸性,故溶液的pH小于7;(3)柠檬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9:1;(4)柠檬酸的pH小于7,显酸性,故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分析】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017·南宁模拟)填写实验报告。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现 象 分析、结论及解释
①测定碱溶液的pH
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读出pH。
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填“>”、“=”或“<” )实际值。
②碱和指示剂作用 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两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_ 性。
③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标准比色卡;<;碱性;CO2+Ca(OH)2 = CaCO3↓+ 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①根据pH的测定方法可以知道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后,跟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然后读出pH值,如果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会使溶液的碱性变弱,则所测得的pH小于实际值;
②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进而可以判断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碱性;
③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①标准比色卡;<;②碱性;③CO2+Ca(OH)2 = CaCO3↓+ H2O.
【分析】①根据pH的测定方法进行解答;
②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可以据此解答;
③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据此解答.
三、综合题
15.(2018·昆明)
(1)云南很多地方都有温泉,小艳同学取某地温泉水样,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探究。
①测得温泉水样的pH=7.4,可知该温泉水样呈 性。
②加入 后震荡,发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温泉水样为硬水。
③小艳同学发现长时间烧煮该温泉水的水壶中有水垢,她用厨房里的 (填标号)轻松将水垢除去。
A.食盐水
B.食醋
C.料酒
D.蚝油
(2)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不属于节水措施的是_____(填标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
(3)从能源能否循环再生的角度划分,煤、石油、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产生SO2、CO、NO2、CO2、可吸入颗粒物等,其中没有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 。
【答案】(1)碱;肥皂水;B
(2)A;B;C
(3)不可再生;CO2;太阳能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①测得温泉水样的pH=7.4,可知该温泉水样呈碱性;②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硬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泡沫多浮渣少;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中的醋酸显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故要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以用厨房里的食醋轻松将水垢除去,
故答案为:B;(2)A、使用节水龙头,属于节水措施,正确;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属于节水措施,正确;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属于节水措施,正确;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不属于节水措施,错误。
故答案为:ABC;(3)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碳没有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
【分析】(1)①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②检验软水或硬水用肥皂水;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故用酸性的醋酸可以除去;
(2)大水漫灌会浪费大量水资源;
(3)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人民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
16.(2018·平谷模拟)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进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乙实验中,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除了待检验的两种气体样品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1)引流
(2)滴加石灰水的量
(3)偏大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甲实验中,进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乙实验中,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除了待检验的两种气体样品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加石灰水的量相同。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白醋被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
【分析】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实验变量的控制、pH值的测量等知识解题,牢记pH值的测量时,pH试纸不需要提前湿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