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28 14:52:0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福建)下列属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  )
A.课间远眺几分钟 B.强光下看书
C.在公交车上看书 D.躺着看手机
2.(2018·扬州)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听神经 B.中耳 C.鼓膜 D.耳蜗
3.(2018七下·澄海期末)不少年轻人都喜欢戴“美瞳”,让眼睛看上去更大更明亮,但长期佩戴劣质产品有失明的危险。劣质“美瞳”容易损伤的是(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玻璃体 D.角膜
4.(2018七下·揭西期末)感受苦味的味蕾较多分布在(  )
A.舌尖 B.舌根 C.舌两侧 D.舌中部
5.(2018七下·裕安期末)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大脑
6.(2018八上·宜兴期中)下列四种镜片,可用以矫治近视的是 (  )
A. B. C. D.
7.(2018八上·宜兴期中)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正确的方法是(  )
①迅速张口 ②张口并双手捂住耳朵 ③迅速闭嘴 ④闭嘴并双手捂住耳朵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①或④ D.②或③
8.(2018八上·宜兴期中)下列各组结构中,与晕车、晕船有关的是(  )
A.鼓室、鼓膜、听小骨 B.前庭 半规管
C.耳蜗 D.外耳道
9.(2018·广东)通过屏蔽蓝光可降低电子屏幕辐射身对眼球成像部位的影响,该部位是(  )
A.视网膜 B.角膜 C.视神经 D.晶状体
10.(2018·济宁)聆听音乐,感受旋律,让耳朵带你旅行。下列关于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B.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2]
C.晕车与[4]对头部的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D.错误用药致聋可植入人工耳蜗重新听见世界
11.(2018·通辽)刚走进黑暗的电影院时,孔会变大,调节瞳孔大小的结构是(  )
A.虹膜 B.角膜 C.睫状体 D.晶状体
12.(2018·郴州)回顾眼球结构,找出在功能上类似于显微镜光圈的那一项(  )
A.角膜 B.晶状体 C.瞳孔 D.视网膜
13.(2018七下·南江期末)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是(  )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
14.(2018七下·定州期末)2018年1月31日晚,天空出现了“月全食血月+蓝月+超级月亮”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这是一个特别的视觉盛宴。下列有关眼球结构及视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④病变或损伤可通过手术移植使病人重见光明
B.若③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天空的月亮
C.月亮图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在②处
D.月光进入眼球的顺序是④→③→①→②
15.(2018七下·临沭期末)某同学视力正常,当他站在公路旁候车时,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远处,汽车启动后朝他迎面驶来,停在他面前.下列哪图能正确反应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情况(  )
A. B.
C. D.
二、判断题
16.(2018七下·潮阳期末)舌能分辨的味道是酸、甜、苦、辣。(判断对错)
17.(2018八上·宜兴期中)用手掌托住耳廓后边,会感到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产生声波。(判断对错)
18.(2018七下·北流期末)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听觉.(判断对错)
19.沙眼和红眼病发病部位通常在角膜。(判断对错)
20.鼻、咽、喉发炎时,可能会引起中耳炎.(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21.(2018·聊城)下面是眼球基本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一般为黑眼睛,“黑眼睛”是指〔   〕   的结构,其内含有平滑肌,能够调节〔   〕   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有〔   〕   和〔   〕   。
(3)正常情况下,物像在〔   〕   上形成,形成的物像信息由〔   〕   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   〕   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这需要配戴   透镜加以矫正。
22.(2018·双清模拟)考场上,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听到开考铃声响起,立即挥笔疾书,如图为该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挥笔疾书,这属于    (反射类型).
(2)铃声响起,刺激[   ]    产生振动,振动通过中耳的[   ]    传到内耳.
(3)该过程中,存在于[   ]    中的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    上传,最终在[   ]    产生“铃声响了,可以答题了”的想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可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所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或光线过暗,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使睫状体持续收缩,调节负担过重,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2.【答案】A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由上可知,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
故答案为:A
【分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3.【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人体角膜需呼吸氧气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氧气70%-80%来自空气。对角膜来说,戴隐形眼镜就像捂上一个大口罩。长期缺氧后,会引致角膜混浊、感染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角膜穿孔。劣质的隐形眼镜直接接触眼球后会磨损角膜,造成角膜染色,伤害眼睛,角膜一旦染色便永远无法清除,可见,劣质“美瞳”容易损伤的是角膜。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美瞳对角膜的危害,难度不大,熟记美瞳或隐形眼镜透气性不强,长期佩戴都会影响角膜获得氧气,角膜缺氧会导致眼红、眼球不适等并发症,影响角膜健康。
4.【答案】B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味蕾的分布,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
故答案为:D
【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6.【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由于近视眼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故要想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故应用凹透镜来矫正,故分析上述四个选项能看出,只有A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其它BD都是凸透镜;C是平板玻璃。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7.【答案】C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当听到巨大声响时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可使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8.【答案】B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对声音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听觉无关,但它们与人的位置觉有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维持身体平衡;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头晕、恶心等,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晕车、晕船的原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耳的结构与功能: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
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9.【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图所示:
所以。视觉形成的过程中,眼球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
故答案为:A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光→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质(视觉中枢)。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视网膜内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神经的功能主要是传导视觉冲动。
10.【答案】A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1耳郭、2鼓膜、3听小骨、4半规管、5前庭、6耳蜗。
A.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6耳蜗,但是听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符合题意;
B.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2]鼓膜,B不符合题意;
C.晕车与[4]半规管对头部的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C不符合题意;
D.错误用药致聋属于神经性耳聋,从而致聋,植入人工耳蜗可能回复听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及用耳卫生,据此答题。
1、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组成。中耳是传导声波的通道。鼓室通过一条咽鼓管与咽部相通。内耳由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半规管和前庭与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耳蜗与听觉的形成有关,能将由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2、听觉形成过程:声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振动)→听小骨传递放大→内耳(刺激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质(听觉中枢)。
如果听神经受损,即使植入人工耳蜗,也不能不能恢复听力。
11.【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虹膜内的平滑肌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所以调节瞳孔大小的结构是虹膜。
故答案为:A
【分析】熟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据此答题。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1、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
2、中膜:虹膜:中膜的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的大小;睫状体为眼球虹膜后外方的环形增厚的部分,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称睫状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其收缩与舒张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3、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4、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 。
12.【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相当于显微镜光圈;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遮光器上的光圈大小可以调节,调节进入显微镜的光线强度。虹膜位于眼球壁的中膜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的大小。
13.【答案】A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有酸、甜、苦、咸四种。
故答案为:A
【分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
14.【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①是玻璃体,②是视网膜,③是晶状体,④是角膜。
A、角膜的作用是透过光线,④角膜病变或损伤可通过手术移植使病人重见光明,A不符合题意;
B、③晶状体过凸,使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看不清远处的物体,B不符合题意;
C、视觉形成的过程中,物像形成于视网膜,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C符合题意;
D、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④角膜、瞳孔、③晶状体和①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②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所以月光进入眼球的顺序是④→③→①→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15.【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视力正常的同学站在某公交站牌处先是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在远处,这时此同学的晶状体曲度较小,当公交车缓缓启动向他迎面驶来时,此同学晶状体的曲度是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播声波,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耳膜收到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内耳的耳蜗,耳蜗受到听小骨传来的震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我们从外界获得信息量最大的是来自视觉,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只有发出声音的才有可能引起听觉。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沙眼和红眼病都是眼球的外层膜,即角膜(也被成为结膜)受到病毒的感染引起的,因此,沙眼和红眼病是常见的眼传染病,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
【分析】眼由眼球 和眼球的附属结构 组成,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的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等。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眼球的作用。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鼻、咽、喉部位发炎时,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熟知咽鼓管的位置特点,据此答题。
咽鼓管,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有一很重要的暗通道,它的一端由前壁进入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咽部,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所以被称为咽鼓管。如发生鼻炎时,由于咽鼓管在鼻咽侧的开口处部分或全部阻塞,才导致其功能障碍,使鼓膜内外两侧的压力失去平衡,影响中耳鼓膜对声波的传导。
21.【答案】(1)1;虹膜;2;瞳孔
(2)4;晶状体;8;玻璃体
(3)6;视网膜;7;视神经
(4)4;晶状体;凹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观图可知:1虹膜,2是瞳孔,3角膜,4晶状体,5巩膜,6视网膜,7视神经,8玻璃体。
(1)1虹膜的中央有瞳孔,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呈黑色,因此被称为黑眼珠;眼球外膜的后半部分是白色坚韧的巩膜,被称为白眼珠。1虹膜内含有平滑肌,能调节2瞳孔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4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对光线有折射作用;8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质,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3)正常情况下,在6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7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4]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6]视网膜的前方,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2.【答案】(1)条件反射
(2)②;鼓膜;③;听小骨
(3)⑥;耳蜗;神经冲动;⑧;大脑皮层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挥笔疾书,这属于条件反射。
(2)(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②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③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⑥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⑧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福建)下列属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  )
A.课间远眺几分钟 B.强光下看书
C.在公交车上看书 D.躺着看手机
【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可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所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或光线过暗,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使睫状体持续收缩,调节负担过重,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2.(2018·扬州)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听神经 B.中耳 C.鼓膜 D.耳蜗
【答案】A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由上可知,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
故答案为:A
【分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3.(2018七下·澄海期末)不少年轻人都喜欢戴“美瞳”,让眼睛看上去更大更明亮,但长期佩戴劣质产品有失明的危险。劣质“美瞳”容易损伤的是(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玻璃体 D.角膜
【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人体角膜需呼吸氧气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氧气70%-80%来自空气。对角膜来说,戴隐形眼镜就像捂上一个大口罩。长期缺氧后,会引致角膜混浊、感染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角膜穿孔。劣质的隐形眼镜直接接触眼球后会磨损角膜,造成角膜染色,伤害眼睛,角膜一旦染色便永远无法清除,可见,劣质“美瞳”容易损伤的是角膜。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美瞳对角膜的危害,难度不大,熟记美瞳或隐形眼镜透气性不强,长期佩戴都会影响角膜获得氧气,角膜缺氧会导致眼红、眼球不适等并发症,影响角膜健康。
4.(2018七下·揭西期末)感受苦味的味蕾较多分布在(  )
A.舌尖 B.舌根 C.舌两侧 D.舌中部
【答案】B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味蕾的分布,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5.(2018七下·裕安期末)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大脑
【答案】D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
故答案为:D
【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6.(2018八上·宜兴期中)下列四种镜片,可用以矫治近视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由于近视眼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故要想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故应用凹透镜来矫正,故分析上述四个选项能看出,只有A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其它BD都是凸透镜;C是平板玻璃。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7.(2018八上·宜兴期中)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正确的方法是(  )
①迅速张口 ②张口并双手捂住耳朵 ③迅速闭嘴 ④闭嘴并双手捂住耳朵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①或④ D.②或③
【答案】C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当听到巨大声响时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可使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8.(2018八上·宜兴期中)下列各组结构中,与晕车、晕船有关的是(  )
A.鼓室、鼓膜、听小骨 B.前庭 半规管
C.耳蜗 D.外耳道
【答案】B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对声音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听觉无关,但它们与人的位置觉有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维持身体平衡;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头晕、恶心等,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晕车、晕船的原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耳的结构与功能: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
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9.(2018·广东)通过屏蔽蓝光可降低电子屏幕辐射身对眼球成像部位的影响,该部位是(  )
A.视网膜 B.角膜 C.视神经 D.晶状体
【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图所示:
所以。视觉形成的过程中,眼球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
故答案为:A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光→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质(视觉中枢)。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视网膜内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神经的功能主要是传导视觉冲动。
10.(2018·济宁)聆听音乐,感受旋律,让耳朵带你旅行。下列关于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B.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2]
C.晕车与[4]对头部的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D.错误用药致聋可植入人工耳蜗重新听见世界
【答案】A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1耳郭、2鼓膜、3听小骨、4半规管、5前庭、6耳蜗。
A.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6耳蜗,但是听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符合题意;
B.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2]鼓膜,B不符合题意;
C.晕车与[4]半规管对头部的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C不符合题意;
D.错误用药致聋属于神经性耳聋,从而致聋,植入人工耳蜗可能回复听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及用耳卫生,据此答题。
1、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组成。中耳是传导声波的通道。鼓室通过一条咽鼓管与咽部相通。内耳由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半规管和前庭与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耳蜗与听觉的形成有关,能将由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2、听觉形成过程:声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振动)→听小骨传递放大→内耳(刺激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质(听觉中枢)。
如果听神经受损,即使植入人工耳蜗,也不能不能恢复听力。
11.(2018·通辽)刚走进黑暗的电影院时,孔会变大,调节瞳孔大小的结构是(  )
A.虹膜 B.角膜 C.睫状体 D.晶状体
【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虹膜内的平滑肌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所以调节瞳孔大小的结构是虹膜。
故答案为:A
【分析】熟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据此答题。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1、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
2、中膜:虹膜:中膜的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的大小;睫状体为眼球虹膜后外方的环形增厚的部分,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称睫状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其收缩与舒张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3、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4、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 。
12.(2018·郴州)回顾眼球结构,找出在功能上类似于显微镜光圈的那一项(  )
A.角膜 B.晶状体 C.瞳孔 D.视网膜
【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相当于显微镜光圈;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遮光器上的光圈大小可以调节,调节进入显微镜的光线强度。虹膜位于眼球壁的中膜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的大小。
13.(2018七下·南江期末)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是(  )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
【答案】A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有酸、甜、苦、咸四种。
故答案为:A
【分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
14.(2018七下·定州期末)2018年1月31日晚,天空出现了“月全食血月+蓝月+超级月亮”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这是一个特别的视觉盛宴。下列有关眼球结构及视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④病变或损伤可通过手术移植使病人重见光明
B.若③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天空的月亮
C.月亮图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在②处
D.月光进入眼球的顺序是④→③→①→②
【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①是玻璃体,②是视网膜,③是晶状体,④是角膜。
A、角膜的作用是透过光线,④角膜病变或损伤可通过手术移植使病人重见光明,A不符合题意;
B、③晶状体过凸,使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看不清远处的物体,B不符合题意;
C、视觉形成的过程中,物像形成于视网膜,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C符合题意;
D、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④角膜、瞳孔、③晶状体和①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②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所以月光进入眼球的顺序是④→③→①→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15.(2018七下·临沭期末)某同学视力正常,当他站在公路旁候车时,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远处,汽车启动后朝他迎面驶来,停在他面前.下列哪图能正确反应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情况(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视力正常的同学站在某公交站牌处先是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在远处,这时此同学的晶状体曲度较小,当公交车缓缓启动向他迎面驶来时,此同学晶状体的曲度是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
二、判断题
16.(2018七下·潮阳期末)舌能分辨的味道是酸、甜、苦、辣。(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
17.(2018八上·宜兴期中)用手掌托住耳廓后边,会感到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产生声波。(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播声波,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耳膜收到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内耳的耳蜗,耳蜗受到听小骨传来的震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18.(2018七下·北流期末)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听觉.(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我们从外界获得信息量最大的是来自视觉,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只有发出声音的才有可能引起听觉。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9.沙眼和红眼病发病部位通常在角膜。(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沙眼和红眼病都是眼球的外层膜,即角膜(也被成为结膜)受到病毒的感染引起的,因此,沙眼和红眼病是常见的眼传染病,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
【分析】眼由眼球 和眼球的附属结构 组成,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的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等。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眼球的作用。
20.鼻、咽、喉发炎时,可能会引起中耳炎.(判断对错)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鼻、咽、喉部位发炎时,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熟知咽鼓管的位置特点,据此答题。
咽鼓管,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有一很重要的暗通道,它的一端由前壁进入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咽部,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所以被称为咽鼓管。如发生鼻炎时,由于咽鼓管在鼻咽侧的开口处部分或全部阻塞,才导致其功能障碍,使鼓膜内外两侧的压力失去平衡,影响中耳鼓膜对声波的传导。
三、综合题
21.(2018·聊城)下面是眼球基本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一般为黑眼睛,“黑眼睛”是指〔   〕   的结构,其内含有平滑肌,能够调节〔   〕   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有〔   〕   和〔   〕   。
(3)正常情况下,物像在〔   〕   上形成,形成的物像信息由〔   〕   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   〕   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这需要配戴   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1)1;虹膜;2;瞳孔
(2)4;晶状体;8;玻璃体
(3)6;视网膜;7;视神经
(4)4;晶状体;凹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观图可知:1虹膜,2是瞳孔,3角膜,4晶状体,5巩膜,6视网膜,7视神经,8玻璃体。
(1)1虹膜的中央有瞳孔,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呈黑色,因此被称为黑眼珠;眼球外膜的后半部分是白色坚韧的巩膜,被称为白眼珠。1虹膜内含有平滑肌,能调节2瞳孔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4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对光线有折射作用;8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质,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3)正常情况下,在6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7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4]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6]视网膜的前方,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2.(2018·双清模拟)考场上,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听到开考铃声响起,立即挥笔疾书,如图为该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挥笔疾书,这属于    (反射类型).
(2)铃声响起,刺激[   ]    产生振动,振动通过中耳的[   ]    传到内耳.
(3)该过程中,存在于[   ]    中的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    上传,最终在[   ]    产生“铃声响了,可以答题了”的想法.
【答案】(1)条件反射
(2)②;鼓膜;③;听小骨
(3)⑥;耳蜗;神经冲动;⑧;大脑皮层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挥笔疾书,这属于条件反射。
(2)(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②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③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⑥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⑧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