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9.1有机物的常识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9.1有机物的常识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2-15 14:49:37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9.1有机物的常识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雅安)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2.(2018九上·吉林月考)劣质汽油中的甲缩醛(C3H8O2)等物质会损伤汽车并产生有害气体,关于甲缩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缩醛属于有机化合物
B.甲缩醛中含有氧分子
C.甲缩醛由三种元素组成
D.甲缩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7.4%
3.(2018九上·吉林月考)蜡烛和酒精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种物质在空中燃烧都发白光
B.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可以验证它们燃烧都生成水
C.根据燃烧产物相同,判断这两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D.它们都具有可燃性,那么具有可燃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燃料
4.(2018·聊城)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 有毒物质
B 煤、酒精、天然气 化石燃料
C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D 钢、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A.A B.B C.C D.D
5.(2018·福建)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 乙醇
B. 青蒿素
C. 富乐烯
D. 葡萄糖
6.(2018·宣恩模拟)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是可燃物
7.(2018·沂水模拟)类推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二、填空题
8.甲烷的俗称   ,物理性质   ,甲烷燃烧发出   火焰,甲烷的收集方法有   .
9.(2017九上·南阳期中)乙醇俗称酒精,可把乙醇按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做燃料使用,由此推测乙醇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若23g乙醇完全燃烧产生27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乙醇中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比是   。
10.在SO2、NaOH、粉尘、CO2、甲醇、CO几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的填入下列空格内:饮用假酒引起中毒导致眼睛失明,是由于假酒中含有   的原因;用煤炉取暖时发生中毒,原因之一是由于室内   排放不畅而引起的;煤中一般都含有硫元素,煤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   气体.
三、综合题
11.2017年5月18日,中国又创下一项世界第一,在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汽油 B.太阳能 C.氢能 D.核能
12.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经某市时发生侧翻,约有1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对该市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威胁.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   .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
①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②挖隔离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③随时监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燃烧处理.写出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这里“X气体”是指甲烷,湖泊池沼中可以产生沼气,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
故答案为:B。
【分析】甲烷是物质通过发酵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甲缩醛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B、甲缩醛是由分子构成的,它的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甲缩醛中不含氧分子,B符合题意;
C、由甲缩醛的化学式可以判断甲缩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不符合题意;
D、甲缩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47.4%,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属于氧化物解答
B根据只有氧气和含有氧气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分子解答
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解答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解答
3.【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蓝色,A不符合题意;
B、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可以验证它们燃烧都生成水,B符合题意;
C、燃烧产物相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不一定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具有可燃性的物质不一定都可以作为燃料,比如铁能在氧气中燃烧,但无法用作燃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两种物质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B根据检验物质燃烧有水生成的方法解答
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解答
D根据作燃料的材料要从燃烧的条件及其他方面综合考虑解答
4.【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常见的毒品与药品;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都有毒物质,符合题意;
B、煤、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
C、甲烷、醋酸是有机物,二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D、玻璃钢是由塑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钢、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霉菌毒素使人中毒,可卡因为毒品;
B,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能源;
C、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不是有机物;
D、钢和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5.【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也属于无机物。富勒烯(C540)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分析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图1所示实验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干冷的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A 不符合题意;
B.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 符合题意;
C.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 不符合题意;
D.图4所示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是可燃物,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干而冷的烧杯只能验证有水生成,只能说明物质中含有氢元素,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2、CO等都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还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还可能是活泼金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有机物为含碳的化合物进行分析;根据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
8.【答案】沼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蓝色;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解:甲烷俗称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甲烷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集甲烷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
故答案为:沼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蓝色;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
【分析】根据甲烷俗称沼气,物理性质指的是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解答;根据甲烷具有可燃性进行解答;根据甲烷的性质分析收集方法.
9.【答案】可燃性;8:48或1:6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乙醇俗称酒精,可把乙醇按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做燃料使用,乙醇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可以做燃料,若23g乙醇完全燃烧产生27g水和44g二氧化碳, C2H5OH+3O2 2CO2+3H2O,各物质质量比∶46∶96∶88∶54=23∶48∶44∶27,则乙醇中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比是∶23g× ×100%∶48=8:48或1:6.
故答案为:可燃性;8:48或1:6;
【分析】只有具有可燃性的物质才能用作燃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即可求出乙醇中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10.【答案】甲醇;CO;SO2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解:甲醇有毒不能用来勾兑白酒,如果假酒中含有甲醇,饮用假酒引起中毒导致眼睛失明;煤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与氧气结合,而缺氧中毒;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由于煤中一般都含有硫元素,所以煤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甲醇;CO;SO2.
【分析】根据甲醇、一氧化碳的毒性和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考虑本题.
11.【答案】(1)石油
(2)CH4+2O2 CO2+2H2O
(3)A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小题1: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小题2:甲烷的燃烧的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小题3:不属于新能源的是:汽油;
【分析】一是理解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二是知道甲烷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书写方程式即可;三是理解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
12.【答案】(1)有机物
(2)苯酚有毒性,强烈的腐蚀性
(3)②③
(4)C6H6O+7O2 6CO2+3H2O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1)苯酚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2)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故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3)①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污染,①不符合题意;②挖隔离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②符合题意;③随时监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③符合题意
故填:②③;(4)苯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6H6O+7O2 6CO2+3H2O.
故答案为:(1)有机物(2)苯酚有毒性,强烈的腐蚀性(3)②③(4)C6H6O+7O2 6CO2+3H2O
【分析】(1)由苯酚的组成结合有机物的概念可解答
(2)苯酚有毒性,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处理过程中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
(3)处理苯酚过程中应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
(4)根据有机物一般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1 / 12018-2019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9.1有机物的常识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雅安)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答案】B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这里“X气体”是指甲烷,湖泊池沼中可以产生沼气,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
故答案为:B。
【分析】甲烷是物质通过发酵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
2.(2018九上·吉林月考)劣质汽油中的甲缩醛(C3H8O2)等物质会损伤汽车并产生有害气体,关于甲缩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缩醛属于有机化合物
B.甲缩醛中含有氧分子
C.甲缩醛由三种元素组成
D.甲缩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7.4%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甲缩醛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B、甲缩醛是由分子构成的,它的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甲缩醛中不含氧分子,B符合题意;
C、由甲缩醛的化学式可以判断甲缩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不符合题意;
D、甲缩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47.4%,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属于氧化物解答
B根据只有氧气和含有氧气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分子解答
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解答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解答
3.(2018九上·吉林月考)蜡烛和酒精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种物质在空中燃烧都发白光
B.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可以验证它们燃烧都生成水
C.根据燃烧产物相同,判断这两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D.它们都具有可燃性,那么具有可燃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燃料
【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蓝色,A不符合题意;
B、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可以验证它们燃烧都生成水,B符合题意;
C、燃烧产物相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不一定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具有可燃性的物质不一定都可以作为燃料,比如铁能在氧气中燃烧,但无法用作燃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两种物质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B根据检验物质燃烧有水生成的方法解答
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解答
D根据作燃料的材料要从燃烧的条件及其他方面综合考虑解答
4.(2018·聊城)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 有毒物质
B 煤、酒精、天然气 化石燃料
C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D 钢、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常见的毒品与药品;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都有毒物质,符合题意;
B、煤、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
C、甲烷、醋酸是有机物,二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D、玻璃钢是由塑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钢、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霉菌毒素使人中毒,可卡因为毒品;
B,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能源;
C、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不是有机物;
D、钢和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5.(2018·福建)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 乙醇
B. 青蒿素
C. 富乐烯
D. 葡萄糖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也属于无机物。富勒烯(C540)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分析解答
6.(2018·宣恩模拟)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是可燃物
【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图1所示实验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干冷的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A 不符合题意;
B.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 符合题意;
C.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 不符合题意;
D.图4所示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是可燃物,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干而冷的烧杯只能验证有水生成,只能说明物质中含有氢元素,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解答
7.(2018·沂水模拟)类推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2、CO等都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还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还可能是活泼金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有机物为含碳的化合物进行分析;根据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8.甲烷的俗称   ,物理性质   ,甲烷燃烧发出   火焰,甲烷的收集方法有   .
【答案】沼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蓝色;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解:甲烷俗称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甲烷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集甲烷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
故答案为:沼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蓝色;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
【分析】根据甲烷俗称沼气,物理性质指的是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解答;根据甲烷具有可燃性进行解答;根据甲烷的性质分析收集方法.
9.(2017九上·南阳期中)乙醇俗称酒精,可把乙醇按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做燃料使用,由此推测乙醇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若23g乙醇完全燃烧产生27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乙醇中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比是   。
【答案】可燃性;8:48或1:6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乙醇俗称酒精,可把乙醇按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做燃料使用,乙醇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可以做燃料,若23g乙醇完全燃烧产生27g水和44g二氧化碳, C2H5OH+3O2 2CO2+3H2O,各物质质量比∶46∶96∶88∶54=23∶48∶44∶27,则乙醇中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比是∶23g× ×100%∶48=8:48或1:6.
故答案为:可燃性;8:48或1:6;
【分析】只有具有可燃性的物质才能用作燃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即可求出乙醇中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10.在SO2、NaOH、粉尘、CO2、甲醇、CO几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的填入下列空格内:饮用假酒引起中毒导致眼睛失明,是由于假酒中含有   的原因;用煤炉取暖时发生中毒,原因之一是由于室内   排放不畅而引起的;煤中一般都含有硫元素,煤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   气体.
【答案】甲醇;CO;SO2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解:甲醇有毒不能用来勾兑白酒,如果假酒中含有甲醇,饮用假酒引起中毒导致眼睛失明;煤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与氧气结合,而缺氧中毒;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由于煤中一般都含有硫元素,所以煤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甲醇;CO;SO2.
【分析】根据甲醇、一氧化碳的毒性和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考虑本题.
三、综合题
11.2017年5月18日,中国又创下一项世界第一,在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汽油 B.太阳能 C.氢能 D.核能
【答案】(1)石油
(2)CH4+2O2 CO2+2H2O
(3)A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小题1: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小题2:甲烷的燃烧的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小题3:不属于新能源的是:汽油;
【分析】一是理解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二是知道甲烷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书写方程式即可;三是理解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
12.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经某市时发生侧翻,约有1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对该市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威胁.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   .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
①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②挖隔离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③随时监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燃烧处理.写出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有机物
(2)苯酚有毒性,强烈的腐蚀性
(3)②③
(4)C6H6O+7O2 6CO2+3H2O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1)苯酚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2)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故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3)①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污染,①不符合题意;②挖隔离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②符合题意;③随时监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③符合题意
故填:②③;(4)苯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6H6O+7O2 6CO2+3H2O.
故答案为:(1)有机物(2)苯酚有毒性,强烈的腐蚀性(3)②③(4)C6H6O+7O2 6CO2+3H2O
【分析】(1)由苯酚的组成结合有机物的概念可解答
(2)苯酚有毒性,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处理过程中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
(3)处理苯酚过程中应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
(4)根据有机物一般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