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化学与社会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化学与社会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01 10:13:4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化学与社会环境
一、单选题
1.(2018·江苏)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
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
2.(2018·天津)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3.(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A B.B C.C D.D
4.(2018·全国Ⅱ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5.(2018·全国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解答】解:A.光合作用消耗CO2,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6CO2+6H2O C6H12O6+6O2,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下降,不符合题意;
B.自然降雨时H2O会与少量CO2反应生成H2CO3,不会引起CO2含量的上升,不符合题意;
C.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CO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不符合题意;
D.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装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2,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变化,也即是自然界中碳的转化形式常见有哪些,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温室效应即是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2.【答案】A
【考点】分液和萃取
【解析】【解答】解: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符合题意。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该题中反应的重点知识点有:①酒精和醋的酿造过程:先是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再是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②青铜器属于铜的合金(铜锡合金);③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主要成分均是硅酸盐(其中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土再进行烧制而成);④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过程主要的原理即是萃取再进行分液
3.【答案】B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3N2↑+2CO2↑+4H2O,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D.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变化实质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而核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4.【答案】D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碳酸钠俗称苏打粉,水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除油污,A不符合题意
B.漂白粉成分为次氯酸钙,可用于消毒、漂白等,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碳酸氢钠,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钡属于碳酸盐,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故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用的应该是硫酸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相关的常识及酸碱盐知识点,D项明显错误,BaSO4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而不是BaCO3
5.【答案】A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解析】【解答】泡沫灭火器喷出的物质中含水,易造成短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包括蛋白质的变性,有机溶剂的毒性以及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化学与社会环境
一、单选题
1.(2018·江苏)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
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
【答案】C
【考点】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解答】解:A.光合作用消耗CO2,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6CO2+6H2O C6H12O6+6O2,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下降,不符合题意;
B.自然降雨时H2O会与少量CO2反应生成H2CO3,不会引起CO2含量的上升,不符合题意;
C.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CO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不符合题意;
D.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装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2,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变化,也即是自然界中碳的转化形式常见有哪些,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温室效应即是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2.(2018·天津)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考点】分液和萃取
【解析】【解答】解: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符合题意。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该题中反应的重点知识点有:①酒精和醋的酿造过程:先是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再是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②青铜器属于铜的合金(铜锡合金);③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主要成分均是硅酸盐(其中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土再进行烧制而成);④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过程主要的原理即是萃取再进行分液
3.(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3N2↑+2CO2↑+4H2O,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D.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变化实质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而核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4.(2018·全国Ⅱ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碳酸钠俗称苏打粉,水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除油污,A不符合题意
B.漂白粉成分为次氯酸钙,可用于消毒、漂白等,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碳酸氢钠,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钡属于碳酸盐,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故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用的应该是硫酸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相关的常识及酸碱盐知识点,D项明显错误,BaSO4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而不是BaCO3
5.(2018·全国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解析】【解答】泡沫灭火器喷出的物质中含水,易造成短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包括蛋白质的变性,有机溶剂的毒性以及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