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8-01 10:26:0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单选题
1.(2018·北京)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答案】A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果酒果醋的制作;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制作果酒时,发酵液不超过发酵瓶的2/3,故A符合题意;
B、鉴定DNA时,DNA的粗提物可与二苯胺在沸水浴中呈现蓝色,B不符合题意;
C、用苏丹III鉴别花生中的脂肪颗粒,苏丹III与脂肪颗粒呈现橘黄色,C不符合题意;
D、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进行染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制作果酒时,发酵瓶中要流出1/3的空间,这部分中有开始有少量空气,酵母菌进行增殖,消耗掉空气中的O2,酵母菌开始进行酒精发酵;B、DNA的粗提物遇二苯胺呈现蓝色,DNA与甲基绿呈现绿色;C、鉴定脂肪可用苏丹III或苏丹IV鉴别,苏丹III与脂肪颗粒呈现橘黄色,与苏丹IV呈现红色;D、并非所有的细胞都有染色体,只有在分裂期才存在染色体,在成熟的植物细胞或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呈染色质形式存在,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杨红进行染色。
2.(2018·天津)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D
【考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
【解析】【解答】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不符合题意;
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不符合题意;
D、该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本题要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物质的行为变化规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者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进而产生异常的细胞,要能够根据所给细胞的基因型或者染色体组成,判断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
3.(2018·全国Ⅲ卷)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B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
【解析】【解答】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A不符合题意;
B、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联会,B符合题意;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C不符合题意。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都发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位置,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 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的次数及时期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一次,有丝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联会、四分体时期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有,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 无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有,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 无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有,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有,在后期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时期 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 不变
子细胞中核遗传物质的组成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
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 有 有
二者联系 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 2 )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关键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前者有形成四分体的变化,后者则不形成四分体。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而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4.(2018·浙江选考)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C.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答案】D
【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解析】【解答】A、据图分析,图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含有A基因的片段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畸变,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不符合题意;
B、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四分体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不符合题意;
C、该细胞为动物细胞,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粒都连着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C不符合题意;
D、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个精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2个次级精母细胞(n)
前期:(n)
中期:(n)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4个精细胞:(n)
变形 4个精子(n)
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的是星射线,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的是纺锤丝。
5.(2018·全国Ⅲ卷)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答案】A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细胞增殖的各时期都需要消耗能量,A符合题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膜的主要成分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磷脂中含有磷元素,B不符合题意;
C、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可以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分化具有不可逆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有关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
( 1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①通过体液的作用。如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从而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②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子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③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互相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2 )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时间: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发育时期达到最大程度。
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遍性
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意义:①个体发育的基础。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②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6.(2018·全国Ⅱ卷)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的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答案】A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癌变是细胞中基因突变累加的效应,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A符合题意;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C不符合题意;
D、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失去接触抑制现象。
7.(2018·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
B.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的增加,使其易扩散转移
C.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可逆
【答案】C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具有无限增殖能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癌细胞表面的黏连蛋白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因而已扩散转移,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癌变的实质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使原癌基因被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一些物理射线、化学物质和某些病毒等可以诱导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故C符合题意;
D、癌变是细胞发生了畸形分化,而细胞分化大多是不可逆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癌变就是细胞在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一些物理射线;化学致癌因子,黄曲霉素、亚硝胺等;病毒致癌因子,一些肿瘤病毒)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原癌基因被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使其发生畸形分化,形成癌细胞。癌细胞是恶性增殖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细胞形态也发生了改变,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因而容易扩散和转移。
8.(2018·浙江选考)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间(h) 1.3 2.7 2.9 0.6 7.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B.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 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C.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答案】A
【考点】细胞周期;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解答】A、G1期为DNA复制前期,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A符合题意;
B、S期是DNA复制期,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 h后,DNA复制不能进行,G1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B不符合题意;
C、G2期是DNA复制后期,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不变,C不符合题意;
D、胡萝卜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G1期为DNA复制前期,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S期是DNA复制期,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2个DNA,且两个DNA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 G2期是DNA复制后期,合成用于形成纺锤丝的蛋白质。 M期是分裂期 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二、多选题
9.(2018·江苏)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下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细胞中的DNA和RNA与MSC中的相同
B.MSC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
C.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
D.不同诱导因素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答案】A,B,C
【考点】细胞分化及其意义;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A、组织细胞中的DNA与MSC细胞中的DNA相同,但是RNA不同,A符合题意;
B、组织细胞是MSC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因此组织细胞比MSC细胞更容易衰老,B符合题意;
C、当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说明该细胞早就已经开始凋亡了,C符合题意;
D、不同诱导因素能够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细胞分化: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细胞的增殖能力是有限的,体细胞的衰老是由细胞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10.(2018·江苏)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或现象
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液等 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部分结构清晰
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等 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液滴
③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龙胆紫溶液等 在高倍镜的同一个视野中,可见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④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等 在10×目镜、40×物镜下的一个视野中完成对整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计数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答案】A,C,D
【考点】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①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中,利用洋葱外表皮细胞、蔗糖溶液作为实验材料,原生质层呈现紫色,可以清晰的可见细胞壁、细胞膜等,但是不能看清楚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A符合题意;
B、②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Ⅲ染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B不符合题意;
C、③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不一定是正方形的,如正在分裂的末期细胞不是正方形的,C符合题意;
D、④在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该多次计数,求其平均值,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①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②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不能观察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因为解离时细胞已死亡,可以寻找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连起来体会出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3)对酵母菌的计数中,一个视野只计几个小方格的数,而不是计整个计数室的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单选题
1.(2018·北京)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2.(2018·天津)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3.(2018·全国Ⅲ卷)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4.(2018·浙江选考)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C.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5.(2018·全国Ⅲ卷)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6.(2018·全国Ⅱ卷)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的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2018·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
B.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的增加,使其易扩散转移
C.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可逆
8.(2018·浙江选考)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间(h) 1.3 2.7 2.9 0.6 7.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B.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 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C.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二、多选题
9.(2018·江苏)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下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细胞中的DNA和RNA与MSC中的相同
B.MSC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
C.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
D.不同诱导因素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10.(2018·江苏)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或现象
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液等 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部分结构清晰
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等 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液滴
③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龙胆紫溶液等 在高倍镜的同一个视野中,可见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④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等 在10×目镜、40×物镜下的一个视野中完成对整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计数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果酒果醋的制作;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制作果酒时,发酵液不超过发酵瓶的2/3,故A符合题意;
B、鉴定DNA时,DNA的粗提物可与二苯胺在沸水浴中呈现蓝色,B不符合题意;
C、用苏丹III鉴别花生中的脂肪颗粒,苏丹III与脂肪颗粒呈现橘黄色,C不符合题意;
D、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进行染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制作果酒时,发酵瓶中要流出1/3的空间,这部分中有开始有少量空气,酵母菌进行增殖,消耗掉空气中的O2,酵母菌开始进行酒精发酵;B、DNA的粗提物遇二苯胺呈现蓝色,DNA与甲基绿呈现绿色;C、鉴定脂肪可用苏丹III或苏丹IV鉴别,苏丹III与脂肪颗粒呈现橘黄色,与苏丹IV呈现红色;D、并非所有的细胞都有染色体,只有在分裂期才存在染色体,在成熟的植物细胞或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呈染色质形式存在,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杨红进行染色。
2.【答案】D
【考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
【解析】【解答】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不符合题意;
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不符合题意;
D、该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本题要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物质的行为变化规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者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进而产生异常的细胞,要能够根据所给细胞的基因型或者染色体组成,判断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
3.【答案】B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
【解析】【解答】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A不符合题意;
B、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联会,B符合题意;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C不符合题意。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都发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位置,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 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的次数及时期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一次,有丝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联会、四分体时期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有,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 无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有,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 无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有,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有,在后期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时期 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 不变
子细胞中核遗传物质的组成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
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 有 有
二者联系 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 2 )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关键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前者有形成四分体的变化,后者则不形成四分体。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而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4.【答案】D
【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解析】【解答】A、据图分析,图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含有A基因的片段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畸变,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不符合题意;
B、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四分体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不符合题意;
C、该细胞为动物细胞,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粒都连着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C不符合题意;
D、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个精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2个次级精母细胞(n)
前期:(n)
中期:(n)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4个精细胞:(n)
变形 4个精子(n)
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的是星射线,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的是纺锤丝。
5.【答案】A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细胞增殖的各时期都需要消耗能量,A符合题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膜的主要成分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磷脂中含有磷元素,B不符合题意;
C、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可以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分化具有不可逆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有关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
( 1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①通过体液的作用。如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从而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②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子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③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互相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2 )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时间: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发育时期达到最大程度。
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遍性
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意义:①个体发育的基础。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②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6.【答案】A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癌变是细胞中基因突变累加的效应,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A符合题意;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C不符合题意;
D、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失去接触抑制现象。
7.【答案】C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具有无限增殖能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癌细胞表面的黏连蛋白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因而已扩散转移,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癌变的实质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使原癌基因被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一些物理射线、化学物质和某些病毒等可以诱导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故C符合题意;
D、癌变是细胞发生了畸形分化,而细胞分化大多是不可逆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癌变就是细胞在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一些物理射线;化学致癌因子,黄曲霉素、亚硝胺等;病毒致癌因子,一些肿瘤病毒)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原癌基因被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使其发生畸形分化,形成癌细胞。癌细胞是恶性增殖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细胞形态也发生了改变,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因而容易扩散和转移。
8.【答案】A
【考点】细胞周期;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解答】A、G1期为DNA复制前期,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A符合题意;
B、S期是DNA复制期,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 h后,DNA复制不能进行,G1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B不符合题意;
C、G2期是DNA复制后期,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不变,C不符合题意;
D、胡萝卜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G1期为DNA复制前期,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S期是DNA复制期,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2个DNA,且两个DNA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 G2期是DNA复制后期,合成用于形成纺锤丝的蛋白质。 M期是分裂期 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9.【答案】A,B,C
【考点】细胞分化及其意义;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A、组织细胞中的DNA与MSC细胞中的DNA相同,但是RNA不同,A符合题意;
B、组织细胞是MSC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因此组织细胞比MSC细胞更容易衰老,B符合题意;
C、当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说明该细胞早就已经开始凋亡了,C符合题意;
D、不同诱导因素能够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细胞分化: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细胞的增殖能力是有限的,体细胞的衰老是由细胞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10.【答案】A,C,D
【考点】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①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中,利用洋葱外表皮细胞、蔗糖溶液作为实验材料,原生质层呈现紫色,可以清晰的可见细胞壁、细胞膜等,但是不能看清楚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A符合题意;
B、②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Ⅲ染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B不符合题意;
C、③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不一定是正方形的,如正在分裂的末期细胞不是正方形的,C符合题意;
D、④在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该多次计数,求其平均值,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①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②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不能观察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因为解离时细胞已死亡,可以寻找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连起来体会出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3)对酵母菌的计数中,一个视野只计几个小方格的数,而不是计整个计数室的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