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龙江期中)下列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
2.(2018九上·江门期中)某学生早餐奶的营养成分如图所示,其中的“钙、钠”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3.(2018·普陀模拟)有关“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B.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微粒
C.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D.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4.(2018九上·金山期中)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5.(2018九上·定州期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A.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6.(2018·烟台)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7.(2018九上·广东期中)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
A.二氧化碳 B.过氧化氢
C.空气 D.高锰酸钾
8.(2018九上·江门期中)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③是阴离子,④是阳离子
C.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D.①属于非金属元素
9.(2018九上·商河期中)下列归纳和推理正确的是( )
A.含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物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10.(2018·贺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C.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1.(2018九上·临城期中)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元素周期表又迎来新成员,原子数为113 118的元素被正式提名为新的化学元素,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元素周期表上也能出现“中国制造”.已知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8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g
B.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内一定有118个中子
C.118号元素的某微粒原子核外一定有118个电子
D.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内一定有118个质子
12.(2018九上·北京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分,原子不可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于整个原子而言,原子核体积小、质量轻
D.Na和Na+属于同种元素
13.(2018·聊城)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二、填空题
14.(2017九上·点军期中)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比如过氧化氢是由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15.苍蝇体内能分泌具有杀菌作用的过氧化氢而免受细菌感染,过氧化氢和水从组成上看 相同,但是由于构成它们的 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
16.(2018·达州)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序号,下同);
(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 。
17.(2018九上·台儿庄期末)经测定某个原子中共有25个粒子,其中有9个粒子不显电性,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18.(2018·嫩江模拟)铁元素有三种常见微粒:Fe,Fe2+,Fe3+,它们都具有相同的
19.(2018·信阳模拟)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见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填“左侧”、“ 中 间”或“右侧”);该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形成的离子为 。(用离 子符号表示)。
三、综合题
20.(2018·郧阳模拟)图a 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 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 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 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
(3)有关图C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 和Z 同处于第二周期
21.(2018·蒙阴模拟)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C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离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A符合题意;
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据此分析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属于宏观概念,元素也属于宏观概念,所以该物质中含有的钙、镁、钾、钠指的是含的这种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是元素组成的分析解答
3.【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符合题意;
B、根据A的分析可知,不符合题意;
C、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被分成更小的粒子。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通过非化学方法还可以分为质子、中子,电子等,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都有原子直接构成。
4.【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符合题意;
C、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不符合题意;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的特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5.【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总数决定原子的体积;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称为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符合题意;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符合题意;
D、离子、分子、原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B、分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离子,即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D、离子间有相互作用,分子和原子间也有相互作用。
7.【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过氧化氢、高锰酸钾都是纯净物,其中含有氧元素,但是不存在氧分子,而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存在多种分子,也包括氧分子。
故答案为:C。
【分析】氧气和含有氧气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分子,据此解答
8.【答案】B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①④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A不符合题意;
B、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③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④核电荷数=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B符合题意;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因此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属于非金属元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解答
B根据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
C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得电子,小于4失电子解答
D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9.【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含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氧气中含有高锰酸钾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物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原子的结构、氧化物的概念、氧化反应等知识解题;
10.【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A、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A说法符合题意;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分析;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分析;根据分子是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种分子分析;根据原子质量由原子核决定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所以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8;相对原子质量应大于118;A不符合题意
B. 中子数和质子数直接没有必然的数量关系;B不符合题意
C. 118号元素的离子原子核外不一定有118个电子;C不符合题意
D. 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内一定有118个质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12.【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相对于整个原子而言,原子核体积小,但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原子核,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Na和Na+因为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化学变化是能否再分分析;根据氢原子不含中子分析;根据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分析;根据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甲元素的名称是溴,带“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甲是溴(Br),溴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乙元素是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不是中子数为11,不符合题意;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溴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电子,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收四个,同时根据溴的名称,可知溴是一种非金属液体;
B溴元素易得到一个电子,为负一价,钠元素易失去一个电子,为正一价,则可以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C、乙的原子序数为1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D、甲原子核外只有四个电子层。
14.【答案】过氧化氢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或符号);原子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离子,比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原子.
【分析】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
15.【答案】组成元素;分子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水的化学式是H2O,显然他们组成元素相同,而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答为:组成元素;分子.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已学知识通过比较得出答案,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水的化学式是H2O,显然他们组成元素相同,而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16.【答案】(1)Al
(2)26.98
(3)AD
(4)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铝元素的符号是Al;(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3)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是8(氦的是2)的结构是稳定结构,故图中AD是稳定结构的原子,B是稳定结构的离子,
故答案为:AD;(4)电子层数=周期数,A原子只有1个电子层,故与铝不属于同一个周期,BCD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故都与铝属于同一个周期,
故答案为:A。
【分析】(1)两个字母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Al;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3)最外层有八个电子的属于稳定结构,如果只有一个电子层,则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
(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布规律知道,A是第一周期的元素,铝是第三周期的元素。
17.【答案】17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故中子数是9,故质子和电子的和为16,故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9=17;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在原子中存在以下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答案】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根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Fe,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所以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分析】根据铁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失去2个、3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和铁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19.【答案】20;左侧;Ca2+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8+2=20;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侧;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形成的离子为 Ca2+。
【分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同一周期中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从1递增至8
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20.【答案】(1)132.9
(2)3;Al3+
(3)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a 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13-2-8=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3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Al3+;
(3)A.同一周期,由左至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原子序数:Z>Y ,A符合题意;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属于第二周期,Y属于第三周期,故核外电子数:XC.Y 和Z 同处于第三周期,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132.9(2)3;Al3+(3)A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所表示的含义解答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失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所带的电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周期数越大,原子序数越大
21.【答案】(1)11
(2)BC
(3)最外层电子数
(4)离子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钠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2)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4)C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离子。
【分析】(1)元素周期表“方块”的信息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2)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相等的为同种元素;
(3)AB属于同一族的元素,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C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故属于阴离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龙江期中)下列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A符合题意;
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据此分析解答
2.(2018九上·江门期中)某学生早餐奶的营养成分如图所示,其中的“钙、钠”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属于宏观概念,元素也属于宏观概念,所以该物质中含有的钙、镁、钾、钠指的是含的这种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是元素组成的分析解答
3.(2018·普陀模拟)有关“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B.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微粒
C.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D.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符合题意;
B、根据A的分析可知,不符合题意;
C、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被分成更小的粒子。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通过非化学方法还可以分为质子、中子,电子等,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都有原子直接构成。
4.(2018九上·金山期中)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符合题意;
C、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不符合题意;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的特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5.(2018九上·定州期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A.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总数决定原子的体积;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称为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6.(2018·烟台)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符合题意;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符合题意;
D、离子、分子、原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B、分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离子,即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D、离子间有相互作用,分子和原子间也有相互作用。
7.(2018九上·广东期中)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
A.二氧化碳 B.过氧化氢
C.空气 D.高锰酸钾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过氧化氢、高锰酸钾都是纯净物,其中含有氧元素,但是不存在氧分子,而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存在多种分子,也包括氧分子。
故答案为:C。
【分析】氧气和含有氧气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分子,据此解答
8.(2018九上·江门期中)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③是阴离子,④是阳离子
C.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D.①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B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①④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A不符合题意;
B、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③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④核电荷数=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B符合题意;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因此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属于非金属元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解答
B根据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
C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得电子,小于4失电子解答
D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9.(2018九上·商河期中)下列归纳和推理正确的是( )
A.含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物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含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氧气中含有高锰酸钾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物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原子的结构、氧化物的概念、氧化反应等知识解题;
10.(2018·贺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C.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A、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A说法符合题意;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分析;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分析;根据分子是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种分子分析;根据原子质量由原子核决定分析。
11.(2018九上·临城期中)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元素周期表又迎来新成员,原子数为113 118的元素被正式提名为新的化学元素,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元素周期表上也能出现“中国制造”.已知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8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g
B.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内一定有118个中子
C.118号元素的某微粒原子核外一定有118个电子
D.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内一定有118个质子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所以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8;相对原子质量应大于118;A不符合题意
B. 中子数和质子数直接没有必然的数量关系;B不符合题意
C. 118号元素的离子原子核外不一定有118个电子;C不符合题意
D. 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内一定有118个质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12.(2018九上·北京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分,原子不可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于整个原子而言,原子核体积小、质量轻
D.Na和Na+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相对于整个原子而言,原子核体积小,但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原子核,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Na和Na+因为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化学变化是能否再分分析;根据氢原子不含中子分析;根据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分析;根据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
13.(2018·聊城)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甲元素的名称是溴,带“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甲是溴(Br),溴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乙元素是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不是中子数为11,不符合题意;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溴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电子,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收四个,同时根据溴的名称,可知溴是一种非金属液体;
B溴元素易得到一个电子,为负一价,钠元素易失去一个电子,为正一价,则可以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C、乙的原子序数为1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D、甲原子核外只有四个电子层。
二、填空题
14.(2017九上·点军期中)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比如过氧化氢是由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答案】过氧化氢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或符号);原子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离子,比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原子.
【分析】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
15.苍蝇体内能分泌具有杀菌作用的过氧化氢而免受细菌感染,过氧化氢和水从组成上看 相同,但是由于构成它们的 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组成元素;分子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水的化学式是H2O,显然他们组成元素相同,而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答为:组成元素;分子.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已学知识通过比较得出答案,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水的化学式是H2O,显然他们组成元素相同,而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16.(2018·达州)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序号,下同);
(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 。
【答案】(1)Al
(2)26.98
(3)AD
(4)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铝元素的符号是Al;(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3)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是8(氦的是2)的结构是稳定结构,故图中AD是稳定结构的原子,B是稳定结构的离子,
故答案为:AD;(4)电子层数=周期数,A原子只有1个电子层,故与铝不属于同一个周期,BCD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故都与铝属于同一个周期,
故答案为:A。
【分析】(1)两个字母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Al;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3)最外层有八个电子的属于稳定结构,如果只有一个电子层,则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
(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布规律知道,A是第一周期的元素,铝是第三周期的元素。
17.(2018九上·台儿庄期末)经测定某个原子中共有25个粒子,其中有9个粒子不显电性,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答案】17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故中子数是9,故质子和电子的和为16,故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9=17;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在原子中存在以下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2018·嫩江模拟)铁元素有三种常见微粒:Fe,Fe2+,Fe3+,它们都具有相同的
【答案】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根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Fe,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所以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分析】根据铁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失去2个、3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和铁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19.(2018·信阳模拟)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见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填“左侧”、“ 中 间”或“右侧”);该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形成的离子为 。(用离 子符号表示)。
【答案】20;左侧;Ca2+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8+2=20;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侧;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形成的离子为 Ca2+。
【分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同一周期中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从1递增至8
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三、综合题
20.(2018·郧阳模拟)图a 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 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 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 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
(3)有关图C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 和Z 同处于第二周期
【答案】(1)132.9
(2)3;Al3+
(3)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a 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13-2-8=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3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Al3+;
(3)A.同一周期,由左至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原子序数:Z>Y ,A符合题意;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属于第二周期,Y属于第三周期,故核外电子数:XC.Y 和Z 同处于第三周期,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132.9(2)3;Al3+(3)A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所表示的含义解答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失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所带的电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周期数越大,原子序数越大
21.(2018·蒙阴模拟)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C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离子”)。
【答案】(1)11
(2)BC
(3)最外层电子数
(4)离子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钠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2)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4)C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离子。
【分析】(1)元素周期表“方块”的信息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2)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相等的为同种元素;
(3)AB属于同一族的元素,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C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故属于阴离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