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19* 登勃朗峰
第五单元
目录
名师导学
01
名师导读
02
名师导练
03
课外技法专练
04
群文阅读推荐
05
名师导学
语文要素 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
小说讲究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散文讲究语言优美,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相结合的文章具有以下特点:①散文中要有人物;②叙事中要有情节; ③段落中要有场景;④语言中要有风格。
(续表)
一课一法 【文本链接1】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1. 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换的光影。
2. 写下山:用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
【考点】感受作者写景时的精妙手法:感受作品充满抒情诗般幽馨的韵致。作者描写峰巅的光影变幻,描写细致,语言优美,善用修辞。
(续表)
一课一法 【文本链接2】体悟马克·吐温的幽默技巧
1. 巧用对比:行车的颠簸惊险和车夫的浮夸自信,镇定自若对比,充满荒诞趣味。
2. 巧用夸张:作者对车夫的神态、语言,充满夸张的描写,使得旅途惊险而又充满乐趣。而 “车夫之王”“车夫”和“勃朗队长”等夸张性的称呼,充满调侃的意味,表现了作者的幽默风趣。
(续表)
一课一法 3. 设置悬念:作者在记录事件过程之始就设置悬念——后发能否先至,随着颠簸、危险的行程在笔下展开,悬念不仅没有解开,反倒添上一重——能否安全到达,在揭晓谜底之前,再加延宕,插入“勃朗队长”的半醒半醉的话,越发让人担心,最后将两重悬念一起揭开,读来引人入胜。
(续表)
技法点睛 如何品味散文语句的美
1. 用词之美——找文中精美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作用:用词准确精辟,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
2. 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句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
(续表)
技法点睛 3. 句式之美——如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还有运用关联词语的句子等。可从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真挚朴实、不落俗套、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
4. 风格之美: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名师导读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他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的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讽刺见长,到了后期,其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1.背景解读
(续表)
写作背景 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意为“白色之山”。勃朗峰海拔4 810米,山峰积雪终年不化,它耸立于法国和意大利之间,是整个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号称“欧洲第一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
2. 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理清文脉)
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描写上山时沿途所见的优美风景,抒发了登勃朗峰的所感,叙写下山时的惊险经历和奇闻趣事。全文按照游踪可分为两个部分:
感悟
写景
感受
写人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yì rì( )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
(2)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qióng dǐng( )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3)在dòu liú( )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
翌日
穹顶
逗留
(4)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liáo rào( ),qīng gē màn wǔ( )。
(5)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 尤为wǔ mèi( )动人。
(6)可又骤然反光灼灼,shùn xī wàn biàn( ),真是无穷变幻,fēn zhì tà lái( )。
(7)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 fú zào( )。
缭绕
轻歌曼舞
妩媚
瞬息万变
纷至沓来
浮躁
(8)他扬鞭一挥,车便辚辚向前。如此diān bǒ( ),我生平从未有过。
(9)但我们不停不歇……什么乱石废物,沟壑kuàng yě( ),一概不顾。
(10)我可是míng fù qí shí( )的车夫之王啊。
(11)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dǎ gé( ),像是在加标点符号。
颠簸
旷野
名副其实
打嗝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B. 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圆”言论已宣告破产。
C. 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前往观光游览。
C
D. 有关领导日前表示,北京要让各功能区更加名副其实,比如中关村就不再新增普通商业项目,而要凸显其以科技为中心的定位。
2. C【解析】“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与“前往”重复。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只有保护自然、认识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赢。(应调整为“认识自然、保护自然”)
B. 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2月1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和平协议,目的旨在结束持续十八年多的阿富汗战争。(可删去“目的”)
D
C. 还记得夕阳下的汉阳树,又想起了阴雨绵绵的鹦鹉洲,刚又学会了《黄鹤楼》这首诗歌,武汉对我有了一种更亲切的感觉。(应调整为“我对武汉”)
D.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教育云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学校展开了网络教学模式。(将“展开”改为“加强”)
3. D【解析】搭配不当,应将“展开”改为“开启”。
4. 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学诗文,情飞扬,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运用自己积累的古诗文,模仿下面这副对联的样式,再写一副对联。(提示:必须结合作者名字及其作品相关内容,注意句式结构一致)
上联:东坡闲赏庭前月 下联:居易漫行湖东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李白惊叹山前瀑敦颐盛赞泥中莲示例二:陶潜闲采篱下菊宗元静观潭中鱼
5. ★新题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中字不倚偏,国字更庄严,人字互支撑,民字在心田。中国人爱中国字,写成雄文千万篇。中国人如中国字,承载文明天地间,方方正正中国字,稳稳重重有内涵,笔笔画画巧架构,长长短短紧相连,血脉紧相连……”
新题特训
材料二:国内首档解字溯源节目《奇妙的汉字》以“大力弘扬中国汉字文化”为宗旨,用独特的视角追溯汉字的历史渊源,探寻汉字背后的故事,重拾汉字之美。让观众了解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
材料三: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最直接的原因是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
第二波是20世纪90年代,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键盘上的“敲”和鼠标上的“点”。但新技术的冲击绝非导致当下汉字境遇的唯一原因。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李伯谦说:“造成手写水平下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忽视了手写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
(1)阅读材料一,根据汉字笔画的特征,将正确的序号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一提好比______________,一折如同______________,一弯就像______________,一点恰似______________。
①龙摆尾 ②峰回转 ③凤抖冠 ④剑出鞘
④
②
①
③
(2)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联系自身简要谈谈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如何传承中国汉字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了解汉字之美,规范书写汉字;②通过读书、看电视等渠道了解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③珍视汉字,敬重中国汉字文化。
①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 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课内精读
②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③从马蒂尼到阿冉提,历时八个小时。有好几次,我们把所有的车骑甩在身后。沿河谷前往沙蒙尼途中,我们雇了一辆敞篷马车,又花上一小时美餐了一顿,那车夫也得以有了纵饮的机会,略显醉意。他有一朋友同行,于是这友人也有暇畅饮一番。
④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但是,”他把握十足地说,“不
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 ”
⑤他扬鞭一挥,车便辚辚向前。如此颠簸,我生平从未有过。近来的几场暴雨冲毁了几处路面,但我们不停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
而起。那位镇定而善良的狂车夫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神情威严地冲我们说道:“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正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6.阅读选文,简析作者是如何巧妙地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4分)【分析表达方式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第①段写景,描写出勃朗峰变幻无穷的美妙景色;第②段通过议论,抒发了作者的感慨;第③—⑤段重在叙述、描写,表现旅途的惊险和奇趣。
7.文章写景重点描写云彩,作者抓住了哪些角度来描写云彩?有什么作用?(4分)【分析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抓住光、色的变化来描写云彩,从侧面衬托出山峰的圣洁,突出表现了勃朗峰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
8.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赏析句子】
(1)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勾勒出云的色彩、形态和气质,展示出构图巧妙而又变幻莫测的风云画卷,衬托出勃朗峰的圣洁庄重。
(2)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正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车夫进行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车夫的镇定、自信和夸张的语言,都表现了车夫的奇异,增添了旅程的趣味,使得文章富有传奇色彩。
9. 作者由勃朗峰的奇幻景象联想到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慨?(4分)【分析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由勃朗峰的美丽景色,尤其是神奇、变幻无穷的云彩联想到肥皂泡。肥皂泡的色彩也是变幻无穷的,且转瞬即逝,这和作者在勃朗峰上见到的奇美景象相似。作者这种特别的联想,一方面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出如勃朗峰一般神奇美丽景观的赞叹;一方面也感慨美景转瞬即逝,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呼吁人们应好好珍惜良辰美景,同时也应积极投身大自然,纵享大自然的馈赠。
课外技法专练 ——从语言风格、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赏
读游记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
梁衡
我曾游黄山,却未写一字,其云蒸霞蔚之态,叫我后悔自己不是一名画家。今我游泰山,又遇到这种窘态。其遍布石树间的秦汉遗迹,叫我后悔没有专攻历史。呜呼,真正的名山自有其灵,自有其魂,怎么用文字描述呢?
我是乘着缆车直上南天门的。天门虎踞两山之间,扼守深谷之上,石砌的城楼横空出世,门洞下十八盘的石阶曲折明灭直下沟底,门楼上有一副石刻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我倚门回望人间,已是云海茫茫,不见尘寰。
渐走渐高,泰山已用她巨人的肩膀将我们托在凌霄之中。我登上山顶的舍身崖,凭栏望去,远处凄迷朦胧,不知何方世界。近处对面的山或陡立如墙,伟岸英雄;或奇峰突起,
逸俊超拔。四周怪石或横出山腰,或探下云海,或中裂一线,或聚成一簇。风呼呼吹过,衣不能披,人几不可立。云急急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被吸进石缝。这狂啸着、似乎要淹没世界的云涛雾海,一到岱顶石前,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此时此景叫我感到泰山就是天地间的支柱。再回头看那些象征坚强生命的劲松,它们攀附于石缝间不过是一点绿色的苔痕;那些象征神灵威力的佛寺道观,填
缀于崖畔岩间,不过是些红黄色的积木。倒是脚下这块曾使孔子小天下的巨石,探于云海之上,迎风沐雨,向没有尽头的天空伸去。泰山,无论是森森的万物还是冥冥的神灵,一切在你的面前都是这样的卑微。
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在尘世间活久了,总想摆脱地心的吸力向天而去。于是他们便选中了这东海之滨、齐鲁平原上拔地而起的泰山。泰山之巅
并不像一般山峰尖峭锐立,顶上平缓开阔,这里有平台可徘徊思索,有亭可登高望日,有许多巨石可供人留字,好像上天在它的大门口专为人类准备了一个进见的丹墀,好让人们诉说自己的心愿。我看过几个国外的教堂,你置身其中仰望空阔阴森的穹顶,及顶窗上射进的几丝阳光,顿觉人的渺小,而神虽不可见却又无处不在,紧攥着你的魂灵。但你一出教堂,就觉得刚才是在人为布置好的密室里与上帝幽会。而在
岱顶,你会确实感到不是在密室而是在天宫门口与天帝对话。同是表达人的崇拜,表现人与神的相通,但那气魄,那氛围,那效果迥然不同。前者是自卑自怯的窃窃私语,后者是坦诚大胆的直抒胸臆,不但可以说,还可以写,而天帝为你准备好的纸就是这些极大极硬的花岗石。
这里几乎无石不刻,大者洗削整面石壁,写洋洋文章;小者暗取石上缓平之处,留一字两字。山风呼啸,石林挺立,
秦篆汉隶旁出左右。千百年来,各种各样的人们总是这样挥汗如雨、气喘吁吁地登上这个大舞台,在这里留诗留字,借风势山威向天倾诉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意志。你看,帝王来了,他们对岱岳神是那样的虔诚,穿着长长的衮服,戴着高高的皇冠,又将车轮包上蒲草,不敢伤害岱神的一草一木。他们受命于天,自然要到这离天最近的地方,求天保佑国泰民安。诗人来了,他们要借这山的坚毅与风的狂舞铸炼
诗魂。李白登高狂呼“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沉吟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志士来了,他们要借苍松,借落日,借飞雪来寄托自己的抱负。一块石头上刻着这样一首诗:“眼底乾坤小,胸中块垒多。峰顶最高处,拔剑纵狂歌。”将军来了,徐向前刻石“登高壮观天地间”,陈毅刻石“泰岳高纵万山从”。还有许多字词石刻如“五岳独尊”“登峰造极”“擎天捧日”“仰观俯察”等等,其中
“果然”两字最耐人寻味。确实,每个中国人未来泰山之前谁心里没有她的尊严,她的形象呢?一到极顶,此情此景便无复多说了。
我们步行下山,天将黑时到了泰安城里的岱宗庙。这庙和北京的故宫一个格式,只是高度低了三砖。在中国就像只有皇帝才配有一座故宫一样,哪还有第二座山配有这样一座大庙呢?岱岳之神不是寺院里的观音,更不是村口庙里的土
地、锅台上的灶君,是整个民族心中的文化之神,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数千年的民族之魂。我站在岱庙的城楼上,遥望夕阳中的泰山,默默地向她行着注目礼。
(有删改)
1. 作者在第四段说“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这种“好”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分析文章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泰山拔地而起,岱顶高于凌霄之上。②岱顶平缓开阔,有平台可徘徊思索。③岱顶像天宫门口,可坦诚大胆地向天直抒胸臆。④有巨石供人写字,可以石为纸倾诉。
2. 第五段大量引用了古人诗词和刻石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理解文章内容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些诗词文字就是人们向天的倾诉,引用它们具体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强化了文章的主旨。②这些诗词文字表达了各色人等对泰山共同的景仰和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泰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崇高地位。③这些引用也增加了作品的文采,丰富了文章自身的文化内涵。
3.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6分)【赏析句子】
(1)云急急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被吸进石缝。这狂啸着、似乎要淹没世界的云涛雾海,一到岱顶石前,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用富有力度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泰山的山、石、云、雾的形态刻画得鲜活可见,在表现云雾不堪一击的同时,特别突出了山石的伟岸、坚定和气势不凡。
(2)在中国就像只有皇帝才配有一座故宫一样,哪还有第二座山配有这样一座大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泰山之厚重的赞美之情,感彩强烈。
4.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和衬托手法,找出两处并作具体分析。(4分)【分析表达方式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第一段,用曾游黄山的经历正面衬托今天游泰山的状况,突出泰山历史文化的厚重无法用文字描述。②第三段,将泰山与山上的劲松、佛寺道观相对比,表明万物和神灵在泰山面前都显得卑微,从而突显泰山的卓越不凡。③第四段,将国外教堂的空阔阴森与岱顶的平缓开阔进行对比,说明泰山是与天对话的地方。④第六段,将岱岳之神与观音、土地神、灶君进行对比,强调岱岳之神才是中华民族心中的文化之神。
5. 与一般游记移步换景,重在写景的写法相比,本文具有怎样的写作特色?(3分)【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没有将笔墨停留在浮光掠影的景观描写之中,而是抓住了泰山所具有的深厚人文内涵的特征,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挖掘自然景观深层的文化意蕴,揭示了泰山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独特功能。
群文阅读推荐
阅读意图 阅读篇目 阅读重点 阅读练习推荐
欣赏写景笔法 《萧萧池塘暮》(陈志宏) 体会多种修辞,体会景色特点。 《霍山红岩松记》
体会游记写法 《白发苏州》(余秋雨) 体会游记所见、所感的写法。
游记阅读步骤 《读三峡》(王充闾) 找所至:找所游之地; 品所见:品所览之景;悟所感:感悟所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