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5.13.1土壤里的小动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渠县期末)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 B.都具有外骨骼
C.都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 D.身体都分节
2.(2021八上·渠县期末)观察蚯蚓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 )
A.环带 B.环节 C.体节 D.体带
3.(2020八上·北京月考)沙蚕看上去很像蜈蚣,其实,它与蜈蚣的结构差异很大,而和蚯蚓是近亲。关于这三者的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细长体形都有利于钻行 B.它们都具有体节使运动更灵活
C.它们都体表干燥,适宜陆地生活 D.与蜈蚣不同,沙蚕的足不分节
4.(2020八上·河东月考)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的。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
A. 蝗虫 B. 草履虫
C. 沙蚕 D. 鱼
5.(2020八上·麻城月考)蚯蚓的呼吸方式为( )
A.鳃呼吸 B.肠呼吸 C.体表呼吸 D.肺呼吸
6.(2020八上·麻城月考)夏天的雨后,常有一些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为了呼吸 B.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而上爬行
C.蚯蚓爬出地面取食 D.蚯蚓爬出散热
7.(2020八上·山东月考)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重要意义是( )
A.反应更加灵敏 B.运动更加灵活
C.运输氧的能力更强 D.消化食物更充分
8.(2020八上·吉林月考)蚯蚓运动灵活,转向自如,主要是因为( )
A.身体分节 B.神经系统发达
C.肌肉发达 D.体表有黏液
9.蚯蚓对人类有许多益处,下列各项叙述与蚯蚓无关的是( )
A.提高土壤肥力 B.处理有机废物
C.捕食害虫 D.疏松土壤
10.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
A.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
D.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二、实验探究题
11.根据对蚯蚓的饲养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的目的是 . 观察发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其身体分节的意义是 .
(2)将蚯蚓分别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板上,发现蚯蚓在 运动较快,其运动较快的原因是 .
(3)土壤的潮湿程度影响着蚯蚓的生活,如果对此进行实验探究,你设计的实验装置是 .
(4)在蚯蚓走迷宫的实验中,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蚯蚓会直接爬向有食物的潮湿暗室,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一行为是 .
(5)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会有 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 , 它们与蚯蚓的 有关.
(6)蚯蚓的呼吸要靠 来完成.空气中氧气首先溶解体表的粘液中,然后再渗透进入体壁,再进人 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7)蚯蚓它以枯叶、朽根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又是植物生长的最好有机肥料,想一想,它对人类生活有什么益处?
三、综合题
12.(2019八上·厦门期中)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1)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 组成,但我们可以通过它的 区分前后端。
(2)缢蛏运动器官是[ ] 。
(3)蝗虫身体和附肢都 ,飞行器官是[ ] ,它着生于 部。
13.(2018·泰安模拟)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身体结构,体表有不同的覆盖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呼吸方式也不相同。请仔细观察下列动物,分析它们的身体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和青蛙的身体结构不同,它们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却相同的,都可以游泳,但游泳的动力并不相同,其中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 。
(2)爬行动物蜥蜴和和节肢动物蝗虫体表的覆盖物不同,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蝗虫体表有外骨骼,但是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3)青蛙和麻雀都用肺呼吸,且均有辅助肺呼吸的结构,分别是 。
(4)麻雀和蚯蚓的身体结构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同,麻雀可以自由的飞行,鸟的主要飞行器官是 ;而蚯蚓则需要通过 的配合来完成蠕动的运动方式。
(5)以上几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卵生,但蜥蜴和麻雀的卵发育成幼体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几种生物,其特点有 、 。
14.(2018·崇仁模拟)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 ,有口无肛门.
(2)B是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 ,有口无肛门.
(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类群).
(4)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 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15.(2011九上·山西竞赛)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而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又是相统一的。请据图填空:
(1)B用 和 辅助呼吸,适宜生活在 环境。
(2)C的身体呈 ,前肢变成 ,体表被覆 ,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
(3)D靠 呼吸,适于生活在 。
(4)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 ,适于生活在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中。
(5)A靠 呼吸,它与B、C、E的一个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 。
16.(2016八上·蚌埠期中)如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坚韧的 ,可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可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3)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上述动物分为两大类:其中A属于 动物,B、C、D、E属于 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 (填字母).
(4)E的毛有 作用;其牙齿有 和 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 .
(5)D的 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可以贮存空气,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节肢动物有三对足两对翅,环节动物没有发达的运动器官,A说法错误。
B、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环节动物没有外骨骼如蚯蚓,B说法错误。
C、节肢动物有触角,是感觉器官,蚯蚓没有,C说法错误。
D、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身体都分节,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不但能支持内部的器官,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如蝗虫、虾、蟹、蜘蛛等。
2.【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体节,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蚯蚓身体上靠近前端有一个环带,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靠肌肉和刚毛蠕动。
3.【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分析】解:A.沙蚕和蜈蚣的细长体形都有利于钻行,故A不符合题意;
B.沙蚕和蜈蚣都具有体节使运动更灵活,故B不符合题意;
C.沙蚕属于环节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蜈蚣属于环节动物,体表有外骨骼,生活在陆地上,故C符合题意;
D.蜈蚣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 如蚯蚓、水蛭、沙蚕等。
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蜈蚣属于节肢动物。
4.【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蝗虫的身体是由大小不同的体节构成,而且分头、胸、腹三部分。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不分节。不符合题意;
C、沙蚕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符合题意;
D、鱼的体节大小不同,有的体节愈合,而且分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沙蚕。(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的。
5.【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靠体壁呼吸,依靠肌肉的交替舒张和收缩不断向前蠕动。
6.【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洞穴中有水,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到地面上来呼吸空气。
故答案为:A。
【分析】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7.【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如水蛭、蚯蚓和沙蚕等。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从是环节动物运动是更灵敏,转向更灵活。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动物身体分节 ,可以增加运动的灵活性,使转换方向比较灵活。
8.【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做“蠕动”,而蚯蚓身体分节,它的体节的作用是使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
故答案为:A。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使环节动物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发生更加灵敏。
9.【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朽根为食,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因此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常养殖蚯蚓来处理有机垃圾,净化环境;蚯蚓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C项叙述与蚯蚓无关。
故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0.【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保持体壁的湿润。故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的方法,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故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11.【答案】(1)保证蚯蚓正常呼吸;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2)粗糙纸板;刚毛能协助运动
(3)以横轴中线为界,在铁盘内一边放上一层湿土,另一边放上一层干土,并在铁盘上盖上纸板
(4)学习行为
(5)粗糙不平;刚毛;运动
(6)湿润的体壁;毛细血管
(7)疏松土壤或增加土壤肥力等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1)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2)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粗糙表面,刚毛能够把住不至于后退的作用,因此蚯蚓在粗糙纸板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
(3)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应该除了土壤的干湿度不同,其它条件(蚯蚓的大小、数量及生活状况、实验环境等)要都一样,要注意控制变量的唯一。实验装置是:以横轴中线为界,在铁盘内一边放上一层湿土,另一边放上一层干土,并在铁盘上盖上纸板(意思对即可得分)。
(4)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蚯蚓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学会直接爬向另一边潮湿的暗室,因此是学习行为。
(5)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6)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7)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它以枯叶、朽根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又是植物生长的最好有机肥料。蚯蚓的体内富含蛋白质,可以生产加工食品,可做鱼类的饵料;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充当着分解者的身份;其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分析】环节动物的代表种类:蚯蚓.
①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②形态结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前端有环带.
③运动:通过肌肉与腹部的刚毛配合使身体蠕动前进.
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④呼吸:依靠能分泌黏液、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蚯蚓的体表会干燥导致蚯蚓无法呼吸.
12.【答案】(1)①;体节;环带
(2)⑤;足
(3)分节;⑧;翅;胸
【知识点】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1)蚯蚓的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①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②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身体的前端区别于后端的标志是前端离环带近。(2)缢蛏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其运动器官是⑤足。(3)蝗虫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生有3对足、2对⑧翅,后足发达,适于跳跃;有翅,善于飞翔。因此,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如乌贼、河蚌。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图中:①是体节;②是环带;③是贝壳;④是水管;⑤是足;⑥是触角;⑦是后足;⑧是翅。
13.【答案】(1)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2)保护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3)皮肤、气囊
(4)翼;肌肉和刚毛
(5)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知识点】环节动物;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主要起平衡的作用;鲫鱼在游泳时,产生前进动力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2)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蝗虫体表有外骨骼,但是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保护,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3)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麻雀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4)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上面覆盖羽毛,上下煽动,使鸟不断向前运动,为鸟的飞行器官,适于飞行。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因此与蚯蚓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刚毛。
(5)以上几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卵生,但蜥蜴和麻雀的卵发育成幼体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几种生物,其特点有: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鱼类的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14.【答案】(1)扁平
(2)水螅;刺细胞
(3)环节
(4)角质层
(5)外套膜
【知识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E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因此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B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因此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
(3)C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依靠环带区分前后端;蚯蚓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4)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其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5)E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其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因此软体动物的贝壳形成与外套膜有关。
故答案为:(1)扁平;(2)水螅;刺细胞;(3)环节;(4)角质层;(5)外套膜
【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
无
脊
椎
动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15.【答案】(1)肺;皮肤;潮湿的陆地
(2)流线型;翼;羽毛
(3)湿润的体壁;湿润的土壤
(4)胎生和哺乳;成活率
(5)气管;脊柱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环节动物;两栖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类,是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C是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盖羽毛,D是蚯蚓,蚯蚓用湿润的体表呼吸,适于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E是猫,属于哺乳类,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点,后代的成活率高,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A是蝗虫,用气管呼吸,体内没有脊柱,所以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1)肺;皮肤;潮湿的陆地;(2)流线型;翼;羽毛;(3)湿润的体壁;湿润的土壤;(4)胎生和哺乳;成活率;(5)气管;脊柱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b.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6.【答案】(1)外骨骼;(2):(3);(4)(5)
(2)鳃;鳍
(3)无脊椎;脊椎;D;E
(4)保温;门齿;臼齿;胎生;哺乳
(5)胸肌;气囊
【知识点】环节动物;软体动物;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2)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产生前进的动力;(3)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B、C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变温动物,D、E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4)E家兔,毛有保温作用;是食草性动物,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利于消化植物纤维;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5)D是一种珍稀鸟类,外形似家鸽,其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有发达的胸肌等.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吸气时,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分析】图中A蝗虫,属于昆虫类,身体发布,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B鱼类,鱼类生活在水中,有脊柱,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作用游泳;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鸟类,有喙无齿;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正是这些特点适于鸟的空中生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据此解答.
1 / 1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5.13.1土壤里的小动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渠县期末)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 B.都具有外骨骼
C.都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 D.身体都分节
【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节肢动物有三对足两对翅,环节动物没有发达的运动器官,A说法错误。
B、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环节动物没有外骨骼如蚯蚓,B说法错误。
C、节肢动物有触角,是感觉器官,蚯蚓没有,C说法错误。
D、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身体都分节,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不但能支持内部的器官,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如蝗虫、虾、蟹、蜘蛛等。
2.(2021八上·渠县期末)观察蚯蚓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 )
A.环带 B.环节 C.体节 D.体带
【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体节,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蚯蚓身体上靠近前端有一个环带,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靠肌肉和刚毛蠕动。
3.(2020八上·北京月考)沙蚕看上去很像蜈蚣,其实,它与蜈蚣的结构差异很大,而和蚯蚓是近亲。关于这三者的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细长体形都有利于钻行 B.它们都具有体节使运动更灵活
C.它们都体表干燥,适宜陆地生活 D.与蜈蚣不同,沙蚕的足不分节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分析】解:A.沙蚕和蜈蚣的细长体形都有利于钻行,故A不符合题意;
B.沙蚕和蜈蚣都具有体节使运动更灵活,故B不符合题意;
C.沙蚕属于环节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蜈蚣属于环节动物,体表有外骨骼,生活在陆地上,故C符合题意;
D.蜈蚣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 如蚯蚓、水蛭、沙蚕等。
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蜈蚣属于节肢动物。
4.(2020八上·河东月考)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的。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
A. 蝗虫 B. 草履虫
C. 沙蚕 D. 鱼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蝗虫的身体是由大小不同的体节构成,而且分头、胸、腹三部分。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不分节。不符合题意;
C、沙蚕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符合题意;
D、鱼的体节大小不同,有的体节愈合,而且分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沙蚕。(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的。
5.(2020八上·麻城月考)蚯蚓的呼吸方式为( )
A.鳃呼吸 B.肠呼吸 C.体表呼吸 D.肺呼吸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靠体壁呼吸,依靠肌肉的交替舒张和收缩不断向前蠕动。
6.(2020八上·麻城月考)夏天的雨后,常有一些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为了呼吸 B.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而上爬行
C.蚯蚓爬出地面取食 D.蚯蚓爬出散热
【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洞穴中有水,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到地面上来呼吸空气。
故答案为:A。
【分析】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7.(2020八上·山东月考)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重要意义是( )
A.反应更加灵敏 B.运动更加灵活
C.运输氧的能力更强 D.消化食物更充分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如水蛭、蚯蚓和沙蚕等。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从是环节动物运动是更灵敏,转向更灵活。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动物身体分节 ,可以增加运动的灵活性,使转换方向比较灵活。
8.(2020八上·吉林月考)蚯蚓运动灵活,转向自如,主要是因为( )
A.身体分节 B.神经系统发达
C.肌肉发达 D.体表有黏液
【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做“蠕动”,而蚯蚓身体分节,它的体节的作用是使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
故答案为:A。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使环节动物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发生更加灵敏。
9.蚯蚓对人类有许多益处,下列各项叙述与蚯蚓无关的是( )
A.提高土壤肥力 B.处理有机废物
C.捕食害虫 D.疏松土壤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朽根为食,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因此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常养殖蚯蚓来处理有机垃圾,净化环境;蚯蚓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C项叙述与蚯蚓无关。
故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0.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
A.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
D.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保持体壁的湿润。故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的方法,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故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二、实验探究题
11.根据对蚯蚓的饲养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的目的是 . 观察发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其身体分节的意义是 .
(2)将蚯蚓分别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板上,发现蚯蚓在 运动较快,其运动较快的原因是 .
(3)土壤的潮湿程度影响着蚯蚓的生活,如果对此进行实验探究,你设计的实验装置是 .
(4)在蚯蚓走迷宫的实验中,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蚯蚓会直接爬向有食物的潮湿暗室,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一行为是 .
(5)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会有 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 , 它们与蚯蚓的 有关.
(6)蚯蚓的呼吸要靠 来完成.空气中氧气首先溶解体表的粘液中,然后再渗透进入体壁,再进人 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7)蚯蚓它以枯叶、朽根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又是植物生长的最好有机肥料,想一想,它对人类生活有什么益处?
【答案】(1)保证蚯蚓正常呼吸;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2)粗糙纸板;刚毛能协助运动
(3)以横轴中线为界,在铁盘内一边放上一层湿土,另一边放上一层干土,并在铁盘上盖上纸板
(4)学习行为
(5)粗糙不平;刚毛;运动
(6)湿润的体壁;毛细血管
(7)疏松土壤或增加土壤肥力等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1)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2)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粗糙表面,刚毛能够把住不至于后退的作用,因此蚯蚓在粗糙纸板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
(3)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应该除了土壤的干湿度不同,其它条件(蚯蚓的大小、数量及生活状况、实验环境等)要都一样,要注意控制变量的唯一。实验装置是:以横轴中线为界,在铁盘内一边放上一层湿土,另一边放上一层干土,并在铁盘上盖上纸板(意思对即可得分)。
(4)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蚯蚓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学会直接爬向另一边潮湿的暗室,因此是学习行为。
(5)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6)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7)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它以枯叶、朽根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又是植物生长的最好有机肥料。蚯蚓的体内富含蛋白质,可以生产加工食品,可做鱼类的饵料;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充当着分解者的身份;其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分析】环节动物的代表种类:蚯蚓.
①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②形态结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前端有环带.
③运动:通过肌肉与腹部的刚毛配合使身体蠕动前进.
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④呼吸:依靠能分泌黏液、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蚯蚓的体表会干燥导致蚯蚓无法呼吸.
三、综合题
12.(2019八上·厦门期中)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1)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 组成,但我们可以通过它的 区分前后端。
(2)缢蛏运动器官是[ ] 。
(3)蝗虫身体和附肢都 ,飞行器官是[ ] ,它着生于 部。
【答案】(1)①;体节;环带
(2)⑤;足
(3)分节;⑧;翅;胸
【知识点】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1)蚯蚓的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①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②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身体的前端区别于后端的标志是前端离环带近。(2)缢蛏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其运动器官是⑤足。(3)蝗虫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生有3对足、2对⑧翅,后足发达,适于跳跃;有翅,善于飞翔。因此,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如乌贼、河蚌。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图中:①是体节;②是环带;③是贝壳;④是水管;⑤是足;⑥是触角;⑦是后足;⑧是翅。
13.(2018·泰安模拟)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身体结构,体表有不同的覆盖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呼吸方式也不相同。请仔细观察下列动物,分析它们的身体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和青蛙的身体结构不同,它们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却相同的,都可以游泳,但游泳的动力并不相同,其中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 。
(2)爬行动物蜥蜴和和节肢动物蝗虫体表的覆盖物不同,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蝗虫体表有外骨骼,但是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3)青蛙和麻雀都用肺呼吸,且均有辅助肺呼吸的结构,分别是 。
(4)麻雀和蚯蚓的身体结构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同,麻雀可以自由的飞行,鸟的主要飞行器官是 ;而蚯蚓则需要通过 的配合来完成蠕动的运动方式。
(5)以上几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卵生,但蜥蜴和麻雀的卵发育成幼体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几种生物,其特点有 、 。
【答案】(1)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2)保护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3)皮肤、气囊
(4)翼;肌肉和刚毛
(5)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知识点】环节动物;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主要起平衡的作用;鲫鱼在游泳时,产生前进动力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2)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蝗虫体表有外骨骼,但是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保护,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3)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麻雀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4)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上面覆盖羽毛,上下煽动,使鸟不断向前运动,为鸟的飞行器官,适于飞行。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因此与蚯蚓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刚毛。
(5)以上几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卵生,但蜥蜴和麻雀的卵发育成幼体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几种生物,其特点有: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鱼类的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14.(2018·崇仁模拟)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 ,有口无肛门.
(2)B是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 ,有口无肛门.
(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类群).
(4)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 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答案】(1)扁平
(2)水螅;刺细胞
(3)环节
(4)角质层
(5)外套膜
【知识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E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因此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B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因此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
(3)C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依靠环带区分前后端;蚯蚓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4)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其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5)E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其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因此软体动物的贝壳形成与外套膜有关。
故答案为:(1)扁平;(2)水螅;刺细胞;(3)环节;(4)角质层;(5)外套膜
【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
无
脊
椎
动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15.(2011九上·山西竞赛)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而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又是相统一的。请据图填空:
(1)B用 和 辅助呼吸,适宜生活在 环境。
(2)C的身体呈 ,前肢变成 ,体表被覆 ,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
(3)D靠 呼吸,适于生活在 。
(4)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 ,适于生活在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中。
(5)A靠 呼吸,它与B、C、E的一个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 。
【答案】(1)肺;皮肤;潮湿的陆地
(2)流线型;翼;羽毛
(3)湿润的体壁;湿润的土壤
(4)胎生和哺乳;成活率
(5)气管;脊柱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环节动物;两栖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类,是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C是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盖羽毛,D是蚯蚓,蚯蚓用湿润的体表呼吸,适于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E是猫,属于哺乳类,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点,后代的成活率高,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A是蝗虫,用气管呼吸,体内没有脊柱,所以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1)肺;皮肤;潮湿的陆地;(2)流线型;翼;羽毛;(3)湿润的体壁;湿润的土壤;(4)胎生和哺乳;成活率;(5)气管;脊柱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b.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6.(2016八上·蚌埠期中)如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坚韧的 ,可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可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3)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上述动物分为两大类:其中A属于 动物,B、C、D、E属于 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 (填字母).
(4)E的毛有 作用;其牙齿有 和 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 .
(5)D的 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可以贮存空气,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答案】(1)外骨骼;(2):(3);(4)(5)
(2)鳃;鳍
(3)无脊椎;脊椎;D;E
(4)保温;门齿;臼齿;胎生;哺乳
(5)胸肌;气囊
【知识点】环节动物;软体动物;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2)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产生前进的动力;(3)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B、C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变温动物,D、E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4)E家兔,毛有保温作用;是食草性动物,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利于消化植物纤维;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5)D是一种珍稀鸟类,外形似家鸽,其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有发达的胸肌等.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吸气时,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分析】图中A蝗虫,属于昆虫类,身体发布,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B鱼类,鱼类生活在水中,有脊柱,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作用游泳;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鸟类,有喙无齿;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正是这些特点适于鸟的空中生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据此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