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型:新授
课标与教材
本节课主要由“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和“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两个核心问题组成,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自己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制作、实践等各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对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认识“升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中,已经对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有了深入的认识,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并不十分清楚,这也正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方法与媒体
整节课运用小组合作实验,班级师生交流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研究中运用了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复备修改或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别莱利曼著的《趣味物理学》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1912年秋季的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水上航行,离它100m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同向平行疾驶。突然,意外的事故发生了:小军舰好像受到看不见的巨大力量的吸引,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把“奥林匹克号”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力量驱使两船相撞吗?
想必同学们都很喜欢看足球比赛,那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罚前场任意球时,通常是几名防守队员在球门前挡一道人墙,进攻队的主罚队员起脚射门,球在空中绕过了人墙,沿一条弧线拐个弯奇迹般的射入球门,这就是被人们所称道的颇为神奇的“香蕉球”,同学们知道球在空中为什么不走直线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几十吨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呢?
其实以上三个问题都可以用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知识来解释?
二、新课教学
1 流体的定义
师: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流体呢?
生:气体和液体这类可以流动的物质统称为流体。
2 问题探究
师:我们常见的空气和水都是流体,那流体的流速和压强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按照实验探究的步骤进行,那么顺序是什么呢?
生:(1)提出问题 流体的流速和压强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猜想和假设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大(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4)交流合作
(5)得出结论
师:我们有了探究的思路,接下来就是行动了。我们分为八组进行实验,其中每两组准备的器材是一样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桌子上的器材有:两个乒乓球,两支筷子,一个吸管,两个细线和透明胶条;第三组和第四组桌子上的器材有:两章同样大小的纸;第五组和第六组桌子上的器材有: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第七组和第八组桌子上的器材有:两个小纸船,一盆水,一个注射器。
请你们想办法,按照下面的思路设计你们的实验,思路是你选取哪些器材?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的?改变的实验条件引起研究对象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接下来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深入小组成为合作者。
师:按照上述的实验思路,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第一组):我们实验所选用的器材是两个乒乓球,两支筷子,一个吸管,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流体也就是空气的流速,我们是通过用吸管吹气的方式改变的,具体是这样做的,把两个乒乓球放在两个筷子的中间,用吸管在两个球之间吹气,看到的现象是,球向中间运动,这说明了空气流动越快,压强越小。
师:很好。咱们一起看大屏幕(放多媒体课件,分析此实验,请您参看课件)。第二组你们是怎样做的?
生(第二组):我们所选用的实验器材是两个乒乓球,两个细线和透明胶条,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空气的流速,我们是通过用嘴直接吃气的方式改变的,具体是这样做的,用透明胶条把两条细线沾在乒乓球上,用两跟细线吊着两个乒乓球使他们在同一高度并且有一段距离,用嘴向球的中间吹气,看到的现象是两个球向中间靠拢,可以证明空气流动越快,压强越小。
师:放多媒体课件,分析此实验。(请您参看课件)
其他组按同样的思路回答。最后总结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 联系生活实际(参看课件的解释内容)
让学生试着说出生活中与流体的流速与压强有关的例子。并重点解释以下问题。
(1)并排行驶的两船不得靠得太近。
(2)踢出的香蕉球。
(3)驶过的轿车后面树叶向中间飞起。
(4)火车的安全线如何而来。
(5)喷雾器的工作原理
4 飞机的升力(参看课件的解释内容)
师:飞机为什么像鸟一样在天空飞?它和鸟有许多相同点,就机翼的形状看,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机翼的形状鸟翼的形状相同。
给学生看视频资料。
师:在生活中.不仅飞机利用了升力,水翼船、深水飞机的下部也有类似于海豚企鹅的水翼,所以说飞机的研制成功是仿生学的典型例子。使知识进一步扩展与延伸。
帅:如果将飞机的讥翼倒置过来,会怎样?你知道“倒置的翅膀”有什么应用吗?赛车的压风片。
5 亲自动手制作个飞机的机翼(参看课件的制作方法)
6 布置作业
用漏斗吹乒乓球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要求学生说明实验目的,方法,现象,结论。
解释时重点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利用课件演示和教师解说飞机升力。
学生解释课前提出的问题。
教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