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收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背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4、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学会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单元教学重点
1、通过收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背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课时安排 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并制定活动计划 1课时 诗海拾贝阅读材料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学习内容】制订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4、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1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2解释个别词语。 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见同“现”。 听取听到。
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 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 茅店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天净沙·秋》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红叶”“黄花”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鲜明。同时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
《太阳的话》《白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3、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1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2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诗海拾贝 活动一 搜集诗歌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1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2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二课时 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二、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活动二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活动重点】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 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诗歌分类表 整理人 类别 诗歌的题目 作者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 14 -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诗歌 作者 推荐理由 推荐人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与诗同行 活动一 举办诗歌朗诵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如 主题 “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 11.21 地点 学校多功能室 形式 四人小组参赛 主持人 王小一 教室布置 1小组 串词准备 2小组 道具准备 3小组 评委安排 4小组 场地清洁 5小组 活动报道 6小组照相写报道。
活动二 自己动手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