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第19课《材料的漂浮能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第19课《材料的漂浮能力》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25 16:5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材料的漂浮能力
【课标要求】
1.2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
1.5有些材料的形状或大小改变以后,它的特性可以不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知道漂浮材料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改变物体形状,是否还能漂浮。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到,不同漂浮材料漂浮能力不一样。
3.通过阅读资料卡,交流讨论,了解漂浮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拓展实验,用下沉的材料制作能在水中漂浮的物品。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水中漂浮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一样吗。
【评价任务】
任务一: 水中漂浮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检测目标1)
任务二: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一样吗?(检测目标2)
任务三: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检测目标3)
4. 任务四:用下沉的材料制作能在水中漂浮的物品。(检测目标4)
【资源与建议】
1.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属于漂浮材料。课前需准备:易拉罐、木条、小石块、泡沫板、沙子、橡皮泥制作的小船、铁丝、水槽、水等。
2.学习过程:首先,说说哪些材料可以漂浮,?接着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一样吗?最后探究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通过完成任务,突破重点。
【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
《材料的漂浮能力》课前预习单
我知道的漂浮材料有
………
..
改变物体形状,我发现
…………
..
)任务一:水中漂浮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检测目标1)
一、情境聚焦
1把空易拉罐、木条、石块、铁丝、橡皮泥小船、泡沫板等物体放入水中。
2.观察:哪些物体漂浮在水中?漂浮在水中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材料的漂浮。板书课题:19.材料的漂浮能力
4.小组汇报交流。
5.任意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它们还能漂浮吗?
(1)小组活动,把木条、橡皮泥小船、泡沫板掰成小块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2)小组汇报交流。
任务二: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一样吗?(检测目标2)
二、方案探究:
(一)基础活动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是否一样。
1.明确实验要求:用天平称量好两份同样质量的沙子,向水槽倒入适量的水,将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和木板放入水中,分别用药匙向两块板上添加沙子。
2. 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
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的发现。
木板出先沉入水中。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比木板强。
(二)进阶活动。
任务三: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检测目标3)
1.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呢?
2.小组交流。
3.阅读资料卡,了解泡沫救生圈的相关知识。
三、交流评价
评价标准:(1)分工明确、人人参与;(2)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3)能够知道不同漂浮材料漂浮能力不一样 。
任务四:用下沉的材料制作能在水中漂浮的物品。(检测目标4)
四、拓展应用
生活中还有哪些在水中下沉的材料?用这样的材料制作的物品能浮在水中吗?
小组交流:选用哪种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制作什么样的物品能在水中漂浮?
3.设计实验方案。
一些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可以通过改变它们的形状实现漂浮的。
五、梳理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活中漂浮材料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捷和帮助?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检测与作业】
一、填空题(检测目标1、2)
1.( )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 )无关。这样的材料是( )材料。
2.( )( )等是漂浮材料。
二、辨一辨(检测目标1、2、3)
1. 木船、泡沫救生圈是人们利用了材料的漂浮的能力( )
2. 金属材料在水中往往会沉下去。( )
3. 木头、塑料是在水中漂浮材料。( )
4. 有的新技术材料也可以漂浮在水上。(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