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25 12:02:56

文档简介

沧衡八校联盟高二年级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C2.C3.B4.A5.D6.D7.D8.C9.B10.D11.D12.B13.C14.ABD15.ABD
16.BC 17.ABC 18.ABD
19.(1)标记重捕(1分)>(1分)
(2)资源,空间(2分)气候、天敌(答案合理即可,2分)“S”(1分)
(3)2(2分)在物种1、2、3之间,物种2与物种1、物种3均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因此物种2与物种1、物
种3均有较为激烈的种间竞争,所以当环境阻力增大时,物种2最有可能被淘汰(3分)
20.(1)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2分)
(2)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大多数生物具有耐早性(答案合理即可,2分)
(3)次生(1分)“再野化”是对人为干扰后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过程,是在原生态系统被破坏后进行的,
保留有一定的起始条件(如土壤、植物的繁殖体等)(3分)
(4)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2分)
21.(1)乳酸菌(乳酸杆菌)(1分)除去米汤或淘米水中的氧气并消毒(消灭杂菌)(2分)碳源、氮源,水和无
机盐(2分)
(2)亚硝酸盐(1分)
(3)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有无核膜)(1分)
(4)提供较多优质菌种,缩短发酵时间(2分)
22.(1)苯酚(1分)琼脂或凝固剂(1分)该种培养基允许苯酚分解菌的生长,同时会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
生物的生长(3分)
(2)使菌体与培养液、空气充分接触,利于菌体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2分)能降解苯酚的菌株有多种(2分)
(3)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计数时遗漏部分菌落(2分)
(4)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环境(2分)
23.(1)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2分)诱导小鼠产生能够分泌抗S蛋白抗体的B淋巴细胞(2分)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2分)
(3)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够生长(2分)小鼠生活中还会受到其他抗原的刺激,提取的B淋巴细胞有很多种,
故杂交瘤细胞也有很多种(3分)
(4)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2分)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所需)特定抗体(或抗S蛋白抗
体)(2分)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2-04-438B·沧衡八校联盟高二年级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理解,正确的是
11.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和纯化时,须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空气进行灭菌或消毒,其方法依
A.影响植物地上分层的因素只有光照
次为
生物试题
B.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是没有水平结构的
①灼烧灭菌法②干热灭菌法③紫外线消毒法④高压蒸汽灭菌法
C.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布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
A.②④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②①③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D,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意事项:
.细菌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
一类。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
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生物学原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的是
B.植物组织培养中可以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例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A.有少数种类的细菌属于生产者
C,组织培养过程中须定期观察和记录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B.一些细菌可以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微型繁殖的优点是高效、快速且能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细菌参与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13.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2章
D,细菌和无机环境之间没有信息传递
A.采集的精子无须处理,可以直接进行体外受精
7.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其中a,b、c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d、、
B.原肠胚只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个胚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表示各营养级用于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对囊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分割时,须均等分割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胚胎移植可以在不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进行
1.下列关于某地区人口普查报告的叙述中,可以作为预测该地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
“人免子包,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
的是
分解者
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A.该地区人口分布呈“西多东少的特点,密度约为425.3人/平方公里
A.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k
14.为了减少某种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害虫的蜘蛛。下图表示对两
B.该地区人口共408286人,其中男性210560人,女性197726人
B.兔子的同化量为b=e十h十c十k
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C.该地区人口中0~18岁的占29%,18~55岁的占35%,55岁以上的占36%
C.若一段时间内狼的能量增加了X,则消耗草的能量为25X
D.该地区为劳动力输出地区,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多达3万多人
D.因为存在g、k、i和j、k、l等因素,所以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2.右图表示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中“十”表示增加,“一”表示减四

8.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将可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鲜密度
B.通过人工育种的方法培育新的物种可提高生物多样性
Ⅲ时期
引人蜘蛛
B.处于K值时的种群,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生物多样性的食用、药用等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间接价值
A.蜘蛛的引入可能增加了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稳定性增强
C.大量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改变丙,使种群密度显著降低
D.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
B.在I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则可能不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
D.调查长白山地区的东北豹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
.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可制作泡菜、果酒和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在Ⅱ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3.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A.制作果酒的过程须全程持续保持无氧环境
D,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可能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
列叙述正确的是
B.制作泡菜的过程须全程持续保持无氧环境
15.大肠杆菌A在不含色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用射线照射大肠杆菌A菌液,并将照射后
A.只要食物充足,种群数量就会呈曲线a所示的趋势增长
C,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酒精先转化为醋酸再转化为乙醛
的大肠杆菌A菌液接种到不含色氨酸的培养基上,可形成菌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阴影部分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D.上述三种发酵物的发酵菌种均以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A.大肠杆菌A自身不能合成色氨酸
C.种群数量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是最大的
10.下列与传统发酵技术的实际应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D.自然环境下提高K值的根本措施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
B.射线照射可能会诱发大肠杆菌A发生基因突变
4.下列没有体现出捕食关系的是
A.制作的果酒变酸,可能是醋酸菌侵入并发酵的结果
C,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只为大肠杆菌提供氨源
A.物腐虫生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传统制作腐乳的过程中,酵母菌也会参与发酵过程
D,须设置空白对照,以排除培养基被杂菌污染的干扰
C.鹬蚌相争
D.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C.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不会释放二氧化碳
16.药物A能诱发DNA损伤,若该损伤不能被修复则会导致细胞死亡。现有酵母菌突变体
D,酵母菌与醋酸菌均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基因1功能缺失)和突变体2(基因2功能缺失),将其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各稀释倍数下
【高二生物第1页(共6页)】
22-04-438P
【高二生物第2页(共6页)】
,22-04-438B
【高二生物第3页(共6页)】
·22-04-438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