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知识点一、军机处的设立(人员精干,有官无吏高效率,严格保密制度)
1.背景: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2.过程:(1)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3)乾隆时期,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3.影响: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知识点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 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祸及亲友。(规模大,次数多)
影响:①造成了社会恐怖,②摧残了人才,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④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2.文化专制政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禁书并销毁。
1.(2021·山东威海·期末)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A.设立南书房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立军机处 D.设立中书省
2.(2021·河南焦作·七年级期末)乾隆一再强调“我朝家法相承,乾纲独断”“我朝自定鼎以来,综理政务,乾纲独揽”。“乾纲独断”“乾纲独揽”表明( )
A.中央地方势力的均衡 B.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C.国家统治人才的匮乏 D.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3.(2021·河南安阳·七年级期末)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时代特征为我们认识感悟这个时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下列哪一视角能帮我们正确认识明清时期“锦衣卫”“军机处”“文字狱”等内容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君主专制的强化
4.(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5.(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七年级期末)明清时期,宰相制度废除、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从本质上反映了
A.文化专制的加强 B.思想控制的不断强化
C.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D.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知识点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原因: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求自保或升迁贿赂上级,结党营私。
表现:(1)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腐败的趋势。(2)腐败之风在军中蔓延(①八旗兵军风军纪败坏;②军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③八旗子弟好逸恶劳,奢靡颓废)。
危机:⑴财政危机:①官僚机构臃肿;②乾隆后期好大喜功,花费无度,财政虚耗;③贪官污吏截留税款,中饱私囊;④嘉庆以后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多;⑤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国力日益虚弱(根本原因)。
⑵社会危机:①人口增长造成用地紧缺,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②土地兼并造成流民问题。
知识点四、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原因:(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演变:(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沿海内迁数十里,不准“片帆出海”。
(2)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种类和船只载重。
(3)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①承销外商进口货物,①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③管理外国商人。)
3.影响:(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6.(2021·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期末)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止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禁海 C.保护农业,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业
7.(2021·广东揭阳·九年级期末)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淮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这些政策
A.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D.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8.(2021·安徽六安·七年级期末)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对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进行严格限制。这说明乾隆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加强了君主集权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9.(2021·广西·荔浦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七年级期末)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此论断评价的是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鼓励对外贸易
C.加强思想控制 D.禁止文化交流
10.(2021·广西·荔浦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七年级期末)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维护祖国统一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肇庆·一模)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里清政府实行“严格限制”主要目的是( )
A.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树立清朝皇帝的权威 D.避免外国干扰维护边境稳定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政府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的活动,主要是为了维持边境地区的稳定,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主要针对国内,不是限制外国商人,排除A项;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这一措施并不是为了树立皇帝的权威,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2·广东广州·一模)清朝政府规定,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外商不得和官府直接交涉,一切命令、文书都由“十三行”转达。这一规定( )
A.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求 B.放宽民间船只出海贸易的限制
C.严格约束外商在广州活动与贸易 D.导致中国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一切命令、文书都由十三行转达”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外贸易只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严格约束了外商在广州活动与贸易,C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西方贸易严重受阻,不利于贸易往来,排除A项;“闭关锁国”政策下,禁止民间贸易,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使中国错失了拓宽海外市场的机会,导致中国迅落后于西方,但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江苏镇江·一模)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这反映出清政府( )
A.重视发展文化教育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采取民族交融政策
【答案】B
【解析】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实行文字狱,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B项正确;文字狱阻碍了文化教育发展,排除A项;闭关锁国属于对外政策,排除C项;材料中涉及的文化专制政策,不是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广东广州·一模)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历经发展:秦朝时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中央政权机构,唐朝时完善三省六部制,明朝时废丞相,清朝时设军机处。该发展体现了( )
A.皇权不断强化 B.科举制度衰落 C.军事权力更替 D.监察权力失衡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中央机构制度的创新与建树,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皇权不断强化,A项正确;材料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B项;丞相、御史大夫与军事权力更替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监察权力失衡,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山东潍坊·一模)康熙年间,寒门学士高士奇入值南书房,不时参与机密谕旨的草拟,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这说明康熙帝( )
A.重视科举取士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君主专制 D.实行厂卫制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寒门学士高士奇入值南书房,不时参与机密谕旨的草拟,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说明康熙帝加强君主专制,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康熙帝重视科举取士,排除A项;“不时参与机密谕旨的草拟,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不能说明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项;厂卫制度是明朝时期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2·江苏盐城·二模)军机处在拟旨过程中,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处于皇帝的严密监督下,不能另立意见。故清人有言“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这表明( )
A.军机处权力的丧失 B.军机处权力的扩大
C.特务机构的横行 D.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处于皇帝的严密监督之下,不能另立意见与皇帝相抗“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此根据“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可知君权的强化,D项正确;清朝的中枢机构是军机处,A项说法错误,排除;军机处听命于皇帝,不是权力的扩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非中央集权的强化,题干与“特务机构的横行”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2·山西临汾·模拟预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史纲》中写道:“事实证明,朝贡社会不能容忍那些可能引起重大进步的技术创新。……朝贡社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这是在分析( )
A.清朝专制措施 B.清朝前期的兴盛 C.清朝腐败现象 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形成周边国家向自己朝见进贡的朝贡体系,这种以自己为天下共主、以周边国家为蛮夷落后之邦的陈腐观念,势必会产生、执行闭关锁国政策,这种政策必然就会缺乏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D项正确;材料是说清朝外交政策的弊端,不是说清朝专制、前期兴盛、 清朝腐败,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8.(2022·宁夏吴忠·二模)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重农主义”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由此可见,“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评论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C项正确;历代封建政府都是实行“重农主义”政策,排除A项;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项;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2·广西南宁·一模)如果把“锦衣卫”、“八股取士”、“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边疆管理的加强
【答案】C
【解析】
根据“锦衣卫”、“八股取士”、“军机处”、“文字狱”可得出这是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其中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项正确;AB项分别对应的是“锦衣卫”、“八股取士”,排除A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边疆,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2·广东深圳·二模)下表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简表”,反映我国古代国家治理趋势的正确表述是( )
朝代 秦朝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措施 中央和地方权力集中于皇帝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 设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推进民族融合
C.加强监察制度 D.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秦朝到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相关措施,如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项正确;材料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监察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与维护国家统一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2021·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1)材料一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南宋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宋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答案】(1)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市舶司
(2)郑和;目的:宣扬国威(或参考教材70页)
(3)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轨迹: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
(2)根据材料“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可知,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是郑和下西洋。这次远征的领导人是郑和。明朝前期,我国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的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机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宋朝和明朝时期实行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清朝时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共28张PPT)
课堂导入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团成员通过回忆录、绘画等形式,记录下了中国的社会状况。使团代表之一的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一书中提到:
“科学家、艺术家和博物学家如果走遍这个辽阔的国家,除了好奇心得到满足之外,很可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为何英国使团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七年级下册精品
2022
背讲考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评价目标
壹
贰
叁
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这是什么机构?
故宫里,靠近雍正帝的寝宫养心殿有一排简陋的平房。与金碧辉煌的宫殿相比,它颇显寒酸,人们也大多会忽略它。然而,它却是大清帝国180余年的中枢权力机关。
一、军机处的设立
材料1:最高统治者一方面吸取、借鉴明朝统治的模式;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关外时期的一些做法,以确保满洲统治的主体地位。
——卜先群《中国通史·明清》
材料2:凡军国政务……皆由议政大臣会议决定,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清初,沿用明朝官制,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六部,保留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根据材料,清朝采取什么措施巩固统治?
阅读课本,康雍乾三人分别采取什么措施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皇太极(清初)
康熙
雍正
乾隆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房
军机处
撤销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扩大
皇权受限
独掌朝政
阅读课本,看清朝初期中枢机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皇权的不断强化
时间:
目的:
成员:
军机大臣职能:
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遵照旨意,上传下达)
雍正年间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
加强君主专制
阅读课本结合材料,分析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跪受笔录,不能发表意见)
材料二:
诸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shàn;zhuàn),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
材料一: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
我的意思不能做任何改动,必须比着葫芦画葫芦!
材料1: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军机大臣没有定额,以六至八人为常。人数多少均由皇帝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材料3:军机处设在皇帝身边,与朝臣百官相隔绝;对印信管理极严。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阅读材料,分析军机处有哪些特点?
特点
材料2: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候皇帝随时召见。当天必须处理完毕每天由下面送达的奏章,以保证军机处处理政务的极高效率。
简
速
密
材料1: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材料3:军机处设在皇帝身边,与朝臣百官相隔绝;对印信管理极严。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阅读材料,说说军机处的设置会产生什么影响?
影响
材料2:
①军机处的设置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从而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军机处的设立
2.设置时间
4.特点:简、速、密
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3.职能
雍正年间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1.目的
5.影响
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强化君主专制
知识小结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古代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二、文字狱
与文化专制政策
请问,查嗣庭出的考题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使其招致如此横祸?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年间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维民所止”本出自《大学》一书,意思“都邑周边千里远,都是商民居住地”。
然而清廷却认为,“维”、“止”两字,是去“雍”、“正”之首。查嗣庭就这样遭遇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维止
文字狱
雍正
君主专制的强化——文化专制政策
为什么实行文字狱?
材料1:乾隆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借此彻底消除汉人的反清民族意识。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巩固统治。
清代文字狱对党史乃至后世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深远而恶劣的。第一,文字狱使中国的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第二,文字狱严重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在学术界造成了许多禁区。第三,文字狱造成了明哲保身,不讲真话的社会风气,形成了“人人自危”的紧张的人际关系,造就了一批不讲廉耻之徒,而鲜有死节之臣 ——《试论清代“文字狱”的起因、特点及影响》
根据材料概括,文字狱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后果:①破坏文化典籍;②钳制人民思想;③败坏社会风气
1.尊孔读经,整理文献
中国古代最大丛书——
乾隆时期编修的《四库全书》
2.全面检查,禁书毁书
据统计,从修书之始到乾隆四十七年间,清政府共烧书24次,烧毁书籍538种,13862部以上;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全毁书籍达2400多种。
——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
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控制思想,清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吏制腐败
军事松弛
顺治年间,很多地方官员就已经“贪污成习”,以致“百姓失所”
(康熙)“大吏朘削卑官,卑官虐害军民,滥行科派。脂膏竭尽,甚至逃亡”。
乾隆帝时期大贪官和珅,贪污的现金资产折合人民币约268亿!坐拥21.5亿的豪宅!“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满洲全民皆兵,大清统一后八旗兵分为京营和驻防两类。当兵吃饷,京城旗人每月领4两银子外加120斤米,一家衣食无忧。
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堕地
周 秦 汉 南北朝 唐 宋 明 清
万
人地矛盾突出
社会危机
社会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广大民众
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根据材料,归纳社会矛盾的具体表现。
四、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不是完全禁绝,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定义?
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居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三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天仙配》
①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跟外国进行经济贸易。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给自足。
②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怕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盲目自大
自我防卫
自给自足
闭关锁国原因?
表现
“禁海令”
“四口通商”
“一口通商”
顺治帝
康熙帝
乾隆帝
广州十三行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康熙时,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1684年),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表现?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表 时期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1-1500年 157 98 59
1501-1840年 472 19 453
材料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门关了,
不给开!
问他们有
好东西要不要?
——来源《大漫中国》
(积极)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但清政府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闭关锁国影响?
启示:开放促进进步,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要从国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启示?
(2022·广东广州·一模)清朝政府规定,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外商不得和官府直接交涉,一切命令、文书都由“十三行”转达。这一规定( )
A.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求 B.放宽民间船只出海贸易的限制
C.严格约束外商在广州活动与贸易 D.导致中国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
(2022·江苏镇江·一模)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这反映出清政府( )
A.重视发展文化教育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采取民族交融政策
C
B
中考演练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官吏贪污腐败,军队军备废弛,清朝财政危机,土地兼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加剧
军机处的设立
目的: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时间与机构: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影响: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文化专制(提倡尊孔读经;销毁禁书)
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清朝认为无所不有,无需交流;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表现:顺治时期“禁海令”,康熙时开放宁波、漳州等地,1757年开放广州一处对外口岸
影响:起到过自卫作用,但也使中国错过了向西方学习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
创新思维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肇庆·一模)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里清政府实行“严格限制”主要目的是( )
A.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树立清朝皇帝的权威 D.避免外国干扰维护边境稳定
2.(2022·广东广州·一模)清朝政府规定,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外商不得和官府直接交涉,一切命令、文书都由“十三行”转达。这一规定( )
A.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求 B.放宽民间船只出海贸易的限制
C.严格约束外商在广州活动与贸易 D.导致中国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
3.(2022·江苏镇江·一模)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这反映出清政府( )
A.重视发展文化教育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采取民族交融政策
4.(2022·广东广州·一模)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历经发展:秦朝时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中央政权机构,唐朝时完善三省六部制,明朝时废丞相,清朝时设军机处。该发展体现了( )
A.皇权不断强化 B.科举制度衰落 C.军事权力更替 D.监察权力失衡
5.(2022·山东潍坊·一模)康熙年间,寒门学士高士奇入值南书房,不时参与机密谕旨的草拟,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这说明康熙帝( )
A.重视科举取士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君主专制 D.实行厂卫制度
6.(2022·江苏盐城·二模)军机处在拟旨过程中,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处于皇帝的严密监督下,不能另立意见。故清人有言“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这表明( )
A.军机处权力的丧失 B.军机处权力的扩大
C.特务机构的横行 D.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7.(2022·山西临汾·模拟预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史纲》中写道:“事实证明,朝贡社会不能容忍那些可能引起重大进步的技术创新。……朝贡社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这是在分析( )
A.清朝专制措施 B.清朝前期的兴盛 C.清朝腐败现象 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8.(2022·宁夏吴忠·二模)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重农主义”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9.(2022·广西南宁·一模)如果把“锦衣卫”、“八股取士”、“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边疆管理的加强
10.(2022·广东深圳·二模)下表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简表”,反映我国古代国家治理趋势的正确表述是( )
朝代 秦朝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措施 中央和地方权力集中于皇帝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 设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推进民族融合
C.加强监察制度 D.维护国家统一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2021·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1)材料一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南宋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宋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知识点一、军机处的设立(人员精干,有官无吏高效率,严格保密制度)
1.背景: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2.过程:(1)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3)乾隆时期,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3.影响: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知识点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 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祸及亲友。(规模大,次数多)
影响:①造成了社会恐怖,②摧残了人才,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④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2.文化专制政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禁书并销毁。
1.(2021·山东威海·期末)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A.设立南书房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立军机处 D.设立中书省
【答案】C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意味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军机处负责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强化了君权,C项正确;ABD项都是在雍正帝上台之前设立,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21·河南焦作·七年级期末)乾隆一再强调“我朝家法相承,乾纲独断”“我朝自定鼎以来,综理政务,乾纲独揽”。“乾纲独断”“乾纲独揽”表明( )
A.中央地方势力的均衡 B.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C.国家统治人才的匮乏 D.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乾纲独断”指独自掌握决策,容不得他人插手,清朝从雍正时期就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没有实权,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权力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而乾纲独断表现了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根据题干“乾纲独断”“乾纲独揽”表明君主专制制度加强,D项正确;ABC史实错误且与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3.(2021·河南安阳·七年级期末)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时代特征为我们认识感悟这个时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下列哪一视角能帮我们正确认识明清时期“锦衣卫”“军机处”“文字狱”等内容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君主专制的强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锦衣卫”“军机处”“文字狱”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主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文字狱是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雍正帝时期,创设军机处,主要职能是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项符合题意,特务统治的强化,与“军机处”“文字狱”内容不符,排除A项;思想控制的加强,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文化专制的加强,与“锦衣卫”“军机处”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答案】A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的命令能直接下达到地方,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保密性,加强了皇权,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七年级期末)明清时期,宰相制度废除、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从本质上反映了
A.文化专制的加强 B.思想控制的不断强化
C.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D.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实行八股取士,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这些举措都是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从本质上反映了封建专制的加强,D符合题意;文字狱是文化专制加强的表现,体现政府不断强化思想控制,排除AB项;材料中的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都不利于近代化因素萌发,排除C项。故选D项。
知识点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原因: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求自保或升迁贿赂上级,结党营私。
表现:(1)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腐败的趋势。(2)腐败之风在军中蔓延(①八旗兵军风军纪败坏;②军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③八旗子弟好逸恶劳,奢靡颓废)。
危机:⑴财政危机:①官僚机构臃肿;②乾隆后期好大喜功,花费无度,财政虚耗;③贪官污吏截留税款,中饱私囊;④嘉庆以后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多;⑤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国力日益虚弱(根本原因)。
⑵社会危机:①人口增长造成用地紧缺,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②土地兼并造成流民问题。
知识点四、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原因:(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演变:(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沿海内迁数十里,不准“片帆出海”。
(2)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种类和船只载重。
(3)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①承销外商进口货物,①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③管理外国商人。)
3.影响:(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6.(2021·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期末)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止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禁海 C.保护农业,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业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反映的是清朝抑制商业发展;“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反映了清政府的禁海政策,B项正确;禁止贸易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保护农业,排除C项;D项说法不全面,排除。故选B项。
7.(2021·广东揭阳·九年级期末)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淮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这些政策
A.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D.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答案】D
根据“禁止南洋贸易,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限制中外经济交流,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D项正确;这些政策主要是限定了中外经济交流,并非是加速北方人口的南迁和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排除AB项;这些政策阻碍了海外贸易的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1·安徽六安·七年级期末)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对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进行严格限制。这说明乾隆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加强了君主集权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答案】C
【解析】
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在对外关系上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因此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对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进行严格限制。C项正确;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项;加强了君主集权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与乾隆的政策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1·广西·荔浦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七年级期末)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此论断评价的是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鼓励对外贸易
C.加强思想控制 D.禁止文化交流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与外界隔绝、旧中国”可知,这是说,实行闭关锁国阻止了中国和外界的交流,使中国停止不前,A项正确,排除B项;思想控制是对内政策,不是对外政策,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清朝对外交往的总体政策,不只是说禁止文化交流,排除D项。选A项。
10.(2021·广西·荔浦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七年级期末)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维护祖国统一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明朝设立“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特务统治的强化),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加强)、“文字狱”(思想、文化强化),这些反映的都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C项正确;题干关键词与商品经济繁荣、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