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5 19:4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在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他谈及台湾问题时强调了三点:
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3.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那么,台湾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台湾和大陆的关系又是如何发展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导入新课
王毅谈台湾问题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
日益密切的交往
1.知道台湾问题的由来,掌握对台基本方针,知道“九二共识”
及“汪辜会谈”和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2.知道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原因和表现;
3.分析台湾回归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学习目标
一 、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内容讲解
(一)台湾概况——地理位置
祖国的宝岛——台湾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2300万人口),中国第一大岛,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是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一)台湾概况——地位
政治方面:台湾回归有利于维护我国统一与安定。
经济方面:两岸经贸利益;领海及海洋经济专属区的划定,石油开采等经济利益。
军事方面:从战略角度讲,台湾扼守着中国的东南门户。美国把台湾称作“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日本90%以上的战略物资则需通过台湾海峡运输。
国际地位:和平统一台湾是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的大事,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一 、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今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结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
(二)台湾的历史
《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
1895年
1945年
1949年
实质:中国内政问题(内战遗留问题)
(三)台湾问题的由来
1、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性质有何不同
2、其解决途径有何区别
合作探究
性质 解决途径
港澳问题
台湾问题
殖民侵略遗留问题
中国内政问题
外交途径
(国家与国家之间谈判)
自己解决,
决不允许任何国家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邓小平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
胡锦涛
(2005)
八项主张
江泽民(1995)
武装解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
(四)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
和平解放
50年代中期
毛泽东时期
改革开放后
两岸共同实现民族复兴
习近平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共同纲领》
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我国政府不断调整政策,依据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合作探究
基础是: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它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倡导两岸“三通四流”,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掀开了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新的一页,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五)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意义: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
缓和
(3)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发展
(4)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发展
(5)1993年,汪道涵和辜振甫举行会谈(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P72相关史事)
意义: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3年汪辜会谈
发展
(6)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一贯主张。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五)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六)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5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七)2100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
(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发展
(7)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胡锦涛会见连战
发展
(8)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意义: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发展
二、 日益密切的交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共同努力。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1.原因
2.表现
材料一:2016年1月至11月份,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072个,同比上升19.5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6.87亿美元,同比上升16.97%;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3.影响
材料二:台湾佛教界人士星云大师2016年捐赠北齐佛首造像,使其与在大陆的佛身合璧。
影响:
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合作探究
一、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祖国统一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人心所向
两岸有共同的传统文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世界普遍认同
一个中国的原则
香港澳门问题
成功解决提供范例
合作探究
二、阻碍台湾回归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一是“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二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破坏。
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陈水扁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习近平谈台湾问题
播放视频:
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与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③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坚决拥护祖国统一。
合作探究
三、谈谈为发展两岸关系青少年应该做哪些努力?
记忆整理
一个对台基本方针:
一个政策调整:
一个共识:
两个民间团体:
两次会面:
五位领导人:
一次会谈:
一个主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1995年,江泽民对台八项主张。
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堂小结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日益密切的交往
不同时期的方针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原因
表现
武力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告台湾同胞书》
调整“三不”政策
“九二共识”
胡锦涛会见连战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1.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堂检测
C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运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A
3.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望大陆》反映了台湾同胞希望( )
A.安葬在祖国大陆     B.祖国统一    
C.回到祖国大陆    D.安葬在台湾
B
4.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祖国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 “山水合璧”反映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C
5.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请回答:(1)请写出19世纪台湾与大陆分离的史实。
(2)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实施这一方针的前提是什么?
(3)当前,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台独”分子的分裂,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