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

文档属性

名称 过零丁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20 21:0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过零丁洋文天祥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经:经书。
干戈寥落:武器兵源不足。寥落:不足。
四周:四年。
风飘絮,雨打萍:风中柳絮,雨中浮萍。同样比喻国家和自身摇摆不定。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前两个“惶恐”“零丁”:地名。
后两个“惶恐”“零丁”:表心情。
丹心:1,不投降卖国;2,爱国之心。
汗青:史书。
阅读理解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
频繁战斗了四年。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阅读理解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
境的哀怨。阅读理解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
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因此,尾联成
为千古传诵的名句。1,2:写诗人寒窗苦读考上功名,进入仕途;还写了诗人起兵抗元的经历。
3,4:写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5,6: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忧虑。
7,8:表现他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英雄的气节。 小结:《过零丁洋》一诗,整首都把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让人分不清哪些是叙事,哪些是抒情。叙事抒情两者交融,浑然一体,从而更深一步地将诗人那一腔爱国热情抒发出来,最后达到了感情的炽点。过零丁洋文天祥步入仕途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命运艰辛比喻形势险恶境况危苦对偶舍生取义名垂青史叙事抒情追忆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巩固练习1、本诗运用比喻描写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忠心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表现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3、试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谈谈本诗的表现手法 。 全诗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首联用叙述的方式(记叙)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第二联巧用比喻,描写了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州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述说目前的处境,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痛(记叙)。尾联直抒胸臆(抒情),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多种表达方式共用,营造出慷慨悲凉,感人至深的效果。4、对“干戈寥落四周星”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从抗元战斗失败后被俘,到今天已整整四个星期。
B.诗人在势单力薄的抗元斗争中已度过了整整四年。
C.诗人虽然被俘,抗元斗争失败了,但四周的星星之火,依然没有熄灭。
D.渐渐地,抗元战争的厮杀声、兵器声已经冷落下来了,被俘后的诗人仰望满天星斗,不禁生出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