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终极猜题卷
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福鼎市贯岭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绿化率在90%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年平均日照时数1657h,无霜期23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740.8mm,自然条件十分适合常绿灌木黄栀的生长。贯岭镇黄栀种植面积约3.5万亩(1亩≈666.67平方米),但黄栀精深加工企业少。近年来,贯岭镇通过“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策略,全面布局黄栀从花到果全产业链开发,全力打造“栀乡贯岭”品牌。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不属于黄栀特征的是( )
A.喜湿 B.抗风 C.喜光 D.耐寒
2.全产业链开发之前,贯岭镇大规模种植黄栀可能造成( )
A.价格随之上涨 B.产品附加值低 C.土壤结构改善 D.种源优势丧失
3.推进贯岭镇黄栀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
A.保护原产地地理环境 B.加强黄栀系列产品研发
C.改进种植和加工技术 D.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有机硅材料具有耐高温、耐压缩、耐辐射以及导电性能,其大量应用于5G、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根据2021年我国有机硅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全球有机硅产能逐渐向我国转移。下图为2003—2020年我国有机硅进出口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4.2003—2020年我国有机硅( )
A.进口量持续减少 B.出口量始终大于进口量
C.出口量持续增加 D.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
5.全球有机硅产能逐渐向我国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市场需求量大 B.我国有机硅产业一体化程度高
C.我国技术水平高 D.我国有机硅企业抗风险能力强
6.全球有机硅产能逐渐向我国转移,对我国的影响是( )
A.增加我国就业压力 B.加快城市空心化发展
C.阻碍重化工业发展 D.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古代水利枢纽工程它山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江镇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唐以前,鄞江上游江河不分,四明山上泻下来的水经鄞江注入奉化江。据记载,堰坝的设计高度要求是“涝则七分水入于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即引水渠南塘河),以泄流;旱则七分入溪(即引水渠南塘河),三分入江(奉化江),以供灌溉”。如图为它山堰位置图。据此完成7~9题。
7.它山堰水利工程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8.冬季它山堰的主要功能( )
A.发电 B.防洪 C.航运 D.蓄淡阻咸
9.它山堰建设后,樟溪水在旱季和雨季的水流流向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
A.旱季,大部分来自樟溪的洪水进入鄞江 B.旱季,小部分来自樟溪的洪水进入南塘河
C.雨季,大部分来自樟溪的洪水进入南塘河 D.雨季,小部分来自樟溪的洪水进入南塘河
安徽省自20世纪80年代来,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流动。人口省内、市县内流动具有一定特征,2007年后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向内涵式发展提升,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而是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人居环境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发展由注重速度向质量转变,人口省内回流趋势明显。如图为2007—2017年安徽省内人口内流动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安徽省2007—2017年省内人口迁移( )
A.市内县之间流动数量下降 B.县内乡镇之间流动比下降
C.三个方向均波动上升 D.省内市之间流动小于市内县之间流动
11.安徽省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原因( )
A.教育水平提高 B.生态环境改善 C.村容村貌发展 D.产业结构优化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约旦河流域位于西亚,降水稀少。当地人修建地下水坝,借助由砾卵层组成的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存蓄地下水,形成地下水库。下图为约旦河东侧沿32°N地质剖面(局部)示意图。
(1)说明与传统的地上水库相比,地下水库的优点。(6分)
(2)分析图中地下水坝选址的合理性。(6分)
(3)为保证用水,有人建议将约旦河水通过水利工程对地下水库进行补水。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10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西班牙巴塞罗那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濒临地中海,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长期被干热气候、城市热岛等问题困扰。该市加泰罗尼亚荣耀广场随着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多次改造。2013年,关于广场改造的“城市冠层”方案被选中,该方案主张拆除环形高架立交桥,将大部分机动车交通线路埋入地下,把穿过广场的道路完全转化成步行区,减少地面交通,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将广场所在的地面区域改造成一个尽可能最大化的绿色空间,把广场还给市民。图a 20世纪70年代苜蓿叶形高架立交桥、图b 20世纪90年代环形高架立交桥和图c 2013年“城市冠层”方案示意该广场改造历程。
图a 图b 图c
(1)从城市交通角度说明该广场高架立交桥由苜蓿叶形发展为环形的原因。(6分)
(2)推测该广场选用“城市冠层”方案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9分)
(3)简述该广场“城市冠层”方案可能给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9分)
43.[地理——选修3:环境保护](10分)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有“浓缩东方之美,韵承千年人文”之美誉。热播剧《都挺好》更是让苏州同德里小巷的老宅登上微博热搜,成为“网红”景点。据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苏州旅游热度位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11%。
分析2021年五一苏州旅游热度较高的原因,推测“网红”景点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4.[地理——选修6:旅游地理](10分)
近年来,某大学科研团队开始关注一种“新型污染物”(简称PPCPs),其未被人体吸收的成分,将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威胁人类健康。如图为PPCPs使用环节示意图。
指出PPCPs的主要来源及应对措施。
一、选择题
1.D【解析】据材料可知,贯岭镇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黄栀的生长,可推知黄栀喜湿、喜光、不耐寒。该地区夏秋季节台风多发,且黄栀为灌木,植株低矮,推知其抗风能力强。D正确。
2.B【解析】大规模种植黄栀,产量增加,黄栀价格可能出现波动,甚至下降,A错误;全产业链开发前,该地黄栀精深加工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B正确;大规模种植黄栀后,可能造成土壤板结、肥力降低,C错误;种源可通过农业科技、种子基因库等技术加以保护,并不会因大规模种植而丧失优势,D错误。
3.A【解析】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系统,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推进黄栀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保护原产地的地理环境为基本条件,才能种植出好的农产品。A正确。
4.D【解析】由图可知,2003—2008年我国有机硅进口量逐年增加,A错误;2003—2013年我国有机硅进口量大于出口量,2014—2020年我国有机硅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B错误,D正确;我国有机硅出口量呈波动上升趋势,C错误。
5.A【解析】目前,我国5G、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有机硅市场需求量大,全球有机硅产能逐渐向我国转移。A正确。
6.D【解析】全球有机硅产能逐渐向我国转移,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更多人口迁往城市,减轻就业压力,促进城市化发展,A错误;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较快,B错误;有机硅材料主要应用于新兴产业,对重化工业影响较小,不会阻碍重化工业发展,C错误,D正确。
7.C【解析】由图可知,它山堰水利工程修建在鄞江上游,主要影响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C正确。
8.D【解析】该地区地势起伏小,它山堰的修建不是为了发电,A错误;冬季该区域降水量小,不会形成洪水,B错误;它山堰流程较短,航运功能不明显,C错误;该地地势低平,距海近,冬季为枯水期,易产生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严重,它山堰冬季承担了储蓄上游淡水、阻断海流的作用,D正确。
9.D【解析】由材料“涝则七分水入于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即引水渠南塘河),以泄流;旱则七分入溪(即引水渠南塘河),三分入江(奉化江),以供灌溉”可知,雨季大部分来自樟溪的洪水漫过它山堰,进入鄞江,并经奉化江、甬江入海,小部分樟溪的洪水经南塘河、日湖、月湖、姚江、甬江入海;旱季溪水则主要经南塘河、日湖、月湖、姚江、甬江入海,小部分樟溪水漫过它山堰,进入鄞江,并经奉化江、甬江入海。D正确,A、B、C错误。
10.C【解析】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市内县之间人口流动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县内乡镇之间人口流动比上升,B错误;读图可知,安徽省三个方向的人口流动百分比均波动上升,C正确;省内市之间流动大于市内县之间流动,D错误。
11.D【解析】教育水平提高不一定会及时促进人口回流,A错误;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发展不是其关键原因,B、C错误;由“2007年后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向内涵式发展提升……人口省内回流趋势明显”可知,其后期人口逐渐回流省内,可能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安徽省内经济高速发展,D正确。
36.【参考答案】(1)很少产生大范围的淹没区和移民搬迁问题,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小;蒸发较少,节约水资源;经过土壤和砾卵层过滤,水质较好;减少库区滑坡、水库地震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
(2)距离约旦河较远,既保障地下水库有足够的集水面积,又能减少对约旦河的影响;(3分)可以充分利用砾卵层孔隙,储存更多的地下水。(3分)
(3)答案一:合理。(1分)该地降水稀少,对地下水库补水可以提供更多洁净的水资源;(3分)改善地下水库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3分)促进地下水库及周边地区的开发。(3分)
答案二:不合理。(1分)影响约旦河地下水库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3分)水利工程等建设会破坏周边地区植被;(3分)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3分)
【解析】(1)地上水库蓄水量大,会产生大范围的淹没区,且地表径流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干旱区,地表水下渗和蒸发可能造成水资源浪费等。
(2)图中地下水坝借助砾卵层组成的地下储水空间存蓄地下水,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砾石孔隙,储存更多的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河流的影响。
(3)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水利工程补水可能对该地经济、生态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37.【参考答案】(1)苜蓿叶形高架立交桥造成城市空间被切割,使广场及其周边的城市空间支离破碎,难以优化利用空间;(3分)环形高架立交桥使原本零散和碎片化的空间得以整合,加强了城市内部之间的联系。(3分)
(2)植被覆盖率增加,树荫面积增加,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温,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3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改良土壤;(3分)可能增加生物多样性。(3分)
(3)绿地面积增加,居民休闲运动空间增大;大部分机动车交通线路埋入地下,减少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同时减少与地面步行区域的相互干扰,保障交通畅通;广场空间更加开放,为邻里融合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每点3分,共9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1)苜蓿叶形高架立交桥会造成城市空间被切割,而环形高架立交桥则意味着空间的集聚,将周边碎片化空间整合到环路中央,成为邻里公园,赋予城市基础设施新的表现力。
(2)“城市冠层”方案可以增加植被,调节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营造出舒适的城市微环境。
(3)该方案给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主要从休闲运动空间增大、污染减少、交通更通畅等角度分析。
43.【参考答案】原因: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较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达度高;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对游客的吸引力强;影视剧的巨大推广作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小长假,国人出游意愿强烈。(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
影响:短时间的游客剧增,给当地的旅游接待带来压力,影响游客体验;(2分)大量游客涌入,给当地带来环境问题,干扰当地社会秩序。(2分)
【解析】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可从旅游地本身的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距离、交通通达性、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及游览价值;同时还要考虑外部条件,如媒体宣传、游客出游意愿等。苏州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阔;当地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较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达度高;由材料可知,当地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极大程度上吸引游客前往;尤其是影视剧《都挺好》的巨大推广作用,增加了当地的知名度;加之前期受疫情影响,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小长假,国人出游意愿强烈。
不利影响可结合材料,从“网红”景点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给相关服务、接待带来压力,影响消费者体验,大量的人流涌入可能造成当地环境的破坏等方面进行分析。
44.【参考答案】来源:药品;护肤品;化妆品(外用护理品)。(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措施:加大科技研发,加强生产管理监督,在产品源头避免有害物质;加强宣传,提高大众环保意识,减少化妆品、护肤品等过度使用;建立废弃药品、化妆品的统一回收处理体系,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的危害。(每点3分,共6分,任答2点即可)
【解析】读图可知,PPCPs来源为药品、护肤品及化妆品等外用护理品。图中显示了PPCPs来源于使用环节,针对此环节要加强宣传,提高大众环保意识,减少化妆品、护肤品的过度使用;要实现清洁生产,加大科技研发,加强生产管理监督,在产品源头避免有害物质;建立废弃药品、化妆品的统一回收处理体系,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