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加法交换律:a+b=b+a例题:45+15=()+()加法结合律:(a+b)+c=a+(b+c)例题:282+47+153+18=15 45 (282+18)+(47+153)
=300+200
=500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般一起使用归纳: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要记忆一下相结合能成整十整百的数:如:1+9、2+8、3+7、4+6、5+5、 20+80、50+50……..延伸: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加法中的使用
a-b-c=a-(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式子中有等号,说明从左到右可以用,从右到左也可以用
例如304-150-50 395-(72+95)=304-(150+50)
=304-200
=104=395-95-72
=300-72
=228拓展练习(在加减混合中)236-72-28+64 =(236+64)-(72+28)
=300-100
=200如果题目中没有给我们可以直接用的数,那我们要学会变通
734-398 806-102 =734-400+2 =806-100-2
=3 =706-2
=704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c+bc
960×20×5 125×7×8
=960×(20×5) =(125×8) ×7
=960×100 =1000×7
=9600 =700025×7×4=(25×4) ×7
=100×7
=700方法:把相乘能得整十整百的数交换、结合在一起,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提升:如果题目中没有现成的可以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怎么办?25×16 125×24=25×4×4
=100×4
=400 =125×8×3
=1000×3
=3000如果题目中没有可以直接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的时:我们就想办法
给它凑出来,但是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不管怎么改变
必须保证“=”左右两边是相等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计算结果是对的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在除法中的应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乘积
a÷b÷c=a÷(b×c)
750÷5÷2 800÷(20×8) =750÷(5×2)
=750÷10
=75=800÷8÷20
=100÷20
=5如果题目中没有直接可以用的数,要?270÷45360÷72=270÷(5×9)
=270÷9÷5
=30÷5
=6=360÷(8×9)
=360÷9÷8
=40÷8
=5没有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变换,但是一定要保证
不改变式子本身的大小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 乘 法 的 分 配 律。a×c+b×c 用字母表示是:类型一
(40+8)×25 125×(8+80)
36×(100+50) 25 ×(40+4)
类型二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a+b)×c=a ×c+b ×c
a ×c+b ×c= (a+b)×c
类型三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类型四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两个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与整十数或者整百
数接近时,可以先把这个因数变成整十数或
者整百数,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类型五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在乘加(或乘减)运算中,为了计算简便,需要把几个乘法算式转化成含有相同因数的乘法算式。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原数。 (a+b)×c=a ×c+b ×c
a ×c+b ×c= (a+b)×c
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在乘加(或乘减)运算中,为了计算简便,需要把几个乘法算式转化成含有相同因数的乘法算式。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原数。
你学到了什么?男生:☆
女生: ☆比比看,谁赢了?